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整合素α_vβ_3为靶点的RGD配体在抗肿瘤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媛媛 王继红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9-305,共7页
整合素αvβ3是一种能特异性识别RGD序列的膜受体蛋白,其与含RGD(Arg-Gly-Asp)模体的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在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浸润及肿瘤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整合素αvβ3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 整合素αvβ3是一种能特异性识别RGD序列的膜受体蛋白,其与含RGD(Arg-Gly-Asp)模体的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在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浸润及肿瘤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整合素αvβ3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其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肿瘤新生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因此近年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也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有研究显示,几种RGD毒素蛋白不但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靶向结合到肿瘤部位从而具有直接抗肿瘤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浸润功能,而且它们还具有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因此RGD毒素蛋白可从上述两方面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本文就整合素αvβ3为靶向的RGD配体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靶向治疗和抗血管新生应用及前景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RGD配体 肿瘤靶向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不同剂量天葵颗粒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VEGF、ITG-β3及胚胎着床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虹秀 毛惠 吴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10-314,I0001,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天葵颗粒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整合素-β3(ITG-β3)及胚胎着床影响。方法:选取SPF级性成熟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天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天葵颗粒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整合素-β3(ITG-β3)及胚胎着床影响。方法:选取SPF级性成熟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天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补佳乐组各1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造模同时天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2.5、6.25、3.125 g/kg中药悬混液0.5 ml灌服,补佳乐组给予补佳乐0.104 mg/kg灌服,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服。造模完成后,将雌鼠和雄鼠按2:1比例合笼,在妊娠第5、8 d时,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取腹主动脉血并剥离子宫体,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E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血管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检测VEGF、ITG-β3表达并计算孕鼠数及着床胚泡数。结果:妊娠第5 d时,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病变明显,血管数量,血清E2、P水平,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ITG-β3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补佳乐和中、高剂量天葵颗粒组子宫内膜病变改善明显,血管数,血清E2、P水平,内膜组织中VEGF、ITG-β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妊娠第8 d时,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着床胚泡数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补佳乐和低、中、高剂量天葵颗粒组着床胚泡数升高(P<0.05)。结论:天葵颗粒可能通过提高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促进VEGF、ITG-β3表达,改善子宫内膜中血供而提高着床胚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模型大鼠 肾虚血瘀 天葵颗粒 雌二醇 孕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整合素-β3
下载PDF
雌、孕激素受体、环氧合酶-2及整合素-β_3在输卵管中的表达及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学慧 王莉芬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环氧合酶(COX)-2及整合素-β3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人妊娠输卵管、17例增生期正常输卵管、17例分泌期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中ER、PR、COX-2及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环氧合酶(COX)-2及整合素-β3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人妊娠输卵管、17例增生期正常输卵管、17例分泌期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中ER、PR、COX-2及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ER、PR在增生期输卵管中有表达,在分泌期输卵管中表达率较增生期强(P<0.05)。ER、PR在妊娠输卵管中的阳性(+++)表达率比正常输卵管明显降低(P<0.05)。②COX-2在增生期和分泌期输卵管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在妊娠输卵管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输卵管明显增高(P<0.05)。③整合素-β3在妊娠输卵管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分泌期的输卵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ER、PR在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降低和COX-2表达增强可能与输卵管妊娠相关;②整合素-β3可能不参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输卵管 异位妊娠 ER PR COX-2 整合素-β3
下载PDF
整合素-α2和-β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龙显科 王俊利 +1 位作者 潘国刚 黄建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和整合素-β3(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80例...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ITGA2)基因C807T和整合素-β3(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80例对照组ITGA2和ITGB3的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455倍(OR=1.455,95%CI:1.134-1.866),携带T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个体血浆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基因;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2 整合素-β3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C-fos和整合素β_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窗口期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雪艳 李艳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EM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fos蛋白、整合素β3表达,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fos蛋白在EM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EM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fos蛋白、整合素β3表达,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fos蛋白在EM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7.98士12.85、136.04士17.86(P<0.05);整合素β3在两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1.63士13.27、110.78士12.88(P<0.05),c-fos蛋白与整合素β3表达无相关性,r=-0.345,P>0.05。结论:EM患者窗口期在位子宫内膜c-fos蛋白表达增高,整合素β3表达明显降低,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容受性 C-FOS蛋白 整合素β3
原文传递
整合素β_3反义寡核苷酸抗小鼠妊娠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绍娟 谌兵来 +1 位作者 顾勉琴 陈亚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ASODN)活体转染假孕小鼠子宫内膜抗早孕的可能性。方法 将 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注入假孕1 d小鼠子宫,同时同侧输卵管植入2细胞期受精卵10枚,小鼠正常饲养,5 d 天取小鼠子宫内膜进行Western Blotting...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ASODN)活体转染假孕小鼠子宫内膜抗早孕的可能性。方法 将 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注入假孕1 d小鼠子宫,同时同侧输卵管植入2细胞期受精卵10枚,小鼠正常饲养,5 d 天取小鼠子宫内膜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整合素β3蛋白表达情况;19 d进行小鼠子代出生率评估。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5 d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蛋白强表达,10 pmol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假孕小鼠子 宫内膜后5 d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蛋白减弱表达,100 pmol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时弱表达,单纯脂质 体轻度影响其表达;19 d进行小鼠子代出生率评估,受孕鼠转染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后子代小鼠出生抑制率 为85%。结论 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整合到假孕小鼠子宫内膜抑制其蛋白表达,阻止胚胎着床。由于 例数较少,其整合素β3反义寡核苷酸后抑制子代小鼠出生率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小鼠 反义寡核苷酸 子宫内膜 转染 表达 子代 假孕 细胞期 蛋白
下载PDF
整合素β_3和组织蛋白酶D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刚 陈谦学 +2 位作者 吴立权 张化明 邹志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整合素β3(Integrin-β3,Int-β3)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星形细胞瘤侵袭性生长和恶性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47例脑胶质瘤(Ⅰ-Ⅱ级24例,Ⅲ-...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整合素β3(Integrin-β3,Int-β3)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星形细胞瘤侵袭性生长和恶性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47例脑胶质瘤(Ⅰ-Ⅱ级24例,Ⅲ-Ⅳ级23例)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Int-β3和CathD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Int-β3和CathD染色的阳性面积率和平均光密度,并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Ⅲ-Ⅳ胶质瘤Int-β3和Cath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P<0.01);Ⅰ-Ⅱ胶质瘤CathD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但Int-β3表达在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nt-β3和CathD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1)。结论Int-β3和CathD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及恶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组织蛋白酶D 脑胶质瘤
下载PDF
整合素β3与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志荣 朱瑞平 吴云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1-134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Integrin-β3)和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12例正常胃黏膜中Integrin-β3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Integrin-β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Integrin-β3)和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12例正常胃黏膜中Integrin-β3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Integrin-β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72.9%比25.0%,P〈0.01);正常胃黏膜中Fas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83.3%比33.3%,P〈0.01);Integrin-β3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Fas蛋白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均〉0.05)。胃癌组织中Integrin-β3与Fas表达具有显著等级负相关(r=-0.429,P〈0.01)。结论Integrin-β3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整合素β3 FAS 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Osteoclasts:New Insights 被引量:27
9
作者 Xu Feng Steven L.Teitelbaum 《Bone Research》 SCIE CAS 2013年第1期11-26,共16页
Osteoclasts, the bone-resorbing cell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adult bone remodeling. They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rious bone disorders. Osteoclasts differentiate from cells o... Osteoclasts, the bone-resorbing cell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adult bone remodeling. They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rious bone disorders. Osteoclasts differentiate from cells of the monocyte/macrophage lineage upon stimulation of two essential factors, the mon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 and receptor activation of NF-κB ligand (RANKL). M-CSF binds to its receptor c-Fms to activate distinct signaling pathways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of osteoclast precursors and the mature cell. RANKL, however, is the primary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 and promot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mainly through controlling gene expression by activating its receptor, RANK. Osteoclast function depends on polarization of the cell, induced by integrin avβ3, to form the resorptive machinery characterized by the attachment to the bone matrix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ne-apposed ruffled border. Recent studies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resorption. In particular, c-Fms and RANK signaling have been shown to regulate bone resorption by cross-talking with those activated by integrin avβ3. This review discusses new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CLAST bone remodeling M-CSF RANKL integrin avβ3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润侠 刘艳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接受性指标整合素亚单位β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影响。方法EM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方治疗组(30例)和丹那唑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应用免疫...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接受性指标整合素亚单位β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影响。方法EM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方治疗组(30例)和丹那唑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TNF-α、整合素亚单位β3表达情况,应用HSCORE评分作半定量分析,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整合素亚单位β3的表达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TNF-α则明显降低,整合素亚单位β3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TNF-α表达,增强整合素亚单位β3的表达,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的接受性来提高EM不孕患者的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肾活血方 整合素亚单位β3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军 宗利丽 李亚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皮下移植病灶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射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250μg/只),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PBS,1周2次。4周后... 目的研究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皮下移植病灶模型。治疗组尾静脉注射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Lm609(250μg/只),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PBS,1周2次。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病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微血管密度(MVD)及整合素avβ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皮下移植病灶质量分别为(0.82±0.09)g和(0.51±0.93)g(P<0.05),病灶组织中MVD则分别为31.2±4.4和14.4±1.8(P<0.05),治疗组病灶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微血管形成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整合素 avβ3 SCID小鼠
下载PDF
子宫内膜吸刮术对着床相关因子及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丽 姜俊怡 +1 位作者 乔鹏云 任春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55-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吸刮术对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再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连续就诊的148例反复着床失败...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吸刮术对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再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连续就诊的148例反复着床失败的不孕症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4例。试验组于再次IVF-ET周期前1个月经周期第8~10天时行子宫内膜吸刮术,对照组未行。两组患者均采用长方案超促排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OPN的表达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进行吸刮术后,整合素αVβ3和OPN的表达总染色评分〔(6.4±1.2)、(6.8±1.3)分〕均高于吸刮术前〔(4.1±0.8)、(3.6±0.7)分,P〈0.05〕及对照组〔(4.5±0.8)、(3.7±0.8)分,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妊娠患者的整合素αVβ3和OPN表达总染色评分均高于非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1.9%(31/74)、22.6%(42/186)、37.8%(28/74),高于对照组的21.6%(16/74)、11.5%(21/183)、17.6%(13/74)(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和OPN与胚胎着床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吸刮术可增强二者的表达,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从而改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行再次IVF-ET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刮宫术 整合素ΑVβ3 骨桥蛋白质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下载PDF
量子点偶联RGD用于喉癌血管的靶向活体成像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小妹 王晓梅 +5 位作者 冯刚 陈强 林桂淼 赵郡婷 许改霞 牛憨笨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2,共6页
研究了偶联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D-苯丙氨酸-赖氨酸[c(RGDfK)]肽段的CdSe/ZnS量子点(QDRGD)对喉癌血管靶向成像。利用羧基与氨基反应将c(RGDfK)肽段与QD偶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QD-RGD在RMPI1640培养基和小鼠血清溶液中的光谱... 研究了偶联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D-苯丙氨酸-赖氨酸[c(RGDfK)]肽段的CdSe/ZnS量子点(QDRGD)对喉癌血管靶向成像。利用羧基与氨基反应将c(RGDfK)肽段与QD偶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QD-RGD在RMPI1640培养基和小鼠血清溶液中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检测;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QD-RGD对Hep-2细胞和MCF-7细胞上整合素αvβ3的靶向性;最后将QD-RGD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检测了其对皮脊翼视窗中喉癌血管的靶向性。结果表明QD-RGD的发射光谱在RMPI1640培养基4h内没有明显变化,在小鼠血清中24h内发射光谱的荧光强度仅下降了20%;对细胞荧光成像表明QD-RGD能特异性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αvβ3结合;血管成像表明QD-RGD在注射2h后聚集在喉癌局部血管,24h后QD-RGD从血管中移除。该研究表明QD-RGD能用于活体喉癌肿瘤血管靶向成像,这为喉癌的靶向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量子点 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D苯丙氨酸-赖氨酸肽段 整合素av β3 皮脊翼视窗 瘤血管
原文传递
整合素素α_Ⅴβ_3受体显像剂^(18)F标记RGD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立振 杨敏 《同位素》 CAS 2011年第B12期68-75,共8页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整合素αⅤβ3受体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成为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整合素αⅤβ3受体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成为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可特异性地与整合素αⅤβ3受体结合,18 F标记的RGD肽类化合物PET显像可无创、动态地定量监测整合素αⅤβ3受体表达,在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及抗血管新生评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18F标记RGD肽在肿瘤αⅤβ3受体显像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RGD肽 整合素αⅤβ3 受体显像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桥蛋白、整合素ανβ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樑卿 周龙书 史文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ανβ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NE)、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AH)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中的OPN、整合素ανβ3表...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ανβ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NE)、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AH)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中的OPN、整合素ανβ3表达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和整合素ανβ3在NE、AH、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5.0%、86.7%;15.0%、40.0%、75.6%;二者的表达从NE到EC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增高;二者的表达随着子宫内膜腺癌的分化降低而增加,随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发展,其表达均显著增加,二者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①OPN和整合素ανβ3在EC中呈明显阳性表达,二者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②EC中OPN、ανβ3表达呈正相关,同时检测OPN和整合素ανβ3有望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骨桥蛋白 整合素 ανβ3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结核杆菌侵染破骨细胞对骨质破坏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体外研究
16
作者 常龙 常跃良 +2 位作者 费乐 顾占贵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3-1031,共9页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侵染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模型,探讨结核杆菌侵染OC后对骨质破坏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的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全血中的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利用核因子κB受体...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侵染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模型,探讨结核杆菌侵染OC后对骨质破坏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的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全血中的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利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以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使其成为OC,对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将已经构建好的具有卡那霉素(Kana)抗性的H37Rv pMV261-GFP绿色荧光结核菌株进行复苏并加入10%的油酸、白蛋白、葡萄糖和过氧化氢酶添加剂(oleic albumin dextrose catalase,OADC)、7H9以及含卡那霉素的结核杆菌专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至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为600nm时的0.5左右备用;以单纯OC培养为空白对照组;用结核杆菌以不同转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侵染OC 24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最高的MOI为后续实验MOI,使用H37Rv以此MOI侵染OC为实验组;荧光显微镜及结核杆菌抗酸染色分别观测实验MOI时结核杆菌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蛋白激酶K(cathepsin K,CK)、碳酸酐酶2(carbonic anhydrase 2,CA2)、整合素-β3(integrin-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磷酸化酪氨酸激酶产物(P-src)、CK、CA2、Integrin-β3、MMP-9的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P-src、CK、CA2、Integrin-β3、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RAP染色显示细胞培养15d后90%以上为OC,可以用于进行实验。荧光结核杆菌成功将其OD值培养为600nm时的0.5。MTT比色法结果显示:在MOI为20∶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P<0.05),此为实验组MOI;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破骨细胞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蛋白激酶K(CK) 碳酸酐酶2(CA2) 整合素-β3(integrin-β3)
下载PDF
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红清 李亚里 +2 位作者 邹杰 徐兰枝 汪淑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1期41-43,52,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 目的探讨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LM609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这为子宫内膜能够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提供了一个依据;整合素аvβ3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由此证实抗血管治疗EMs的途径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鸡胚绒毛尿囊膜 整合素avβ 3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_3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向东 田新梅 +5 位作者 周小金 郭彩琴 臧嘉 许飞 唐秋莎 陈道桢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生长的影响,为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杀伤作用,形态学观察细胞变化。结...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生长的影响,为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杀伤作用,形态学观察细胞变化。结果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整合素αvβ3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整合素αvβ3抗体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为抗整合素αvβ3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乳腺癌 噻唑蓝比色法
下载PDF
骨唾液酸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振连 康小玲 +3 位作者 李辉斌 廖燕霞 彭大云 郜红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1940-1943,共4页
骨唾液酸蛋白(BSP)是由骨基质和肿瘤细胞分泌,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种非胶原磷酸化糖蛋白,通过与整合素avβ3结合,可以介导肿瘤细胞与ECM的黏附作用、促进ECM的降解、参与血管生成和体液免疫等,在恶性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 骨唾液酸蛋白(BSP)是由骨基质和肿瘤细胞分泌,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种非胶原磷酸化糖蛋白,通过与整合素avβ3结合,可以介导肿瘤细胞与ECM的黏附作用、促进ECM的降解、参与血管生成和体液免疫等,在恶性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本文概述了BSP的生物学特性及近年来BSP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而评估其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唾液酸蛋白 整合素avβ3 进展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β_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骆婕 荆永萍 +2 位作者 郭妹 廖凤儿 陶莹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β_3(integrin-β_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共40例为病例组,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β_3(integrin-β_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共40例为病例组,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两组EMI组织中LN和integrin-β_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病例组子宫腺肌病病灶(adenomyosis lesion,AL)组织中LN和integrin-β_3蛋白的表达。结果 LN和integrin-β_3在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为(8.22±2.76)PU和(17.79±5.11)PU,LN在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ntegrin-β_3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和integrin-β_3在病例组AL组织中的表达为(5.12±0.88)PU和(13.58±4.08)PU,两者均明显低于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P<0.05)。LN和integrin-β_3在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N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而LN和integrin-β_3还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病灶增大扩散有关,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病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肌层界面 层粘连蛋白 整合素β3 子宫腺肌病病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