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生态安全状态及趋势定量评价 被引量:72
1
作者 高长波 陈新庚 +1 位作者 韦朝海 彭晓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91-2197,共7页
为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法赋权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从时间尺度上(1990~2004年)对广东... 为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法赋权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从时间尺度上(1990~2004年)对广东省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1990年的0.125增加至2004年的0.402,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区域生态压力在不断加大及生态安全现状水平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对广东省环境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评估,得出在实现环境目标的情景下,2010规划年和2020规划年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分别达到0.533(临界安全)和0.691(较安全).评价方法简单直观,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 评价 时间尺度 综合指数 广东省
下载PDF
地震崩滑预测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丁彦慧 王余庆 +1 位作者 孙进忠 唐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75-480,共6页
在对我国已有地震崩塌和滑坡资料 (简称崩滑 )的研究分析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崩滑的由粗至细、分级预测地震崩滑的方法。 1 )建立地震崩滑最大震中距 ( Rm)与地震震级 ( Ms)间关系的初判准则 ;2 )综合考虑岩性、结构类... 在对我国已有地震崩塌和滑坡资料 (简称崩滑 )的研究分析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崩滑的由粗至细、分级预测地震崩滑的方法。 1 )建立地震崩滑最大震中距 ( Rm)与地震震级 ( Ms)间关系的初判准则 ;2 )综合考虑岩性、结构类型、地形、气象、地震等因素对地震崩滑的共同作用 ,并对不同因素的主次作用进行区分和量化 ,建立预测地震崩滑的再判准则。并用 1 996年 2月 3日丽江 7.0级地震引发的地震崩塌和滑坡实例对此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崩塌和滑坡 地震崩滑最大震中距 地震震级 综合指标法 预测方法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AHP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邵波 陈兴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
建立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甘肃省的生态环境作了综合全面的评价,并提出了主要生态... 建立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甘肃省的生态环境作了综合全面的评价,并提出了主要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对策,以确保甘肃省生态环境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甘肃省 AHP分析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法 统计分析 生态因子 影响因子 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 相应对策 排序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田裘学 周伶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采用多指标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的变化规律及其给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减少和消除城市大气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的卫生学依据和防治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的严重污染、已对人... 采用多指标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的变化规律及其给人群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减少和消除城市大气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的卫生学依据和防治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的严重污染、已对人群的健康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中,对健康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的主要是气相污染物,其次是尘。就室内污染来讲,家庭燃煤和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防治和研究气相污染物对人群健康产生的综合危害,应提到与防治尘污染的同等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综合评判 健康指数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1 位作者 张裕芬 李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7-92,共6页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现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赋值;最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为0.49,2010年为0.55,2020年为0.67,分别处于警戒、警戒和较好状态。说明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响应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天津滨海新区 生态环境安全 DPSIR模型 综合指数 评价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荣冰凌 陈春娣 邓红兵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基本数量特征、景观格局、社会管理因素和生态功能等4个Ⅱ级指标以及16个Ⅲ级指标,并依次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现状进...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基本数量特征、景观格局、社会管理因素和生态功能等4个Ⅱ级指标以及16个Ⅲ级指标,并依次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67,处于第Ⅱ级下游,表明北京城市绿色空间面积适当、结构较合理,生态功能发挥良好,总体建设较好;但同时也存在景观连接度较差、可达性不好、居民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北京
下载PDF
电网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自发 张在宝 +2 位作者 杨滨 王智冬 齐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28-2938,共11页
现代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电网大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从事故经济损失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的分类方法和损失评估指标构建原则,从伤亡人员、供电部门及电力用户经济损失和大停电间接经... 现代社会对电力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电网大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从事故经济损失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的分类方法和损失评估指标构建原则,从伤亡人员、供电部门及电力用户经济损失和大停电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构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电力用户生产工艺流程、停电损失等特性,分别建立第一、二、三产业典型用户及城乡居民单位停电损失模型以及高危行业人员伤亡期望模型和伤亡人员经济损失量化模型。根据某城市停电统计数据,计算出停电后社会综合损失,并与国际典型大停电事故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大停电 综合损失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综合观测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高阳 刘悦忻 +2 位作者 钱建利 郭游 胡迎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10-2021,共12页
全面掌握区域自然资源现状,以此为数据基础进行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综合开发及统筹布局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观测、识别区域生态保护及修复节点是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江西省万年县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 全面掌握区域自然资源现状,以此为数据基础进行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综合开发及统筹布局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观测、识别区域生态保护及修复节点是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江西省万年县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类型、DEM、道路数据和自然保护地数据对区域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观测;同时基于In VEST模型、粒度反推法以及区域现状确定生态源地;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道路因子构建综合阻力面;并使用电路理论判定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点。结果表明:(1)万年县生态源地面积95.93 km2,林地为主要源地类型,其对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至关重要;生态廊道长度217.89 km,其中,贯穿全域的33条关键廊道需要优先保护,未来可作为自然资源综合观测及监测的重点区域。(2)识别出"夹点"11处,"障碍点"74处,区域生境连通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基于电路理论,通过源地选取、阻力面及廊道构建、重要战略点识别等,整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针对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不同分区的资源优化策略,对于提高区域资源供给能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观测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廊道 重要战略点 资源优化分区 指标选取 电路理论 万年县
原文传递
不同番茄品种畸形果发生的比较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天来 王平 +2 位作者 郭泳 须晖 何莉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4,共5页
综合比较7个番茄品种的畸形果发生率、发生类型、平均级数及综合指数的结果表明:西粉3号畸形果发生最为严重,佳粉10号和沈粉3号次之,东农704和中蔬5号较轻,L-402和辽粉杂3号最轻。其中西粉3号、佳粉10号和沈粉3... 综合比较7个番茄品种的畸形果发生率、发生类型、平均级数及综合指数的结果表明:西粉3号畸形果发生最为严重,佳粉10号和沈粉3号次之,东农704和中蔬5号较轻,L-402和辽粉杂3号最轻。其中西粉3号、佳粉10号和沈粉3号不仅畸形果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畸形果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尹峰 张贵 朱玉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3,共5页
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和关键的步骤,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为此,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公益林稳定性、生态公益林对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公益林影响、生态公益林利... 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和关键的步骤,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为此,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公益林稳定性、生态公益林对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公益林影响、生态公益林利用效率4项标准构建了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以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衡量生态公益林质量状况。并在广州市黄埔区5个马尾松小班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生态公益林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
下载PDF
基于氮磷指数的小流域氮磷流失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平 高阳昕 +2 位作者 刘云慧 段美春 宇振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8-1025,共8页
识别区域氮磷流失综合风险分布状况并对氮磷流失进行综合调控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但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氮或磷流失风险的单独评估和调控,以密云水库沿湖集约化农区东庄小流域为例,应用氮指数、磷指数及氮磷综合指数法,对区... 识别区域氮磷流失综合风险分布状况并对氮磷流失进行综合调控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但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氮或磷流失风险的单独评估和调控,以密云水库沿湖集约化农区东庄小流域为例,应用氮指数、磷指数及氮磷综合指数法,对区域氮磷流失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氮、磷流失风险总体上较小,80%以上的区域均处于氮、磷流失的无风险或低风险区,但氮、磷流失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氮流失的高度风险区集中在山地中土壤侵蚀指数较大的果园;而磷流失的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农业用地。氮磷综合风险指数显示,93.1%的区域处于无风险和低风险区,中度以上风险区占总面积的6.9%,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有着较高的肥料施用、地势陡峭且处在河流沿岸的农业用地或山地中。单独考虑氮指数或磷指数都难以反映区域氮磷流失的综合风险状况,容易忽略磷指数高氮指数低、氮指数高和磷指数低以及氮、磷风险在中等的区域。因此,在氮、磷流失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氮磷流失风险的综合评价,可为氮磷流失的综合调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氮指数 磷指数 综合指数 氮磷流失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卢升荣 蒋惠园 刘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以Theil指数为衡量指标,从人均、单位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测算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通过LMDI分解分析交...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以Theil指数为衡量指标,从人均、单位增加值、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测算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通过LMDI分解分析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人均碳排放、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差异大于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差异;能源结构、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换算周转量抑制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72%、56.6%、41.68%),单位换算周转量增加值、人均GDP、人口促进CO_2排放(贡献率分别为7.99%、88.99%、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区域差异 THEIL指数 影响因素 LMDI分解 CO2排放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臧秀清 许楠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税收征管效率是评价税务机关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标,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科学评价税收征管效率的基础和重点。本文分析了税收征管效率的内涵及外延,通过实证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效率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煤炭企业智慧矿山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邱硕涵 谭章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9-266,共8页
智慧矿山建设是当前煤炭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企业对自身智慧矿山建设情况的了解不足,导致在智慧矿山建设中存在盲目、低效的显现。为了帮助企业正确认识自身智慧矿山建设程度,首先对智慧矿山的基本体系进行阐述研究,构建... 智慧矿山建设是当前煤炭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企业对自身智慧矿山建设情况的了解不足,导致在智慧矿山建设中存在盲目、低效的显现。为了帮助企业正确认识自身智慧矿山建设程度,首先对智慧矿山的基本体系进行阐述研究,构建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提出衡量智慧矿山建设程度的指标体系。之后对智慧矿山的建设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梳理,提出智慧矿山的阶段性建设思路,并以智慧矿山的建设阶段划分为指导,将智慧矿山的建设程度分为数字矿山、感知矿山和智慧矿山3个等级,以此衡量企业智慧矿山的建设程度,以期帮助企业加强对自身智慧矿山建设情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自动化 管理信息化 工程数字化 指标体系 煤炭企业 智慧矿山
下载PDF
近岸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保栋 韩彬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在借鉴国外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海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现有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资料状况,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近海特点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了生物学质量要素、水质要素、沉积物质... 在借鉴国外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海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现有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资料状况,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近海特点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了生物学质量要素、水质要素、沉积物质量要素和生物体质量要素共4类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标准对各类指标进行赋分,最后集合4类评价指标得分,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劣"共5个最终级别。将此方法应用于胶州湾海域,结果表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胶州湾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良/中"级水平,且逐渐趋于好转。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指标 近岸海域 胶州湾
下载PDF
外来树种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叶 张川红 +4 位作者 郑勇奇 林培群 余雪标 姜英淑 沙海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日益多样化的树木引种迫切要求对外来树种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种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本文采用4层结构设计,从外来种的适应性、繁殖扩散、危害、观赏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确定了综合评价... 日益多样化的树木引种迫切要求对外来树种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种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本文采用4层结构设计,从外来种的适应性、繁殖扩散、危害、观赏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确定了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并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外来树种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等级且提出相关管理措施和栽培建议,并对北京市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引种栽培的14种主要外来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美国白蜡(Faxinus americ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火炬树(Rhus typhina)等外来树种较适合在城市园林绿化栽培模式和生态林栽培模式中使用;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铅笔柏(Juniperus virginiana)、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等外来树种更适合在自然保护栽培模式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树种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管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一种燃煤发电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数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军 李永华 阎维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4-148,共5页
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试行的节能调度,基本只以供电煤耗来评价燃煤发电的节能效果,但供电煤耗并不能全面反映燃煤电厂的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考虑煤耗、污染排放量、水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建立燃煤发电节... 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试行的节能调度,基本只以供电煤耗来评价燃煤发电的节能效果,但供电煤耗并不能全面反映燃煤电厂的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考虑煤耗、污染排放量、水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建立燃煤发电节能减排的一种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燃煤发电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数,对5个电厂进行了节能减排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反映燃煤发电的节能减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发电 节能减排 综合评价 指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SP法的铁路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艳辉 罗文婷 郭晓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对铁路应急体系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铁路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属性多样等特性,提出选用SP法对铁路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传统SP法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SP... 在对铁路应急体系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铁路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属性多样等特性,提出选用SP法对铁路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传统SP法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SP法,克服传统的SP法忽视指标权重而产生的误差,并使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根据铁路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性,采用改进的SP法对该体系进行评价。最后以青藏铁路公司为例对其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借此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根据该方法的特性指出其在其它领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能力 综合评价 改进SP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颖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49,共6页
通过改进和发展现有"创意指数",量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效果。从市场需求、企业主体、平台建设、政策环境四个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因出发,从十一个领域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涵盖消费基础、市场体系、对外贸... 通过改进和发展现有"创意指数",量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效果。从市场需求、企业主体、平台建设、政策环境四个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因出发,从十一个领域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涵盖消费基础、市场体系、对外贸易、规模效益、技术能力、骨干企业、交易平台、人才集聚、行业自治、经济政策、执法保障等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统计测算,重点分析浙江省创意产业融合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省情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融合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指数
下载PDF
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彬 杨校生 +1 位作者 吴明 萧江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海岛林业生态安全是以林业生态为核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笔者以浙江秀山岛为例,建立了海岛林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熵权法和专家意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海岛林业生态安全指数。由1... 海岛林业生态安全是以林业生态为核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笔者以浙江秀山岛为例,建立了海岛林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熵权法和专家意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海岛林业生态安全指数。由1990年到2007年秀山岛的林业安全指数,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可知,秀山岛的林业安全指数从2003年起不断减低,2007年的林业安全指数仅为0.42,趋于不安全级别。由秀山岛林业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可知,人为压力的效用大于自然压力效用,人类对林业生态安全关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林业 生态安全 综合指数 秀山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