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斌 戴晓琴 +2 位作者 张春红 邱俏檬 卢中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12~2011~08入住我院的40例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8....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12~2011~08入住我院的40例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8.7)岁,其中男性27例(67.5%),女性13例(32.5%)。原发病以肺部感染最多见,其次为下肢蜂窝织炎、肠梗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0~9.0g/d3~12d后发现凝血功能异常,PTT(24.1±14.5)s,SPTT(53.0±24.0)S,INR1.70±0.90,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及血尿等临床表现,加用维生素K1干预治疗后胛较前明显缩短(P〈0.05),APTT、INR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部分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老年、纳差患者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3d后需常规监测出凝血时间,警惕出血征象。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者加用小剂量维生素K1治疗可明显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 间(APT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与传统治疗的差异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勇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房颤与传统治疗的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2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房颤与传统治疗的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28例(指导组)和非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30例(传统组)。指导组由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INR自主监测与剂量调整;传统组由医师依据INR值调整用药剂量、交代药物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临床常规方式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2组目标国际标准化值(INR)均为2.0~3.0(年龄≥75岁者为1.5~2.5),治疗开始后每间隔5 d在院监测一次INR值。2组患者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第12个月做一次随访调查。结果:2组患者达目标国际标准化值(INR)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我监测与剂量调整能力、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随访调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方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临床药师 用药指导 华法林 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国际标准化值(inr) 差异
原文传递
药物相互作用致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INR异常升高的处方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艳 田方圆 裴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华法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HIS系统调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全部医嘱,同时调取该时段所有的INR检查指标,根据2014年美国房颤诊疗指南... 目的:通过对我院华法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HIS系统调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全部医嘱,同时调取该时段所有的INR检查指标,根据2014年美国房颤诊疗指南推荐房颤患者和瓣膜置换术后INR目标值为2.5~3.5,将INR〉3.5作为异常值,并对INR异常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全部医嘱共41 615条,其中INR监测2134例,INR异常升高145例,排除药物剂量调整因素,43例怀疑为药物相互作用所致。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INR异常升高有很大的影响。结论:华法林在体内可受多种药物影响出现相互作用并导致INR异常升高。在临床应用华法林时,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药物相互作用 国际标准化比值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茂蓉 王槐芾 龙恩武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监测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在教育培训前、后抗凝知...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监测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在教育培训前、后抗凝知识评分分别为(4.78±0.52)和(10.23±0.41)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4.15±1.25)和(10.55±0.20)分(P<0.05),出血事件13例,年龄、肝硬化与出血事件显著相关(P=0.046和P=0.016);血栓栓塞事件2例。结论:对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提高使用华法林的依从性,降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抗凝治疗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当归六黄汤联合华法林治疗阵发性房颤(阴虚火旺)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赖建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联合华法林治疗阵发性房颤(阴虚火旺)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控制蛋白质、脂肪等摄入;控制血糖;调节血脂;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睡眠充足、运动锻炼等。对照组40例,华法林,...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联合华法林治疗阵发性房颤(阴虚火旺)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控制蛋白质、脂肪等摄入;控制血糖;调节血脂;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睡眠充足、运动锻炼等。对照组40例,华法林,1~3d:1. 4~1. 7mg/次,按INR适当增减剂量,1次/d,服用3d后,复查INR比值,未达标增加剂量至2. 0~2. 3mg/次,1次/d,达标后维持当前剂量,治疗组40例当归六黄汤,1剂/d,水煎300mL,早晚温服,气虚乏力甚加党参、黄精各15g;心慌失眠加煅牡蛎20g,酸枣仁15g;胸闷脉疾加茯苓12g,杏仁10g;心悸怔忡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各15g;华法林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国际标准化比值、中医症候积分、心脏功能相关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 5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 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房颤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心率、呼吸频率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当归六黄汤联合华法林治疗阵发性房颤(阴虚火旺),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心悸 当归六黄汤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心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便携式凝血检测仪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谭胜蓝 徐萍 +2 位作者 周新民 张霞 周杨钊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国产便携式凝血检测仪(POCT)qLabs与传统实验室法(Stago半自动凝血检测仪)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患者使用该POCT的意愿。方法423名长期口服华法林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30 min内分别应用两种方... 目的探讨一种国产便携式凝血检测仪(POCT)qLabs与传统实验室法(Stago半自动凝血检测仪)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患者使用该POCT的意愿。方法423名长期口服华法林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30 min内分别应用两种方法检测INR值,对结果进行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偏倚度(Bland-Altman法)和符合度分析,并对96位有效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qLabs和Stago检测的INR平均值分别为(2.25±0.62)和(2.22±0.65),两种方法检测INR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11(P<0.001),偏倚度为(0.03±0.27),符合度为8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认为使用POCT法会提高其遵医嘱复诊的次数,节约其看病总费用,并愿意使用POCT法测PT/INR。结论本研究测试的POCT与实验室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良好,绝大部分患者愿意使用POCT法监测华法林抗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凝血检测仪 华法林 抗凝监测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下载PDF
瓣膜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的延续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晓燕 郭晴晴 张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瓣膜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瓣膜术后需要口服华法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口服华法林的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采用改良版...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瓣膜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脏瓣膜术后需要口服华法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口服华法林的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采用改良版心脏病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我护理行为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华法林 延续护理 国际标准化比值 抗凝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英 王智卿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0例。中西医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西医组则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0例。中西医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西医组则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氧分压(P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组2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达到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所用抗凝剂剂量少于西医组,达标时间短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抗凝剂用量,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动脉血气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原文传递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韩爽 毛齐学 +2 位作者 刘文秀 刘微 于婧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114-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准确性的因素,从而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更合理的实验数据。方法从采血前患者是否服用药物、是否腹泻、是否饮酒以及采血后标本状态、标本量、标本的测定时间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INR的影...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准确性的因素,从而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更合理的实验数据。方法从采血前患者是否服用药物、是否腹泻、是否饮酒以及采血后标本状态、标本量、标本的测定时间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INR的影响程度。结果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前后,腹泻治疗前后,戒酒前后组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溶血、标本量改变、是否及时检测组的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NR的检测过程中,注意标本采集前患者状态和采集后标本因素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提高凝血活性检验的标准化程度,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准确性
下载PDF
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中国和日本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血与栓塞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丽 刘婷 +2 位作者 蒋文平 惠杰 汪小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1期3580-3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中国和日本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血与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数据库,收集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中国和日本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血与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数据库,收集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观察性研究,用Rev Man 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章。Meta分析显示:与INR(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相比,INR 1.5~2.5组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事件没有增加[OR=1.26,95%CI=(0.96,1.66),Z=1.66,P=0.10];出血风险[OR=0.81,95%CI=(0.63,1.05),Z=1.61,P=0.11])、致命性出血[OR=0.75,95%CI=(0.47,1.19),Z=1.22,P=0.22]和死亡事件[OR=1.22,95%CI=(0.86,1.73),Z=1.12,P=0.26]发生的风险亦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中日非瓣膜性房颤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其INR维持在1.5~2.5能达到治疗目的,且相对安全,临床可适当调整INR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inr 抗凝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绮丽 古淑仪 吴苑珊 《现代医院》 2011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考察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联用银杏叶注射剂为A组,没联用的为B组,分别检测在用药后4±1d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两组的达标情况和出血情况,运用SPSS11.5统计... 目的考察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联用银杏叶注射剂为A组,没联用的为B组,分别检测在用药后4±1d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两组的达标情况和出血情况,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生理、病理及用药情况相近,两组的INR升高值、抗凝达标例数和病人的出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注射剂在短时间(4±1)d内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不存在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银杏叶注射剂 抗凝 inr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率与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仲伟喜 朱晓光 +5 位作者 杨开超 黄剑吟 杨焱平 吴蔚 赵钢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时INR、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CCS)、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感染(NI)、多器官衰竭(MOF)和死亡发生情况。根据INR≥1.3分为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创伤患者488例,其中发生ATC患者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BMI)、ISS评分、入院时INR、收缩压、GCS评分及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凝血病组患者死亡(OR=4.56,95%CI1.53,13.61,P=0.007)及MOF发生率明显增加(OR=3.16,95%CI1.28~7.78,P=0.012),尤其在极危重患者中(ISS〉25分);凝血病组患者发生MOF的可能性约为非凝血病组的14倍(OR=13.83,95%C16.59—119.96,P=0.017)。结论以INR≥1.3为诊断标准,伴有ATC的创伤患者发生MOF及死亡可能性明显增加。而在极危重创伤患者(ISS〉25分)中MOF发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因此,INR≥1.3可以作为创伤患者预测MOF及死亡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创伤 多器官衰竭(MOF) 死亡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
13
作者 韦倩清 廖林 林发全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972-978,共7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大规模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以来自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IV)中符合2012年柏林定义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ICU后24小时内INR...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大规模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以来自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IV)中符合2012年柏林定义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ICU后24小时内INR值以三分位数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Q1组(INR<1.2),Q2组(1.2≤INR<1.6),Q3组(INR≥1.6)。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评估INR和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共有76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60.1±17.3)岁,其中54.1%为男性。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有关(P<0.001),Q3组(INR≥1.6)与住院病死率增加明显相关(OR=2.46,95%CI 1.5~4.01,P<0.001),在调整全部协变量后,效应值仍显著(OR=2.22,95%CI 1.28~3.84,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发现,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呈线性关系(P>0.05)。亚组分析显示,INR水平在年龄、性别、ARDS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及是否合并糖尿病亚组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INR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呈线性关系,高INR水平与住院病死率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住院病死率 MIMIC-IV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作为肝病患者PT标准化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玉香 张立文 +2 位作者 殷宗健 白洁 丛玉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评价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系统作为肝病患者PT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病患者 6 1例 ,其中肝炎肝硬化 4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0例。 4 0例口服华法林病人做对照组。采用来源不同、ISI值不同的 6种凝血活酶试剂进行P... 目的 评价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系统作为肝病患者PT报告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病患者 6 1例 ,其中肝炎肝硬化 4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0例。 4 0例口服华法林病人做对照组。采用来源不同、ISI值不同的 6种凝血活酶试剂进行PT测定。同时在两组选择INR值相近的患者检测FIB、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结果 肝病组INR结果 ,6种凝血活酶试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口服抗凝药组INR结果 ,6种试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INR值相近的患者中 ,肝病组的FIB、凝血因子Ⅴ、Ⅶ和Ⅹ与口服抗凝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Ⅱ和Ⅸ因子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NR系统不适用于肝病患者PT的标准化报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 肝病 PT标准化报告方式 可行性 肝病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高洁 李博 +2 位作者 席莉 张越 张选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961-969,共9页
目的 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中提取有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 目的 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库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与成人脓毒症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中提取有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记录的成年脓毒症患者信息,并将其按照入ICU后24 h内最大INR值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分析四组不同INR与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INR与患者28 d病死率的关联。提取陕西省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近三年的脓毒症患者进行验证。结果 从MIMIC-Ⅳ(2.0版)数据库中得出INR四分位数与成年脓毒症患者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和28 d病死率相关(P<0.001),最高INR四分位组(INR>2.0)与28 d病死率增加明显相关(HR=1.499,95%CI1.074~2.091,P=0.017)。验证部分进一步明确INR与脓毒症结局相关。结论 INR是成人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发生不良结局的临界值仍需大规模多中心数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脓毒症 病死率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2.0版 乳酸 肌酐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国际敏感指数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仲笑 黄胜起 谢志威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52-453,共2页
目的 :分析在测定 PT- 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实验室敏感指数 (L ocal ISI)值的方法和必要性。方法 :在 CA- 15 0 0全自动凝血仪上使用 INR定标血浆建立 INR标准曲线 ,并做回归分析 ,计算出 L ocal ISI值 ,并利用 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Thr... 目的 :分析在测定 PT- 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实验室敏感指数 (L ocal ISI)值的方法和必要性。方法 :在 CA- 15 0 0全自动凝血仪上使用 INR定标血浆建立 INR标准曲线 ,并做回归分析 ,计算出 L ocal ISI值 ,并利用 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Thromborel S凝血活酶试剂 ISI值和 L ocal ISI值分别测定 4 3例正常对照组和 2 0例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INR,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经校正本实验所用 Dade- behring公司产品 Throm borel S凝血活酶试剂 L ocal ISI值为 1.10 ,高于厂家提供的 ISI值。两组受试者利用 L ocal ISI值和 ISI值测定所得 PT- INR值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L ocal ISI值组明显高于 ISI值组。结论 :直接利用试剂厂家标定的 ISI值进行 PT- INR值测定可能造成误差 ,仍应用 PT- INR定标血浆仪器上进行校正。利用实验室敏感指数 (L ocal ISI)值测定 PT- INR具有可信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敏感指数 血浆 凝血酶原时间 测定 实验室敏感指数
下载PDF
抗凝血药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芳菊 任汝仙 李雅琴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抗凝血药的作用优势和药学监护。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果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抗凝血药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各种临床研究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方法的系统研究所证实。结论抗凝血药用药风险和... 目的总结抗凝血药的作用优势和药学监护。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果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抗凝血药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各种临床研究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方法的系统研究所证实。结论抗凝血药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药 维生素K拮抗剂 国际标准化比值 凝血因子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两种华法林初始剂量给药方案的合理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阳丽梅 葛卫红 +2 位作者 王东进 于锋 柳亚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两种华法林的初始剂量给药方案的合理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初始剂量的高低将患者分成低剂量组(<4.5 mg)和高剂量组(≥4.5 mg),比较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同时,探讨瓣膜类型、性别、年龄、体重... 目的:比较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两种华法林的初始剂量给药方案的合理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初始剂量的高低将患者分成低剂量组(<4.5 mg)和高剂量组(≥4.5 mg),比较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同时,探讨瓣膜类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后肝功能状况与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性。结果:低剂量组停药率、出血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分别为2.43%vs 6.68%,P=0.007;5.79%vs 8.89%,P=0.136);患者首次达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的时间显著长于高剂量组[(6.39±3.44)vs(4.78±3.56)d,P=0.024],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瓣膜类型、性别、年龄与初始剂量给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相关,而体重指数和术后肝功能状况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国人在心脏瓣膜(或瓣环)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时,低初始剂量的有效性与高初始剂量相当但安全性更高,特别是70岁以上的生物瓣置换或瓣环置入的女性患者,更宜采用较低初始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初始剂量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心脏瓣膜置换术
原文传递
凝血/纤溶指标与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崇巍 段蒙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74-777,共4页
目的研究凝血/纤溶指标与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患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6例,排除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系统疾病、确诊或疑诊的... 目的研究凝血/纤溶指标与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患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6例,排除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系统疾病、确诊或疑诊的肺栓塞、免疫功能抑制、长期使用抗凝药、皮质激素和抗血小板药物、孕妇以及实验室检查不全者。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急诊首次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脑钠肽(BNP)、血糖等。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因素(P〈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多因素分析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95%可信区间,AUC进行Pairwise检验。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Cr[73(60-120)μmol/L∶61(49-53)μmol/L,P=0.032]、PT[14.7(13.0-17.8)s∶14.1(13.5-15.0)s,P=0.055]、INR[1.18(1.05-1.50)∶1.11(1.02-1.21),P=0.009]、D-D[5.5(2.0-20.0)μg/ml∶2(1-4)μg/ml,P=0.000]均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β=0.220,OR=1.246,P=0.000)、INR(β=3.646,OR=38.32,P=0.047)为CA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AUC由大到小分别为:D-D×INR(0.770)、INR(0.760)和D-D(0.742)。Pairwise检验结果显示:PT、INR及D-D×INR的ROC曲线AU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D-D×INR的截断值为3.82时,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691。结论凝血/纤溶指标中除了D-D之外,INR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D二聚体 国际标准化值
下载PDF
调整剂量的华发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
作者 祁学成 黄小婷 +2 位作者 陈新岩 王梅 蒲新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研究调整剂量的华发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1~2006—10间确诊为NVAF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成华发林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华发林组38例,给予华发林1.5~3.5 mg/d;目标国际标... 目的研究调整剂量的华发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1~2006—10间确诊为NVAF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成华发林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华发林组38例,给予华发林1.5~3.5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对照组41例,未用华发林。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以脑卒中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结果华发林组脑卒中3例(7.8%),对照组脑卒中10例(25.0%)。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华法林组较常规对照组相对危险性下降68.8%(P<0.05)。华发林组出血事件为5例,其中脑出血1例(占2.6%),皮下淤血2例(5.3%)、牙龈出血2例(5.3%),总出血发生率为13.2%。常规对照组出血事件1例,皮肤紫癜1例,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华发林组出血的危险性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的患者。结论严密检测(INR 2.0~3.0)下调整剂量的华发林对NVAF患者抗卒中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发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脑卒中 抗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