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危重症789例流行病学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荣格 唐立真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4-5,共2页
目的:研究我院建院三年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痛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建院始2009.7-2012.7三年来在急诊科抢救的789例危重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病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心血管病、... 目的:研究我院建院三年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痛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建院始2009.7-2012.7三年来在急诊科抢救的789例危重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病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中毒、院外死亡是急诊科前五位危重病种;男性多于女性;中年组最多285例,占36.12%;心肺复苏病例数最多的是“院前死亡”,院前死亡中年居多75例,占51.2%,全天就诊高峰在20:00-22:00为就诊高峰。结论:急诊工作的核心是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应关注青年人心里健康。减少自发行为造成致死、致残率,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加强院前急救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急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远程重症监护
2
作者 任晓旭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811-815,共5页
远程重症监护(tele—intensivecare)在解决重症监护专业人员不足,提高社区及偏远地区ICU诊疗水平,降低ICU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ICU最佳医疗实践的实施,提高用药安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远程ICU的效益、运营模式还有许多... 远程重症监护(tele—intensivecare)在解决重症监护专业人员不足,提高社区及偏远地区ICU诊疗水平,降低ICU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ICU最佳医疗实践的实施,提高用药安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远程ICU的效益、运营模式还有许多不明晰之处,有待深入研究。远程ICU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数据安全、法律与制度保障、专业人员的认同、管理与质量改进、患者、家庭和公众的理解。上述环节不断改进,必使远程ICU发展更快、应用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重症监护 远程ICU 远程医学 重症医学专家 成本效益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背景下心脏重症医师临床意识培养的路径探索
3
作者 赵荣 彭庭炜 +6 位作者 张平 贺清 吕珊珊 闫晓丽 郑云 侯力华 冯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506-510,共5页
心脏重症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快速发展,承担着守护重症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由于心脏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和瞬息万变,心脏重症医师需要采取多学科的方法,并结合心血管疾病以及急诊、重症监护和内科方面的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这... 心脏重症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快速发展,承担着守护重症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由于心脏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和瞬息万变,心脏重症医师需要采取多学科的方法,并结合心血管疾病以及急诊、重症监护和内科方面的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要求心脏重症医师对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扎实掌握和理解,还要求其对临床工作实践的规范和积累,即对心脏重症医师临床意识的培养。心脏重症医师临床培养的目标就是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心脏重症患者,而不仅仅是看待心脏本身的问题。理清培养思路,强调整体观、联系观和全面观,抓住培养当中的关键点,探索高效、合理的心脏重症医师培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心脏重症医学 重症医师 培训 临床意识
下载PDF
台湾地区重症医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
作者 唐高骏 吴清平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各大医院先后成立加护病房,其管理及照顾质量在1995年卫生管理部门办理加护病房评鉴后,逐渐上轨道。在全民健康保险论量计酬制度下,加护病房持续扩张,以10万人口之加护病房床数统计,台湾地区为30张。...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各大医院先后成立加护病房,其管理及照顾质量在1995年卫生管理部门办理加护病房评鉴后,逐渐上轨道。在全民健康保险论量计酬制度下,加护病房持续扩张,以10万人口之加护病房床数统计,台湾地区为30张。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联合甄审委员会及6个重症相关医学会,负责办理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考试与资格审查。重症专责医师制度,联合护理师、呼吸治疗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复健师、社工师组成治疗团队,对于病人提供全面性照护。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台湾地区重症医学已建立自己的重症准则,提高重症治疗的质量。战胜败血症治疗准则的教育训练,显著降低败血症病患的死亡率。但仍面临严峻的考验——偏低的健保给付、严格的评鉴规定、过多的医疗纠纷、超长的工作时数,阻碍年轻医护人员持续于重症前线服务的意愿。对未来的展望,除临床照顾外,更应进行基础的重症研究,改善照护流程,为重症病患提供精确有效率的照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质量 重症专责医师 照护准则 评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