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探讨 被引量:40
1
作者 徐维恒 宋士卒 +3 位作者 张爱玲 王伟 XU Wei-heng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中的效果。方法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门诊药房每周调剂内部差错(内差)件数为活动主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实行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每周平...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中的效果。方法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门诊药房每周调剂内部差错(内差)件数为活动主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实行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每周平均差错件数由活动前的57.2件降至22.7件,下降60.3%,目标达标率102.07%;圈成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凝聚力、工作积极性、沟通配合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中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内差
下载PDF
利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7
2
作者 朱文韬 徐萍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内差件数。方法:将品质管理中的品管圈手法应用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控制,分析引起调剂差错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总结活动开展前后的结果并评估有形成果(内差件数)和无形成果(圈员能力评分)。结果:开展...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内差件数。方法:将品质管理中的品管圈手法应用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控制,分析引起调剂差错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总结活动开展前后的结果并评估有形成果(内差件数)和无形成果(圈员能力评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件数明显下降,由开展前的54.5件/周下降到开展后的26.0件/周,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1~3分上升到4~5分。结论:品管圈手法可用于药房管理并能发现及解决问题,使药房的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药房 调剂 内差 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PSO-SVM模型的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钢 李俊飞 +1 位作者 白瑞 戴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8,共6页
目的针对油气管道的运行安全问题,建立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新模型,对管道的内腐蚀状况进行准确预测。方法首先对内腐蚀的原理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引起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对PSO(粒子群算法)、SVM(支持向量机)以及PSO-SVM模型的原理... 目的针对油气管道的运行安全问题,建立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新模型,对管道的内腐蚀状况进行准确预测。方法首先对内腐蚀的原理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引起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对PSO(粒子群算法)、SVM(支持向量机)以及PSO-SVM模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探讨,结合文献中获取的管道内腐蚀数据,使用PSO算法对SVM算法的参数C和g进行寻优。在此基础上,对Sine函数、Sigmoidal函数和Radial basis函数三种核函数进行对比优选。最终将PSO-SVM模型与GA-SVM模型、CV-SVM模型、LS-SVM模型和FOA-SVM模型四种模型进行预测误差对比,以此证明PSO-SVM模型的先进性。结果当SVM算法的参数C=83.9243、g=0.6972,核函数选择Sine函数时,PSO-SV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8%和0.000618,但是该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训练数据所使用的时间为11.26 s,与GA-SVM模型、CV-SVM模型、LS-SVM模型和FOA-SVM模型四种模型相比,其预测误差较小,但训练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较长。结论利用PSO-SVM模型对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是可行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受限于数据训练速度问题,今后仍需要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SVM模型 油气管道 内腐蚀 速率预测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庆涛 王庆阳 韩兆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按照"品管圈...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由原来的每周28.4件下降至每周13.0件,下降54.23%;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1~3分上升到4~5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调剂 内差 品管圈
下载PDF
采用品管圈对降低门诊药房内差件数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雷利群 叶云 +5 位作者 肖顺林 张峥 赵吉燕 林启良 张敏怡 王国俊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对降低门诊药房内差件数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7日至2013年10月7日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过程,分析造成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使工作流程细化,评估实施对策后的效果。结果通过该活动,门...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对降低门诊药房内差件数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7日至2013年10月7日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过程,分析造成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使工作流程细化,评估实施对策后的效果。结果通过该活动,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由活动前的20.8件/周下降到活动后的9.1件/周,进步率达55.60%,目标达标率为107.5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内差件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房 给药错误 药剂学管理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差件数
下载PDF
盐城地区血站实验室ELISA试验室内质控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程玉根 梁启忠 贾红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盐城市中心血站实验室ELISA试验室内质控数据分析,查找误差的来源、监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检测质量。方法对2012年本站实验室ELISA试验项目(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的所有室... 目的通过对盐城市中心血站实验室ELISA试验室内质控数据分析,查找误差的来源、监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检测质量。方法对2012年本站实验室ELISA试验项目(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的所有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本站实验室ELISA试验共有7261次室内质控结果,其中288次(3.97%)属于“警告”,107次(1.47%)属于“失控”,失控中18次(0.25%)为随机误差,89次(1.22%)为系统误差;ELISA试验的室内质控共有64个RCV,其值在5.50%-24.50%。结论从总体上看本站实验室ELISA试验室内质控效果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达到了室内质控的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试验 室内质控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下载PDF
油套管接箍加工变形与圆度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新义 白鹤 +2 位作者 徐凯 杨晓龙 何石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29,共3页
接箍是油套管主要连接工件,为保证整个管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接箍特殊螺纹的圆度要求很高。在实际加工中,接箍内螺纹的圆度却很难控制,通过对油套管接箍内螺纹加工圆度误差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圆弧接触的夹具夹持方法,可有效... 接箍是油套管主要连接工件,为保证整个管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接箍特殊螺纹的圆度要求很高。在实际加工中,接箍内螺纹的圆度却很难控制,通过对油套管接箍内螺纹加工圆度误差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圆弧接触的夹具夹持方法,可有效解决圆度超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箍 内螺纹 圆度误差 变形
下载PDF
直廓内齿与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计算与噪声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效忠 徐恺 +1 位作者 潘十成 任小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9-222,共4页
提出用直线齿廓替代内齿轮的渐开线齿廓,使渗碳淬火后的内齿轮易于成形磨齿。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技术,研究分析直廓内齿轮与渐开线齿轮啮合的受力状态、齿间载荷分配、传动误差。通过台架试验,采集渐开线内齿轮... 提出用直线齿廓替代内齿轮的渐开线齿廓,使渗碳淬火后的内齿轮易于成形磨齿。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技术,研究分析直廓内齿轮与渐开线齿轮啮合的受力状态、齿间载荷分配、传动误差。通过台架试验,采集渐开线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和直廓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在不同转速和载荷下的噪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直廓内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直廓内齿轮传动有"修缘"的特点,承载下的传动误差波动比空载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齿轮 齿廓 传动误差 噪声
下载PDF
采用非参模型的线阵CCD内参校准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军 徐鋆 +2 位作者 李雁玲 李泽川 李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现有线阵CCD内参校准方法往往依赖于畸变参数模型,其标定精度受限于模型内部参数的相关性,因此为提高线阵CCD相机内参校准精度,提出一种采用非参数模型的线阵CCD相机内参校准方法。通过小孔成像模型和垂线法,构建线阵CCD相机成像的非参... 现有线阵CCD内参校准方法往往依赖于畸变参数模型,其标定精度受限于模型内部参数的相关性,因此为提高线阵CCD相机内参校准精度,提出一种采用非参数模型的线阵CCD相机内参校准方法。通过小孔成像模型和垂线法,构建线阵CCD相机成像的非参数模型,直接确定空间特征点与成像点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理想成像点与实际成像点间的畸变量大小。采用重投影误差作为评价标准,与采用参数模型的内参校准方法作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所提方法得到的重投影误差的均方根、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42,0.00,0.95pixel,均小于由基于参数模型的内参校准方法得到的0.80,-0.10,2.47pix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内参校准 线阵相机 非参数模型 重投影误差
原文传递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理论误差分析及实验改进 被引量:5
10
作者 左卫群 王晓鹏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实验方法的不完善或测量原理所依据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近似性 ,使得测量结果存在理论误差。如采用符合实际的理论公式 ,并保证实验仪器所必需的使用条件 ,就可以消除理论误差。文中分析了用两种不同的“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的理论误差 ,... 实验方法的不完善或测量原理所依据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近似性 ,使得测量结果存在理论误差。如采用符合实际的理论公式 ,并保证实验仪器所必需的使用条件 ,就可以消除理论误差。文中分析了用两种不同的“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的理论误差 ,给出了消除理论误差的改进方案。其实验测量中的关键就是 :两种不同测量方法均应控制操作“半偏”前后的电路中总电流不变 ,从而使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误差降至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偏法 电表 内阻 理论误差
下载PDF
圆环内圆磨削的热变形误差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里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3-426,共4页
运用热弹性和热塑性原理 ,在定常温度场的模型下推导出了圆环内孔磨削时的热变形和热变形误差计算式 ,包括内孔的热变形和达到塑性状态以后的残余变形计算式。给出了一些圆环热变形的特性曲线。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二者吻合较好... 运用热弹性和热塑性原理 ,在定常温度场的模型下推导出了圆环内孔磨削时的热变形和热变形误差计算式 ,包括内孔的热变形和达到塑性状态以后的残余变形计算式。给出了一些圆环热变形的特性曲线。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二者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可用于内孔磨削工艺的热变形误差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热变形 加工误差
下载PDF
中比转速离心泵实验分析及性能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巨伟 李志鹏 岳金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中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及内部流场特性,以比转数102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在双参考坐标系下,选用RNGk-ε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S方程离散计算,压力和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同时,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采用5套不... 为了研究中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及内部流场特性,以比转数102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在双参考坐标系下,选用RNGk-ε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S方程离散计算,压力和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同时,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采用5套不同网格方案对模型泵的效率进行网格无关性检验。并且从小流量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对比,得到离心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设计工况下,扬程的预测误差为2.02%,效率的预测误差为1.99%;随着流量的降低,计算效率的误差逐渐增大。在设计点,离心泵的内部速度流线比较光顺;而在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进口和叶轮均出现漩涡现象;随着流量的降低,漩涡面积增大,数量也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比转速离心泵 内部流动 无关性 误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洋内波对海底精密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凯明 薛树强 +3 位作者 韩保民 肖圳 周杰 李保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4-2061,共8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通常基于具有固定结构的声速剖面实施;由于海洋密度分层导致的内波会导致海洋声速场时空变化。本文探讨了海洋声速误差对水下定位的影响,仿真不同内波影响条件下的四维时空声速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通常基于具有固定结构的声速剖面实施;由于海洋密度分层导致的内波会导致海洋声速场时空变化。本文探讨了海洋声速误差对水下定位的影响,仿真不同内波影响条件下的四维时空声速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具有固定声速结构的静态声速剖面时,海洋内波对水下定位的影响和采用估计海洋声速梯度的水下定位模型时,海洋内波引起的海洋声速时空变化参数估计问题,验证了该模型可以提取海洋内波影响。研究表明:海底定位精度与内波的振幅、频率、波长等紧密有关,且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大尺度低频内波,而小尺度、高频内波更多表现为随机误差从而影响观测精度;而水平梯度刻画极为复杂,单船载观测难以实现,需要进行多载体联合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声呐组合观测技术 内波 声速场 水下定位 定位模型 参数估计 定位误差 水平梯度
下载PDF
Modelling Method and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Curve-Surface Conjugate Internal Gear Drive
14
作者 Xinxin Ye Luhe Zhang +3 位作者 Dongyu Wang Jingming Jiang Wenjun Luo Bingkui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16-232,共17页
Space explor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with gear transmissions in aerospace equipment playing a crucial role.In the extreme environment of space,gear transmissions face challenges like l... Space explor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with gear transmissions in aerospace equipment playing a crucial role.In the extreme environment of space,gear transmissions face challenges like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s,de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difficulties,which will severely impact transmission accuracy and service life.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high-performance gear transmissions with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error adaptability in the aerospace field,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curve-surface conjugate internal gear drive consisting of an involute internal gear and a curve-surface gear.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curve-surface conjugation is introduced,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urve-surface gear based on a selected contact path and meshing tube is presented.The analysis models including induced curvature,sliding ratio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with errors(ETCA)are simulated to evaluate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Additionally,prototypes are manufactured and experimental setups are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rotational speed increases,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curve-surface conjugate internal gear drive improves,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trend observed in involute gear drives.And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curve-surface conjugate internal gear drive surpasses that of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at higher rotational speeds.Moreover,this novel gear drive exhibits excellent error adaptability,maintaining intact contact paths and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assembly errors.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high-performance gear transmi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geometric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gear drive Tooth surface geometry error adaptability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下载PDF
牵伸罗拉联接并紧面的轴向接触变形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润丽 田建忠 《纺织器材》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为保证牵伸罗拉的安装质量,以牵伸罗拉与罗拉轴承内圈联接并紧面的轴向接触变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反向梳理材料内应力的变化、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误差及上车并紧后接触状态,从优化设计、优选材料、工艺基准选择、内应力消除、... 为保证牵伸罗拉的安装质量,以牵伸罗拉与罗拉轴承内圈联接并紧面的轴向接触变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反向梳理材料内应力的变化、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误差及上车并紧后接触状态,从优化设计、优选材料、工艺基准选择、内应力消除、加工余量确定、减小平面度误差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在组装、装配中要注意关联件的接触精度以确保牵伸罗拉的安装质量,严格控制技术标准,加强清洁保养,以保证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纺纱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拉 导杆肩面 导孔端面 轴承 内应力 接触变形 平面度误差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500/√3kV 0.002级多级励磁标准电压互感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晓林 刘浩 +2 位作者 刘豪 汤晓君 周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67-1975,共9页
由于高压互感器绝缘设计较为困难,使得现有的标准电压互感器测量准确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该文以多级高低压混合励磁标准电压互感器电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级励磁理论进行该电路在理想条件下的仿真分析。首先,根据该励磁方案建立其对... 由于高压互感器绝缘设计较为困难,使得现有的标准电压互感器测量准确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该文以多级高低压混合励磁标准电压互感器电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级励磁理论进行该电路在理想条件下的仿真分析。首先,根据该励磁方案建立其对应的等效电路;其次,根据该等效电路推导出互感器准确度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对500/√3kV多级高低压混合励磁标准电压互感器进行理论参数计算,包括内阻抗与励磁阻抗参数计算;最后,根据上述的理论参数计算出该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该互感器结构的比差为-2.27×10^(-7)%,角差为3.44×10^(-6)%,该标准互感器足以满足准确度等级为0.002级的要求,可尝试开发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励磁标准电压互感器 内阻抗 励磁阻抗 角差 比差
下载PDF
提高风力机组可靠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学涛 李伟 林勇刚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1-4,共4页
为了提高风力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风力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将引起故障的因素归结为外部环境、组件故障和人为失误3个方面,然后分别从应对外部环境影响、保障风力机组内部安全、减少人为控制失误、定期日常检修... 为了提高风力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风力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将引起故障的因素归结为外部环境、组件故障和人为失误3个方面,然后分别从应对外部环境影响、保障风力机组内部安全、减少人为控制失误、定期日常检修维护4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论述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风力机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组 可靠性 外部环境 组件故障 人为失误 检修维护
下载PDF
煤层瓦斯治理底抽巷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2期55-56,共2页
为解决煤层中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多次采掘扰动下支护的难题,以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4-2煤北翼,底抽巷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底抽巷内错、外错两种布置方式下围岩的变形特征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错布置时底抽巷两帮移近... 为解决煤层中瓦斯突出煤层底抽巷多次采掘扰动下支护的难题,以淖尔壕煤矿己1406工作面4-2煤北翼,底抽巷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底抽巷内错、外错两种布置方式下围岩的变形特征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错布置时底抽巷两帮移近量较大,巷道整体处于低应力区,外错布置时顶板下沉量大且两帮垂直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2.6、2.2,底抽巷服务周期长,巷道长期处于高应力环境,不利于巷道的稳定,确定合理的布置方式为内错布置。提出左帮密集锚杆支护、整体让压的底抽巷内错布置围岩控制技术,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底抽巷 位置 内错 外错
下载PDF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bas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宴委 彭铁根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3期411-414,共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ystems for process with delay by us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The proposed system fully uses the excellent nonlinear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SVR with t...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ystems for process with delay by us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The proposed system fully uses the excellent nonlinear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SVR with the structural risk minimization principle.Closed-system stability and steady error are analyzed for the existence of modeling errors.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s have the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than that by neural networks in the cases of the training samples with small size and no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neural networks steady error STABILITY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20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