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内注射治疗伴终板Modic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7
1
作者 庄澄宇 曹鹏 +3 位作者 郑涛 杨耀琦 张仲伟 陈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2490-2494,共5页
目的观察伴终板Modic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患者在使用不同类型注射液进行椎间盘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评判采用适当的注射液对伴不同类型终板Modic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进行盘内注射的潜在治疗价值。方法将经椎间盘造影术... 目的观察伴终板Modic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患者在使用不同类型注射液进行椎间盘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评判采用适当的注射液对伴不同类型终板Modic改变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进行盘内注射的潜在治疗价值。方法将经椎间盘造影术后证实有单节段的退行性慢性盘源性腰痛患者按核磁共振图像上的终板Modic变化分为以ModicⅠ型变化为主者(包括ModicⅠ型及以ModicⅠ型为主的混和Ⅰ/Ⅱ型)和以ModicⅡ型变化为主者(包括ModicⅡ型及以ModicⅡ型为主的混和Ⅱ/Ⅰ型)两种情况,采用椎间盘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共分为3组:(1)A组(对照组):盘内注射液体为生理盐水3ml;(2)B组(治疗组):盘内注射液体为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3ml;(3)C组(治疗组):盘内注射液体为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1ml+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2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10分法)和Oswestry伤残指数(2.0版)(ODI)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使用t检验比较各组在盘内注射术前、术后3和6个月的疗效差异。结果本组共60例,平均年龄41.6岁(26—58岁)。A—ModicⅠ,A—ModicⅡ;B—ModicⅠ,B—ModicⅡ;C—ModicⅠ,C—ModicⅡ各小组均为10例。各小组术前的VAS及Oswestry评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术后3、6个月时B组和C组的VAS及Oswestry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评分,也优于对照组(A组)的同时期评分,但B、C两组在各自的3与6个月评分做自身前后的相互比较时却无显著性差异;B、C两组间在各个时间点上的VAS及Oswestry评分也无差异,不同Modic变化的类型与各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的VAs及Oswestry评分间无相关性。结论椎间盘内介入治疗可在术后的3~6个月内减轻盘源性腰痛的程度并改善Oswestry伤残指数功能评分值;伴终板ModicⅠ型者的术后疗效与Ⅱ型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椎间盘 注射 病灶内
原文传递
The Artificial Disc Nucleus and Other Strategies for Replacement of the Nucleus Pulposus:Past,Present and Future Designs for an Emerging Surgical Solution
2
作者 Greg Sacks Vincent DeStefano +2 位作者 Claire Parker Ryan Lebens Harry Mushlin 《Engineered Regeneration》 EI 2024年第2期269-281,共13页
Nucleus Pulposus(NP)Replacement is a developing surg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hology related to degener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s(IVDs).This article provides necessary context regarding the patholo-g... Nucleus Pulposus(NP)Replacement is a developing surg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hology related to degener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s(IVDs).This article provides necessary context regarding the patholo-gies treated with this technology,the bio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IVD,and the procedures this technology aims to replace.Primarily,it provides an overview and discussion of commercial and experimental preformed and in situ curing prosthesis designs report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biomecha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evaluating their efficacy.Contextual and updated information on the most recent research into NP replacement with novel hydrogel and tissue engineering(TE)strategies is described.Replacement of the NP allows for pote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spinal pathologies throug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us Pulposus intradiscal Prosthesis HYDROGEL Artificial Disc Implant Spine Surgery
原文传递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对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志伟 姜闻博 +2 位作者 严伟洪 仇胥斌 杨惠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24-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节段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对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行T12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强化后,分别建立骨水泥无渗漏(模型A)及往相邻上(模型B,T11~T12椎间盘)、下椎间盘(模型C,T12~L1椎间盘)内渗漏模型,... 目的研究胸腰椎节段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对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行T12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强化后,分别建立骨水泥无渗漏(模型A)及往相邻上(模型B,T11~T12椎间盘)、下椎间盘(模型C,T12~L1椎间盘)内渗漏模型,分析中立位、前屈位、后伸位、左弯位、左旋位时邻近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与模型A比较,模型B T11~T12椎间盘压力在左旋位时增加了39.89%,模型C T12~L1椎间盘压力在左旋位时增加了40.52%。结论骨水泥渗漏进椎间盘后能导致椎间盘压力在旋转体位时明显增加,后期会导致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椎间盘
原文传递
Testicular pain originating from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A case report
4
作者 Xiu-Jie Yan Bing Wu +2 位作者 Xin He Zi-Kai Tian Bao-Gan P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8期1794-1798,共5页
BACKGROUND Testicular pain caused by lumbar disease is uncommon in the clinic.Here we reported a case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with testicular pain that was successfully cured.CASE SUMMARY A 23-year-old male patien... BACKGROUND Testicular pain caused by lumbar disease is uncommon in the clinic.Here we reported a case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with testicular pain that was successfully cured.CASE SUMMARY A 23-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Based on his clinical symptoms,signs and imaging,he was diagnosed with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Sinc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half a year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his low back pain,we decided to treat it with intradiscal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During the course of surgery,we again identified the low back pain as originating from the degenerated lumbar disc by analgesic discography.Interestingly,the patient’s low back pain disappeared along with the testicular pain that had been present for more than 3 mo.After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s low back pain improved,and the testicular pain did not reappear.CONCLUSION Intradiscal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is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Lumbar disc degeneration may also be a possible clinical cause of testicular pain.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in the diseased disc improved the low back pain,and the accom-panying testicular pain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 degeneration Testicular pain Low back pain Case report intradiscal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下载PDF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振福 张连登 刘政国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术和三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射频每个靶点分别施行40℃、60℃、70℃、80℃热凝1 min各1次,90℃热凝1 min 3~4次...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术和三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射频每个靶点分别施行40℃、60℃、70℃、80℃热凝1 min各1次,90℃热凝1 min 3~4次,每个病变盘注射50 μg/ml的三氧气体3~6ml.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法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疗效.结果 以术后6个月为评判标准,优16例,良4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76.9%,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热凝术和三氯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导管消融术 射频 靶点 热凝术 三氧 盘内注射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41
6
作者 许靖 黄胜 +1 位作者 巫培康 苏汝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因OVCFs行P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及既往病史、腰椎...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因OVCFs行P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及既往病史、腰椎骨密度、术中骨水泥注入量、病椎压缩程度、骨折椎体个数及节段、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情况、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收集患者术后第1、3、6、12、18个月来院复诊时测定的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数据,包括:血钙、磷、降钙素、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25-(OH)D]。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6例原发性OVCFs患者共89节椎体骨折,术后共17例患者19个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术后有无抗骨质疏松治疗、血25-(OH)D水平与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值、病椎压缩程度、手术入路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术后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25-(OH)D水平较低是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O.05)。结论: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与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及低25-(0H)D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渗漏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蔡金辉 刘庆余 +4 位作者 阮耀钦 曾玉蓉 刘志锋 郭栋华 伍志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3-719,共7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的相关性,分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位置及渗漏量对AVF的影响。方法:对151例经PVA治疗的骨质疏...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的相关性,分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位置及渗漏量对AVF的影响。方法:对151例经PVA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3年,获取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骨水泥注入量等临床资料,记录PVA术中是否存在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渗漏位置,计算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分析上述各因素与AVF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检验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对AVF的预测效能,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AV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手术椎体共192节,55节在PVA时发生了骨水泥渗漏(55/192,28.6%),其中23节发生AVF;137节无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其中32节发生AVF,骨水泥渗漏与无骨水泥渗漏AVF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41.8%vs 20.4%,P=0.002)。AVF组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为(24.4±11.0)%,无AVF组的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为(1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取值为16.1%时,其预测AVF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72.2%。AVF组的年龄为75.8±7.8岁,高于无AVF组的73.0±8.3岁(P=0.036)。110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5ml,其中22节发生AVF,骨水泥注入量≥5ml的82节椎体有29节发生AVF,两组AVF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0.0%vs 35.4%,P=0.017)。骨水泥注入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37,取骨水泥注入量5.25ml作为阈值时,其预测AVF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63.9%。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骨水泥-椎间盘相对面积比是A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是AV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与渗漏至椎间盘的骨水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椎间盘渗漏 邻近椎体骨折
下载PDF
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洋 叶晓健 +3 位作者 杨成伟 邓国英 程自申 余将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选取小牛腰椎标本制成50个脊柱功能节段,每个节段均在纤维环上作一10mm横切口。按照不同修复方法随机平均分为5组:粘合剂组(A组,选用DermaBond粘合切口)...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选取小牛腰椎标本制成50个脊柱功能节段,每个节段均在纤维环上作一10mm横切口。按照不同修复方法随机平均分为5组:粘合剂组(A组,选用DermaBond粘合切口)、简单缝合组(B组,采用常规U型缝合法处理切口)、MPSS组(C组,采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处理切口)、粘合剂+简单缝合组(D组)及粘合剂+MPSS组(E组),然后进行纤维环抗静水压强度测试及疲劳测试,根据各组的泄露压力和极限转数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A^E组的泄露压力分别为(0.76±0.11)MPa、(1.66±0.11)MPa、(1.84±0.15)MPa、(1.88±0.13)MPa、(2.16±0.24)MPa。E组泄露压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疲劳测试中,从A^E组各组最后的极限转数分别为(4.42±0.59)万次、(8.06±0.75)万次、(8.44±1.01)万次、(9.76±0.23)万次、(9.88±0.21)万次。E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粘合剂+改良荷包缝合法处理纤维环切口,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 缝合 压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不同体位下拔伸旋转手法对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宇明 邬黎平 +1 位作者 翁凤泉 赵卫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比较拔伸旋转手法在临床上常用于颈椎不同体位时对颈椎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在前屈20°位、中立位、后伸20°位3种颈椎体位下用生物材料实验机(MTS)对6例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实施定量模拟拔伸旋转手法,并测量... 【目的】比较拔伸旋转手法在临床上常用于颈椎不同体位时对颈椎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在前屈20°位、中立位、后伸20°位3种颈椎体位下用生物材料实验机(MTS)对6例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实施定量模拟拔伸旋转手法,并测量颈椎C3/4到C6/7髓核内压力的变化。【结果】C3/4、C4/5后伸20°位在200 N(牛顿)拔伸末期和扳动结束回位后髓核内压均小于前屈20°位(P<0.05);C4/5中立位在200 N拔伸末期髓核内压小于前屈20°位(P<0.05);C5/6后伸20°位在200 N拔伸末期髓核内压小于前屈20°位(P<0.05);C6/7后伸20°位和中立位在扳动结束回位后髓核内压均小于前屈20°位(P<0.05)。【结论】在拔伸旋转手法过程中,颈椎髓核内压力存在一过性下降。从髓核内压力变化的角度看,在后伸位实施颈椎拔伸旋转手法比前屈位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手法 颈椎 体位 髓核压力
下载PDF
臭氧浓度对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俊华 李海峰 +4 位作者 王刚 徐远红 徐霖 朱小虎 万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臭氧浓度对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32例,两组患者均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DSA)透视监测下行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A组患者椎间盘内注入浓... 目的:探讨臭氧浓度对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32例,两组患者均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DSA)透视监测下行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A组患者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B组患者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计算两组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B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2.4%,高于A组患者(87.1%和8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B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3%,A组患者分别为81.1%和78.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浓度在经皮椎间盘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对术后1周、1个月时的疗效有显著性影响,60μg/ml的臭氧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浓度 经皮椎间盘臭氧融核术 疗效
下载PDF
纤维环缝合对腰椎稳定性及椎间盘内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洋 尹晓红 +4 位作者 余将明 杨成伟 邓国英 程自申 叶晓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纤维环缝合对腰椎稳定性以及椎间盘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具L4/5的小牛脊柱标本在纤维环完整、切开以及缝合3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标本在屈伸、侧弯、旋转时的活动度(ROM)、中性区(NZ)的变化以...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纤维环缝合对腰椎稳定性以及椎间盘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具L4/5的小牛脊柱标本在纤维环完整、切开以及缝合3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标本在屈伸、侧弯、旋转时的活动度(ROM)、中性区(NZ)的变化以及椎间盘内压力的变化。[结果]纤维环切开后,在前屈、左右侧弯的ROM和NZ值较完整组显著增加(P<0.05),纤维环缝合后,上述方向上的ROM和NZ值较切开组显著下降(P<0.05),而与完整组无明显差异;3组在后伸、左右旋转的ROM和NZ值均无明显差异。完整组、切开组和缝合组的泄露压力分别为(5.0±0.0)MPa、(0.5±0.5)MPa和(1.7±0.8)MPa,纤维环缝合组的泄露压力较切开组增加,但仍小于完整组。[结论]腰椎纤维环切开术后缝合纤维环能部分恢复椎间盘内压力和腰椎节段运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 缝合 压力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方文 滕皋军 +6 位作者 何仕诚 郭金和 邓钢 朱光宇 李国昭 丁惠娟 沈志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 -4、L4 - 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 目的 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 -4、L4 - 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应用选择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 3例(总计2 9个椎间盘,病变范围在L2 - 3~L5 - S1 ) ,进行IDET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0 1 0 )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只家猪4个椎间盘成功建立标准IDET模型,术后活动正常,即时MRI无异常信号改变,术后1、2周MRI示治疗椎间盘T2W髓核中心高信号体积缩小,周围呈明显低信号改变,1周后病理示髓核变性收缩,局部纤维环增厚,神经根及硬膜囊未见损伤。2 3例临床患者中2 9个椎间盘成功行IDET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VAS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0 1 ) ,有效率分别为6 5 .3%、78.9%。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治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相对终板的位置对邻椎再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亚军 王业华 +1 位作者 方贻铃 李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69-772,7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骨水泥相对术椎及邻椎终板的位置对邻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骨水泥相对术椎及邻椎终板的位置对邻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我院行PVP或PK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91例患者,年龄56~83岁,平均69.8岁。随访时间为20个月,共计202节手术椎体,其中男性椎体37节,女性椎体165节。根据是否发生邻椎骨折分为邻椎骨折组(n=22)和非邻椎骨折组(n=180),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密度,以及骨水泥的终板接触率、椎间盘内渗漏率、骨水泥边界距邻椎终板的最短距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与术椎终板接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1,P=0.071),而邻椎骨折组的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率显著高于非邻椎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邻椎骨折组骨水泥边界距邻椎终板的距离的均值为(6.49±3.13)mm,非邻椎骨折组距离为(8.71±4.38)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7,P=0.022)。结论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是同侧邻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水泥边界距邻椎终板距离越近,同侧邻椎再骨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术者可根据术前椎间隙高度是否狭窄在术椎的充分强化与骨水泥距邻椎终板的安全距离之间作出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椎骨折 终板接触 骨水泥渗漏 安全距离
下载PDF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乔东 魏迨桂 +1 位作者 赵国栋 高崇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06-2407,2410,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的功能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等变化。结果经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的功能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等变化。结果经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优良率达到8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肌肉力对胸腰椎运动节段椎间盘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关海山 杨惠林 冯皓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3,221,共6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运动节段屈曲时躯干肌力的大小及其对椎间盘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12-L1-L2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离体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T12-L1-L2节段屈曲0°、5°、10°、15°、20°过程中,模拟上身重... 目的研究胸腰椎运动节段屈曲时躯干肌力的大小及其对椎间盘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12-L1-L2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离体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T12-L1-L2节段屈曲0°、5°、10°、15°、20°过程中,模拟上身重力(260N)、竖脊肌力和节段间局部肌肉力作用,观察竖脊肌力及椎间盘压力的变化。结果竖脊肌力、椎间盘压力随胸腰椎屈曲角度增大而增大,节段间局部肌肉力可以相应减小竖脊肌力,但会使椎间盘压力增高。如果忽略所有肌肉力的作用,椎间盘压力会发生显著变化。结论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不能忽视肌肉力的作用,节段间局部肌肉力对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胸腰椎 椎间盘压力 肌肉力
下载PDF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建江 赵合元 +1 位作者 王志彬 白人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1-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 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1-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各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比较完整对照组、L4/5单间隙固定组和L3-L5,双间隙固定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运动学指标(ROM)和椎间盘内压(IDP)增量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施加内固定后,上方相邻节段在各方向上的位移都明显增加,且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更为明显,下方相邻节段仅在旋转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增加。比较而言,不论单间隙固定组还是双间隙固定组,也不论在何种运动方向上,椎间盘内压的变化量都极其细微。节段运动的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关系。ROM增加比大于IDP增加比。结论: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现象是其运动学改变和椎间盘内压升高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代偿增大和稳定性丢失是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导致退变加速的生物力学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可因内固定而继发升高,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 椎间盘内压 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后枕颈角对枕颈融合时下颈椎运动范围和椎间压力的影响
17
作者 张鹏 金根洋 +3 位作者 郭群峰 杨军 郭翔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目的:分析以不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行枕颈固定时下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探讨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中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选... 目的:分析以不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行枕颈固定时下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探讨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中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选取8具新鲜冰冻人体枕颈部标本(C0~T1,头端包括枕骨粗隆以下的颅底骨性结构),年龄为25~45岁,男4具,女4具,X线透视排除骨性异常及破坏。剔除附着的肌肉、脂肪组织,完整保留各种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作为正常组。将标本置于2N·m载荷下,运用伺服液压材料测试系统、光电运动分析系统及微型压力传感器测量C3/4、C4/5、C5/6、C6/7运动节段在前屈、后伸、左旋及左侧弯4个方向上的ROM以及IDP。后将标本以不同POCA行枕颈固定作为实验组,5组分别为:中立位组(POCA=111°)、中立位-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组(POCA=101°)、中立位+SD组(POCA=121°)、中立位-2SD组(POCA=91°)及中立位+2SD组(POCA=131°)。固定节段为C0、C2及C3。各实验组均采用位移控制模式进行实验,测量4个运动节段在4个方向上的ROM及IDP。结果:枕颈固定以后,C0~C34个方向上的ROM较正常组均显著减小(P<0.001)。POCA的变化对4个运动节段前屈和后伸方向上的ROM及IDP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前屈方向上,随着POCA的增大,各节段的ROM及IDP呈递减趋势;后伸方向上,随着POCA的增大,各节段的ROM呈递增趋势,而IDP呈减小趋势。POCA固定于中立位时,各运动节段前屈、后伸方向上的ROM虽明显大于正常组,但未出现POCA过小时前屈方向上或过大时后伸方向上极度增大的ROM,且IDP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左旋及左侧弯方向上,随POCA变化4个运动节段的ROM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但其对ROM及IDP的影响无规律性。结论:OCF术中,POCA于中立位固定时,下颈椎的ROM、IDP最接近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后枕颈角 运动范围 椎间压力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
18
作者 帅明 何成 +5 位作者 赵岚 双峰 姜文华 王超 胡文文 李浩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椎间盘内注射对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就诊的47例DL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试验组)16...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椎间盘内注射对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就诊的47例DL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试验组)16例和单纯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统计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试验组VAS、ODI评分逐渐降低;对照组治疗后1周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之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PRP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DLBP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可作为DLBP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椎间盘源性腰痛 塞来昔布 椎间盘内注射
原文传递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志瑾 张丽云 +3 位作者 陆炯 王忠敏 贡桔 童国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49个病变椎间盘)DLBP患者行CT联合"C臂"X线机引导下IDET的治疗,其中Pfirrmann分级Ⅱ级26例,Ⅲ级23例。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49个病变椎间盘)DLBP患者行CT联合"C臂"X线机引导下IDET的治疗,其中Pfirrmann分级Ⅱ级26例,Ⅲ级23例。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无缓解、轻微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结果对49个椎间盘均穿刺成功并行IDET治疗。术后1周及1、3和6个月随访,Ⅱ级、Ⅲ级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术后6个月时Ⅱ级患者有效率[88.46%(23/26)]高于Ⅲ级患者[60.87%(14/23),P<0.05]。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IDET治疗DLBP近期疗效较好,术后6个月时Pfirrmann分级为Ⅱ级的患者疗效优于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腰痛 椎间盘 Pfirrmann分级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与渗漏椎间盘高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剑峰 沈文东 +2 位作者 张军强 刘亦凡 汤月平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81-185,190,共6页
背景: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初步表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会加速渗漏椎间盘的退变。目的:探讨PKP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与渗漏椎间盘高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骨质疏... 背景: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初步表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会加速渗漏椎间盘的退变。目的:探讨PKP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与渗漏椎间盘高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行PKP治疗的患者212例。根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分为渗漏组(28例)及未渗漏组(184例)。测量并计算术前、术后1 d与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平均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高度系数及椎间盘腹侧高度,同时测量并计算术后1 d、术后12个月渗透组患者渗漏到椎间隙的骨水泥高度与椎间盘高度的比值(骨水泥渗漏高度/椎间盘高度),分析骨水泥渗漏与椎间盘高度退变的相关性。结果:未渗漏组患者随访时间14.2~20.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2±3.5)个月;渗透组患者随访时间12.5~2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8±4.9)个月。术后12个月未渗漏组患者平均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高度系数及椎间盘腹侧高度均大于渗漏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渗漏组患者椎间盘高度减少及椎间盘高度减少率均大于未渗漏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术后12个月渗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高度/椎间盘高度与椎间盘高度减少率均呈正相关(r=0.879、0.959,P<0.001)。结论:PKP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会加剧渗漏椎间盘退变进程。此外,渗漏骨水泥高度/椎间盘高度比值越大,椎间盘高度减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间隙渗漏 椎间盘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