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37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兴水 李保良 魏思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C型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7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按照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定,...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C型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7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按照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定,优25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9%。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鹰嘴截骨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DHS与PFNA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5
2
作者 屈波 伍红桦 +3 位作者 邓少林 范凌 蒋凯 潘显明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erew,DHS)内固定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0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给予DHS和PFNA内...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erew,DHS)内固定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0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给予DHS和PFNA内固定术,并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和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随访平均28个月(24~36个月)。DH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PFNA内固定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术后并发症,但仍需依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及内固定生物力学特点选择术式,重视患者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9
3
作者 宋矿朋 刘向林 马超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2485-2488,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7-2019年诊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48例。A组应... 目的分析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7-2019年诊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48例。A组应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B组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组间与时点间有交互效应;两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相近(P>0.05);A组开始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INTER-tan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但二者各具优缺点,INTER-tan术后康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FNA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 PFNA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的选择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金辉 张科学 +4 位作者 张立海 张里程 陈超 唐佩福 张伯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178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所选髓内...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178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所选髓内钉的不同分为PFNA组(100例)和Inter TAN组(7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伤后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时间均明显少于Inter TAN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06)。两组各有2例切口出现红肿,经清创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PFNA组92例、Inter TAN组6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失访患者中PFNA组4例死亡,Inter TAN组3例死亡,其余患者失联。PFNA组(含4例死亡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髋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4.2%;Inter TAN组(含3例死亡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髋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2)。术后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均未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感染、内固定物松弛失效等并发症,患者可正常行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4,P=0.188)。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4,P=0.113)。结论 PFNA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Inter TAN更适用于较年轻及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inter TAN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43
5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3 位作者 吴祖民 王惠中 陆耀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4年4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45肘,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34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结果44例中有2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4年4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45肘,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34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结果44例中有2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18肘,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71%。结论骨折粉碎及移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术中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牢固的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无痛性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方式 疗效评价 1997年7月 2004年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疗效评定 评分系统 术后疗效 解剖复位 类型选择 功能锻炼 骨不连 优良率 内固定 无痛性 随访
下载PDF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6
作者 魏伟明 张育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95°髁动力加压钢板(DC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以及第4代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随机采用DCS、PFNA、Inter Tan内固定,每组37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95°髁动力加压钢板(DC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以及第4代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随机采用DCS、PFNA、Inter Tan内固定,每组37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3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 Tan组短,Inter Tan组较DCS组短。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890,P<0.001);且PFNA组较DCS组和Inter Tan组少,Inter Tan组较DCS组少。3组手术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1,P=0.442)。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65,P<0.001);PFNA组与Inter Tan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DCS组(P<0.05)。3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1,P=0.028);PFNA组与Inter Tan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DCS组(P<0.05)。DC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FNA组及Inter Tan组。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DCS内固定手术质量较髓内钉固定好,但是在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较PFNA和Inter Tan内固定差。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Inter Tan内固定抗旋转能力强,退钉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95°髁动力加压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第四代髓内钉(inter Tan) 内固定 老年
原文传递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少成 纪方 +5 位作者 禹宝庆 王书平 姚益平 黄平 朱伟新 马玉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加压螺丝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观察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的基础上 ,取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部及头部 ,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 结果 ... 目的 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加压螺丝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观察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的基础上 ,取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部及头部 ,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 结果  12例经平均 3年系统随访 ,骨折愈合率10 0 % ,未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结论 带血管腓骨移植加压螺丝钉固定 ,对股骨颈骨折有协同作用 ,可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提供新的血供及支撑固定 ,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腓骨移植 治疗 带血管腓骨移植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蔡俊丰 李旭 +3 位作者 刘林 马敏 徐贤 尹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肩关节标本10具20侧。从三角肌前中部肌束间隙钝性分离游离出腋神经,将钢板插入腋神经与骨之间,固定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结节间沟后方。测量腋神经上缘与大结节顶点、与肩峰上... 目的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肩关节标本10具20侧。从三角肌前中部肌束间隙钝性分离游离出腋神经,将钢板插入腋神经与骨之间,固定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结节间沟后方。测量腋神经上缘与大结节顶点、与肩峰上缘的距离。截取带钢板的肱骨近端进行体外测量并观察钢板螺钉与肱骨头颈、大结节顶点和结节间沟的关系。结果大结节顶点、肩峰上缘距腋神经距离分别为(3.44±0.38)cm和(5.44±0.62)cm;钢板上缘到肱骨大结节顶点距离为(0.59±0.14)cm,到结节间沟距离为(0.74±0.19)cm。体外观察并测量见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 cm,结节间沟后方0.5 cm时螺钉平行肱骨颈并位于肱骨颈中央。结论 (1)肱骨大结节下2.90~4.32 cm是容易损伤腋神经的危险区域。(2)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0 cm,结节间沟后方0.50 cm是钢板放置的最佳位置。(3)PHILOS钢板的C、D、E孔和LPHP的C、D孔是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应用解剖 内固定 微创外科
下载PDF
单钢板与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慧敏 文勇 +2 位作者 刘治 唐华 熊志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比较单钢板与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按治疗方法分为单钢板固定组(41例)和双钢板固定组(46例),对手术后骨折稳定性、骨折愈合情况、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 目的比较单钢板与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按治疗方法分为单钢板固定组(41例)和双钢板固定组(46例),对手术后骨折稳定性、骨折愈合情况、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87例均获随访,时问3~24个月。单钢板固定组5例术后3周内出现内侧骨折块移位,其中4例骨折不愈合,3例植骨后愈合,1例钢板断裂、骨不连;双钢板固定组未出现上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单钢板固定组为15~28(19±6)d,双钢板固定组为2~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单钢板固定组为60°~95°(75°±15°),双钢板固定组为90°~120°(1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远端c3型骨折行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单钢板 内外侧双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振 窦强兵 +3 位作者 袁先发 王启伟 李行星 吕建军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例。其中31例接受Endobutton钢板治疗,35例接受皮质骨螺钉治疗。首先将两种疗法与术前指标作为自变量,治疗...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例。其中31例接受Endobutton钢板治疗,35例接受皮质骨螺钉治疗。首先将两种疗法与术前指标作为自变量,治疗结果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再分别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1年下胫腓联合间隙(TBCS)、术后1年胫腓重叠影(TBOL)、AOFAS评分及并发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为影响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同治疗方法与结果并无明显相关性。两组资料术中出血量(t=0.543,P=0.589)、术后1年TBCS(t=0.025,P=0.980)、术后1年TBOL(t=0.711,P=0.480)、AOFAS评分(t=0.577,P=0.566)及术后并发症(χ2=0.020,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2.203,P=0.031)Endobutton钢板组较长,但术后负重时间(t=-18.459,P<0.001)Endobutton钢板组较短,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基本不需二次手术取出,术前应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BUTTON钢板 皮质骨螺钉 下胫腓联合 内固定
下载PDF
有限切开辅助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1
11
作者 殷婷 王珺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0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45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难复性31例采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45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难复性31例采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1~83岁,平均73.5岁。按骨折AO分型:A2型19例,A3型26例;均为单侧闭合骨折。受伤原因:13例车祸伤,32例均为摔倒受伤。对其中31例闭合复位效果不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遇到影响复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对策。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骨折复位情况:优27例,闭合复位3例,有限切开24例;良11例,闭合复位6例,有限切开5例;差7例,闭合复位5例,有限切开2例。本组术后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肺气肿导致肺炎和呼吸衰竭),34例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随访率为75.6%(34/45)。有限切开组25例,闭合复位组9例;至骨折愈合或者出现内固定失效需要手术干预。28例在术后2~6个月骨折愈合,3例在初次手术后6~8个月因再次摔倒受伤,从远端锁钉处骨折,更换加长髓内针,随访至骨折愈合;闭合复位组2例、有限切开复位组1例复位差的术后2~3个月出现股骨头切割,内固定失效,股骨头置换手术挽救髋关节功能。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有限切开组,优15例,良7例,差2例;闭合复位组,优3例,良2例,差4例。结论对于复位困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了获得良好的复位,减少治疗的失败率,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的方法是必要的。尽管内固定的革新带来治疗方法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循的。不断改进复位技巧,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防旋髓内钉和InterTan固定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建斌 刘敏 +3 位作者 马林 崔忠宁 刘明 郭惠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242-4246,共5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部常见骨折之一,伴随着老年骨质疏松以及高能量伤,骨折线常常下移导致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困难。常见的髓内固定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 Tan等,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微创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部常见骨折之一,伴随着老年骨质疏松以及高能量伤,骨折线常常下移导致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困难。常见的髓内固定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 Tan等,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微创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T an修复股骨转子间A3型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分别建立AO3.1,3.2,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InterT an两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骨科要求予以固定,观察不同模型股骨、内固定的应力分布,比较股骨及内固定模型不同区域的应力峰值,分析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AO3.1型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股骨侧应力集中在股骨近端外侧,InterT an组股骨侧应力集中在股骨近端内侧;AO3.2型骨折两种内固定系统股骨侧各个区域均无明显应力集中;AO3.3型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股骨侧应力集中在股骨近端内侧及内固定远端内侧,InterT an组股骨侧无明显应力集中。6种模型内固定远端应力均集中在内侧,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应力大于InterT an组;内固定远端内外侧应力差值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大于InterT an组;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AO3.3型骨折外,其余5种模型应力峰值均位于头钉与主钉交叉处内侧。提示AO3.1和AO3.3型骨折中,InterT an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稳定性,AO3.2型骨折中,二者稳定性无明显差异;采用InterT an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时股骨端应力分布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 TAN
下载PDF
放置内踝螺钉安全区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苗卫东 王明君 +5 位作者 曹湘豫 张韶民 张长江 张翀 王斌 柴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报道放置内踝螺钉安垒区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冷冻尸体内踝标本上,平行打入3枚空心螺钉,解剖观察并测量胫后肌腱与螺钉距离和胫后肌腱损伤例数。依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手术治疗36例内踝骨折患者,按Ba... 目的:报道放置内踝螺钉安垒区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冷冻尸体内踝标本上,平行打入3枚空心螺钉,解剖观察并测量胫后肌腱与螺钉距离和胫后肌腱损伤例数。依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手术治疗36例内踝骨折患者,按Barid-jackson评价标准,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1区(前丘部)螺钉在全部标本上均不与胫后肌腱接触,2区(丘间沟)螺钉距胫后肌腱平均距离3mm(1~6mm),3区(后丘部)螺钉均与胫后肌腱接触,并有6个标本肌腱损伤。临床手术治疗3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按Bafitbjaekson评价,优20例,良13例,优良率91.6%。结论:内踝前丘部植入螺钉是安全区,前丘部之后植入螺钉有损伤肌腱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内踝螺钉 内固定 安全区
下载PDF
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斌 孙俊英 +1 位作者 吴锦春 王禹基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4-305,316,共3页
目的 总结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从2 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1月应用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在DHS组中发生髋内翻畸形3例,在外... 目的 总结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从2 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1月应用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在DHS组中发生髋内翻畸形3例,在外固定组中有4例,外固定组中有17例发现膝关节僵硬。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有明显统计学意义,DHS组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DHS组中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2周,而外固定支架组为14周(P <0 .0 5 )。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转子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有高手术风险的病例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新胜 肖波 +2 位作者 汪普 杨淮河 丁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6-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41例,随机分为微创组20例,对照组21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植骨例数、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41例,随机分为微创组20例,对照组21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植骨例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微创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5.5±14.95分钟和103.33±18.9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5±81.58 ml和228.10±167.08 ml,切口长度分别为13.08±1.48 cm和18.90±2.72 cm,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6±2.78周和18.48±3.67周,HSS评分分别为85.95±6.43分和80.71±7.31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30.45±5.78°和111.48±7.9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微创组有5例术中植骨,有2例发生5°以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对照组有14例术中植骨,有2例发生5°以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很好的完成股骨远端C型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Y形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伟 左进步 +1 位作者 梁宏伟 王剑锋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061-1062,1065,共3页
目的 评定肱骨远端骨折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骨科2009-06至2012-02使用Y形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26例,按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A型1例,B型8例,C型17例.结果 26例患者获得9~18个月(平均13个月... 目的 评定肱骨远端骨折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骨科2009-06至2012-02使用Y形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26例,按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A型1例,B型8例,C型17例.结果 26例患者获得9~18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优16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 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骨折,低位的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远端骨折均能够达到满意的稳定固定,使关节活动功能得到尽早改善,有效地防止了关节粘连和僵直,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Y形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长骨骨缺损山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祝联 徐耀明 +4 位作者 李伟国 蒋宜康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年第1期3-5,34,共4页
为探讨建立大动物长骨骨缺损的标准模型 ,根据羊股骨解剖资料的统计数据 ,研制出适用于大动物长骨骨缺损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器械 ,应用于羊股骨骨缺损内固定。通过X片 ,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 ,表明建立的标准模型值得在大动物的长骨骨... 为探讨建立大动物长骨骨缺损的标准模型 ,根据羊股骨解剖资料的统计数据 ,研制出适用于大动物长骨骨缺损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器械 ,应用于羊股骨骨缺损内固定。通过X片 ,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 ,表明建立的标准模型值得在大动物的长骨骨缺损实验研究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动物模型 大动物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山羊模型 长骨
下载PDF
应用微创技术锁定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盛奇智 刘平 +2 位作者 阮锋 魏优秀 韦卓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4例肱骨...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4例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69.2~81.5岁,平均年龄为73.5岁;右侧20例,左侧14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10例、17例、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7 d,本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52.6~135.4 min,平均78.5 min;术中出血量45.6~135.4 mL,平均75 mL;术中透视7~18次,平均9.7次;骨折愈合时间2.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经治疗后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8.2%。结论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MIPPO技术
下载PDF
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减压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忠 徐皓 林建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 ,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方式、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3月 ,在颈后路减压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 13例。后正中... 目的 :探讨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 ,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方式、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3月 ,在颈后路减压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 13例。后正中切口 ,显露至两侧关节突外缘 ,根据脊髓受压节段行全椎板切除后 ,采用Magerl方法 (即螺钉的进入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上侧 2mm ,钉的走行方向约向外侧倾斜 2 0~ 2 5° ,向头侧倾斜 3 0~ 40°) ,行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结果 :随访 8个月~ 2年 6个月 ,平均 19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 ,平均改善率为 64 .5 % ,优 6例 ,良 4例 ,中 2例 ,差 1例。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OPLL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 ,能有效改善颈椎管狭窄 ,同时予以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 ,能避免全椎板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有效地保护颈椎的稳定性 ,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侧块钢板 内固定 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兴国 马志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手术内固定是主导治疗方法,完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仍是肱骨干骨折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内固定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