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 被引量:24
1
作者 白炳莲 韦珏 +1 位作者 王海涛 李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氢键的形成能够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化学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移向低波数方向,同时吸收强度增加。为了介绍怎样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本文以联酰胺衍生物为例,主要运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分析NH伸缩振动波数、强度以及形成... 氢键的形成能够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化学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移向低波数方向,同时吸收强度增加。为了介绍怎样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本文以联酰胺衍生物为例,主要运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分析NH伸缩振动波数、强度以及形成氢键的键长随温度的变化来研究羰基(C O)与氨基(H—N)之间的氢键形式。结果表明,本文举例中联酰胺基团中的C O与H—N以分子间氢键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分子间氢键 分子内氢键 吸收谱带
原文传递
有机杂化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其霞 丁新波 +1 位作者 张慧萍 晏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8,共5页
高分子阻尼材料作为一类环保功能材料,将向高性能、宽温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阻尼改性方法(如共混、共聚、无机杂化等)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和添加压电陶瓷等研究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近开发的利用有机小分子与极性... 高分子阻尼材料作为一类环保功能材料,将向高性能、宽温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阻尼改性方法(如共混、共聚、无机杂化等)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和添加压电陶瓷等研究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近开发的利用有机小分子与极性高聚物形成杂化体的方法所得到的阻尼材料的性能非常突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阻尼改性新方法。本文在对现有的二元、三元杂化体系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有机杂化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改性 有机杂化 动态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分子间氢键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蠕虫状胶束形成和性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裴晓梅 赵剑曦 魏西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917,共5页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其性质的影响.在无盐状态下,50mmo·lL-1的12-3(OH)-12或12-3-12在水溶液中仅形成球状或棒状胶束.NaSal可促进上述两体系胶束的生长,生成蠕虫状胶束.比较而言,12-3(OH)-12对NaSal更敏感,可以在低盐浓度下生成蠕虫状胶束.而且与12-3-12体系相比,12-3(OH)-12生成了更长的蠕虫状胶束.这些差别在于12-3(OH)-12体系中存在羟基连接链之间的氢键作用,这增加了12-3(OH)-12头基的亲水性,促进了反离子的解离,增大的胶束表面电荷密度更强烈地结合水杨酸根反离子,减小了头基间的静电斥力,反过来又增强了分子间氢键,致使12-3(OH)-12胶束迅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NASAL 蠕虫状胶束 流变性质 分子间氢键
下载PDF
氢键诱导聚马来酸单酯液晶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赫 田颜清 +5 位作者 陈昊 王妍妍 赵英英 汤心颐 李铁津 王威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940-1943,共4页
合成了聚马来酸6-(4-辛氧基偶氮苯氧基)-1-己酯(PMAN-OAB),并以其为质子给体,4-(4-庚氧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基吡啶(7SZ)为质子受体,研究了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PMAN-OAB在液... 合成了聚马来酸6-(4-辛氧基偶氮苯氧基)-1-己酯(PMAN-OAB),并以其为质子给体,4-(4-庚氧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基吡啶(7SZ)为质子受体,研究了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PMAN-OAB在液晶态时是以羧酸二聚体形式存在的,其倾角为39.3°,7SZ含量在40%~90%范围内的复合物液晶范围比7SZ和PMAN-OAB的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马来酸酯 复合物 液晶
下载PDF
磷酰化对丙氨酸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方美娟 骆书娜 +2 位作者 王河清 刘万云 赵玉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图中发现丙氨酸不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而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进一步研究发现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磷酰化后, 自身形成二聚能力大大增强. 在SiliconGraplics 图形工作站上采用SYBYL6.8 软... 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图中发现丙氨酸不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而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进一步研究发现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磷酰化后, 自身形成二聚能力大大增强. 在SiliconGraplics 图形工作站上采用SYBYL6.8 软件, 利用Tripos力场和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DIPP-Ala 最低能量构象, 并用分子对接(DOCK)研究了二聚体的形成. 结果说明磷氧双键的存在增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MS 分子间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山奈酚与水的氢键作用对其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祝亚云 潘良军 +2 位作者 赵良容 晏名勋 杨昌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2-795,共4页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RO)B3LYP/6-31G(2d,2p)水平上对山奈酚及其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酚羟基发生抽氢反应的键离解能(BDE)、质子解离反应过程的质子解离能(DPE)受分子间氢键的影...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RO)B3LYP/6-31G(2d,2p)水平上对山奈酚及其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酚羟基发生抽氢反应的键离解能(BDE)、质子解离反应过程的质子解离能(DPE)受分子间氢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2O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会影响化合物结构,改变化合物B环与AC环的二面角,A5位酚羟基更容易发生抽氢反应和质子解离反应,此位点的BDE和DPE均明显降低,同时也降低C3位质子解离的DPE。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促使酚羟基的抽氢和质子解离反应,提高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B3LYP 6-31G(2d 2p) 分子间氢键 键离解能(BDE) 去质子化能(DPE)
下载PDF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 被引量:4
7
作者 白炳莲 韦珏 +2 位作者 王丹 王海涛 李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8-851,共4页
为了了解怎样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本文以联酰胺衍生物为例,分别运用变温核磁共振氢谱和变浓度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羰基(CO)与氨基(H—N)之间形成氢键的形式。结果表明,本文举例中联酰胺基团中的CO与H—N以分子间氢... 为了了解怎样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氢键的键合方式,本文以联酰胺衍生物为例,分别运用变温核磁共振氢谱和变浓度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羰基(CO)与氨基(H—N)之间形成氢键的形式。结果表明,本文举例中联酰胺基团中的CO与H—N以分子间氢键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分子间氢键 分子内氢键 化学位移
原文传递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ies on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Five Aza-calix[6]arene Host with HMX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端林 张文艳 +1 位作者 任福德 侯素青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77-384,共8页
Five fully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between aza-calix[6]arene host monomers(Ma~Me) and complexes(a~e)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B3LYP/6-31G(d) level.Natural bond orbital(NBO) analysis was performed ... Five fully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between aza-calix[6]arene host monomers(Ma~Me) and complexes(a~e)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B3LYP/6-31G(d) level.Natural bond orbital(NBO)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origin of the interaction.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energy was evaluated with basis set superposition error correction(BSSE) and zero point energy correction(ZPEC).The B3LYP/6-31G(d) calculations on the five complexes have shown that the greatest interaction(–13.98 kJ/mol) is found in the complex between HMX and hexa-aza-calix[3]-p-tri-arene[3]-2-amido-1,3,5-tri-azine.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energies of aza-calix[6]arenes with substituted group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without substituted group,and those with amido are greater than with nitryl.Thus,hexa-azacalix[3]-p-tri-arene[3]-2-amido-1,3,5-tri-azine is rather equal to eliminate HMX from explosive wast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n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energetic materials DETONATOR
下载PDF
乙二醇的分子间氢键结构动力学的飞秒非线性红外光谱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帆 于鹏云 +2 位作者 赵娟 赵岩 王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5-1282,共8页
利用稳态线性红外光谱和飞秒泵浦-探测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腈(Me CN)、丙酮(AC)、四氢呋喃(THF)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乙二醇(EG)的结构和羟基(―OH)伸缩振动动力学.结果表明,乙二醇的―OH伸缩振动的频率位置、峰宽以及振动弛豫... 利用稳态线性红外光谱和飞秒泵浦-探测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腈(Me CN)、丙酮(AC)、四氢呋喃(THF)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乙二醇(EG)的结构和羟基(―OH)伸缩振动动力学.结果表明,乙二醇的―OH伸缩振动的频率位置、峰宽以及振动弛豫动力学都表现出强烈的溶剂依赖性.乙二醇溶液中至少存在两种形式的分子间氢键,一种是溶质-溶剂团簇的分子间氢键,另一种是溶质-溶质团簇的分子间氢键.量子化学计算预测的―OH伸缩振动频率的溶剂依赖性与我们的红外光谱实验观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乙腈中参与形成溶质-溶剂团簇氢键的乙二醇―OH伸缩振动具有最慢的弛豫动力学,丙酮和四氢呋喃次之,而最快的弛豫动力学过程发生在二甲基亚砜中.在每一溶剂条件下,乙二醇/乙二醇溶质团簇中―OH伸缩振动弛豫都更快一些.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在溶质-溶质、溶质-溶剂分子团簇共存的体系中不同分子间氢键的结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超快泵浦-探测红外光谱 溶质-溶剂团簇 分子间氢键 振动弛豫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 the binary mixture (acetone+water) by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Raman study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阳顺利 吴楠楠 +3 位作者 孙成林 刘靖尧 里佐威 高淑琴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313-318,共6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lexes with changing water concentrations. The optimised geometries and wavenumbers of the neat acetone molecule and its complex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ab initio method at the MP2 level with 6-311+G(d,p) basis set. Changes in wavenumber position and linewidth (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 have been explained for neat as well as binar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the reference system, acetone, in terms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Raman data with ab initio calculation leads to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spectral features in terms of hydrogen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 spectra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ab initio caluculations
下载PDF
单氢钌配合物与水和2,2,2-三氟乙醇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传奇 陈瑶 +3 位作者 冯权武 柏正武 王长芳 李早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320-2324,共5页
利用原位1H和31PNMR对单氢钌配合物TpRu(PPh3)(CH3CN)H[Tp=hydrotris(pyrazolyl)borate]与H2O和酸性HOCH2CF3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应的反应产物分别是TpRu(PPh3)(CH3CN)(OH)和TpRu(PPh3)(CH3CN)(OCH2CF3).观察到反应过程中Ru—H... 利用原位1H和31PNMR对单氢钌配合物TpRu(PPh3)(CH3CN)H[Tp=hydrotris(pyrazolyl)borate]与H2O和酸性HOCH2CF3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应的反应产物分别是TpRu(PPh3)(CH3CN)(OH)和TpRu(PPh3)(CH3CN)(OCH2CF3).观察到反应过程中Ru—H…HOH和Ru—H…HOCH2CF3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提出了生成TpRu(PPh3)(CH3CN)(OH)和TpRu(PPh3)(CH3CN)(OCH2CF3)的不同作用机理.在水存在下,TpRu(PPh3)(CH3CN)H与H2O反应,经过中间体TpRu(PPh3)(H2O)H和TpRu(PPh3)(OH)(η2-H2)生成产物TpRu(PPh3)(CH3CN)(OH).而TpRu(PPh3)(CH3CN)H与酸性HOCH2CF3反应时,单氢配体被质子化形成中间体[TpRu(PPh3)(CH3CN)-(η2-H2)](OCH2CF3),进而转变成产物TpRu(PPh3)(CH3CN)(OCH2CF3).TpRu(PPh3)(CH3CN)(OCH2CF3)与H2作用,经中间体TpRu(PPh3)(HOCH2CF3)H生成TpRu(PPh3)(η2-H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氢钌配合物 原位核磁共振 分子间氢键 反应中间体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有机颜料新发色团的结构类型与进展(2)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春隆 《染料与染色》 CAS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入或设计新型发色体系及特定改性途径,可以制备具有更优异应用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有机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颜料 新型 发色团 结构 杂化-杂环颜料 分子间氢键
原文传递
尿嘧啶和它的分子识别膜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顺 张勇 +2 位作者 王红英 谢银德 彭亮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7-851,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尿嘧啶分子识别膜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分子识别膜的4种可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对基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的复合物结构进行了优化,求得了相应的结合能;同时,对这4种可能存在的复合物的振动模式实施了理论计算预...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尿嘧啶分子识别膜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分子识别膜的4种可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对基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的复合物结构进行了优化,求得了相应的结合能;同时,对这4种可能存在的复合物的振动模式实施了理论计算预测,并与实验数据相对比,最终推断出该分子识别膜内的主要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分子识别膜 密度泛函方法 分子间氢键 结合能 振动分析
原文传递
甲基蓝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小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敖登高娃 刘俊轶 张晓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2,共4页
在弱酸性条件下,甲基蓝(MB)可以通过静电和疏水作用聚集到血红蛋白(Hb)上并形成离子缔合物,不仅使得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且使得共振瑞利散射增强。据此发展了一种测定Hb的RRS便捷方法,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2~20μg/mL和0.012... 在弱酸性条件下,甲基蓝(MB)可以通过静电和疏水作用聚集到血红蛋白(Hb)上并形成离子缔合物,不仅使得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且使得共振瑞利散射增强。据此发展了一种测定Hb的RRS便捷方法,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2~20μg/mL和0.012μg/mL。与RRS法相比,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8~60μg/mL和0.688μg/mL(344 nm),5~60μg/mL和0.398μg/mL(408 nm)。此RRS法可用于尿样中Hb的痕量检测。实验考察了体系的吸收、散射光谱性质和最佳聚合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研究了分析参数及作用机理。并初步讨论了有机小分子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是主要作用力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血红蛋白 甲基蓝 有机小分子 分子间氢键
原文传递
有机颜料分子结构氢键特性及应用(续)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春隆 《染料与染色》 CAS 2016年第2期1-4,25,共5页
有机颜料分子结构中存在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氢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颜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熔点、溶解度、耐热稳定性、耐光与耐气候牢度、耐溶剂性能等。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不同颜料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对有机颜料应用... 有机颜料分子结构中存在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氢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颜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熔点、溶解度、耐热稳定性、耐光与耐气候牢度、耐溶剂性能等。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不同颜料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对有机颜料应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分子间氢键 有机颜料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Co(DMSO)_2(H_2O)_2(SCN)_2 with One-dimensional Hydrogen-bonded Structure (DMSO = Dimethylsulfoxide) 被引量:1
16
作者 WEI Rong-Min CHE Yun-Xia ZHENG Ji-Mi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6,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Co(DMSO)2(H2O)2(SCN)2 has been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5.1981(9), b = 11.944(2), c = 12.646(2) A,β = 98.686(2)... The title complex Co(DMSO)2(H2O)2(SCN)2 has been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5.1981(9), b = 11.944(2), c = 12.646(2) A,β = 98.686(2)°, V = 776.2(2) A^3, C6H16CoN2O4S4, Mr = 367.38, Z = 2, De = 1.572 g/cm^3, F(000) = 378 and μ(MoKa) = 1.646 mm^-1.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0.0232 and wR = 0.0645 for 124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In the title complex, each Co(II) atom is octahedrally coordinated by four O atoms from two DMSO ligand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as well as two N atoms from SCN^- ions. The title molecule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to form a 1-D structure extended by eight-membered Co2O4H2 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ETHYLSULFOXIDE thiocyanate group supramolecule complex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下载PDF
有机颜料新发色团的结构类型与进展(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春隆 《染料与染色》 CAS 2023年第1期7-17,共11页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入或设计新型发色体系及特定改性途径,可以制备具有更优异应用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有机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颜料 新型 发色团 结构 杂化-杂环颜料 分子间氢键
原文传递
有机颜料新发色团的结构类型与进展(3)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春隆 《染料与染色》 CAS 2023年第4期1-16,共16页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 介绍了具有新型发色团的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分子间氢键杂环颜料,特定结构组合颜料,不同发色团组合或稠合有机颜料,有机-无机新型杂化颜料以及杂环-金属酞菁类颜料。讨论了其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引入或设计新型发色体系及特定改性途径,可以制备具有更优异应用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有机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颜料 新型 发色团 结构 杂化-杂环颜料 分子间氢键
原文传递
PA6/5-SSIPA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云龙 戴文利 邓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变温红外光谱(FTIR)研究结果显示,5-SSIPA能与酰胺基团形成分子间氢键,其强度、热稳定性均好于PA6中原有的分子间氢键。新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增大,有利于分子链排列整齐,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同时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也有明显提高,且随着5-SSIP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分子间氢键复合材料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zacyclopentane-2-one and N-Methylol Ethanone
20
作者 唐海飞 田青平 +3 位作者 李国元 间心田 任莉 周革荣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N-methylol ethanone (model molecule of ceramide) and azacyclopentane-2-one (the model molecule of azone) have been fully optimized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N-methylol ethanone (model molecule of ceramide) and azacyclopentane-2-one (the model molecule of azone) have been fully optimized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 energi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B3LYP/6-311++G**, B3LYP/6-311++G(2df,2p), MP2(full)/6-311 ++G** and MP2(full)/6-311 ++G(2df,2p)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 O-H…O=C, N-H…O=C and C-H…O=C hydrogen bonds could exist between azacyclopentane-2-one and N-methylol ethanon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es might change the conformation of ceramide molecule and thus cause better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for the drugs. This is perhaps the origin of the permeation enhances the activity of azone for medicament,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follow the order of (a) 〉 (c) 〉 (b) 〉 (d) 〉 (g) ≈ (e) ≈ (i) 〉 (h) 〉 (f). The analyses of frequency, NBO, AIM and electron density shift are used to further reveal the nature of the complex formation. In the range of 263.0- 328.0 K, the complex is formed via an exothermic reaction, and the solvent with lower temperature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is favorable to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ethylol ethanone azacyclopentane-2-on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temperature effect MP2 (ful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