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动力学研究近况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铎 汪越胜 《上海力学》 CSCD 1993年第4期1-15,共15页
界面动力学主要包括界面波动和界面动态断裂两大部分,本文评述了其主要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界面模型研究、界面无损检测、界面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界面动态断裂韧性互弹塑性界面裂纹动态扩展等是当... 界面动力学主要包括界面波动和界面动态断裂两大部分,本文评述了其主要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界面模型研究、界面无损检测、界面动态损伤与破坏机理、界面动态断裂韧性互弹塑性界面裂纹动态扩展等是当前最关心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波 界面 动力学 固体-固体
下载PDF
复杂界面(界面层)条件下的弹性波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2
作者 汪越胜 于桂兰 +1 位作者 章梓茂 冯仰德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8-390,共13页
界面(界面层)广泛存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中,并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各种界面条件下的波动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综述了完好粘接界面、弱连接界面(或界面层)以及接触界面等复杂界面模型下弹性波传播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集... 界面(界面层)广泛存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中,并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各种界面条件下的波动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综述了完好粘接界面、弱连接界面(或界面层)以及接触界面等复杂界面模型下弹性波传播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界面模型的建立、波传播问题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弹性波 传播 复杂界面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剪滞-脱黏模型 被引量:33
3
作者 尤春安 战玉宝 +2 位作者 刘秋媛 孙琳琳 王开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0-806,共7页
基于预应力锚索锚固体从岩土体中拔出计算模式,通过锚固体与灌浆材料的界面界面层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将锚固段分为弹性区、塑性滑移区和脱黏区,建立锚固体–岩土体界面力学模型,采用与Coulomb条件关连的流动法则,导出界面应力分布的理... 基于预应力锚索锚固体从岩土体中拔出计算模式,通过锚固体与灌浆材料的界面界面层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将锚固段分为弹性区、塑性滑移区和脱黏区,建立锚固体–岩土体界面力学模型,采用与Coulomb条件关连的流动法则,导出界面应力分布的理论解;同时,构造具有剪胀和滑移特性的新型有限元界面单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与界面应力分布的理论解进行相互验证,为锚固体受力的计算、分析与锚固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锚固体的弹性区和脱黏区的受力较小,主要受力部分是塑性滑移区。因此,锚固体荷载的主要工况是塑性滑移状态,在研究或进行锚固体设计时应该主要基于这种变形状态。提高滑移区脱黏前的最大剪应力和增大滑移区的范围是提高锚固体的锚固力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锚固段 锚固力 界面层 塑性滑移 剪滞–脱黏模型
下载PDF
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孙厚超 杨平 王国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36-3641,3643,共7页
在天然冻土区或人工冻土工程中存在着大量冻土与结构物接触界面层问题,目前有关此类接触界面层力学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手段缺乏。为此,在已研制大型多功能冻土-结构接触面循环直剪系统DDJ-1基础上,改制冻土剪切盒,凸出冻土试样界面层,... 在天然冻土区或人工冻土工程中存在着大量冻土与结构物接触界面层问题,目前有关此类接触界面层力学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手段缺乏。为此,在已研制大型多功能冻土-结构接触面循环直剪系统DDJ-1基础上,改制冻土剪切盒,凸出冻土试样界面层,研发微变形测量系统,组成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不同边界条件下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试验,而且能测量和分析接触界面层不同位置的冻土体位移,分析研究不同冻土温度、不同结构粗糙度、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界面层冻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再现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的力学变形行为,可为系统开展冻土-结构接触界面层的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接触界面层 单调剪切 试验系统
下载PDF
深部土-结构接触面与界面层力学特性的直接剪切试验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国庆 夏红春 赵光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7-1162,共6页
介绍了研究深部土与结构接触面及界面层力学特性的试验系统及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模拟不同粗糙面的"旋转结构面法"及研究界面层中力学特性的"下移结构面法".通过该设备及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法向应力、不同结构面粗... 介绍了研究深部土与结构接触面及界面层力学特性的试验系统及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模拟不同粗糙面的"旋转结构面法"及研究界面层中力学特性的"下移结构面法".通过该设备及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法向应力、不同结构面粗糙度等条件下,土-结构接触面以及周围不同位置处(界面层内)土体的剪切力学特性.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及方法能够较好地再现和研究土与结构物接触面与界面层内土体的主要力学特性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直接剪切 下移结构面 旋转结构面
下载PDF
基于RS-422/485的串行异步通讯接口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牛思先 向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72-2474,共3页
RS-422/485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作了规定,没有规定接插件、传输电缆和通讯协议,因此,在实际工程和应用中,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给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物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角度提出了设计和应用的要求,提出了构造串行异步... RS-422/485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作了规定,没有规定接插件、传输电缆和通讯协议,因此,在实际工程和应用中,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给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物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角度提出了设计和应用的要求,提出了构造串行异步通讯接口的方法,从而规范了RS422/485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异步通讯 接口 通讯协议 物理层 传输层 应用层
下载PDF
物理气相沉积薄膜的界面与附着力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致薇 蒙继龙 王国庆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9,213,共8页
近十多年来 ,气相沉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PVD薄膜的附着力方面 ,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 ,初步归纳出 :在PVD过程中 ,膜 /基附着力与基体表面活性密切相关 ;薄膜与基... 近十多年来 ,气相沉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PVD薄膜的附着力方面 ,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 ,初步归纳出 :在PVD过程中 ,膜 /基附着力与基体表面活性密切相关 ;薄膜与基体之间也可以化学吸附形式结合 ,形成界面化合物 ;也可借助离子的轰击作用形成结合良好的扩散过渡层 ;膜 /基界面之间不匹配将使附着力下降 ,可通过设置过渡层 (梯度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薄膜 附着力 界面 过渡层 制备 基体 表面活性 界面结合形式
下载PDF
高碳钢盘条的表面氧化与脱碳行为 被引量:23
8
作者 胡磊 王雷 麻晗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3,共7页
通过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2种高碳钢盘条(82B和87B)氧化和脱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800~1 150℃),82B和87B的氧化失重率增长速度呈慢—快—慢的趋势;82B的总脱碳层深度先减... 通过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2种高碳钢盘条(82B和87B)氧化和脱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800~1 150℃),82B和87B的氧化失重率增长速度呈慢—快—慢的趋势;82B的总脱碳层深度先减小至零后又快速增加,87B总脱碳层深度呈抛物线增长规律;1 050℃保温10~80min范围内,随时间的延长,氧化失重率增加,但87B的增长速度要快于82B;总脱碳层深度也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长时间保温时,82B和87B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结合相关理论与报道,分析和讨论了2种高碳钢的氧化脱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氧化脱碳 界面 氧化膜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u/Al joints brazed with Zn-Al filler metals 被引量:22
9
作者 姬峰 薛松柏 +2 位作者 娄继源 娄银斌 王水庆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81-287,共7页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u/A1 brazing joints formed by torch-brazing with different Zn-A1 filler meta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Zn-A1 alloys was studied b...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u/A1 brazing joints formed by torch-brazing with different Zn-A1 filler meta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Zn-A1 alloys was studi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phase constitution of the Cu/A1 joints was analyzed by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eading area of the Zn-A1 filler metals on the Cu and A1 substrates increases as the A1 content increases. The mechan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reaches a peak value of 88 MPa when A1 and Cu are brazed with Zn-15AI filler metal. Microhardness levels from HV122 to HV515 were produced in the three brazing seam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various microstructure features. The Zn- and Al-rich phases exist in the middle brazing seam regions. However, two interface layers, CuZn3 and A12Cu are formed on the Cu side when the A1 content in the filler metals is 2% and more than 15%,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n Cu side and Zn-xA1 filler metals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1 brazing joint Zn-A1 filler metals mechanical property interface layer
下载PDF
内聚力界面单元在胶接接头分层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小辉 胡坤镜 +1 位作者 赵宁 李静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7-320,360,共5页
分层是胶接接头的主要破坏形式,而分层主要发生在胶层与被粘物的界面层上,因此,对胶接接头界面层的力学行为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界面层厚度太小,用常规的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很难对其进行仿真,更加无法仿真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 分层是胶接接头的主要破坏形式,而分层主要发生在胶层与被粘物的界面层上,因此,对胶接接头界面层的力学行为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界面层厚度太小,用常规的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很难对其进行仿真,更加无法仿真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针对上述情况,为提高接头结构承载力,采用零厚度的内聚力界面单元来仿真界面层,克服无法仿真界面层的困难,对胶接接头的分层损伤过程进行仿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运用内聚界面单元仿真界面层方法是有效的,并为复杂胶接接头承载能力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界面单元 胶接接头 分层损伤 界面层
下载PDF
Effect of corrosion product films on the in vitro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Mg-3%Al-1%Zn(in wt%) alloy in Hank's solution 被引量:19
11
作者 B.J.Wang D.K.Xu +1 位作者 J.H.Dong W.K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56-1764,共9页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n as-extruded Mg-3wt%gAl-lwt%Zn (AZ31) alloy in a simulated physiological fluid of Hank's solut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rrosion process was depen- dent on th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n as-extruded Mg-3wt%gAl-lwt%Zn (AZ31) alloy in a simulated physiological fluid of Hank's solut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rrosion process was depen- dent on the immersion time. Furthe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could be obtained at 24 h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mpact layer of corrosion products on the sample surface. With increasing the immersion time to up to 48 h, the thickness of surface films increased gradually but obvious de-bonding of such film from the substrate could take place, resulting in a certain resilience of the overall corros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Surface layer Corrosion product interface
原文传递
牙本质表面状态对粘结界面影响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潇 施长溪 +3 位作者 赵信义 段建民 吴淑华 朱光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形成的牙本质湿粘结界面的异同。方法 :以RhodamineB为荧光剂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分别观察干燥或湿润粘结时形成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异同。结果 :湿粘结时 5种粘结系统在牙本质粘结界面都有良好的... 目的 :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形成的牙本质湿粘结界面的异同。方法 :以RhodamineB为荧光剂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分别观察干燥或湿润粘结时形成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异同。结果 :湿粘结时 5种粘结系统在牙本质粘结界面都有良好的渗透。以丙酮为溶剂的粘结系统干燥粘结时形成的混合层的厚度有明显的降低 ,牙本质小管中树脂突较细 ,中断现象增多 ,长度缩短。结论 :干燥粘结时 5种粘结剂在牙本质表面的渗透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湿粘结 粘结界面 混合层 胶原纤维
下载PDF
高温下双搭接钢-CFRP板胶粘界面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卓异 彭彦泽 +1 位作者 李传习 郭靖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9-460,共12页
高温环境下钢-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CFRP)板的胶粘界面是CFRP粘贴加固钢结构的薄弱环节。为掌握温度对钢-CFRP板胶粘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双搭接接头试件,开展了3种胶粘剂在4种温度下(25℃、55℃、70℃和90℃)的静力拉伸试验... 高温环境下钢-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CFRP)板的胶粘界面是CFRP粘贴加固钢结构的薄弱环节。为掌握温度对钢-CFRP板胶粘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双搭接接头试件,开展了3种胶粘剂在4种温度下(25℃、55℃、70℃和90℃)的静力拉伸试验。探索了接头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CFRP板表面应变分布、界面剪应力分布和粘结-滑移关系等。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5℃时,试件的破坏模式与胶粘剂种类相关性更大,当温度高于70℃时,不同胶粘剂的破坏模式具有相似性,且均出现了CFRP板撕裂。温度对不同胶粘试件的承载力影响存在差异,HJY-4105高韧性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剂(HJY胶)试件的承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ICA-100A/B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剂(LICA胶)试件的温度稳定性较差,Sikadur-30CN双组份环氧结构加固碳板胶(SIKA30胶)试件在55℃时承载力最高。随着温度升高,胶粘层的剪切强度、界面剪应力峰值和剪切刚度下降,胶粘剂的延性增加,峰值剪应力不影响试件的抗拉强度。温度对粘结-滑移关系的影响显著,HJY胶随着温度的升高,粘结-滑移本构的延性增加,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研究表明:合理的耐高温胶应用于钢结构加固,能适应自然高温环境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加固 加固钢结构 界面力学 胶黏层 双搭接试件
原文传递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卢国锋 乔生儒 许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界面层是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而成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叙述界面层功能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层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了... 界面层是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而成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叙述界面层功能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层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陶瓷基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 抗氧化
下载PDF
钢纤维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于俊超 赵庆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7-1093,共7页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徐变性能的影响,在(20±2)℃,相对湿度为(60±5)%的环境中测试了基准混凝土和体积掺量为1%、2%和3%钢纤维混凝土的徐变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钢纤维掺量为2%时,...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徐变性能的影响,在(20±2)℃,相对湿度为(60±5)%的环境中测试了基准混凝土和体积掺量为1%、2%和3%钢纤维混凝土的徐变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钢纤维掺量为2%时,相对于基准组混凝土其1a徐变度降低了25.1%;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界面层会增大混凝土的徐变,过高的钢纤维掺量使得混凝土内界面层增多,不利于发挥钢纤维对徐变的抑制作用,钢纤维掺量为3%时,相对于基准组混凝土其1a徐变度仅降低了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混凝土 徐变 界面层
原文传递
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东康 周金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详细观察了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内的变形组织特征,研究了复合板的钢侧塑性变形层和钛侧绝热剪切线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大或过小的变形层都将导致界面区内产生有害缺陷。合理的变形层宽度应控制在50μm~200μm... 详细观察了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内的变形组织特征,研究了复合板的钢侧塑性变形层和钛侧绝热剪切线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大或过小的变形层都将导致界面区内产生有害缺陷。合理的变形层宽度应控制在50μm~200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区 形变特征 爆炸焊接 复合板
下载PDF
冻黏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单剪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厚超 杨平 王国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62,共6页
为了解在荷载作用下,接触界面层发生的力学响应区别于冻土和结构材料本身力学特性,使用新研制的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仪,比较系统地研究人工冻黏土与粗糙钢板接触界面层单调剪切力学特性。分别从宏观和细观2个角度出发,分... 为了解在荷载作用下,接触界面层发生的力学响应区别于冻土和结构材料本身力学特性,使用新研制的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仪,比较系统地研究人工冻黏土与粗糙钢板接触界面层单调剪切力学特性。分别从宏观和细观2个角度出发,分析冻土界面层的基本力学特性和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荷载增大,接触界面的峰值剪应力、稳定剪应力、初始剪切劲度也增大,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线性关系,可用摩尔-库仑准则来描述;冻土颗粒的剪切位移随冻土深度增大而减小,同一冻土深度内,剪切位移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粗糙度的结构接触界面层变形特性基本相似,试验条件范围内接触界面层厚度为0.5~3.5 mm;界面层变形可分为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上滑移变形和受结构约束的冻土剪切变形两部分;结构面粗糙度、冻土温度和法向应力等因素对接触界面层的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冻土 剪应力 接触界面层 单调剪切 峰值剪应力
下载PDF
晶体生长界面相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国华 王大伟 黄志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在分析前人的晶体生长理论时 ,作者认为晶体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界面相 ;在分析各种晶体生长现象后认为 ,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相是存在的 ,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研究 ,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界面相划分为 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界面... 在分析前人的晶体生长理论时 ,作者认为晶体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界面相 ;在分析各种晶体生长现象后认为 ,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相是存在的 ,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研究 ,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界面相划分为 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界面层、吸附层和过渡层 ;并进一步论述了界面层、吸附层和过渡层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界面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相 界面层 吸附层 过渡层 模型 晶体生长
下载PDF
土层锚固体应力传递机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尤志嘉 付厚利 +4 位作者 尤春安 张军 邵辉 毕冬宾 时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2,102,共9页
基于锚固体轴对称受力特征开发了一种土层锚固界面试验装置,结合二维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获得随着荷载加大锚固体周边土体的位移场及应变场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锚固体的位移带动周边土体变形主要出现在靠近锚固体的一小薄层范围内,其... 基于锚固体轴对称受力特征开发了一种土层锚固界面试验装置,结合二维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获得随着荷载加大锚固体周边土体的位移场及应变场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锚固体的位移带动周边土体变形主要出现在靠近锚固体的一小薄层范围内,其变形具有范围稳定、连续、线性和剪胀等特征。采用与Coulomb屈服条件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建立锚固体界面层的本构关系,并推导出了锚固体在拉拔荷载条件下的轴力和剪应力分布的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锚固体上的剪应力分布的均匀程度与土层密实度密切相关,土层的密实度越低,其抗力系数、内摩擦角越小,则锚固体上的剪应力分布越均匀,而抗力系数和内摩擦角较大的土层,其剪应力分布特征与岩石锚固体的理论及实测成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锚固体 界面层 应力传递 本构关系 抗力系数
下载PDF
KD-S SiC_f/SiC composites with BN interface fabricated by polyme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 process 被引量:15
20
作者 Honglei WANG Shitao GAO +4 位作者 Shuming PENG Xingui ZHOU Haibin ZHANG Xiaosong ZHOU Bin Li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169-177,共9页
Continuous silicon carbide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matrix(SiC_f/SiC) composites are attractive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engine system and nuclear reactor system. In this paper, SiC_f/SiC composites w... Continuous silicon carbide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matrix(SiC_f/SiC) composites are attractive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engine system and nuclear reactor system. In this paper, SiC_f/SiC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polyme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PIP) process using KD-S fiber as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LPVCS as the precursor, while the BN interface layer was introduc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process using borazine as the single precursor. The effect of the BN interface layer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iC_f/SiC composites wa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N interface laye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KD-S SiC_f/SiC composites. The flexure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KD-S SiC_f/SiC composites were evidently improved from 314±44.8 to 818±39.6 MPa and 8.6± 0.5 to 23.0±2.2 MPa·m^(1/2), 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 of TEM analysis displayed a turbostratic structure of the CVD-BN interface layer that facilita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SiC_f/SiC composite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KD-S SiC_f/SiC composites with BN interface lay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KD-S SiC_f/SiC composites without BN interface layer,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relative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BN interface layer with low crystalli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carbide(SiC) composites interface layer polyme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PIP) boron nitride(B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