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冯献 李瑾 郭美荣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共12页
为深入挖掘"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创新模式及其服务效果,本文在梳理评价国内外关于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几种农村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典型应用案例,进一步地结合... 为深入挖掘"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创新模式及其服务效果,本文在梳理评价国内外关于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几种农村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典型应用案例,进一步地结合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基于信息服务环节及主要领域,本文搭建了包含农业生产服务质量、居民生活服务质量、生态休闲服务质量及科技示范质量等四方面在内的农村信息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例采用综合指数合成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目前,"互联网+"背景下北京地区形成了以基于云服务、基于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电商O2O、SNS等几类农村信息服务创新模式,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效果综合水平达到0.64,位于较高水平。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信息流动不畅、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本文最后从发挥大数据价值、探索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培养农民信息素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息服务 模式创新 效果评价 “互联网+”
下载PDF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化”转型中的规范结构透视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源粒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8,共12页
面对网络攻击复杂化、网端结构变化的现实,经典计算机刑法规范的"网络化"转型不可避免,其中信息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的现实问题是关注重点。现有刑法规范中的计算机犯罪条文,从规范要素和要素间结构分析,可分为法益模式、行为... 面对网络攻击复杂化、网端结构变化的现实,经典计算机刑法规范的"网络化"转型不可避免,其中信息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的现实问题是关注重点。现有刑法规范中的计算机犯罪条文,从规范要素和要素间结构分析,可分为法益模式、行为模式、行为对象模式、法益与行为对象混合模式四种,在规范"网络化"转型中应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确定相对最优模式。但在这四种既有模式中已经可以看出规范结构上的不清晰,这形成了计算机犯罪"网络化"的障碍。具体解决路径是补充规范数据视角、补充网络运行安全内容。解决路径落实到规范设置上,采用行为模式作为基本模式可以结合数据视角进行扩展,形成单独数据犯罪规范,以满足网络数据层面的信息安全保护需求;从网络运行层面的刑法规范及其体系化上看,可从行为模式或者法益与行为混合模式入手,经过调整和补充形成内在体系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刑法 网络刑法 信息安全 网络运行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