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139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朝华 李鹏程 +4 位作者 李强 昝昕 关俊文 李国平 游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139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伤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颅内压(ICP)值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139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伤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颅内压(ICP)值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去骨瓣减压102例,保留骨瓣37例。其中GCS≤6分的106例中,有85例去骨瓣,占80.1%;双瞳孔散大有88%(35/40)去骨瓣,单瞳孔散大有68%(67/99)去骨瓣。伤后3个月GOS评定,死亡42例,植物生存31例,重残16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42例,病死率为30.2%(42/139)。其中GCS3分病死率为63%(19/30)。双瞳孑L散大病死率为60%(24/40),单瞳孔散大病死率为18%(18/99)。术后ICP30~40mmHg病死率为74%(14/19),术后ICP〉40mmHg病死率为100%(8/8)。结论GCS≤6分、双瞳孔散大和术中脑膨出可作为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证。GCS评分低、双瞳孔散大、ICP≥30mmHg等提示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脑疝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预后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俯卧位通气时颅内压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述立 汤浩 +1 位作者 范学朋 柳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在俯卧位通气时颅内压变化,为颅内压增高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的58例患者资料,在不同的呼吸末正压(PE...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在俯卧位通气时颅内压变化,为颅内压增高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的58例患者资料,在不同的呼吸末正压(PEEP)和不同的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时,使用床旁超声经眼眶检测眼球后3 mm处ONSD。通过ONSD的变化,使用配对的t检验方法处理数据,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原因。结果俯卧位可对患者颅内压增高产生明显影响,PEEP可对患者的MAP、Ppeak、Pplat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颅内压增高无影响。结论俯卧位通气对ONSD改变较大,颅内高压的患者行俯卧位通气需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俯卧位通气 颅内压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无创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剑 周和平 +1 位作者 王绍波 陈新生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实时无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颅内压(I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术后病人,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rScO_2、ICP,同时记录...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实时无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颅内压(I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术后病人,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rScO_2、ICP,同时记录脉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监测结果的关联性。结果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程度和rSc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越好的组其rScO_2值越高,术后rScO_2早期会出现下降,最后随颅内高压缓解后再次呈上升趋势。但4例死亡病人伤后rScO_2主要呈下降趋势,上升不明显。rScO_2与ICP呈显著负相关(r=-0.882,P<0.001),rScO_2与CPP呈显著正相关(r=0.938,P<0.001)。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无创监测脑组织rScO_2,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监测 脑局部氧饱和度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下载PDF
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顿志平 王洪亮 +4 位作者 尚景瑞 赵奎 陈长华 王燕 马传青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研究组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对照组45例行大骨瓣去除减压,统计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GOS、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颅内压、G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减少... 目的探讨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研究组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对照组45例行大骨瓣去除减压,统计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GOS、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颅内压、G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减少,回置骨瓣能够骨性愈合。结论大骨瓣一期分瓣回置既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又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标准大骨瓣 回置 颅内压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冠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钻:fUJf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与对照组(传统开颅术),每组43例...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钻:fUJf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与对照组(传统开颅术),每组43例。分别于术后即时、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采用惠普V24型多导生理监护仪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颅内压水平均从术后即时开始增高,术后3d达到峰值,术后1周出现下降,观察组不同时间段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比18.60%),而术后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23.26%比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损伤,但该术式创伤大,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治疗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出血部位、血肿量等多方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引流术 尿激酶溶解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脑和神经检查监测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少松(综述) 敖薪(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180-1183,共4页
随着颅脑损伤救治技术的发展,各种检查监测方法层出不穷,这些方法可从颅内压、脑血流、脑代谢、脑功能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评估脑损伤的程度,为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检查监测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脑温
下载PDF
茚甲新治疗顽固性颅内高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加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1期104-106,111,共4页
目的探讨茚甲新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6例重型颅脑创伤后出现顽固性颅内高压的患者,应用茚甲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ICP、CCP以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率(VmMCA)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 目的探讨茚甲新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6例重型颅脑创伤后出现顽固性颅内高压的患者,应用茚甲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ICP、CCP以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率(VmMCA)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结果用药30、60、120 min后的ICP水平低于用药前,CCP、VmMCA水平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持续静脉点滴期间平均ICP和CCP水平较之首剂量后变化不明显,6例患者应用茚甲新后ICP和CCP变化不明显,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为61.1%,预后良好率为27.8%。结论茚甲新对于顽固性颅内高压患者,可显著降低其ICP、增高CCP,对于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甲新 顽固性颅内高压 重型颅脑创伤 颅内压 脑灌注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随访 被引量:52
8
作者 宋大勇 赵军 +3 位作者 张宁 许大远 权哲 李志强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式及是否行颅内压监测,将89例老年基底节区HICH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21例)采用微创血肿外引流、B组(23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式及是否行颅内压监测,将89例老年基底节区HICH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21例)采用微创血肿外引流、B组(23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c组(21例)、D组(24例)分别在A组、B组的基础上联合颅内压监测(ICP)。比较各组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7dC组、D组患者的颅内压较A组、B组下降(F=11.76,P〈0.05);术后7d,C组、D组GCS评分较A组、B组升高,术后14、28d,C组GCS评分较A组、13组均明显升高,术后28d,C组GCS评分明显高于D组(F=4.72,19.24,22.26,均P〈0.05);C组、D组甘露醇的使用剂量较A组、B组明显减少(F=18.87,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低于B组47.8%(x2=7.04,P〈0.05);C组、D组良好、轻残的比例(76.2%、75.0%)高于A组、B组(42.9%、39.1%)(x2=14.99,P〈0.05)。结论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治疗老年基底节HICH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联合术后持续ICP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压的改变,减少脱水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颅内压监测 微创血肿外引流 预后
原文传递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预警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邹志浩 张世忠 +5 位作者 张文德 吴勤奋 殷捷 王建江 郑玺 莫拉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血肿扩大早期预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158例HICH病例进行动态监护,经颅脑CT证实后分为血肿扩大(HE)组和血肿稳定(HS)组,并对两组NICP、脑灌...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血肿扩大早期预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158例HICH病例进行动态监护,经颅脑CT证实后分为血肿扩大(HE)组和血肿稳定(HS)组,并对两组NICP、脑灌注压(CPP)、血肿侧与健侧NICP的差值(D值)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符合血肿扩大诊断59例(37.3%),其中91.5%的病例发生于起病12h以内;同时,HE组NICP及D值较入院首测均显著增高(P=0.001和0.000),而CPP以及Hs组NICP、CPP及D值则均与入院首测无显著改变(P〉0.05);对D值≥1.3mm Hg的病例数分析,入院首测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而血肿扩大或24h后复测HE组为51例(86.4%),较Hs组的7例显著增多(P=0.000);GOS评分HE组的良好率显著低于Hs组(P=0.000),而植物生存及病死率则显著增高(P=0.005和0.036),但两组中残及重残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4和0.256)。结论NICP因其无创、可连续监测的优点可能成为早期预警HICH后血肿再扩大的有效监测手段;而以D值作为观察指标时,这种预警可更为早期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监测 无创颅内压 脑灌注压 血肿扩大 早期预警
原文传递
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凤华 韩如泉 王恩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11-312,共2页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 0 5、1 0MAC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择期行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患者 16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用咪唑安定 +芬太尼 + 0 5MAC七氟醚 ;B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 1 0MAC七氟醚。于L3~ 4...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 0 5、1 0MAC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择期行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患者 16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用咪唑安定 +芬太尼 + 0 5MAC七氟醚 ;B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 1 0MAC七氟醚。于L3~ 4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以监测腰部脑脊液压 (ISP)。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 咪唑安定 阿曲库铵。气管内插管后静脉泵入咪唑安定 0 1mg·kg-1·h-1、阿曲库铵 0 5mg·kg-1·h-1。插管后稳定 3 0分钟开始吸入七氟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吸入七氟醚前、达预定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即刻、5、10、15、2 0、3 0分钟时观察并记录各监测指标。结果 :吸入 0 5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逐渐上升 ,达预定浓度后 3 0分钟上升 11 2 % ;吸入 1 0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首先呈显著性下降 ,15分钟后逐渐回复至基础水平。结论 :0 5、1 0MAC七氟醚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颅内压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阶梯式降压”及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涛 王辉 +4 位作者 汪超甲 李安荣 周一 成于思 崔雨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降压"及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病人233例,其中腹腔镜辅助下手术63例,同期行直接开腹手术170例。术后均采用"阶梯式降压"的方法,统计... 目的探讨"阶梯式降压"及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病人233例,其中腹腔镜辅助下手术63例,同期行直接开腹手术170例。术后均采用"阶梯式降压"的方法,统计分析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为(48±8.7)分钟,开腹组为(72±8.9)分钟。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3.8)天,开腹组为(10.3±5.2)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有5例出现术后感染(包括颅内感染4例,腹腔感染1例);6例远端梗阻,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恶化;1例术后颅内出血和脑室梗阻;1例表现分流过度最后拔除分流管;1例因术中肠穿孔死亡。腹腔镜组有1例颅内感染;1例因肿瘤死亡;其他均具有良好的预后,并没有与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阶梯式降压"的情况下,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阶梯式降压” 腹腔镜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on IntracranialPressure in Case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2
12
作者 虢周科 施圣光 +3 位作者 杨万章 李明富 张发荣 刘煜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共1页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逐瘀化痰汤Decoc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resolving phlegm) plus general and modern treatment o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44 cases, and the pressure-lowering ...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逐瘀化痰汤Decoc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resolving phlegm) plus general and modern treatment o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44 cases, and the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and mannitol in 2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ilar region, and in rabbits with experimental encephaledema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olive oil into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u Yu Hua Tan Tang plus general treatment can better improved the conscious state of the patients than western medicine, and it can make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drop clinically by 40.44%.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though slow, is smooth and long-lasting without any rebound phenomenon,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mannitol. 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animal experiments, but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lowering amplitude of Zhu Yu Hua Tan Tang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mannito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on intracranialpressure in Case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TCD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