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97
1
作者 赖昌伟 黎静华 +2 位作者 陈博 黄玉金 韦善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1217,共17页
准确的光伏发电出力预测对于保障高比例光伏接入后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广泛研究阶段,本文对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发... 准确的光伏发电出力预测对于保障高比例光伏接入后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广泛研究阶段,本文对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及预测现状;然后,从点预测、区间预测和概率预测三个方面,分别对当前的预测方法及技术、预测效果的衡量指标等进行了梳理、归类、总结和评述;最后,根据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光伏发展及出力预测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出力 预测技术 点预测 区间预测 概率预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参数不确定的配电系统可靠性区间评估 被引量:48
2
作者 任震 万官泉 黄雯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73,共6页
在结合区间运算和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网络等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系统可靠性区间评估方法,它不但可以处理可靠性原始参数不确定对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还可以方便地只通过一次区间评估求解出参数在任意给定区间段上变化... 在结合区间运算和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网络等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系统可靠性区间评估方法,它不但可以处理可靠性原始参数不确定对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还可以方便地只通过一次区间评估求解出参数在任意给定区间段上变化时的系统可靠性指标范围,因而更能体现出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真实值。该方法还通过采用一定的简化措施,降低了评估的繁杂度,使其能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可靠性评估。最后以两个算例的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 评估 网络等值法 电力系统 电网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65
3
作者 黎静华 骆怡辰 +2 位作者 杨舒惠 韦善阳 黄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4-1155,共12页
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预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相比于确定性预测,不确定性预测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可... 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预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相比于确定性预测,不确定性预测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可以从变化区间、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出现的场景等更多维度去反映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不确定性。论文以区间预测、概率预测和场景预测为线索,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梳理。从相关文献发表的数量、年份、期刊的分布等多个方面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从预测结果的形式对不确定性预测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介绍;阐述了区间预测、概率预测与场景预测的理论与模型,并对不确定性预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力 不确定性预测 区间预测 概率预测 场景预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模糊区间评价 被引量:36
4
作者 胡启洲 张卫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26-31,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区间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对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0,1]区间理论,在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评判原理,在定义模糊区间运...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区间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对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0,1]区间理论,在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评判原理,在定义模糊区间运算的情况下,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区间评价模型。应用模糊区间评价方法对某省现有高速公路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表明,该公路交通安全属于‘三级’,和专家实际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法是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高速公路 安全 区间评价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齐照辉 王祖尧 张为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随着导弹攻防对抗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导弹突防效能评估问题也日益复杂。考虑区间数理论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优越性,建立了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模型,对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和信息集结... 随着导弹攻防对抗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导弹突防效能评估问题也日益复杂。考虑区间数理论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优越性,建立了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模型,对导弹突防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和信息集结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几种导弹突防方案进行了突防效能排序计算,验证了采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估导弹突防效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多属性决策 突防效能 效能评估
下载PDF
原油储罐检修周期 被引量:21
6
作者 帅健 许学瑞 韩克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3,共7页
基于极值统计原理,提出了原油储罐检修周期的评价方法,包括储罐腐蚀检测数据统计、腐蚀速率分析和不停产检修可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等。根据某原油库18座在役储罐的腐蚀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储罐底板、壁板的减薄量及其腐蚀速率的统计值... 基于极值统计原理,提出了原油储罐检修周期的评价方法,包括储罐腐蚀检测数据统计、腐蚀速率分析和不停产检修可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等。根据某原油库18座在役储罐的腐蚀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储罐底板、壁板的减薄量及其腐蚀速率的统计值,评估了这些储罐的可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储罐的可使用寿命在8年以上,适当加厚底板或采取其他措施可延长储罐的检修周期。基于评价结果,建议延长原油储罐的停产检修周期,特别是将原油储罐的第二次及以后的检修周期由SY/T5921—2000标准中规定的5~7年延长至8~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储罐 检修周期 剩余寿命 腐蚀 评价
下载PDF
考虑负荷转移限制的配电系统区间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坤台 王成山 谢莹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6,共6页
提出一种考虑线路容量和电压约束的配电系统区间可靠性评估方法。应用区间理论计算了由于元件和负荷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考虑到网络运行条件对负荷转移的限制,通过区间潮流计算确定故障恢复过程中的网络状态,如果违... 提出一种考虑线路容量和电压约束的配电系统区间可靠性评估方法。应用区间理论计算了由于元件和负荷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考虑到网络运行条件对负荷转移的限制,通过区间潮流计算确定故障恢复过程中的网络状态,如果违反网络约束,则以最小化停电损失费用和网损费用为目标函数切除网络中的负荷。结合馈线分区方法,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计算速度。算例中,分析了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负荷转移限制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算法 可靠性评估 区间潮流 馈线分区
下载PDF
基于联系期望的膨胀土和改良土胀缩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9
8
作者 汪明武 赵奎元 张立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53-1557,共5页
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胀缩性评价,受分析指标不确定性的多样性和动态可变性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应用区间数理论与集对分析耦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膨胀土和石灰改良土胀缩性评价新模型,... 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胀缩性评价,受分析指标不确定性的多样性和动态可变性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应用区间数理论与集对分析耦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膨胀土和石灰改良土胀缩性评价新模型,以统一刻画区间形式胀缩性评价指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演化态势。实例应用及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胀缩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能简化区间数关系的分析过程,此也为其他类似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胀缩性 区间数 集对分析 评价
下载PDF
配电网络重构的优化可信度度量的区间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守相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7-31,68,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以能量损耗减小的可信度度量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络重构区间算法。考虑每时段上负荷的不确定性 ,采用区间潮流算法 ,按照区间化的日负荷曲线得到一日之内系统能量损耗的变化区间 ,然后根据能量损耗减小的可信度度量... 提出了一种以能量损耗减小的可信度度量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络重构区间算法。考虑每时段上负荷的不确定性 ,采用区间潮流算法 ,按照区间化的日负荷曲线得到一日之内系统能量损耗的变化区间 ,然后根据能量损耗减小的可信度度量值来决定一日的网络最优结构。该方法可用于实现以星期或月为周期的配电网络重构。 3 3母线和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重构 区间算法 可信度度量 配电网 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灰色区间关联决策的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19
10
作者 骆文辉 刘少伟 杨建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如何对空袭目标的威胁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排序,是防空指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防空指挥员面临的难题之一。威胁评估一般仅考虑最大值所提供的信息,存在结果失真的情况,因而采用区间数来表示更有实际意义。针对空袭目标的威胁判断问题,... 如何对空袭目标的威胁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排序,是防空指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防空指挥员面临的难题之一。威胁评估一般仅考虑最大值所提供的信息,存在结果失真的情况,因而采用区间数来表示更有实际意义。针对空袭目标的威胁判断问题,分析了空袭目标威胁评判的准则,据此给出了影响目标威胁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主要因素的隶属函数。将区间数和灰色理论结合,构建了灰色区间关联决策模型并应用于空袭目标威胁排序中,较准确地反映目标机动对威胁度的影响,且将系统中非主要因素考虑在内,使得威胁评估更加接近实战。最后,将模型运用于空袭目标威胁排序中,以实例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区间数 威胁评估
下载PDF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系统──初至波二次定位成果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瑞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0-674,共5页
海底电缆产波水下二次定位技术解决了检波器在水下实时定位问题,但存在着无解点和易受干扰等不足。为此,我们引进了海底电缆初至波定位技术。本文简述了初至波定位技术的原理,并对声波水下定位系统和初至波定位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 海底电缆产波水下二次定位技术解决了检波器在水下实时定位问题,但存在着无解点和易受干扰等不足。为此,我们引进了海底电缆初至波定位技术。本文简述了初至波定位技术的原理,并对声波水下定位系统和初至波定位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对初至波定位成果资料的质量评价原则,即:野值是否过多,整体偏差性趋势是否明显,点位间隔要合理,与其它定位成果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初至波 二次定位 质量 地震采集系统
下载PDF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覆冰情况下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燕 杜志叶 阮江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90,共7页
对覆冰情况下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及塔-线系统耦合特性,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和风速情况下塔-线系统的失效情况。采用基于迭代修正的找形方法,准确地对导线弧垂进行了初始化设... 对覆冰情况下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及塔-线系统耦合特性,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和风速情况下塔-线系统的失效情况。采用基于迭代修正的找形方法,准确地对导线弧垂进行了初始化设置,得到了导地线的初始形状和应力。提出杆塔受力安全裕度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杆塔的安全裕度曲线,该曲线直观地描述了杆塔力学失效度与覆冰厚度及风速的关系。计算得到某实际线路单塔失效安全裕度曲线,获取各基杆塔薄弱点位置,提出了杆塔的具体改进措施。通过安全裕度曲线对比证明所提出改进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覆冰 塔-线系统 安全裕度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区域盖层排替压力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文国 吴元燕 况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评价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参数是排替压力。排替压力与盖层的许多物性参数存在相关性 ,如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倒数 (即声速 )也有相关性。由于声波层速度与地震层速度属性相同 ,因... 评价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参数是排替压力。排替压力与盖层的许多物性参数存在相关性 ,如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倒数 (即声速 )也有相关性。由于声波层速度与地震层速度属性相同 ,因此排替压力与地震层速度之间具有函数关系。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地震剖面的解释 ,得到地震层速度 ,求取 2套区域盖层的大量的排替压力值 ,作出等值线图 ,对区域盖层的封闭性作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 排替压力 层速度 封闭性 评价 准葛尔盆地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评价法及其运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发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0-725,共6页
传统的主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特征值法)存在若干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序关系分析法给出了一种直观、简便、易计算的主观赋权方法.本文对点赋值序关系分析法进行了拓展.考虑到区间数与群组判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 传统的主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特征值法)存在若干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序关系分析法给出了一种直观、简便、易计算的主观赋权方法.本文对点赋值序关系分析法进行了拓展.考虑到区间数与群组判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评价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贴近应用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赋值 群组判断 序关系分析法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的C^3I系统效能评估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幸 胡建旺 郝永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运用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估C3I系统效能的过程中,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要依赖专家经验由AHP法获得,客观性差;建立评判矩阵时采用专家评判,忽略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差别;确定评判等级时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分辨率较差。为克服以... 在运用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估C3I系统效能的过程中,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要依赖专家经验由AHP法获得,客观性差;建立评判矩阵时采用专家评判,忽略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差别;确定评判等级时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分辨率较差。为克服以上问题,采用熵技术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修正,通过区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差别,改进了模糊评判矩阵的建立方法,并将评判等级进行区间量化,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某型防空C3I系统的效能评估中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熵技术 评判矩阵 区间量化 效能评估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修枝经营措施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全新的修枝经营措施优化评价方法即综合修枝效应速度最大化的方法,以期为连续、充分发挥修枝促进植株生长与改良干材品质效应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修枝试验基础上,通过修枝效应速度转换与显著性分析,构建修枝效应... 【目的】提出一种全新的修枝经营措施优化评价方法即综合修枝效应速度最大化的方法,以期为连续、充分发挥修枝促进植株生长与改良干材品质效应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修枝试验基础上,通过修枝效应速度转换与显著性分析,构建修枝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修枝效应速度的综合得分值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比较修枝措施的综合得分值优化修枝措施与验证,实现修枝经营措施优化。运用此法在福建明溪开展南方红豆杉修枝强度试验并验证此方法成效,优化南方红豆杉修枝强度与间隔期组合。【结果】修枝强度与间隔期组合显著影响南方红豆杉生长及干形形质性状,进行修枝经营措施优化是必要的。采用综合修枝效应速度最大化的方法,南方红豆杉修枝优化组合为从地面起相对全树高30%的修枝强度与间隔期4 a,优化组合的材积与胸高形数的修枝效应速度分别为每年4.11%、0.48%,修枝优化组合的材积显著增长15.94%,胸高形数显著提高2.04%,促进生长与改良干材品质效果理想。【结论】综合修枝效应速度最大化的方法作为修枝经营措施优化评价方法具有操作性强、精确度高等特点,可极大地提高林木的生长并改良干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修枝强度 间隔期 主成分分析 修枝效应速度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区间数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发明 孙文龙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9-135,共7页
针对目前多阶段交互式评价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均是基于点值评价信息的缺陷,以及大多数群体评价研究中忽视了评分区间与可变评价信息的内在联系等不足,综合讨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交互式评价... 针对目前多阶段交互式评价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均是基于点值评价信息的缺陷,以及大多数群体评价研究中忽视了评分区间与可变评价信息的内在联系等不足,综合讨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交互式评价中区间型评价信息的特性,进而提出了评分区间重置算法的设计思想。该算法能够实现评分区间与每轮调整后评价信息的协同调整,并推动交互的进行,使评价信息趋于稳定。然后从稳定性角度出发,设计群体评价信息的稳定性指标,以此讨论交互终止条件。最后给出一个应用算例,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评分区间 正态分布 群体评价 交互
原文传递
基于区间数的智能电网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曾鸣 李凌云 +1 位作者 马明娟 李娜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发展智能电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从发电环节、电网环节、用电环节和其他经济效益四方面对智能电网经济效益进行了识别,并进一步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 发展智能电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从发电环节、电网环节、用电环节和其他经济效益四方面对智能电网经济效益进行了识别,并进一步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引入区间数表征专家判断信息的模糊性,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智能电网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我国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价结果可信,评价方法引入区间数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可作为我国智能电网投资的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经济效益 区间数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均匀分布区间中心的估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应保 邓昌松 李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给出了均匀分布区间中心的点估计量,求出了它的密度函数,并讨论了它的优良性和几种收敛性.另外,通过构造统计量,给出了区间中心的区间估计及其假设检验方法.
关键词 均匀分布 密度函数 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 拒绝域
下载PDF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被引量:13
20
作者 耿龙祥 曹玉珊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我国去年颁布的第一个页岩气行业标准——《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是规范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计算和管理,指导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指南。由于我国页岩气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规定和要求还存在不同看法和争论... 我国去年颁布的第一个页岩气行业标准——《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是规范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计算和管理,指导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指南。由于我国页岩气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规定和要求还存在不同看法和争论。从页岩层段的定义、页岩气储集体的特殊性、页岩气储量分类方案、储量计算方法选择、储量起算标准、储量的经济性评价等方面对页岩气资源/储量的计算与评价进行阐述和剖析,加深了对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页岩气资源/储量的计算、评价、勘探开发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规范 储量 页岩层段 体积模型 计算方法 经济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