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6种新宿主的发现及疫源地的感染率周年变化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莉莎 周晓农 +7 位作者 林金祥 张仪 程由注 张榕燕 方彦炎 林陈鑫 陈宝建 李友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状况。方法选择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或螺类和鼠粪检查阳性的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调查点,在春、夏、秋季对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与感染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 目的探讨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状况。方法选择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或螺类和鼠粪检查阳性的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调查点,在春、夏、秋季对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与感染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县、市6个村共采集检查中间宿主与转续宿主22种7169个样本,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者14种。感染率最高的是褐云玛瑙螺,为36.12%(108/299),其次是沼水蛙和高突足襞蛞蝓,分别为34.72%(25/72)与25.83%(273/1057)。秋季和距离居民点5m内的环境,螺类感染率最高。14种感染宿主中,一待定种环棱螺、光滑颈蛞蝓、罗氏巨楯蛞蝓、黄蛞蝓、双线大蛞蝓和沼水蛙,为广州管圆线虫首次报告的新宿主。结论证实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为广州管圆线虫严重的自然疫源地。推想全国同纬度、同自然环境条件地区均有可能有本病的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自然疫源地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保虫宿主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Ⅱ.牲畜及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1
2
作者 何金戈 邱加闽 +5 位作者 刘凤洁 陈兴旺 刘大伦 陈卫东 张奕 Schantz Pet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hinococcus,Ce)感染率为 5 0 8% ,3头感染多房棘球蚴 (Alveolarechinococcus,Ae)感染率为 0 7%。在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 (Ochotonacurzoniae)Ae感染率为 5 6 % (13/2 33) ,灰尾兔 (Lepusoiostolus)Ae感染率为 7 1% (1/14) ,松田鼠 (PitymysireneThomas)Ae感染率为 2 5 % (3/12 ) 检查小家鼠 (Musmusculus) 70只未发现感染。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两种棘球绦虫感染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Eg)感染率为 13 2 % (7/16 )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率 16 98% (9/16 ) ,未发现混合感染犬。藏狐 (Vulpesferrilata)的Em感染率为 44 4%(76 /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泡球蚴病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下载PDF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发现 被引量:39
3
作者 林金祥 周晓农 +8 位作者 李莉莎 张仪 程由注 张榕燕 李燕榕 林陈鑫 陈宝建 李友松 戴梅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确定铜锈环棱螺是否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方法 收集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大鼠粪便 ,分 2批对铜锈环棱螺进行人工感染试验。 2次定性感染成功后 ,再捕捉现场的铜锈环棱螺检查自然感染情况。然后从铜锈环棱螺中分离的广州管... 目的 确定铜锈环棱螺是否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方法 收集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大鼠粪便 ,分 2批对铜锈环棱螺进行人工感染试验。 2次定性感染成功后 ,再捕捉现场的铜锈环棱螺检查自然感染情况。然后从铜锈环棱螺中分离的广州管圆线虫第 3期幼虫感染大鼠 ,以证实之。结果  2批铜锈环棱螺均检及广州管圆线虫第 3期幼虫 ,感染率分别为 34.31% (35 / 10 2 )与 34.15 % (42 / 12 3) ;闽侯、连江两县现场标本的自然感染率 ,分别为 3.85 % (2 / 5 2 )与 2 .37% (5 / 2 11)。分离的第 3期幼虫感染大鼠 ,亦获得发育成熟的成虫。结论 铜锈环棱螺经人工和自然感染调查 ,证实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良好中间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人工感染 自然感染
下载PDF
不同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钱明惠 《广东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44-46,共3页
选用三种不同中间寄主黄粉甲、玉米螟和红铃虫进行繁育管氏肿腿蜂试验(寄主松墨天牛繁蜂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中间寄主繁蜂效果各有不同,玉米螟在生产上更具潜力。
关键词 中间寄主 管氏肿腿蜂 繁殖 森林益虫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可能存在Furin蛋白酶切位点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鑫 段广有 +5 位作者 张伟 施劲松 陈嘉源 陈舜梅 高山 阮吉寿 《生物信息学》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报道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肺炎。基于基因组信息,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2019-nCoV与SARS冠状病毒虽然同属于Beta冠状病毒B亚群(BB冠状病毒),但两种病毒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与两...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报道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肺炎。基于基因组信息,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2019-nCoV与SARS冠状病毒虽然同属于Beta冠状病毒B亚群(BB冠状病毒),但两种病毒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与两者临床症状差异一致。前期研究还发现了BB冠状病毒存在大量的可变翻译,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BB冠状病毒变异快、多样性高的特点。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Beta冠状病毒S蛋白上的一个重要突变,这个突变使2019-nCoV具有了一个可供Furin蛋白酶切的位点,是大部分Beta冠状病毒(特别是SARS和SARS样(SARS-like)冠状病毒)所不具有的。我们的一个结论是这个突变有可能增强了2019-nCoV侵染细胞的效率,进而使其传播力显著大于SARS冠状病毒。由于这个突变,2019-nCoV的感染机制也会不同于SARS等大部分Beta冠状病毒,而与鼠肝炎冠状病毒、HIV、埃博拉病毒和一些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机制更相似。我们意外发现一些禽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突变获得Furin蛋白酶切位点,这说明自然突变可以引入Furin酶切位点。除此之外,在2019-nCoV的S蛋白中插入的“CGGCGG”序列编码两个精氨酸,然而“CGG”对于宿主(人)来说是蛋白质翻译的稀有密码子。我们的另一个结论是引入Furin蛋白酶切位点的插入突变中包含的“CGGCGG”是传播到人之前形成的;2019-nCoV的中间宿主应该是密码子“CGG”相对使用频率更高的哺乳动物。使用我们提供的密码子“CGG”相对频率表结合2019-nCoV检测阳性的动物样品信息可以准确地确定2019-nCoV的中间宿主。对这个重要突变的后续研究将为揭示2019-nCoV传播力强的原因,以及为药物、抗体和疫苗的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Furin蛋白酶 SARS-CoV-2 中间宿主 禽流感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家犬和家畜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6
作者 韩菲 王炳全 +5 位作者 王立杰 熊军 席亿 吴丽文 马芙蓉 李凡卡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46,共2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棘球蚴病流行师开展家犬和家畜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用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对5 391份犬粪进行检测,其中阳性粪样37份,犬粪抗原阳性率为0.69%。采用剖检和视触诊法在11个棘球蚴...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棘球蚴病流行师开展家犬和家畜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用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对5 391份犬粪进行检测,其中阳性粪样37份,犬粪抗原阳性率为0.69%。采用剖检和视触诊法在11个棘球蚴病流行师开展家畜调查,共调查家畜11 122头,阳性家畜431头,患病率为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终宿主 中间宿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下载PDF
1968—2017年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及流行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邢维媚 芦亚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8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全文,遵循纳入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按流行情况、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病史行为、住院时间、误诊情况、检... 目的了解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全文,遵循纳入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按流行情况、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病史行为、住院时间、误诊情况、检查方法、治疗手段、死亡情况和动物宿主感染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68—2017年全国患有广州管圆线虫病共521例,分别来自于台湾、云南、四川等13个省、市、自治区;误诊病例29例;中间宿主中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最高(25.88%),终宿主中青毛鼠的感染率最高(25.00%),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感染情况呈显著性相关(r=0.969,P<0.001)。结论广州管圆线虫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病例多发生于沿海地区,与食入未熟的中间宿主密切相关;我国许多地区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且近年两次出现暴发性流行;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防控广州管圆线虫病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原文传递
并殖吸虫宿主淡水蟹类两新种记述(十足目∶溪蟹科)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由注 林国华 李友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调查福建省平和县和尤溪县并殖吸虫宿主溪蟹的自然资源。方法采集淡水蟹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调查栖息地和蟹感染并殖吸虫的情况。结果采自福建平和县和尤溪县的淡水溪蟹为2新种,漳州华溪蟹Sinopotamon zhangzhouense sp.nov.和尤... 目的调查福建省平和县和尤溪县并殖吸虫宿主溪蟹的自然资源。方法采集淡水蟹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调查栖息地和蟹感染并殖吸虫的情况。结果采自福建平和县和尤溪县的淡水溪蟹为2新种,漳州华溪蟹Sinopotamon zhangzhouense sp.nov.和尤溪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youxiense sp.nov.。漳州华溪蟹正模(FJ6031)♂,头胸甲长35.9mm,宽42.8mm,厚18.6mm;雄性第1腹肢末节末部趋扁,并呈掌心样内凹,末端为两尖指状分左右两叶,背面可辨纵条痕,末节末半部转折向外方;多栖息于水流量小而平缓的浅溪沟中。尤溪博特溪蟹正模(FJ6141)♂,头胸甲长13.3mm,宽16.6mm,厚7.2mm;雄性第1腹肢末节略呈扁状,宽大而发达,呈弯弓样隆起;多栖息于地势较为平坦而水流细小的山坑小沟。漳州华溪蟹的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44.9%(35/78)。尤溪博特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92.1%(58/63)。结论记述淡水溪蟹2新种,漳州华溪蟹和尤溪博特溪蟹,均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溪蟹属 博特溪蟹属 新种 并殖吸虫 中间宿主
下载PDF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家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晓英 玉苏布江.赛提瓦尔 +2 位作者 史爱华 赵玲 伊斯拉音.乌斯曼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克州家犬和家畜棘球蚴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克州境内的1市3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和阿合奇县),每市(县)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分层随机抽取农业区、牧业区和城镇共27个调查乡/镇,每... 目的了解新疆克州家犬和家畜棘球蚴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克州境内的1市3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和阿合奇县),每市(县)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分层随机抽取农业区、牧业区和城镇共27个调查乡/镇,每户仅采集1条犬,每市(县)至少采集320份的粪样。在屠宰季节,每个市(县)选取当地繁育的2齿龄以上的家畜1000头(包括羊、牛、马等)进行调查。结果共检测犬粪样2219份,阳性率为3.33%(74/2219)。乌恰县阳性率(7.50%)与阿克陶县(5.94%)、阿图什市(2.14%)与阿合奇县(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和1.06,P>0.05);乌恰县和阿克陶县阳性率高于阿图什市和阿合奇县(χ2=23.41~10.15,P<0.05)。共调查屠宰家畜3796头,包虫包囊携带率为7.67%;其中羊、马、牦牛和黄牛携带率分别为3.08%、1.92%和1.04%;山羊未查出包囊。羊与马、马与牦牛和黄牛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28和1.57,P>0.05);羊携带率高于牦牛和黄牛(χ2=8.85和20.82,P<0.05)。结论克州棘球蚴病的犬粪抗原阳性率和家畜包囊携带率比以前相对较低,但流行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建议对农(牧)区和城镇居民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家犬管理,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有效降低人群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包虫病 终宿主 中间宿主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下载PDF
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的进一步研究(英)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增贤 沈继龙 +4 位作者 杨兆莘 杜继双 江宝玲 王可灿 王红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我国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生活史及其中间宿主。 方法 采集自然感染的家蝇和冈田氏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检出线虫幼虫,分别接种动物;用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分别喂饲实验室繁殖的第二代家蝇和冈田氏绕眼... 目的 进一步研究我国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生活史及其中间宿主。 方法 采集自然感染的家蝇和冈田氏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检出线虫幼虫,分别接种动物;用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分别喂饲实验室繁殖的第二代家蝇和冈田氏绕眼果蝇。 结果 自流行区采集冈田氏绕眼果蝇493只,从其体内检获34条幼虫,接种2只家兔和1只家犬眼内,经18~44 d观察,获成虫11条。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在冈田氏绕眼果蝇消化道内脱鞘,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在雄蝇睾丸和雌蝇血腔膜形成虫泡囊。幼虫经2次蜕皮(需14~17 d)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然后经颈部移行至喙。当果蝇吸食人及犬、猫眼部分泌物时进入终宿主眼内,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后,产出幼虫。成虫寿命可达30个月以上。 结论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为冈田氏绕眼果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 生活史 中间宿主 冈田氏绕眼果蝇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1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938-940,957,共4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终末宿主 流行状况
下载PDF
广西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鸿满 谭裕光 +6 位作者 黎学铭 阮廷清 周晓农 张仪 黄福明 江河 欧阳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2期79-81,84,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分布现状,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区域抽样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抽取调查点。从每个点的野外、螺类养殖场、餐饮场所、自由市场等收集各类软体动物,采用酶消化法检... 目的了解广西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分布现状,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区域抽样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抽取调查点。从每个点的野外、螺类养殖场、餐饮场所、自由市场等收集各类软体动物,采用酶消化法检查,阳性者计幼虫数。结果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有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蜗牛和蛞蝓等4类。每个调查点都发现有阳性中间宿主,蛞蝓、福寿螺、玛瑙螺和蜗牛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1.71%,10.82%,8.85%和2.67%,阳性者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31条,224条,38条和2.5条幼虫。结论广西软体动物种类多、分布广,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广泛存在,中间宿主感染率和感染度高,发生疫情的可能性大,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疫源地 中间宿主 广西
下载PDF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浩昆 潘松涛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报告在珠江三角洲三市五县及增城县进行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结果。终宿主田鼠的感染率为1.75%。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同型巴蜗牛、淡红毛蜗牛、环带毛蜗牛、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方形环棱螺及... 本文报告在珠江三角洲三市五县及增城县进行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结果。终宿主田鼠的感染率为1.75%。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同型巴蜗牛、淡红毛蜗牛、环带毛蜗牛、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方形环棱螺及多棱角螺的感染率分别为:26.89%、38.30%、4.88%、1.25%、5.77%、5.66%、24.45%、35.29%、2.50%及0.将同一时间地点采集的褐云玛瑙螺分成两组,一组检查全螺,另一组检查螺肺肾胃,两组感染率(前者29.52%、后者30.00%)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褐云玛瑙螺
下载PDF
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增贤 王可灿 +5 位作者 陈群 王红岩 沈继龙 胡跃 王志成 江宝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 证明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是否一样具易感性。方法 于 1998年~ 1999年先后对河北、河南及安徽省进行了犬感染结膜吸吮线虫调查 ,同时捕获冈田氏绕眼果蝇并分别繁殖出第二代蝇 ,以安徽的结膜吸吮线... 目的 证明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冈田氏绕眼果蝇对结膜吸吮线虫是否一样具易感性。方法 于 1998年~ 1999年先后对河北、河南及安徽省进行了犬感染结膜吸吮线虫调查 ,同时捕获冈田氏绕眼果蝇并分别繁殖出第二代蝇 ,以安徽的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进行喂饲感染 ,观察三省果蝇对该虫的易感性。结果 三省的第二代果蝇在感染后 ,于 2 2天 ,2 1天和 2 3天检查 ,河北省的 4 5只 ,阳性 2只 ,占 4 4 4 % ;河南省的 5 3只 ,阳性 3只 ,占 5 6 6 % ;安徽省的 76只 ,阳性 3只占 3 94 %。三省果蝇感染的组间差别 ,经统计学处理 (χ2 =0 19,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证明了河北、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 冈田氏绕眼果蝇 中间宿主 易感性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病原流行区感染情况及中间宿主的纵向调查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增贤 胡跃 +8 位作者 沈继龙 王可灿 王红岩 江宝玲 赵鹏 王志成 丁伟 王峰 夏秀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明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 (Tc)的中间宿主及目前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和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感染Tc情况 ,同时还着重调查并检查了冈田氏绕眼果蝇和家蝇 ,用Tc初产蚴对这两种蝇以喂饲法进行实验感染。结果 调查得知... 目的 探明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 (Tc)的中间宿主及目前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和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感染Tc情况 ,同时还着重调查并检查了冈田氏绕眼果蝇和家蝇 ,用Tc初产蚴对这两种蝇以喂饲法进行实验感染。结果 调查得知 1 975年冬季开展了群众性灭犬工作 ,使传染源得到控制 ,至目前无新病例出现。犬感染率由 1 975年的 95 % ,降至现在的 33 .3 %。检查家蝇 2 0 0只和冈田氏绕眼果蝇 1 35只 ,均未发现自然感染。人工感染两种蝇之后 2 0天 ,检查家蝇 1 1 2只全部阴性 ,果蝇 84只中 7只阳性 ,实验感染率为 1 0 .7%。检得感染期蚴计 2 6条 ,取其中 2 1条接种兔右眼后第 37天虫体发育成熟并产出初产蚴 ,且从右眼获得Tc成虫 3条 (雌性 2条 ,雄性 1条 )。结论 实验证明湖北省Tc的中间宿主是冈田氏绕眼果蝇 ;纵向调查证明控制养犬可防止人群感染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病原流行区 感染 中间宿主 纵向调查 结膜吸吮线虫病
原文传递
北京发现尖膀胱螺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云海 王承民 +1 位作者 罗静 何宏轩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尖膀胱螺(Physa acuta)为世界性广布淡水螺类,系多种重要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is cantonensis)和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的中间宿主。在20世纪70年代淡水贝类调查中,北京地区未曾发现该螺的分布。2007年笔者... 尖膀胱螺(Physa acuta)为世界性广布淡水螺类,系多种重要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is cantonensis)和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的中间宿主。在20世纪70年代淡水贝类调查中,北京地区未曾发现该螺的分布。2007年笔者在北京地区开展主要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在朝阳公园、玉渊潭、圆明园及奥运村附近河流中相继发现该螺,此螺入侵北京地区并大量孳生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膀胱螺 中间宿主 生物入侵 北京
下载PDF
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感染中间宿主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方文 李天美 +2 位作者 李科荣 陈凤 刘榆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中间宿主种类和虫体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大理地区收集牛源肝片形吸虫虫卵,置28℃水浴箱中孵化;并在大理农村无粪便污染的农田、沟渠内,捕捉尖膀胱螺(Physa...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中间宿主种类和虫体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大理地区收集牛源肝片形吸虫虫卵,置28℃水浴箱中孵化;并在大理农村无粪便污染的农田、沟渠内,捕捉尖膀胱螺(Physa acuta)、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小土蜗(Galba pervia),实验前证实无任何吸虫感染。毛蚴分别感染尖膀胱螺、椭圆萝卜螺和小土蜗,将螺放入泥盆中饲养并观察,每日捡出死螺,解剖观察幼虫在螺体内发育情况,直至尾蚴逸出结囊为止。最后收集10个囊蚴进行PCR,扩增其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结果 前后8批次共感染1 146只椭圆萝卜螺、996只尖膀胱螺和3 307只小土蜗。2只椭圆萝卜螺感染后虽发现母雷蚴,但未见进一步发育到子雷蚴阶段,而尖膀胱螺则未能感染成功。仅小土蜗感染成功,感染率为27.2%(900/3 307)。在水温22℃时,毛蚴侵入小土蜗后,发育到胞蚴的时间为7~15 d、母雷蚴为11~20 d,子雷蚴为30~37 d,尾蚴成熟逸出,并结囊形成囊蚴的时间为42~55 d。囊蚴经PCR鉴定为肝片形吸虫,在约500 bp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结论 大理地区采集的3种螺中,仅小土蜗成功感染肝片形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中间宿主 小土蜗 椭圆萝卜螺 尖膀胱螺 大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的溯源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晓钰 崔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引起的疫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SARS-CoV-2从源头到感染人类过程中,哪些动物充当了传播媒介的角色尚未有定论。找到S...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引起的疫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SARS-CoV-2从源头到感染人类过程中,哪些动物充当了传播媒介的角色尚未有定论。找到SARSCoV-2的动物宿主来源并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对预防疫情再次发生、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SARS-CoV-2传播宿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依据疫情事实推测SARS-CoV-2从蝙蝠到人类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因此,在当前疫情防控乃至未来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中,基于同一健康创新理念加强人类医学-动物医学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蝙蝠 中间宿主 同一健康
下载PDF
新疆额敏县首次发现水鼠平感染多房棘球蚴 被引量:10
19
作者 傅承 伊斯拉音.乌斯曼 +1 位作者 焦伟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20 0 1年 5月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塔尔巴哈台山和齐吾尔喀什尔山区域的巴衣木扎地区在一只水鼠平(Arvicola terrestris Linnaeus,1 758)肝脏中发现有多房棘球蚴 (Metacestode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自然感染 ,感染率为 1... 20 0 1年 5月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塔尔巴哈台山和齐吾尔喀什尔山区域的巴衣木扎地区在一只水鼠平(Arvicola terrestris Linnaeus,1 758)肝脏中发现有多房棘球蚴 (Metacestode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自然感染 ,感染率为 1 .6% (1 / 6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中间宿主 水Bing 额敏 新疆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人体泡型包虫病分布及中间宿主感染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贡桑曲珍 伍卫平 +6 位作者 严信留 薛垂召 边巴卓玛 艾佳佳 旦珍旺久 罗钊辉 李斌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人群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以及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为西藏泡型包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用B超检查全腹部,现场初筛后保存3张B超影像图片及B超动态影像资料,最后请专家会诊并最终作...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人群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以及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为西藏泡型包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用B超检查全腹部,现场初筛后保存3张B超影像图片及B超动态影像资料,最后请专家会诊并最终作出定性及分型诊断。各地(市)随机抽取1个存在泡型包虫病病人的县开展啮齿类动物调查,现场解剖后对存在病变的肝脏、肺脏进行PCR检测。结果 B超筛查共80 384人,其中2012年在4个县筛查3 335人,2016年在剩余的70个县筛查364个村77 049人,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为0.20%。西藏7地市均有泡型包虫病流行,其中那曲地区患病率较高,为0.30%;山南市患病率较低,为0.04%。全西藏74个县有47个县有泡型包虫病流行,以尼木县患病率较高,为1.02%;桑珠孜区患病率较低,为0.03%。牧区人群患病较高,为0.36%(57/15 757),半农半牧区为0.30%(63/20 814),农区为0.14%(28/12 184),城镇为0.02%(5/4 102)。不同生产类型间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1,P<0.05)。男、女性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分别为0.15%(53/34 297)和0.22%(100/46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文盲患病率较高,为0.25%(101/39 616)。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6,P<0.01)。牧民、半农牧、农民出率较高,分别为0.34%(63/18 558)、0.29%(29/10 078)、0.14%(45/31 369);学龄前儿童患病率较低,为0.02%。不同职业人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1,P<0.01)。年龄分布方面,40~、50~、60~、≥70岁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0.25%(35/14 150)、0.21%(26/12 099)、0.39%(26/6 628)和0.36%(12/3 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49,P<0.01)。随年龄增高,患病率增高。文盲人群患病率较高,为0.22%(102/46112)。PCR检测拉萨市尼木县中间宿主泡球蚴(基因)阳性率较高,为3.96%(4/101),丁青县和察隅县分别为2.17%(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中间宿主 分布 感染 西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