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多通道InSAR高程重建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志辉 邓云凯 +2 位作者 李飞 王宇 柳罡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61-2167,共7页
在通过InSAR技术获取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应用中,为了提高该技术对大斜坡或突变等复杂地形的测绘能力,解决单基线情况下的高度模糊问题,可以利用多通道(多频率或多基线)InSAR技术实现。该文比较了最大似然估计法(ML)和最大后验概率... 在通过InSAR技术获取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应用中,为了提高该技术对大斜坡或突变等复杂地形的测绘能力,解决单基线情况下的高度模糊问题,可以利用多通道(多频率或多基线)InSAR技术实现。该文比较了最大似然估计法(ML)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法(MAP)的性能,并在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坏点判断和加权均值滤波的环节,通过聚类分析和与相邻点的关系来判断目标像素是否为误差比较大的坏点,然后再利用加权均值滤波的方法将这些坏点剔除。这样,既保留了ML估计法速度快的特点,又提高了DEM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该方法既能保持较好的精度,同时又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非常有利于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多通道 最大似然估计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多天线干扰机对抗InSAR双通道干扰对消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龙 董春曦 +1 位作者 沈志博 赵国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918,共6页
干扰机运动能给双通道干扰对消带来困难,但连续运动的干扰机只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干扰效果。旋转干扰机具有运动的重复性,该文分析了旋转运动的干扰机对InSAR双通道干扰对消的影响,针对旋臂过长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的多干扰... 干扰机运动能给双通道干扰对消带来困难,但连续运动的干扰机只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干扰效果。旋转干扰机具有运动的重复性,该文分析了旋转运动的干扰机对InSAR双通道干扰对消的影响,针对旋臂过长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的多干扰发射天线通过分时发射模拟旋转干扰机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干扰抑制 多天线
下载PDF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 被引量:9
3
作者 梁甸农 朱炬波 董臻 《中国基础科学》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是一种新概念雷达系统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的基本概念 ,探讨了其在未来航天装备中的作用和地位 ,阐明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技术的科技内涵 。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 天基雷达 雷达系统 小卫星 科技 发展 中国 技术 地位 内涵
原文传递
利用星载InSAR技术提取镇江地区DEM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敏 何秀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7-539,共3页
InSAR技术是目前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新方法。为了分析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雷达SRTM DEM的精度和数据结构,然后以江苏镇江地区作为试验区,采用ERS1/2卫星影像来提取DEM,并对星载SAR提取的DEM与... InSAR技术是目前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种新方法。为了分析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雷达SRTM DEM的精度和数据结构,然后以江苏镇江地区作为试验区,采用ERS1/2卫星影像来提取DEM,并对星载SAR提取的DEM与SRTM3弧秒分辨率DEM的精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星载SAR提取的DEM分辨率与SRTM3弧秒分辨率的DEM相当,能很好地显示出地形起伏(如山脉、沟谷)的纹理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的精度与SRTM3 DEM之间存在5米左右的系统误差,并对产生这一系统误差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质量指导的InSAR相位解缠快速实现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芳芳 占毅 +1 位作者 胡东辉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相位解缠是干涉SAR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解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干涉测量的精度。该文针对质量指导的相位解缠方法需要进行大量排序操作,在干涉数据维度较大时解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排序的快速的质量指导相位解缠方法。... 相位解缠是干涉SAR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解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干涉测量的精度。该文针对质量指导的相位解缠方法需要进行大量排序操作,在干涉数据维度较大时解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排序的快速的质量指导相位解缠方法。首先通过干涉复数据对或干涉相位确定相位质量图。然后利用最大堆作为质量图排序的数据结构,通过对最大堆进行删除根结点、插入新结点操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最大堆的性质不变,从而实现了质量图的排序,完成了从高质量区域到低质量区域的相位解缠。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堆排序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对于干涉SAR大面积测绘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sar 干涉相位 相位解缠 质量图 堆排序
下载PDF
低频叶簇穿透雷达成像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晓涛 陈乐平 +3 位作者 范崇祎 安道祥 李悦丽 周智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9-485,共17页
低频叶簇穿透成像雷达工作于微波频率的低端,拥有远超传统窄带雷达的系统相对带宽,因此具备强的叶簇穿透和高分辨成像能力,经过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已在战场侦察、反恐维稳以及资源勘查与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文中分别从低频叶簇穿... 低频叶簇穿透成像雷达工作于微波频率的低端,拥有远超传统窄带雷达的系统相对带宽,因此具备强的叶簇穿透和高分辨成像能力,经过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已在战场侦察、反恐维稳以及资源勘查与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文中分别从低频叶簇穿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低频叶簇穿透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SAR)技术和低频叶簇穿透地面动目标指示(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or,GMTI)雷达技术三个具体应用,系统回顾了低频叶簇穿透雷达技术的兴起和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低频叶簇穿透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新兴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叶簇穿透 超宽带 合成孔径雷达(sar) 干涉sar(insar) 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与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好奇和实用的平衡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勇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812,共4页
好奇是科学与技术发展、不断创新的源泉,实用则是科技发展、创新的结果服务人类、回馈社会,两者无不例外共同不断地驱动着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好奇和实用的平衡则更加至关重... 好奇是科学与技术发展、不断创新的源泉,实用则是科技发展、创新的结果服务人类、回馈社会,两者无不例外共同不断地驱动着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好奇和实用的平衡则更加至关重要。地球陆地表面森林面积大小和树木生物量是估算各国或者全球碳储量、排放及其变化的重要参数。好奇已产生的成功案例表明,树木生物量的反演与全极化、极化干涉、层析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及数据集紧密相关。反思过去,兼顾好奇和实用,对地上树木生物量的反演,建议将来考虑以下4种方案,即星载双波段SAR和异速方程(Allometric Equation),星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和异速方程,第3个方案是前面两个方案的结合,方案4为探索和好奇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后向散射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树木地上生物量 林分 全球植被地上生物量
原文传递
High sidelobe effects on interferometric coherence for circular SAR imaging geometry 被引量:2
8
作者 Leilei Kou Xiaoqing Wang +1 位作者 Maosheng Xiang Minhui Z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76-83,共8页
The coherence is a measure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and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ter- ferometric coherence is affected by several sources of the decor- relation noise. For the circu... The coherence is a measure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and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ter- ferometric coherence is affected by several sources of the decor- relation noise. For the circular SAR (CSAR) imaging geometry, the system response function is in the form of the Bessel function which brings a high sidelobe, and the high sidelobe of CSAR will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interferometric coherence. The effect of the high sidelobe on the coherence is analyzed and deduced. Based on the interfer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ight difference in the viewing angles and the potential pixel off- set in the interferometric SAR (InSAR) image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radar impulse response and the coherence loss func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al model, the coherence loss function due to the high sidelobe of CSAR is then deduc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AR. It is shown that the high sidelobe of CSAR focusing signal will severely affect the baseline decorre- lation and coregistration decorre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ly show the baseline and coregistration decorrelation degradation due to the high sidelobes of CS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metric coherence circular sar (Csar high sidelobe interferometric sar insar baseline decorrelation coregistration decorrelation.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景像与地形匹配制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世奇 刘代志 陈亮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6年第2期46-49,共4页
传统的非成像制导技术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高技术战争需求,合成孔径雷达(SAR)不仅能全天候、全天时成像,且能远离目标、大面积获得丰富的目标信息。两幅SAR图像经相干处理可获得数字高程模型,并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地形图,用于地形匹... 传统的非成像制导技术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高技术战争需求,合成孔径雷达(SAR)不仅能全天候、全天时成像,且能远离目标、大面积获得丰富的目标信息。两幅SAR图像经相干处理可获得数字高程模型,并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地形图,用于地形匹配制导。同时,SAR能提供实时的SAR图像.可用于导弹末段景像匹配精确制导。本文研究了基于SAR成像的景像与地形匹配制导的原理和方法。SAR成像制导是一种新的且非常重要的制导方式,适合于战场环境复杂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 干涉式sar 景像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制导
下载PDF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在火山研究中的应用(第一部分:InSAR原理)(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中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F0003,共5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是一项能够对地表变形进行测量的遥感技术,在一个巨大区域内,它的变形测量精度可达亚厘米级,而其空间分辨率则在数十米以内。本文回顾了InSAR技术的基本理论,阐明了它的工作原理,并对应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测量的...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是一项能够对地表变形进行测量的遥感技术,在一个巨大区域内,它的变形测量精度可达亚厘米级,而其空间分辨率则在数十米以内。本文回顾了InSAR技术的基本理论,阐明了它的工作原理,并对应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干涉sar 变形测图 雷达 干涉
下载PDF
一种新的干涉相位图局部自适应滤波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海伟 冯大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85-3092,共8页
为了有效提高对InSAR干涉相位噪声的抑制性能并充分保持干涉相位图细节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地形相位补偿和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函数(AGF)的自适应复相位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局部频率估计方法补偿地形相位,以便于消除局部地形相... 为了有效提高对InSAR干涉相位噪声的抑制性能并充分保持干涉相位图细节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地形相位补偿和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函数(AGF)的自适应复相位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局部频率估计方法补偿地形相位,以便于消除局部地形相位对滤波窗口内干涉相位的不利影响。然后,构造了尺度和方向自适应的AGF,并对同分布样本进行局部加权的方向滤波。这里,AGF尺度随相干系数等级自适应变化:在低相干区域,采用的大尺度AGF能够充分地抑制相位噪声;在高相干区域,采用的小尺度AGF能更好地保持相位细节信息。AGF方向根据最大加权相干积累准则确定,以选取同分布的滤波样本估计中心像素相位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滤波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在减少干涉相位图残点和保持条纹边缘等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噪声滤波 相位噪声模型 频率估计 各向异性高斯滤波
下载PDF
一种机载重轨干涉SAR相位偏移量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东生 吕孝雷 李芳芳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机载干涉SAR获取DEM的过程中,绝对相位与展开后的相位存在一个常数相位偏移量。这需要利用照射区域内角反射器的地理信息去估计这个偏置。然而,人工布设角反射器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在一些危险区域人工布设和测量角反射器也是难以实施... 机载干涉SAR获取DEM的过程中,绝对相位与展开后的相位存在一个常数相位偏移量。这需要利用照射区域内角反射器的地理信息去估计这个偏置。然而,人工布设角反射器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在一些危险区域人工布设和测量角反射器也是难以实施的。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相位偏移量可以利用外源DEM提取的地面控制点去估计,然后通过斜坡相位模型迭代估计误差。由于机载重轨干涉SAR的时变基线误差会影响算法中斜坡相位估计模型与线性求解的匹配性能,从而影响算法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兼顾时变基线估计和补偿的相位偏置迭代估计算法。机载C波段0.5m高分辨率重轨干涉SAR实测数据用于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高程重建精度在4m以内。该方法简单快速,且能够消除对人工角反射器的依赖性,适合无定标点情况下机载InSAR的DEM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sar 干涉sar 相位偏移量 时变基线误差估计和补偿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顺轨机载InSAR海面运动舰船成像
13
作者 李道京 汤立波 +1 位作者 吴一戎 丁赤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研究了顺轨双天线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海面运动舰船目标成像问题。分析了船体散射点三维运动对舰船目标成像的影响,给出了顺轨InSAR对舰船目标成像的信号处理流程。利用双通道干涉对消处理,检测出存在三维运动的散射点,并对... 研究了顺轨双天线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海面运动舰船目标成像问题。分析了船体散射点三维运动对舰船目标成像的影响,给出了顺轨InSAR对舰船目标成像的信号处理流程。利用双通道干涉对消处理,检测出存在三维运动的散射点,并对其信号相位进行估计。通过对存在三维运动的散射点实施相位补偿,改善对舰船目标成像效果,InSAR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舰船成像
下载PDF
星载多基线InSAR理想相位图的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仕奇 刘光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1-576,共6页
针对星载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该文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卫星轨道和基线信息的干涉相位的快速仿真方法。利用前向地理编码进行星载InSAR几何约束下的DEM模型匹配,完成多基线InSAR干涉相位生成,并通过... 针对星载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该文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卫星轨道和基线信息的干涉相位的快速仿真方法。利用前向地理编码进行星载InSAR几何约束下的DEM模型匹配,完成多基线InSAR干涉相位生成,并通过多项式近似和混合迭代实现对模型匹配过程的优化。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相位生成精度,并且对复杂DEM模型有很好的迭代收敛性,适于实现对大场景复杂地形的星载多基线干涉相位快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多基线 相位仿真 地理编码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区域稀疏控制点下的机载InSAR定标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继伟 洪峻 +1 位作者 明峰 张林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92-1797,共6页
高精度的高程测量需要通过干涉定标来对InSAR系统干涉参量误差进行校正,传统干涉定标方法需要较多控制点来降低系统随机误差对定标精度的影响,而对于复杂地形区域,野外布设控制点难度较大,部分区域可能只有少数控制点甚至没有控制点,对... 高精度的高程测量需要通过干涉定标来对InSAR系统干涉参量误差进行校正,传统干涉定标方法需要较多控制点来降低系统随机误差对定标精度的影响,而对于复杂地形区域,野外布设控制点难度较大,部分区域可能只有少数控制点甚至没有控制点,对于这些区域传统干涉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网平差理论的机载InSAR定标方法,该方法将摄影测量学中的区域网平差理论引入到InSAR系统定标处理中,通过对多条带进行联合定标处理可以实现大区域稀疏控制点下InSAR系统参量定标,而且解决了传统定标方法导致的条带间重叠区域高程不一致问题。最后,通过对丘陵区域3条带仿真数据进行区域联合定标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insar 干涉定标 稀疏控制点 区域网平差
下载PDF
波束中心近似对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银伟 邓袁 向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5-421,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波束中心近似对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的影响,该文首先建立斜视条件下波束中心近似时运动补偿残余误差的数学模型,其形式类似于斜距误差。随后推导斜视条件下二次斜距误差对干涉SAR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为了定量分析波束中心近似对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的影响,该文首先建立斜视条件下波束中心近似时运动补偿残余误差的数学模型,其形式类似于斜距误差。随后推导斜视条件下二次斜距误差对干涉SAR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详细讨论不同波段、斜视角、轨迹偏移、地形变化和斜距情况下波束中心近似对干涉SAR运动补偿后图像质量和相干系数的影响。该文的分析结果为机载重轨干涉SAR数据处理中运动补偿精度的估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干涉sar 波束中心近似 运动补偿 残余误差 相干系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连接点的机载InSAR区域网DEM重建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丽敏 陈曙暄 向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94-2701,共8页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AR,InSAR)技术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需要进行干涉定标。繁重的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s,GCPs)布放不利于InSAR大区域地形测绘的自动化。该文介绍一种稀...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AR,InSAR)技术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需要进行干涉定标。繁重的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s,GCPs)布放不利于InSAR大区域地形测绘的自动化。该文介绍一种稀疏GCPs下,基于自动提取的连接点(Tie Points,TPs),利用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实现InSAR区域网内多景相互重叠DEM的同时重建方法。通过改变参与重建的TPs数目,用X波段InSAR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区域网 地形测绘 连接点 最小二乘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加权联合导向矢量模型的InSAR干涉相位估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 吴仁彪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基于干涉图的传统干涉相位估计方法,当由于图像配准误差而导致的干涉图质量较差时,就难以恢复出准确的真实干涉相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联合导向矢量模型的InSAR干涉相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构造最优联合观测矢量和加权联合导向矢量,... 基于干涉图的传统干涉相位估计方法,当由于图像配准误差而导致的干涉图质量较差时,就难以恢复出准确的真实干涉相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联合导向矢量模型的InSAR干涉相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构造最优联合观测矢量和加权联合导向矢量,同时利用相邻像素的相干信息,并采用波束形成技术,因此具有自适应图像配准和降低相位噪声的功能,因而可以在SAR图像配准精度很差(可以允许达到一个分辨单元)的条件下准确地估计相应像素间的干涉相位。仿真及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相位 配准误差 联合导向矢量
下载PDF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Zhangbei-Shangyi earthquake mapped by differ-ential radar interferometry 被引量:10
19
作者 WANG Chao LIU Zhi +1 位作者 ZHANG Hong Shan Xinj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6期514-517,530,共5页
The coscismic deformation produced by 1998 earthquake (M8 = 6.2) in Zhangbei-Shangyi of northern China is measured by the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technique using the European Rem... The coscismic deformation produced by 1998 earthquake (M8 = 6.2) in Zhangbei-Shangyi of northern China is measured by the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technique using the 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ERS) SAR data. Interferograms are constructed from the ERS-1/2 SAR data by the three-pass method. The line-of-sight displacement map indicates that the deformation 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at E114°20’, N40°57’, with the maximum uplift of 25 cm. The extent of the displacement is around 300 km2.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earthquake-induced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gi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seismic mechanism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ifferential interfero- metric sar (D-insar) Zhangbei EARTHQUAKE displacement.
原文传递
TerraSAR-X/TanDEM-X升降轨双基干涉模式获取DEM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秦小芳 张华春 +2 位作者 张衡 王宇 刘华有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7-497,共11页
该文基于TerraSAR-X/TanDEM-X(TSX/TDX)双基升降轨数据,首先采用非局部干涉(Non Local Interferometric SAR,NL-InSAR)相位滤波分别得到单航过升轨和降轨模式下的高分辨率DEM。在此基础上,基于NL-InSAR估计得到的较准确相干系数,提出一... 该文基于TerraSAR-X/TanDEM-X(TSX/TDX)双基升降轨数据,首先采用非局部干涉(Non Local Interferometric SAR,NL-InSAR)相位滤波分别得到单航过升轨和降轨模式下的高分辨率DEM。在此基础上,基于NL-InSAR估计得到的较准确相干系数,提出一种升降轨DEM融合方法,恢复SAR侧视成像造成的几何畸变,提高DEM重建精度。该文采用两幅北京地区的TSX/TDX升降轨干涉对进行融合处理,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地区的叠掩和阴影等无效区域,融合之后的DEM无效点数明显减少。经统计,融合后无效点数比例由升轨、降轨的4.93%和4.52%降低到1.34%。同时,融合DEM的精度相比于升轨的6.74 m提高了8.7%、相比于降轨的6.67 m提高了9.6%,融合后高程精度达到6.0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非局部干涉参数估计 升降轨融合 高分辨率 高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