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行为与经济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少强 甘小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53,共18页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净产出增加导致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预期净刚性支出增加造成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倾斜消费...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净产出增加导致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预期净刚性支出增加造成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作用效果超过平滑消费,形成实际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内净产出暂时性冲击中的77.9%被经常项目吸收,长期内几乎全部被经常项目吸收;源于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将被经常项目完全吸收;源于产出的净产出持续性冲击27.8%被经常项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均衡 经常项目 平滑消赞 倾斜消费
原文传递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期消费模式: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碧琼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1,共8页
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分析与检验结果说明,美国是偏好现在消费的国家,中国是偏好未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中国出口现在产品交换未来产品是推迟消费模式,美国出口未来产品交换现在产品是提前消费模式。仍然... 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分析与检验结果说明,美国是偏好现在消费的国家,中国是偏好未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中国出口现在产品交换未来产品是推迟消费模式,美国出口未来产品交换现在产品是提前消费模式。仍然蔓延未散的美国经济危机,自然会对中美跨期消费模式的持续性产生冲击。中国要减少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应从调整跨期消费偏好入手,重点做好有利于提升当前消费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跨期消费模式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习惯形成、跨期替代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封福育 饶晓辉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4,共9页
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理论,利用我国2003—2015年的省级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方法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跨期替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特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受其上... 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理论,利用我国2003—2015年的省级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方法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跨期替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特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受其上一期消费支出水平影响。(2)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个人消费行为会受到周围群体消费水平的影响。(3)农村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相对偏高。(4)跨期替代弹性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之积小于1,这表明消费效用函数的时间可分离性假设不成立,即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在时间上是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跨期替代 消费
原文传递
金融资产、跨期消费与消费平滑 被引量:4
4
作者 惠炜 姜伟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9年第4期82-91,共10页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平滑的跨期消费机制,发现我国居民能够利用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随着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现金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对消费平滑的影响逐渐减弱;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其他金融资...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平滑的跨期消费机制,发现我国居民能够利用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随着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现金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对消费平滑的影响逐渐减弱;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促进家庭实现消费平滑的程度随之提高;户主的就业情况、健康程度与家庭规模仅对消费支出较低的家庭有显著影响,就业与健康状态促进消费平滑,家庭规模抑制消费平滑。因此,为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应完善金融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进而增强跨期消费对居民消费平滑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跨期消费 家庭特征 消费平滑
下载PDF
跨期消费与投资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被引量:4
5
作者 鹿彦 李玉江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经济学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补充、修正和完善。新一轮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自由放任、少政府干预、有效需求理论、"理性人"假设、一般均衡理论等遭到了质疑。本文从跨期消费... 经济学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补充、修正和完善。新一轮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自由放任、少政府干预、有效需求理论、"理性人"假设、一般均衡理论等遭到了质疑。本文从跨期消费和投资理论两个视角出发,分析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超越,揭露集聚性跨期消费和投资行为的时代缺陷,为改进和完善经济理论服务,从而合理引导跨期消费和投资理论的走向,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消费 投资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下载PDF
跨期消费、利率水平与个人福利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雷鸣 王军 叶五一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基于中国30多年来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行为,表明中国消费者确实存在着跨期消费行为,即证明了中国银行业对个人的跨期消费具有一定的帮助,体现了银行业对个人的福利效应。进一步,本文研究了银行业对个人福利的影响情况,即实... 本文基于中国30多年来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行为,表明中国消费者确实存在着跨期消费行为,即证明了中国银行业对个人的跨期消费具有一定的帮助,体现了银行业对个人的福利效应。进一步,本文研究了银行业对个人福利的影响情况,即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指数、存款利率对个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利率水平对个人福利具有实际的影响,二者具有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利率水平对个人福利高低总体呈反向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利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相应地个人福利效应也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个人福利 跨期消费 个人效用 福利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消费平滑方式研究——基于197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国庆 惠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6,共10页
利用1978—2013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居民的消费平滑方式,发现这段时间内我国各省主要依靠省际风险分担和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其中,1978—1992年间各省利用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实现消费平滑的几率较小,程度较低;1... 利用1978—2013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居民的消费平滑方式,发现这段时间内我国各省主要依靠省际风险分担和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其中,1978—1992年间各省利用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实现消费平滑的几率较小,程度较低;1993—2013年间居民通过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实现消费平滑的程度大大提升。进一步考察经济开放与金融发展对消费平滑方式的影响,发现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显著降低了1978—1992年间我国居民的跨期消费平滑能力,提高了省际风险分担能力,但在1993年之后,这一影响不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在两阶段对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能力均无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降低了我国1978—1992年间居民通过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平滑 居民 跨期消费 风险分担
下载PDF
基于OR分析框架的人民币汇率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国富 蔡扬扬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5,共7页
本文在Obstfeld和Rogoff(1995)(OR)标准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构建出了基于分部门的、微观的、动态的、居民跨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均衡汇率决定模型。根据该理论模型的非线性和动态特点,设计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历年来人民... 本文在Obstfeld和Rogoff(1995)(OR)标准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构建出了基于分部门的、微观的、动态的、居民跨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均衡汇率决定模型。根据该理论模型的非线性和动态特点,设计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历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是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汇率 跨期消费 向量自回归(VAR)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on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9
作者 WEN Zhong-tao 《Ecological Economy》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In 2015, The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six times in a row. There are two main purposes: one is to reduce the interest burden on corporate loans, and stimulate corporate investment. Second, to reduce interest inc... In 2015, The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six times in a row. There are two main purposes: one is to reduce the interest burden on corporate loans, and stimulate corporate investment. Second, to reduce interest income on residential deposits, and stimulate residents to increase current consumption. However, many empirical data prove that although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decline on stimulat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is more obvious, the effect of stimulating residents to increase current consumption is not obvious, and household savings continue to grow rapidly. This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s no longer the bank's deposit interest rate, but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future consumer goods for current consumer goods, income restrictions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cross-tim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temporal utility maximiza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rate change on China's residents' consumption, looking for the reasons why residents' consumption is not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rate,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emporal CHOICE rate CHANGE RESIDENT consump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Changes on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10
作者 Zhongtao W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期26-28,32,共4页
In 2015,the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six times in a row.There are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is to reduce the interest burden on corporate loans,and stimulate corporate investment.The second is to reduce inter... In 2015,the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six times in a row.There are two main purposes.The first is to reduce the interest burden on corporate loans,and stimulate corporate investment.The second is to reduce interest income on residential deposits,and stimulate residents to increase current consumption.However,many empirical data prove that although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decline on stimulat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is more obvious,the effect of stimulating residents to increase current consumption is not obvious,and household savings continue to grow rapidly instead.This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s no longer the bank's deposit interest rate,but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future consumer goods for current consumer goods,income restrictions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cross-time consump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temporal utility maxim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rate change on China's residents' consumption,looks for the reasons why residents' consumption is not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rate,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emporal CHOICE Rate CHANGE RESIDENT consumption
下载PDF
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的中国经常项目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32,共12页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分析中国经常项目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常项目不仅受收入性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倾斜性因素的影响;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得到中国消费倾斜系数的估计值... 本文引入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以分析中国经常项目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常项目不仅受收入性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倾斜性因素的影响;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得到中国消费倾斜系数的估计值为1.19;在1982-2011年期间,中国倾斜性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中国平滑性经常项目基本上是逆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了中国平滑性经常项目,预测模型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平滑性经常项目的变化,这表明中国在经历净产出的短期波动时,以消费平滑为基础的平滑性经常项目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平滑性经常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均衡 消费 经常项目
原文传递
金钱和消费结果的序列偏好比较:目标凸显性的中介作用
12
作者 江程铭 陈李娜 +4 位作者 马家涛 王蕾 何铨 孙庆洲 孙红月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8-1374,共7页
在跨期选择的研究中,决策者偏好递增还是递减序列存在争论。本研究提出不同的结果类型(金钱结果 vs.消费结果)导致了决策者在序列中偏好不一致的现象。结果发现:(1)在消费结果下,决策者偏好递增序列;在金钱结果下,决策者偏好递减序列;(2... 在跨期选择的研究中,决策者偏好递增还是递减序列存在争论。本研究提出不同的结果类型(金钱结果 vs.消费结果)导致了决策者在序列中偏好不一致的现象。结果发现:(1)在消费结果下,决策者偏好递增序列;在金钱结果下,决策者偏好递减序列;(2)收益目标(尽快获得更好的结果)和改善目标(获得的结果越来越好)的目标凸显性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决策者在金钱结果序列中更注重收益目标,而在消费结果序列中更注重改善目标;(3)金钱结果序列的选项内部结构(梯度大小)会影响两个冲突目标的凸显性,从而影响决策者偏好递减的程度。本文提示研究者和管理者需区分结果类别的不同对序列偏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选择 序列选择 消费结果 金钱结果 折扣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显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91,共6页
在对银行信贷、企业投资借贷和居民消费等行为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就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银行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信贷供给增加;预期通货膨胀(紧缩)也不利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收缩(扩张);由于降息的收入效应大... 在对银行信贷、企业投资借贷和居民消费等行为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就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银行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信贷供给增加;预期通货膨胀(紧缩)也不利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收缩(扩张);由于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跨期消费选择引起内需不足,消费下降。因此,要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必须完善金融体系,消除通货膨胀或紧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一般均衡 信贷 跨期消费 利息政策
下载PDF
购房压力上升会使中国家庭消费倾向下降吗?
14
作者 骆成 袁南南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高房价使得居民家庭的购房压力加大,这是否会给家庭消费决策带来影响?对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了创新以衡量家庭购房压力,考察家庭购房压力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构建家庭购房跨期消费模型,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发现... 高房价使得居民家庭的购房压力加大,这是否会给家庭消费决策带来影响?对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了创新以衡量家庭购房压力,考察家庭购房压力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构建家庭购房跨期消费模型,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购房压力大的家庭消费倾向往往更高;并且运用替换变量、匹配倾向得分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异质性结果分析表明,对于农业户口、中西部地区、更了解金融知识的家庭而言,购房压力对家庭消费倾向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会追赶高收入家庭的消费,这是由于存在同群效应;乐观的态度能抑制城市家庭的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房压力 消费倾向 跨期消费 CHFS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居民跨期消费区域比较分析——基于泉州、福州、南平三市的实证调研
15
作者 郑鑫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3-39,共7页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居民的通胀预期不断加深,严重地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居民的通胀预期不断加深,严重地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居民的跨期消费行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泉州、福州、南平三地的实证调研,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及数理模型,比较分析三地农村居民跨期消费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据此探讨形成其消费行为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收入、淡化通胀预期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农村居民 跨期消费 区域比较
下载PDF
消费、福利与下岗——跨时期均值—方差效用模型
16
作者 周雄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4,共4页
下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职工的消费需求 ,并使低能力职工处境恶化 ,使高能力职工处境改善 ,他们的政策支持度与其能力正相关 ,削弱下岗政策负作用的惟一途径是提高国企职工的预期收入和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刺激职工消费需求的... 下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职工的消费需求 ,并使低能力职工处境恶化 ,使高能力职工处境改善 ,他们的政策支持度与其能力正相关 ,削弱下岗政策负作用的惟一途径是提高国企职工的预期收入和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刺激职工消费需求的措施也能够增进职工的福利 ,因而存在政策一致性。一步到位的下岗方式可能导致无法想像的需求冲击 ,渐进式下岗至少在经济衰退时期更为可取 ,包括下岗在内的任何改革措施出台时机的选择要尽量逆经济风向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时期均值-方差效用模型 中国 下岗政策 职工收入 消费需求 职工福利 国有企业
下载PDF
经济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影响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李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8-57,共10页
本文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研究中国经常项目对各种经济冲击的响应。首先在最优消费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经常项目对产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表达式,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产出数据服从一阶差分后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四个变量中经常项目余额、国... 本文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研究中国经常项目对各种经济冲击的响应。首先在最优消费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经常项目对产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表达式,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产出数据服从一阶差分后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四个变量中经常项目余额、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支出、投资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发现中国经常项目余额对来自产出的标准差新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均衡 消费 经济冲击 经常项目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测度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郝枫 张圆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0,共17页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克服健康资本测度困难、有效刻画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及其变化趋势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健康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引入健康投资的跨期效用函数,借鉴国民核算的"投入—产出"原则导出生命效...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克服健康资本测度困难、有效刻画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及其变化趋势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健康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引入健康投资的跨期效用函数,借鉴国民核算的"投入—产出"原则导出生命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关系式,以揭示健康资本对个人及社会的经济效应。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及相关疾病死亡风险数据,运用统计生命价值法测度了近十年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存量及流量值。研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风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吃苦耐劳"型转向"享乐主义"型;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会诱发健康资本负增长,而生育政策放宽导致的青年比重提高则会增加健康资本红利;健康资本的收益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重点关注人均健康存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资本 健康跨期消费 统计生命价值
下载PDF
我国经常项目失衡与收入变动的关系——基于跨期消费平滑模型和我国的数据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3,共8页
本文构造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跨期消费平滑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经常项目失衡、收入以及持久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对我国的经常项目差额、收入和持久性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 本文构造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跨期消费平滑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经常项目失衡、收入以及持久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对我国的经常项目差额、收入和持久性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经常项目差额、收入和持久性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收入的增加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大或逆差减少,持久性收入的增加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增大或顺差减少。此外还运用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对我国经常项目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项目 收入 持久性收入 跨期消费平滑模型
原文传递
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数理描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本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表明,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一个AK模型,这一点是以几何图示给出的刘易斯模型所无法揭示的。另外,... 本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表明,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一个AK模型,这一点是以几何图示给出的刘易斯模型所无法揭示的。另外,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微观机制上的AK类型的持续增长,也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AK模型 跨期决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