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C-LDPC码在OFDM-IDMA系统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格非 栗铁桩 张晓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5-690,732,共7页
为了寻求一个从多址接入技术、调制技术到纠错编码方案等方面,满足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高速率、高可靠性需求的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准循环的LDPC(quasi 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编码的OFDM-IDMA(or... 为了寻求一个从多址接入技术、调制技术到纠错编码方案等方面,满足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高速率、高可靠性需求的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准循环的LDPC(quasi 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编码的OFDM-I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分别从编码码率及帧长2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与基于卷积码编码的OFDM-IDMA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系统能够获得更大的编码增益和提供更高品质的通信服务,非常适合未来移动通信中高可靠性、高速率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准循环LDPC码 正交频分复用 交织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下载PDF
基于多载波和码片交织技术的无线通信新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沈翠 王琳 魏琴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交织分多址(IDMA)接入技术被认为是适于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多载波和码片交织技术的OFDM-IDMA上行链路系统模型,该系统在发送端采用码片级交织,在接收端采用一种简单的Turbo型迭代结...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交织分多址(IDMA)接入技术被认为是适于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多载波和码片交织技术的OFDM-IDMA上行链路系统模型,该系统在发送端采用码片级交织,在接收端采用一种简单的Turbo型迭代结构。随后分析了该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并和具有相似结构的OFDM-CDMA在多径信道下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高斯单径信道下,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该系统的多用户曲线会向单用户靠拢,而在多径信道下,系统表现出比OFDM-CDMA更优的多用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交织分多址接入 OFDM—idma 码片交织 多用户检测
下载PDF
IDMA中的线性同余交织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雷萌 朱光喜 +1 位作者 林沛 陈永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生成器(LCG)来构造IDMA系统中随机交织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LCG的参数使其周期达到最大.为了设计方便,取LCG的模为2的整数幂.利用文中的方法产生母交织器,再对其进行循环移位,即得到每个用户的交织器.其中超出...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生成器(LCG)来构造IDMA系统中随机交织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LCG的参数使其周期达到最大.为了设计方便,取LCG的模为2的整数幂.利用文中的方法产生母交织器,再对其进行循环移位,即得到每个用户的交织器.其中超出交织范围的随机数将被丢弃.数学推导证明,在上述条件下LCG的模必须严格大于交织器的深度.利用基向量相关峰值方法和误比特率性能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线性同余生成器 基向量相关性峰值 循环移位 随机交织器
下载PDF
Triple-Polarized Multi-User Mimo-Idma System under Correlated Fading Channel
4
作者 B. Partibane V. Nagaraja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8期1623-1634,共12页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IMO-IDMA) system with Triple Polarized Division Multiplexing (TPD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replaces three indepe...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IMO-IDMA) system with Triple Polarized Division Multiplexing (TPD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replaces three independent linearly polarized antennas with a single triple polarized antenna at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he users in the communication link are accommodated and separated using a user-specific interleaver combined with low rate spreading sequence. 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multi-stream interference (MSI),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 algorithm based 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technique is employed at the receiver. Furthermore, log-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P) decoding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at the mobile stations (MSs)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MUI) effects. The paper also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coded MIMO-IDMA in the downlink communication by adopting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im (SUI) and Long-term Evolution (LTE)channel model specific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uncoded system, the present solution considering turbo coded triple-polarized MIMO-IDMA system with iterative decoding algorithm provides better bit error rate (BER) with reduc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ough the SNR requirement is higher for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uni-polarized antenna based MIMO-IDMA system, it gives the advantages of achieving higher data rate with reduced cost and space requir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downlink (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dm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Multi-User Interference (MUI) 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im (SUI) Channel Model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hannel Model
下载PDF
Signal Detection for OFDM-IDMA Uplink over Doubly Selective Channels
5
作者 Tao Peng Yue Xiao +2 位作者 Shaoqian Li Huaqiang Shu Eric Pierre Simo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2013年第3期249-254,共6页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IDMA) systems may suffer from serious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in time-and frequency-selective (doubly selective) channels.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IDMA) systems may suffer from serious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in time-and frequency-selective (doubly selective) channels. In such case, the conventional OFDM-IDMA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quasi-static channels will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this paper, signal detection is investigated for OFDM-IDMA uplink over doubly selective channels. Firstly, the impact of time-varying channels for OFDM-IDMA uplink is analyzed, which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 Secondly, a novel iterative detec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ased on an integ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er, which can iteratively estimate and mitigate the ICI as well as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MAI)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an improved detection algorithm is derived for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using an approximation to the mean and variance of the interferenc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to the conventional case, and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DOUBLY Selective Channel
下载PDF
OFDM-IDMA系统中低复杂度的多频偏抑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涛 肖悦 李少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上行OFDM-IDMA系统中的低复杂度的多频偏抑制方法。在该方法中,多频偏在频域通过两个步骤得以抑制。频域接收信号分别与每个用户的频域频偏校正因子进行圆周卷积以达到抑制各用户自身频偏的目的,再进一步采取一种低复杂... 提出了一种用于上行OFDM-IDMA系统中的低复杂度的多频偏抑制方法。在该方法中,多频偏在频域通过两个步骤得以抑制。频域接收信号分别与每个用户的频域频偏校正因子进行圆周卷积以达到抑制各用户自身频偏的目的,再进一步采取一种低复杂度的信号检测方法来消除其他用户频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复杂度的多频偏抑制方法不但能够达到传统方法的性能,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交织多址 频偏抑制
下载PDF
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岳克强 赵知劲 尚俊娜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在IDMA系统中,交织序列区分不同用户,其产生是随机且独立的。但一些交织序列互相关系数接近1,这严重影响通信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该方法以互相关矩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交织... 在IDMA系统中,交织序列区分不同用户,其产生是随机且独立的。但一些交织序列互相关系数接近1,这严重影响通信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该方法以互相关矩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交织序列。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非随机交织、随机交织和基于进化算法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互相关矩阵 交织多址接入(idma)
下载PDF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定点Logistic交织序列生成算法
8
作者 付仕明 陈畅霖 +1 位作者 吴广富 向碧群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67,共9页
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技术作为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降低IDMA系统多用户检测过程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采用双极性化的定点Logistic序列与待(解)交织序列对应... 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技术作为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降低IDMA系统多用户检测过程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采用双极性化的定点Logistic序列与待(解)交织序列对应相乘方式完成(解)交织;同时,为降低任意量化比特长度的定点Logistic序列生成过程时延,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进行生成。利用Logistic系统李雅普诺夫指数,确定处于混沌状态的定点Logistic序列量化比特长度;基于平衡度和互相关门限,确定定点Logistic序列开始位置和初值;采用查表法构建非对称基本乘法器,并采用移位相加法计算总乘法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Logistic序列混沌、平衡度、相关等特性,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接入(idma) 交织器 Logistic交织序列 定点乘法器
下载PDF
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智峰 王启新 丘水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9-49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并且给出了详细的交织器设计算法.它能满足IDMA交织器设计中低存储量、容易产生交织序列、交织器同步数据少、交织器之间相关性小的要求.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交织器性能优于...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并且给出了详细的交织器设计算法.它能满足IDMA交织器设计中低存储量、容易产生交织序列、交织器同步数据少、交织器之间相关性小的要求.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交织器性能优于伪随机交织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分多址 线性同余 交织器设计
下载PDF
一种用于交织多址系统中的低复杂度的交织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涛 肖悦 李少谦 《微型机与应用》 2013年第21期41-44,共4页
针对传统交织多址(IDMA)系统中的交织器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交织方法。该方法基于二维扩频的思想,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对数据进行交织处理。同时,该方法对所有用户按照时域扩频码进行分组,用户组间采用不同的时域交织器,用户组... 针对传统交织多址(IDMA)系统中的交织器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交织方法。该方法基于二维扩频的思想,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对数据进行交织处理。同时,该方法对所有用户按照时域扩频码进行分组,用户组间采用不同的时域交织器,用户组内采用不同的频域交织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降低交织器的数量和长度,还可以降低IFFT/FFT操作和频域检测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二维扩频 二维交织
下载PDF
基于最优贝叶斯算法的密集RFID网络迭代检测技术
11
作者 朱娅 周小林 郑立荣 《微型电脑应用》 2016年第8期3-7,11,共6页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溯源大部分是通过射频辨识技术(RFID)完成的。仓储运输环节呈现密集RFID的环境,如何在这种密集环境中避免冲突地实现信息的准确读取是很关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降低干扰影响的迭代检测方案...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溯源大部分是通过射频辨识技术(RFID)完成的。仓储运输环节呈现密集RFID的环境,如何在这种密集环境中避免冲突地实现信息的准确读取是很关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降低干扰影响的迭代检测方案,使用最优贝叶斯交织多址迭代技术,在密集部署了多读卡器和多标签的环境中,能有效地改善区域内由于读卡器检测范围重叠干扰而对系统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给出适用于被动RFID反向散射信道的最优贝叶斯迭代检测算法的计算过程与判决公式,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对提升系统性能均有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贝叶斯算法 射频识别(RFID) 交织多址技术
下载PDF
IDMA-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云洲 周世东 王京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3,共3页
将交织多址(IDMA)应用于多载波系统,可实现系统高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天线系统的推广的最小化互熵(GMCE)迭代检测算法,通过提高各用户码率,在用户较少的情况下可使系统获得高频谱效率。在多天线系统中,GMCE算法复杂度太高,研... 将交织多址(IDMA)应用于多载波系统,可实现系统高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天线系统的推广的最小化互熵(GMCE)迭代检测算法,通过提高各用户码率,在用户较少的情况下可使系统获得高频谱效率。在多天线系统中,GMCE算法复杂度太高,研究了在最大比合并接收算法下,交织多址正交频分复用(IDMA-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与天线数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交织多址系统可以取得比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更高的频谱效率,单接收天线下频谱效率可以达到2.5b.s-1.Hz-1,当接收天线数增加时,IDMA系统的频谱效率随天线数呈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idma) 正交频分复用(OFDM) 迭代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单载波块传输的交织多址系统
13
作者 朱秋萍 朱亮 胡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1-604,共4页
将交织多址(IDMA)应用到单载波块传输(SCBT)系统中,提出了单载波块传输交织多址(SCBT-IDMA)下行链路系统模型.该系统用给定的交织器对串并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扩频交织并分块传输,然后利用分块后的补零信息实现了频率选择性信道均衡,并... 将交织多址(IDMA)应用到单载波块传输(SCBT)系统中,提出了单载波块传输交织多址(SCBT-IDMA)下行链路系统模型.该系统用给定的交织器对串并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扩频交织并分块传输,然后利用分块后的补零信息实现了频率选择性信道均衡,并有机地配合交织多址的Turbo迭代检测出用户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信道条件下,SCBT-IDMA系统较好地克服了符号间串扰和码间串扰的不良影响,可以获取得比传统的CDMA、IDMA以及SCBT-CDMA系统更好的误比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码分多址 单载波块传输 Turbo迭代检测
下载PDF
基于PDA算法的IDMA高阶调制系统
14
作者 朱亮 朱秋萍 王卫兵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7-500,共4页
本文运用概率数据关联(PDA)算法来实现交织区分多址(IDMA)的高阶调制系统设计,并将近似后的Log-MAP算法应用到基于PDA算法的逐码片迭代多用户检测器中,从而提高了IDMA系统传输速率,并降低了正交幅度调制(QAM)-IDMA系统多用户检测器的复... 本文运用概率数据关联(PDA)算法来实现交织区分多址(IDMA)的高阶调制系统设计,并将近似后的Log-MAP算法应用到基于PDA算法的逐码片迭代多用户检测器中,从而提高了IDMA系统传输速率,并降低了正交幅度调制(QAM)-IDMA系统多用户检测器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增加Turbo迭代次数可以使得近似后的Max-Log-MAP算法具有Log-MAP算法相同的误比特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区分多址 多用户检测 概率数据关联 正交幅度调制
原文传递
基于EXIT图的LDPC-IDMA系统性能分析
15
作者 应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42-544,567,共4页
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division multiple-aceess system,IDMA)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使该系统更加接近多址接入的信道容量限,设计了一种基于LDPC码编码的交织多址接入(IDMA)系统。利用基于互信息的EXIT图工具,从... 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division multiple-aceess system,IDMA)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使该系统更加接近多址接入的信道容量限,设计了一种基于LDPC码编码的交织多址接入(IDMA)系统。利用基于互信息的EXIT图工具,从信息论的角度对LDPC码应用于交织分多址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LDPC码非常适合于IDMA系统,相比无编码系统而言,在AWGN信道下多用户的系统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验证了EXIT图分析迭代系统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 多用户检测 互信息 EXIT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