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SR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108
1
作者 张青林 罗正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8,共5页
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记,具有简便、稳定、DNA多态性高等优点。ISSR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大部分ISSR标记为显性标记。综合有关文献就ISSR的原理、操作及其在果树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 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记,具有简便、稳定、DNA多态性高等优点。ISSR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大部分ISSR标记为显性标记。综合有关文献就ISSR的原理、操作及其在果树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简要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检测 亲缘关系分析 遗传图谱构建 果树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树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玉玲 马祥庆 张木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年第1期18-24,共7页
在比较ISSR和其它分子标记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ISSR分子标记在树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及系谱分析、优良种质和品种鉴定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ISSR分子标记在树木遗传改良和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 在比较ISSR和其它分子标记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ISSR分子标记在树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及系谱分析、优良种质和品种鉴定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ISSR分子标记在树木遗传改良和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 分子标记 树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怀区地黄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延清 景建洲 +3 位作者 李振勇 张宝华 王天亮 贾敬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茎尖培养脱毒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44条ISSR引物进行初选,然后用其中适合的10个ISSR引物进行ISSR分析。结果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基于这些条带,用SPSS10.0软件分析,建...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茎尖培养脱毒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44条ISSR引物进行初选,然后用其中适合的10个ISSR引物进行ISSR分析。结果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基于这些条带,用SPSS10.0软件分析,建立了遗传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将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组培系分为2类:其中一类群含有6个材料,包括组培85.5、大田85.5、组培9302、大田9302、金状元和金白地黄;另一类群含有4个材料,包括北京1号、大红袍、地黄9104和野生地黄。而且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的聚类分析结果;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知,多态性指数为0.377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37,多态性比率为71.82%;用一个ISSR6引物建立了10个供试地黄样品的DNA指纹图谱并且能将其彼此区分出来。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构建怀区地黄的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区地黄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性
下载PDF
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延龄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群 肖猛 +4 位作者 郭亮 李静 段文霞 陈放 王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He=0.0417,Ho=0.0684),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He=0.0220,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分别为0.5554和0.5253),可能是基因流障碍和遗传漂变引起的;而居群间的限制性基因流(Nm=0.4002)可能由种子的有限传播距离、居群的地理隔离或自交等因素导致.通过对延龄草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合群落学调查研究,该文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策略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22
5
作者 杭焱 金燕 卢宝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筛选的 12条ISSR引物 ,对采集于陕西华山 3个自然居群、2 0个亚居群的 15 0个华山新麦草 (Psathy rostachyshuashanicaKengexGuo)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华山新麦草样本ISSR产物的多态位点比率 (P)为 96 .8% ;每个位点的平均... 筛选的 12条ISSR引物 ,对采集于陕西华山 3个自然居群、2 0个亚居群的 15 0个华山新麦草 (Psathy rostachyshuashanicaKengexGuo)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华山新麦草样本ISSR产物的多态位点比率 (P)为 96 .8% ;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Ae)为 1.4 11;居群的预期杂合度 (He)为 0 .2 5 1,大于一般风媒异交植物的平均值 0 .14 8;居群的香农多样性指数 (I)为 0 .391;这些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在居群水平上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亚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 (GST)为 0 .30 4 ,表明大部分 (约为 70 % )的遗传变异均存在于亚居群内 .同时亚居群间具有一定频率的基因流 ,其遗传相似性也较高 ,变化范围为 0 .796~ 0 .974 (平均为 0 .90 3) .根据上述结果推断 ,华山新麦草的濒危不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稀有 ,而是由于它对特殊生态环境的要求影响了它的扩散而仅分布于华山这一狭小范围 .因此 ,只要能够保证目前华山的生态环境不被进一步破坏 ,华山新麦草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不会因种内遗传多样性降低而灭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族 华山新麦草 居群结构 遗传多样性 issr 资源保护
原文传递
青海省冬虫夏草的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的形态性状和ISSR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梁洪卉 程舟 +4 位作者 杨晓伶 李珊 周铜水 张文驹 陈家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地域分布。方法利用形态性状和ISSR标记分析青海省11个县的冬虫夏草样品。结果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冬虫夏草无论是形态性状还是ISSR多态性都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地域分布。方法利用形态性状和ISSR标记分析青海省11个县的冬虫夏草样品。结果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冬虫夏草无论是形态性状还是ISSR多态性都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根据形态性状数据,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大致分成3个组,即分别产于环青海湖地区、青海中东部和南部,但仅基于形态性状来鉴定特定的冬虫夏草十分费力且不可靠。根据ISSR指纹图谱能够鉴定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而且ISSR分析表明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可分成产于环青海湖地区和其他地区两大类,其他地区一大类又可分成青海省南部、中部和东部产区3个平行分支。结论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ISSR分子标记对于冬虫夏草的鉴定和亲缘关系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与形态性状分布相结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冬虫夏草 issr 亲缘关系 地域分布
下载PDF
我国特有植物青檀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晓红 张慧 +3 位作者 王德元 张莉 邵剑文 张小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892-4901,共10页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宣纸纤维来源的重要原材料,现已被列入国家Ⅲ级保护植物。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标记技术,对采自27个地理种群的628个青檀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8对引物共得到66个...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宣纸纤维来源的重要原材料,现已被列入国家Ⅲ级保护植物。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标记技术,对采自27个地理种群的628个青檀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8对引物共得到6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5.45%。分析结果表明,青檀在物种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PPB=95.45%、Ao=1.9545、Ae=1.5729、He=0.3335、I=0.4980、Hb=0.3437)。在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PPB=69.98%、Ao=1.6998、Ae=1.4449、He=0.2561、I=0.3793、Hb=0.2656)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Gst=0.23,ФST=0.25)均处于中等水平。华北地区(30°—42°N)和华南地区(22°—30°N)青檀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并不显著。古老的起源历史、较广的分布范围、异交的繁育系统、风媒种子、长命的生活史以及华南和华北地形和植被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青檀目前遗传格局的主要原因。结合叶绿体序列(cpDNA)序列的遗传结构特征对青檀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策略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谷守芹 范永山 +1 位作者 李坡 董金皋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7-432,共6页
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DNA聚合酶的来源及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DNA模板浓度、Tm(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40条ISSR... 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DNA聚合酶的来源及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DNA模板浓度、Tm(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4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对来自河北、河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的44个菌株进行ISSR分析表明,ISSR标记在我国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40.3%。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8时菌株被分为7个类群。对ISSR揭示的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交配型、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型间的关系密切,而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 影响条件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资源冷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玉荣 罗菊春 喻锦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湖南和广西的6个资源冷杉野生群体共24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108个位点,其中84个是多态性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77.7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34 4,Shanno...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湖南和广西的6个资源冷杉野生群体共24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108个位点,其中84个是多态性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77.7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34 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6 4.6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2.22%~70.37%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92 0~0.219 5,Shannon信息指数为0.134 4~0.339 1.香菇棚群体和银竹老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舜皇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资源冷杉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7 7,说明自然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流Nm为0.411 9,相对较弱,可能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分化有一定影响.基于Nei's遗传距离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6个群体的个体按群体各自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冷杉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9种耐寒杜鹃花亲缘关系ISSR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旭颖 沈向群 张艳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92,共4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辽宁9种耐寒杜鹃花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576条DNA片段,分子量为300~20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4.31条DNA片段。采用DPS软件,计算9种杜鹃花的Nei氏距...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辽宁9种耐寒杜鹃花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576条DNA片段,分子量为300~20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4.31条DNA片段。采用DPS软件,计算9种杜鹃花的Nei氏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9种杜鹃花明显聚为3大类:照白杜鹃、牛皮杜鹃聚为一类;迎红杜鹃、缘毛迎红杜鹃、兴安杜鹃聚为一类;黄杨杜鹃、淀川杜鹃、红枫杜鹃和大字杜鹃聚为一类,其中第2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issr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ISSR和ITS分子标记在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华晶 许修宏 +1 位作者 李春艳 黄晓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100,共7页
利用ISSR和ITS标记对黑龙江省采集的33株野生黑木耳菌株和8个黑龙江省常见栽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CR-ISSR体系,选出9个ISSR引物对菌株DNA进行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扩增条带103条条带... 利用ISSR和ITS标记对黑龙江省采集的33株野生黑木耳菌株和8个黑龙江省常见栽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CR-ISSR体系,选出9个ISSR引物对菌株DNA进行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扩增条带1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为92.2%,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条带11.4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0.6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1.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在0.063~0.924之间。通过ITS序列对黑木耳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利用软件ClustalX 1.83和MAGA 4.1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ITS1、5.8S、ITS2三个区信息为点比例达到52.1%,遗传位点丰富。两种标记方法均显示黑木耳野生菌株间遗传多样性优于栽培菌株。ISSR和ITS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得到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多态性(issr) 内转录间隔区(ITS)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松江鲈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建荣 韩晓磊 +2 位作者 郁建锋 鲍峰 许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35,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丹东和河北秦皇岛2个地区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4个引物对两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27个位点。松江鲈丹东和秦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丹东和河北秦皇岛2个地区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4个引物对两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27个位点。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均为44.44%,Shannon′s指数分别为0.2728、0.2836。Shannon′s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松江鲈UPGMA系统树没有依据群体分别聚类,无明显遗传趋异。两个松江鲈野生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位点与处于濒危状态的江豚类似,多态性位点比例低于濒危状态的平胸龟和长江刀鲚。结果表明:两个地区松江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变异相对贫乏;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个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桂富荣 郭建英 万方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927,共9页
外来生物入侵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国际利益和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影响.入侵种群的分子标记分析是外来入侵生物研究的重要途径.其中,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 外来生物入侵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国际利益和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影响.入侵种群的分子标记分析是外来入侵生物研究的重要途径.其中,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具有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和DNA多态性高等优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ISSR分子标记的原理、技术特征及其实验操作,并简要地阐述了ISSR分子标记在外来入侵植物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检测、入侵来源推测、入侵植物的分布模式及其亲缘关系分析、入侵植物的繁育特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外来入侵植物 遗传多样性检测 亲缘关系分析
下载PDF
华南及邻近地区大刺鳅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华强 李强 +3 位作者 舒琥 岳磊 林婷婷 刘远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了解我国大刺鳅野生资源状况,研究采用ISSR技术分析了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11个地理群体262尾大刺鳅的遗传多样性。10个引物共扩增出112个位点,多态位点95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4.82%。大刺鳅总群体Nei基因多样性h=0.2126、Shan... 为了解我国大刺鳅野生资源状况,研究采用ISSR技术分析了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11个地理群体262尾大刺鳅的遗传多样性。10个引物共扩增出112个位点,多态位点95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4.82%。大刺鳅总群体Nei基因多样性h=0.2126、Shannon信息指数I=0.3358,表明大刺鳅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各群体遗传多样性依次为恩平>红河>屯昌>英德>河池>乐昌>增城>龙岩>五华>仁化>百色。总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4620,显示46.2%的变异来自群体间。总群体基因流Nm=0.5823,表明大刺鳅总群体间缺乏有效的基因交流,遗传漂变是大刺鳅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表明,东江群体和韩江群体聚为一支,西江群体和北江群体聚为一支,大陆群体聚为一大支,然后和海南屯昌群体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遗传多样性 issr 遗传分化 基因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ISSR的栝楼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燕会 李慧慧 +1 位作者 朱玉球 斯金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对栝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栝楼的遗传育种中亲本的组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采自不同种植地区的34份栝楼种质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植地区的栝楼的遗传多态性可达90.0%;根据ISSR聚类结果可将34... 目的对栝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栝楼的遗传育种中亲本的组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采自不同种植地区的34份栝楼种质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植地区的栝楼的遗传多态性可达90.0%;根据ISSR聚类结果可将34份栝楼种质分为食籽用型、药食两用型和野生型3大类群。结论栝楼种质之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种植地区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issr 多态性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无瓣海桑引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海生 陈桂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3,共7页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和深圳的2个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种群共4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96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5.31%。在种群水平上多...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和深圳的2个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种群共4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96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5.31%。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47%。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155 6和0.244 1,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140 3和0.214 2。无瓣海桑从海南引种到深圳后,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降低。依据Nei的基因分化系数和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分析结果,无瓣海桑种群间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但绝大多数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种群间遗传一致度为0.964 5,遗传距离为0.036 2。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同一种群的个体一般都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 petala 遗传多样性 issr 引种
下载PDF
18份樱属材料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成城 杨德明 +3 位作者 李士坤 万佳艺 荣俊冬 郑郁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对福建山樱花、11份日本樱花品种和6份选优材料进行了标记,通过筛选出来的12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14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5个,多态性占93.75%。选取引物UBC808和UBC835构建指纹图谱,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 对福建山樱花、11份日本樱花品种和6份选优材料进行了标记,通过筛选出来的12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14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5个,多态性占93.75%。选取引物UBC808和UBC835构建指纹图谱,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对18份樱属材料进行区分和鉴定。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32~0.8333之间,平均0.6337;遗传距离在0.1823~0.7651之间。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99时,可将18份樱属材料划分为4大类,其中选优材料与福建山樱花或日本樱花亲缘关系较近,但在花色、花期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且能区分和鉴定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能为国内樱花新品种鉴定、优选和商品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秦巴山区石斛属亲缘关系及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江爱明 曹俊 蔡高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77-1983,共7页
为研究秦巴山区石斛属亲缘关系,利用5条ISSR引物对秦巴地区石斛属植物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曲茎石斛(D.flexicaule Z.H.Tsi)和细叶石斛(D.hanco... 为研究秦巴山区石斛属亲缘关系,利用5条ISSR引物对秦巴地区石斛属植物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曲茎石斛(D.flexicaule Z.H.Tsi)和细叶石斛(D.hancockii Rolfe)分别聚为三支,在分子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揭示三者是独立物种。(2)金钗石斛种下6个居群可明显分为2支,LJ、MT、YP和WF遗传一致度较近聚为一支;YJ和PT遗传高度一致,遗传距离最近聚在一起。(3)金钗石斛种下居群间Neis总基因多样性(Ht)为0.388,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934,显示金钗石斛居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揭示了秦巴山区石斛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其鉴定提供了依据,并为金钗石斛的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紫、红黄肉甘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洁 甘学德 +2 位作者 苏明 李开绵 叶剑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650,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21份紫肉、28份红黄肉甘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7对引物共扩增出15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占89.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12条多态性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49份甘薯种质... 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21份紫肉、28份红黄肉甘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7对引物共扩增出15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占89.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12条多态性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49份甘薯种质聚为4大类,类型间遗传差异较大,将红黄薯单独聚为1类,说明紫薯和红黄薯分别具有明显不同的来源和系统演化关系。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93,其中,0.61-0.70之间的种质占51.4%,0.71-0.80之间的占44.0%。而邻近地域育种单位或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对如何在育种中利用这些优异种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质 遗传多样性 issr
下载PDF
甘肃省冬虫夏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子雄 谢放 张楠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1-507,共7页
对采自甘肃省3个冬虫夏草主产区域6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8个样本进行ISSR分析。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条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95条谱带,每一引物扩增获得的ISSR条带数在3-9条之间,扩增片段集中在300-3,000bp。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不... 对采自甘肃省3个冬虫夏草主产区域6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8个样本进行ISSR分析。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条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95条谱带,每一引物扩增获得的ISSR条带数在3-9条之间,扩增片段集中在300-3,000bp。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不加权成对群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的系统树分析,可以看出:分离自同一株虫草上不同部位的样本无显著遗传差异;同一地点样本间的遗传分化较小;不同地域的样本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同时6个地方的冬虫夏草明显地分为3个区域,而在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又各聚为独立的一类,揭示了ISSR分子标记在分析冬虫夏草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issr 遗传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