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3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 A Review 被引量:149
1
作者 Ray Y. Zhong Xun Xu +1 位作者 Eberhard Klotz Stephen T. Newm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7年第5期616-630,共15页
Our next generation of industry-lndustry 4.0-holds the promise of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long with mass customization, better quality, and improved productivity. It thus enables companies to cope wit... Our next generation of industry-lndustry 4.0-holds the promise of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long with mass customization, better quality, and improved productivity. It thus enables companies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producing increasingly individualized products with a short lead-time to market and higher qualit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y 4.0. Typical resources are converted into intelligent objects so that they are able to sense, act, and behave within a smar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ssociated topics such a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enabled manufacturing, and cloud manufactur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se topics are highlighted based on our analysis. We also review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loT, 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s),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alytics (BDA),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that are used to enabl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Next, we describe worldwide movement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governmental strategic pla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trategic plans from major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Finally, we present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concep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ill spark new ideas in the effort to realize the much-anticipated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4.0 Internet of Things Manufacturing systems Cloud manufacturing Cyber-physical system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系统手机的甜玉米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85
2
作者 杨林楠 郜鲁涛 +2 位作者 林尔升 彭琳 李文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3-168,共6页
为农业智能诊断系统更加廉价、便捷、有效地为普通农户服务,该文针对Android手机终端,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农业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了一个通用的、便于"二次开发"且人机交互技术丰富的数据库和应用程... 为农业智能诊断系统更加廉价、便捷、有效地为普通农户服务,该文针对Android手机终端,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农业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了一个通用的、便于"二次开发"且人机交互技术丰富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并采用"产生式"规则和正向推理方法,设计了甜玉米病虫害的树型图和推理机等,重点研究和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甜玉米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的开发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测试和初步应用的效果显示,该系统具有便携、实用、界面友好和不受有线网络环境限制等特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智能系统 诊断 手机 虫害 甜玉米 ANDROID系统
下载PDF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理论框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4
3
作者 李耀东 崔霞 戴汝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4年第1期27-32,共6页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提出 ,使得我们对复杂性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同时 ,该方法论又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 ,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 ,作用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因此 ,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提出 ,使得我们对复杂性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同时 ,该方法论又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 ,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 ,作用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因此 ,真正实现该系统 ,使之能应用于复杂性研究的实践 ,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作者在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理论框架、设计与实现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集成研讨厅 开放复杂巨系统 智能系统 人机结合 复杂性科学 思维科学 设计
下载PDF
智能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黄苏南 邵惠鹤 张钟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6-395,共10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讨论了智能控制的几个主要理论与方法,最后对智能控制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智能控制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智能建造闭环控制理论 被引量:57
5
作者 樊启祥 林鹏 +2 位作者 魏鹏程 宁泽宇 李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0-670,共11页
智能建造是当前水电、土木等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未来引领带动至关重要。首先,提出智能建造的定义,是指集成融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建造技术及项目管理等知识,对建造物及其建造... 智能建造是当前水电、土木等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未来引领带动至关重要。首先,提出智能建造的定义,是指集成融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建造技术及项目管理等知识,对建造物及其建造活动的安全、质量、环保、进度、成本等内容进行感知、分析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工艺和技术的统称,并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其次,结合近年来面向重大基础设施的智能建造实践,提出智能建造感知、分析、控制和持续优化闭环控制理论,使建造活动在定量描述和对已有的活动行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造活动,具有一定智能行为,保证建造过程可建可控;并论述了智能建造技术和管理融合方式及价值创造案例。研究结果对智能建造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闭环控制 建造体系 价值创造
原文传递
因果关系,贝叶斯网络与认知图(英文)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志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2-556,共5页
 因果关系在预测和推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贝叶斯网络已被用于构建诊断和决策系统.近年来模糊认知留得到了重视.模糊认知图为结构性知识与因果推理提供了又一个理论框架.本文简单介绍贝叶斯网络与认知图及其推理方法在智能系统中的...  因果关系在预测和推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贝叶斯网络已被用于构建诊断和决策系统.近年来模糊认知留得到了重视.模糊认知图为结构性知识与因果推理提供了又一个理论框架.本文简单介绍贝叶斯网络与认知图及其推理方法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模糊认知图 因果关系 认知图 智能系统
下载PDF
地区电网保护定值在线校验智能系统 被引量:44
7
作者 朱永利 宋少群 +2 位作者 朱国强 迟福建 童纯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92,共6页
介绍了一个已投入试运行的地区电网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验智能系统。根据地区电网的特 点,采用面向对象和链表等指针型数据结构对电网进行表示和数据管理,提出了基于矩阵模型的厂 站实时结线分析新方法;总结归纳了地区电网继电保护定值... 介绍了一个已投入试运行的地区电网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验智能系统。根据地区电网的特 点,采用面向对象和链表等指针型数据结构对电网进行表示和数据管理,提出了基于矩阵模型的厂 站实时结线分析新方法;总结归纳了地区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校验规则,提出了不规则线路的保护 灵敏度校验和保护配合校验的策略。以某地区电网为实验对象,对其相间距离、接地距离、零序电 流保护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进行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结线分析 保护定值校验 智能系统 在线系统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病虫害信息采集系统 被引量:45
8
作者 赵庆展 靳光才 +2 位作者 周文杰 汪传建 戴建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190,共8页
为了减少棉田病虫害对棉花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防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采集病虫害信息是对其监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模式下通过人工填写纸质表格采集数据,时空差异性大、统计繁琐、耗时耗力。该文基于移动GIS,以... 为了减少棉田病虫害对棉花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防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采集病虫害信息是对其监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模式下通过人工填写纸质表格采集数据,时空差异性大、统计繁琐、耗时耗力。该文基于移动GIS,以当前主流的Android/IOS手机操作系统为平台,运用GPS定位、离线地图加载、图形绘制等技术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位置及属性信息的快速采集,位置精度可达15 m。通过采用定义JSON模板,实现了异构平台数据的一致性,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信息至服务端的时空数据库,从而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聚合存储,数据从发送至入库可在5 s内完成。服务端运用空间插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可视化表达,并将结果推送给移动终端用户,从而提供病虫害监测、预测服务,准确度可达70%以上。初步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用户参与度好、实时性强、位置精确、经济便捷等特点,为农作物病虫害信息采集及农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智能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采集 时空数据库
下载PDF
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 被引量:30
9
作者 罗公亮 卢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4-332,共9页
智能控制是在常规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目的是在非结构化、不确定性与控制对象有强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实现过程任务(追求目标)的闭环自动控制。虽然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实际控制问题有很大困难,但是把对复杂环... 智能控制是在常规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目的是在非结构化、不确定性与控制对象有强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实现过程任务(追求目标)的闭环自动控制。虽然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实际控制问题有很大困难,但是把对复杂环境建模的严格数学方法研究同人工智能中新兴学派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有可能导致新的智能控制体系结构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研究将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的交汇处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自动控制 常规控制
下载PD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36
10
作者 YANG DianGe JIANG Kun +7 位作者 ZHAO Ding YU ChunLei CAO Zhong XIE ShiChao XIAO ZhongYang JIAO XinYu WANG SiJia ZHANG Ka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446-1471,共26页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s) are believed to change people's life in the near future by making the transportation safer,cleaner and more comfortable. Although many prototypes of ICV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s) are believed to change people's life in the near future by making the transportation safer,cleaner and more comfortable. Although many prototypes of ICV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ove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driving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traffic efficiency, there still exists a significant gap before achieving mass production of high-level ICV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both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key technologies that are needed for future ICVs. It is a challenging task to review all related works and predict their future perspectives, especially for such a complex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ea of research. This article is organized to overview the ICV key technologies by answering thre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ICVs; what are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needed for building an ICV platform; and what are the essential algorithms to enable intelligent driving?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 the article has reviewed the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milestones of ICVs. For the second question, the recent technology advances in 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 sensors, and actuators are presented. For the third ques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lgorithms in decision making, as the percep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 are cov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To achiev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there exist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principle-based approach and data-driven approach.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both approaches are explained and analyzed. Currently automotive engineers are concerned more with the vehicle platform technology, whereas the academic researchers prefer to focus on theoretical algorithms. However, only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from both worlds can we accelerate the production of high-level I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V) autonomous driv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 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 (EEA)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DECISION-MAKING ICV computation platform
原文传递
焦炉加热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军伟 叶阳东 +2 位作者 史天运 蒋秋华 贾利民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焦炉是具有大时滞、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变参数的复杂对象,直行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将直行温度控制到要求的精度范围内.焦炉生产过程既受连续时间信号驱动,又受离散事件信号驱动,本文将焦炉及其操作过程作... 焦炉是具有大时滞、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变参数的复杂对象,直行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将直行温度控制到要求的精度范围内.焦炉生产过程既受连续时间信号驱动,又受离散事件信号驱动,本文将焦炉及其操作过程作为一类混杂系统,研究并开发了焦炉加热智能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神经网络建模、多变量模糊控制、专家控制和预测控制等多种算法,构造了切换系统模型,在北京炼焦化学厂投入生产运行后,取得良好控制效果.该系统对提高焦炭质量,降低能耗和延长炉体使用寿命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加热 智能控制系统 混杂系统 切换系统 焦炭 操作过程
下载PDF
Vague集之间相似度量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夏少云 查建中 +1 位作者 李志辉 唐晓君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分析了现有的5种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方法,指出这些度量方法不能准确刻画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本质,导致了错误的推论.通过确定2个Vague值之间精确相似度存在的最小区间,得到一种新的度量方法———最小区间法.该方法不仅具... 分析了现有的5种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方法,指出这些度量方法不能准确刻画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本质,导致了错误的推论.通过确定2个Vague值之间精确相似度存在的最小区间,得到一种新的度量方法———最小区间法.该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特征和度量效果,而且为匹配算法的改进提供了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VAGUE集 真/假隶属函数 未知性 相似系统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田执祥 乔春生 +1 位作者 滕文彦 刘开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新方法。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所得解就是全局最优解。采用RBF和Bspline核函数学习某隧道前30天的收敛监测数据,用学习得到的最佳支持...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新方法。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所得解就是全局最优解。采用RBF和Bspline核函数学习某隧道前30天的收敛监测数据,用学习得到的最佳支持向量机网络预测30天后隧道的收敛。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 5%。通过对比发现,Bspline核函数比RBF核函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持向量机 变形预测 收敛 智能方法
下载PDF
一类基于状态估计的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故障诊断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春生 胡寿松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1,共5页
针对一类含有建模误差的非线性系统,研究了基于状态估计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一种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然后在进行状态估计的同时用RBF神经网络来逼近系统所发生的故障.故障估计器的输入为系统的状态估计,所估计出的故障既可用作... 针对一类含有建模误差的非线性系统,研究了基于状态估计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一种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然后在进行状态估计的同时用RBF神经网络来逼近系统所发生的故障.故障估计器的输入为系统的状态估计,所估计出的故障既可用作故障容错控制,也可用作报警.根据微分同胚,将含有建模误差的非线性系统变换为易于分析的规范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诊断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仿真例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故障诊断 状态估计器 故障估计器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自动引导车轨迹偏差的智能控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吕广明 孙立宁 +1 位作者 彭龙刚 祁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5-1467,共3页
针对自动化仓储设备AGV固定轨迹控制方式,建立了ACV小车路径偏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偏差与车轮速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到其动态结构图;通过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将该非线性系统简化成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采用多点信... 针对自动化仓储设备AGV固定轨迹控制方式,建立了ACV小车路径偏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偏差与车轮速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到其动态结构图;通过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将该非线性系统简化成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采用多点信号采集,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进一步提高了小车路径偏差的控制准确度。通过对系统加载输入正弦信号,验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引导车 轨迹偏差 智能控制 数学模型 线性系统 模糊控制 跟随性 稳定性 AGV
下载PDF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平 张莉艳 +2 位作者 贾利民 聂阿新 史天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对铁路各专业领域进行综合优化,其最大特点体现在以"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综合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系统中列车、线路、控制中心等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智能性,且彼此间有...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对铁路各专业领域进行综合优化,其最大特点体现在以"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综合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系统中列车、线路、控制中心等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智能性,且彼此间有着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根据智能程度的高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可分为初级、较高级和高级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三个阶段。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需加强信息共享、信息通讯、安全监控、调度指挥等方面的研究,以智能化用户导航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综合运输系统、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智能化铁路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营运管理系统、智能化行车控制与调度系统等组成的服务框架为基础,构件系统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通用技术平台框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铁路运输 体系框架 系统研究
下载PDF
哺乳母猪自动饲喂机电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23
17
作者 熊本海 杨亮 +2 位作者 曹沛 潘晓花 王明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8-33,共6页
随着中国规模化、集约化种猪场数字化智能饲喂需求的快速增加,为解决哺乳母猪少吃多餐且随哺乳日龄变化采食量动态增加的饲喂控制需求,该研究以哺乳母猪为试验对象,将机电系统、无线网络技术、Android技术、SQL Lite网络数据库、电... 随着中国规模化、集约化种猪场数字化智能饲喂需求的快速增加,为解决哺乳母猪少吃多餐且随哺乳日龄变化采食量动态增加的饲喂控制需求,该研究以哺乳母猪为试验对象,将机电系统、无线网络技术、Android技术、SQL Lite网络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与哺乳母猪的营养供给模型集成起来,设计了一种哺乳母猪自动饲喂控制智能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组成一个哺乳母猪智能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供料线、缓冲料仓、料位控制筒、料位调控杆、下料控制线管、螺旋输送机、中央控制箱、下料触发器、料槽及下料管道等,而且通过在系统的微处理器内存预设的采食量模型与雨刷电机精确旋转的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预设饲喂量的准确投料;还通过储料仓的料位控制机构及设置的人工观察孔,可控制缓冲料仓的合理贮料量,尤其对泌乳早期(0~10 d)母猪的存贮料量最佳为大约10 d单头母猪的理论采食量,以保持日粮的新鲜度及减少结拱;预设的采食量的动态投料控制量基本符合哺乳母猪实际采食变化规律,且实际采食量的变化轨迹收敛于对数曲线。基于智能自动饲喂系统中采食量模型计算出不同泌乳日期的预测采食量,按4次/d 的饲喂频率及变化的投料比例(30%,25%,25%及20%)进行定时与定量投喂,与人工饲喂对比,能显著促进哺乳仔猪采食量的增加(P<0.05),以及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平均体质量日增加量(P<0.01)。此外,考虑安装、清理料槽及母猪采食的方便性,建议母猪饲喂器的触发器安装高度大约为10 cm。总之,该文设计的哺乳母猪电子自动饲喂系统无需传感器及电子标识技术的应用,适合在中国中、小型的种猪繁育场的哺乳舍推广应用,且系统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部署方便。进一步指出,母猪自动饲喂器除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 控制系统 智能系统 哺乳母猪 储料仓 触发器
下载PDF
三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和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22
18
作者 许为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9年第1期3-17,共15页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的实践开始进入以智能系统的用户体验(UX)和创新设计为重点的阶段。当前的UCD实践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和创新设计的有效方法,工程心理学和人因学等人因学科应该提供学科支持。本研究提出了11种针对智能系统UX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的实践开始进入以智能系统的用户体验(UX)和创新设计为重点的阶段。当前的UCD实践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和创新设计的有效方法,工程心理学和人因学等人因学科应该提供学科支持。本研究提出了11种针对智能系统UX设计的提升UCD的方法;提出了一个UX驱动的创新设计概念模型,并且归纳总结了9种UX驱动的创新设计方法;针对复杂智能系统的UX设计,本研究建议采用人因学科的6种新方法。本研究表明人因学科可以为UCD方法的提升提供学科支持,促进智能系统的UX和创新设计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体验 创新设计 人因学 工程心理学
下载PDF
智能监控中基于头肩特征的人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锋 王宣银 王全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针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研究了智能监控中人体目标的自动检测,提出了运动目标头肩模型提取和支持向量机头肩模型验证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差分图像的边缘检测与轮廓跟踪相结合,有效地消除了目标影子干扰的影响;利用人体局部形... 针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研究了智能监控中人体目标的自动检测,提出了运动目标头肩模型提取和支持向量机头肩模型验证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差分图像的边缘检测与轮廓跟踪相结合,有效地消除了目标影子干扰的影响;利用人体局部形状特征区分人体目标,解决了实际应用场合中人体易受到遮挡的问题;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器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容易欠学习与过学习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正确率,在智能监控系统中能自动检测运动人体目标,为智能监控中人体目标自动检测和跟踪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 人体检测 目标提取 不变矩 支持向量机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综合集成研讨厅共识达成模型及其实现 被引量:19
20
作者 熊才权 李德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13-1918,共6页
阐述了共识的基本概念,将综合集成研讨厅中的共识分为提案共识与决策共识两种,它们分别形成于"同步1-异步-同步2"研讨过程的两个同步阶段。给出了提案共识与决策共识达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群体研讨环... 阐述了共识的基本概念,将综合集成研讨厅中的共识分为提案共识与决策共识两种,它们分别形成于"同步1-异步-同步2"研讨过程的两个同步阶段。给出了提案共识与决策共识达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群体研讨环境,以实现提案共识与决策共识的可视化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集成研讨厅 提案共识 决策共识 共识达成模型 群体研讨环境 智能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