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永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15,1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分级aSAH病例中抽选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 目的比较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分级aSAH病例中抽选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预后良好率(42.42%)低于实验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梗死率、再出血率、脑积水率、颅内感染率对比实验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脑血管痉挛率(24.24%)高于实验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25.66±7.83)d]多于实验组[(19.20±5.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gA[(1.44±0.37)g/L]、IgG[(7.28±3.18)g/L]、IgM[(0.90±0.07)g/L]均低于实验组[IgA(2.16±0.40)g/L、IgG(9.30±3.99)g/L、IgM(1.14±0.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aSAH的效果、安全性更佳,且对免疫力影响较弱,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对比分析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中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接受动脉瘤... 目的研究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57.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 9,5.541 1,P<0.05);观察组术后3 d IgG、IgA、IgM分别为(10.02±4.99)、(2.12±0.48)、(1.24±0.60)g/L,对照组术后3 d分别为(8.99±3.66)、(1.64±0.53)、(0.93±0.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 7,6.201 5,4.021 9,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要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免疫状态,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利用3D打印技术体外模拟微导管塑形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东 伍雪晴 +3 位作者 崔艳峰 徐浩 高志康 沙俊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经脑动脉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术者利用3D-DSA数...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经脑动脉造影术提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术者利用3D-DSA数据制作动脉瘤模型,通过术前模拟,术中辅助微导管塑形。对照组术者通过术中观察3D-DSA图像,凭借临床经验塑形微导管。比较两组术中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术中单根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以及术后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试验组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为(1.30±0.47)次,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为35.00(20.00,67.50)s,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为70%(14/20),术中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为(3.15±0.99)分。对照组微导管体外反复塑形的次数为(1.75±0.64)次,微导管末次塑形后从指引导管至到达动脉瘤腔的时间为82.50(46.25,108.75)s,首次塑形微导管后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为35%(7/20),术中微导管塑形综合评分为(2.25±1.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个月mRs评分为(0.60±0.6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个月m Rs评分为(0.90±0.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微导管塑形方式,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塑形可减少术中微导管反复塑形次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微导管抵达动脉瘤腔的成功率和微导管塑形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颅内动脉瘤 微导管塑形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春霞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 目的:探究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aSAH)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p-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颅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p-aSAH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保护免疫功能不受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夹闭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微导管塑形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岗勤 张坤 +4 位作者 蔡栋阳 杨博文 赵同源 薛绛宇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 探讨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动脉瘤栓塞微导管塑形方法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介... 目的 探讨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动脉瘤栓塞微导管塑形方法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介入栓塞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微导管到位成功率、稳定性及动脉瘤栓塞效果。结果 7例患者7枚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体外模型试验微导管均能顺利到位且稳定成功;微导管头术中稳定、支撑力良好,无导管脱出等。术后即刻6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枚瘤颈少量残留。术中无栓塞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基于CFD模拟脑血流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导管塑形精准,到位成功率高,稳定、支撑力良好,大大降低了导管塑形难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微导管塑形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永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缺血、脑动脉瘤再次破裂、脑血管痉挛、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和干预,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围术期干预护理
原文传递
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庹必灿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5期136-136,13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水珍 李少 江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06-108,19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围术期的干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围术期的干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颅内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颅内出血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较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围术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并观察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贯穿于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海鸥 程宝春 詹海斌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809-814,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于黄山首康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36例SAH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情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于黄山首康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36例SAH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情况,根据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4)和非感染组(n=192),记录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术中有无临时阻断、动脉瘤位置、三酰甘油、脂蛋白种类、CT-Fisher分级、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和数量、白蛋白、Hunt-Hess分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穿刺次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AH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SAH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和数量、白蛋白、Hunt-Hess分级、入院时GCS评分、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8 mm、动脉瘤数量多发、白蛋白≤35.12 g/L、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入院时GCS评分>5分、穿刺次数>2次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所有因素积分总分为314.84分,对应的值即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的围手术期感染率(14.96%)。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有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8 mm、动脉瘤数量多发、白蛋白≤35.12 g/L、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入院时GCS评分>5分、穿刺次数>2次均是导致SAH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并积极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围手术期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活血醒脑汤联合法舒地尔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Lindegaard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锋 吕雅飞 盛义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醒脑汤联合法舒地尔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Lindegaard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CV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法舒地尔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活血醒脑汤联合法舒地尔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Lindegaard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CV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法舒地尔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醒脑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意识状态[Glasgow昏迷评分(GCS)]、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外血流参数[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CA-Vm)、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流速(VICA-Vm)、Lindegaard指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CA-Vm、VICA-Vm、Lindegaard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醒脑汤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CVS患者,可明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有效调节颅内外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活血醒脑汤 法舒地尔 中国卒中量表 GLASGOW昏迷评分 Lindegaard指数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12
作者 于莉娜 霍颖 +1 位作者 丁丽娜 王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5期2763-2767,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寻找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并以存在术后再破裂出血的49(6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寻找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并以存在术后再破裂出血的49(61.25%)例为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再破裂出血的31(38.75%)例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再破裂出血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病程、吸烟史、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宽颈动脉瘤情况、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为导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再破裂出血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影响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0.729、0.778,敏感性较高。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再破裂出血产生可能与年龄、高血压病史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有关,因此在护理中应继续优化术后预防性护理流程,减少再破裂出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再破裂出血 护理策略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对aSAH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周雪华 傅谨 钱聪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效果及对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分级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效果及对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分级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GOS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2、3个月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时刻降低,实验组术后1 d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对于高分级aSAH患者,采取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GOS评分,维持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分级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GOS评分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喉罩吸入麻醉联合舒更葡糖钠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王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经喉罩吸入麻醉与舒更葡糖钠联合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87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观察并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经喉罩吸入麻醉与舒更葡糖钠联合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87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喉罩吸入麻醉联合新斯的明,观察组给予喉罩吸入麻醉联合舒更葡糖钠。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肌松残余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用药前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15、30 min,对照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升高,观察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用药后1、5、15、30 min,观察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罩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0、20、30 min肌松残余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咳嗽、呼吸抑制、干呕、疼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吸入麻醉与舒更葡糖钠联合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中,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减少肌松残余,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喉罩吸入麻醉 舒更葡糖钠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林桂芳 张雅静 +2 位作者 胡君霞 龙小容 王湘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85-188,193,共5页
目的探析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进... 目的探析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应用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且其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态势分析的认知行为干预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真性后交通动脉瘤7例介入治疗体会
16
作者 杜斌 方向 +1 位作者 李娟 彭洪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4期173-175,193,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真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病房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通过血管介入治疗的真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共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7例手术... 目的探讨颅内真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病房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通过血管介入治疗的真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共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及出院前颅脑CT证实无脑积水发生,1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结论真性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有确切疗效,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后交通动脉瘤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