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抑制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小型猪冠状动脉早期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 被引量:14
1
作者 关启刚 曾定尹 +6 位作者 孙喜琢 周旭晨 程颖 苗志林 何学志 韩凤桐 张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小型猪冠状动脉早期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头小型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1 g/(kg.d)]...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小型猪冠状动脉早期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头小型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1 g/(kg.d)]。2周后麻醉行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管腔外径近似相同的两处节段进行仔细分离,假手术组在血管外膜包裹吸附生理盐水的纸巾,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包裹吸附白细胞介素1β(2.5μg)的纸巾,术后继续以上喂养方法。2周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组管腔狭窄情况。造影结束后处死动物,截取包裹血管段,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各组手术处理血管段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P选择素、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模型组冠状动脉管腔20%~30%狭窄,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内膜增殖、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内膜下迁移。通心络组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增殖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示通心络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P选择素、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 白细胞介素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炎症反应 小型猪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对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拥军 丁文惠 +3 位作者 史力斌 高炜 洪涛 霍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22例AMI患者急诊...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22例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组)术前即刻、术后12、24 h,血浆IL-1β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幅度。结果再灌注前急诊PCI组患者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βI、L-6却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7.98±8.76)ng/Lvs(20.44±11.32)ng/L,P<0.05;(31.89±6.89)ng/Lvs(15.55±3.81)ng/L,P<0.05];再灌注后122、4 h急诊PCI组患者血浆IL-1βI、L-6及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1,P<0.05)。急诊PCI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 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升幅(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TGF-β1及IL-1β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洋 周善璧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角膜植片中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布及含量的变化。方法供体雌性Wistar大鼠20只,受体健...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角膜植片中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布及含量的变化。方法供体雌性Wistar大鼠20只,受体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SD大鼠各20只,均选右眼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4个时间点,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植片中TGF-β1及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1-4周TGF-β1的表达较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高(13.88±1.74,5.12±0.31,5.24±0.54;15.84±2.56,5.86±0.64,6.96±0.55;18.46±2.36,6.67±1.73,8.26±0.98;17.06±2.02,4.61±0.23,7.22±0.39;P均<0.01);实验组术后2-4周3个时间点IL-1β的表达较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7.74±0.73,18.55±1.84,15.76±0.44;5.94±0.64,16.00±0.76,12.44±0.55;5.24±0.35,11.06±0.09,10.49±0.56,P均<0.01)。结论TGF-β1能通过显著下调植片中IL-1β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白细胞介素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IL-8及VCAM-1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发艳 华声瑜 范英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白介素-8(IL-8)浓度、免疫组化方法进...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白介素-8(IL-8)浓度、免疫组化方法进行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染色,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均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而丹酚酸B作用更明显;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8浓度,丹酚酸B对IL-8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但作用靶点及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动脉粥样硬化 白介素-8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靶点
下载PDF
膝痹膏摩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摆雪 刘俊昌 +4 位作者 王新军 孙芸 张洪平 马鑫文 辛春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膝痹膏摩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左右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手法组,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每... 目的观察膝痹膏摩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月龄左右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手法组,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8周后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推拿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血清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6、IL-1β、TNF-α。结果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都能降低膝痹兔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浓度,且膝痹膏中浓度组IL-6、IL-1β和TNF-α浓度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结论膝痹膏中浓度配合推拿手法即"膝痹膏摩法"可以有效地降低IL-6、IL-1β和TNF-α浓度,抑制膝骨性关节炎软骨基质降解和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膏摩法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ED1、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艳春 陈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缺血脑组织单克隆抗体(ED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缺血脑组织单克隆抗体(ED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改良线拴法复制缺血再灌注脑梗死动物模型。川芎嗪大剂量组给予140mg/kg川芎嗪静脉注射,中剂量组给予120mg/kg静脉注射,小剂量组给予100mg/kg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从上述各组中取6只大鼠的脑组织取材制片、TTC染色、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川芎嗪是否能减少脑梗死面积;将各组另6只大鼠断头取脑制片后,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D1、IL-1β和TNF-α的阳性表达。结果川芎嗪各治疗组可减少缺血90min、再灌注24h脑梗死面积,也可以减少脑梗死区域内的ED1、IL-1β和TNF-α的免疫阳性表达。结论川芎嗪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其治疗效用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和IL-1β、TNF-α的免疫阳性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IL-1β及其受体在机械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立新 梁林 +1 位作者 战丽 张永亮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52-255,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复制Marmarou大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及其受体IL-1RI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表达的时序性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 目的通过复制Marmarou大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及其受体IL-1RI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表达的时序性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 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2、d组3、d组5、d组。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IL-1βI、L-1RI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脑皮质、海马部位均表达少量IL-1β及IL-1RI。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皮质和海马中IL-1β的表达在损伤后30 min^12 h组显著升高(P<0.01),并在2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24 h降至正常水平,而皮质和海马中IL-1RI的表达在损伤后1~12 h组显著升高(P<0.01),并在4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72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IL-1β及IL-1RI的表达在闭合性脑损伤早期即显著升高,后期逐渐恢复正常,两者在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脑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振动运动对雌性大鼠化疗相关性疲乏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祎 曹玉瑶 徐锦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振动运动对化疗相关性疲乏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2.5 mg/kg盐酸表柔比星,累积剂量达15 mg/kg建立化疗疲乏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运动量组(15 Hz、5 mi... 目的探讨振动运动对化疗相关性疲乏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2.5 mg/kg盐酸表柔比星,累积剂量达15 mg/kg建立化疗疲乏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运动量组(15 Hz、5 min,25 Hz、15 min,35 Hz、45 min),每组10只;每周运动6 d,连续4周。末次运动前采用鼠尾悬挂实验测疲乏程度,末次运动结束后即刻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悬尾不动时间[(197.40±23.74)s]延长(P<0.01),血清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748.17±34.71)、(66.46±0.98)pg/m L]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运动量组大鼠悬尾不动时间[(167.90±28.12)s]缩短(P<0.05),中、高运动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分别为(561.72±48.16)、(64.60±0.65)与(567.17±27.50)、(64.54±0.55)pg/m L]下降(P<0.01),低、中、高运动量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分别为(89.07±3.22)、(118.40±5.10)、(130.69±3.87)pg/m L]升高(P<0.05)。结论振动运动可减轻雌性大鼠化疗相关性疲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上调抗炎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运动 化疗性疲乏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8和1型糖尿病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瑞艳 东野光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它可以促进Th1免疫反应,诱导T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的干扰素-γ。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IL-18的产生和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文中主要从1型糖尿病时IL-18表达水平的改变、IL-18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它可以促进Th1免疫反应,诱导T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的干扰素-γ。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IL-18的产生和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文中主要从1型糖尿病时IL-18表达水平的改变、IL-18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阻止IL-18的表达与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介绍了IL-18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对CIA大鼠滑膜IL-1β、IL-8、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应晓君 冯君 《哈尔滨医药》 201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MTX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50只)、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10只),造模组采用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egan of bovine,BCⅡ)乳剂于大鼠尾根部及颈背部多点注射,建立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2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MTX组按0.78 mg/kg剂量灌胃MTX混悬液,每周1次。给药30天后,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IL-1β、IL-8、VEGF水平,并予给药前后进行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MTX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MTX组大鼠A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IL-1β、IL-8、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大鼠滑膜IL-1β、IL-8、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降低CIA大鼠滑膜IL-1β、IL-8、VEGF水平可能是MTX治疗CIA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滑膜 白介素-1Β 白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