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居蟹的艺术”: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25
1
作者 邓宁华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91-101,127,共11页
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着合法性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困境,并缺乏自主性,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天津市两个省级体制内社会组织的个案调查,却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之相反(而并不矛盾)的特殊事实。为了重构这两个组织获得合法性和经济资源... 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着合法性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困境,并缺乏自主性,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天津市两个省级体制内社会组织的个案调查,却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之相反(而并不矛盾)的特殊事实。为了重构这两个组织获得合法性和经济资源及其一定的自主性的特殊逻辑,本文首先对组织社会学的资源依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体制内社会组织对国家-社会的合法性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依赖的分析框架;然后,重构了两个个案对国家与社会的双重依赖格局,特别是揭示了其平衡这一依赖的相关策略。缺乏社会基础的体制内社会组织凭借和利用国家的特殊合法性支持而进入到社会领域中以汲取资源的相关策略,被称为"寄居蟹的艺术"。本文作为一项个案研究,其分析有利于提出研究假设,而其结论不能直接普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新制度主义 体制内社会组织 国家与社会 环境适应策略
下载PDF
西方监管理论:文献综述和理论清理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鹏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5,共5页
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研究的著作成果开始不断涌现,但对于西方监管理论进行系统性清理的文献却不多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研究方法,将西方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以及行政学中有关监管研究的文献观点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区分为公共利益理论... 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研究的著作成果开始不断涌现,但对于西方监管理论进行系统性清理的文献却不多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研究方法,将西方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以及行政学中有关监管研究的文献观点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区分为公共利益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监管政治理论、制度主义理论以及观念推动理论五种不同理论,并对每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以此为下一步本土化监管理论的产生列明应有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 利益集团理论 监管政治理论 制度主义理论 观念推动理论
原文传递
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路径研究述评
3
作者 罗章保 程德俊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7-1738,共12页
通过文献述评的方法,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整合。研究发现: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包括驱动机制、内容对象、层次结构和结果期望4个定义模块;制度视角下的... 通过文献述评的方法,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整合。研究发现: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包括驱动机制、内容对象、层次结构和结果期望4个定义模块;制度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划分为制度作为环境结构、制度作为能动过程和制度作为日常实践3种研究路径,每种路径均具有不同的转型动力、手段、层次、主体和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嵌入式能动”悖论为框架,对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此外,从制度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路径与视角融合等角度提出了5个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论 数字化转型 嵌入式能动 文献述评
下载PDF
中国精品制造的影响因素与培育策略——基于德、日精品制造的案例建构和制度主义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露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精品制造是中国制造从粗制滥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揭示精品制造的3大内涵要素,分析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兴起的原因,运用案例建构方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揭示了制度的3个维度(即规制制度、规范制度、认知制度)对一国能否产生精品制造... 精品制造是中国制造从粗制滥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揭示精品制造的3大内涵要素,分析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兴起的原因,运用案例建构方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揭示了制度的3个维度(即规制制度、规范制度、认知制度)对一国能否产生精品制造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推动中国精品制造形成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制造 制度主义理论 德国制造 日本制造 案例建构
下载PDF
制度逻辑与制度多元性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量:81
5
作者 杜运周 尤树洋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0,30,共10页
传统的新制度理论提出的组织场域同构化观点日益受到组织理论学者们的质疑。制度逻辑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多元性概念对制度约束下的组织异质性行为进行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因而已成为制度理论学者近来极为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从... 传统的新制度理论提出的组织场域同构化观点日益受到组织理论学者们的质疑。制度逻辑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多元性概念对制度约束下的组织异质性行为进行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因而已成为制度理论学者近来极为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从制度逻辑和制度多元性概念的内涵界定、制度多元性塑造组织异质性行为、制度逻辑作为制度创业前因以及组织场域制度逻辑演变过程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述评。最后,本文剖析了已有文献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制度多元性 新制度理论 组织场域 制度同构 制度创业
原文传递
组织内协调机制选择与议事协调机构生存逻辑——一个组织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36
6
作者 胡业飞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8,155,共12页
精简议事协调机构一直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议事协调机构呈现出"精简-反弹"周期式生长现象,屡次精简效果都不理想。这一困境背后实际是公共组织内的协调机制选择问题。本文研究目的是解释议事协调机构... 精简议事协调机构一直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议事协调机构呈现出"精简-反弹"周期式生长现象,屡次精简效果都不理想。这一困境背后实际是公共组织内的协调机制选择问题。本文研究目的是解释议事协调机构在公共行政组织内的生存逻辑。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提出议事协调机构生存逻辑的两方面解释,并以中央政府为样本对两种解释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解释,即"上支持+下需求"双条件框架:一方面,议事协调机构能帮助任务牵头部门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高层领导的支持为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与存续提供了合法性。"上支持+下需求"两方面条件的持续满足,支撑了议事协调机构的长期存在以及精简后的再度生长。这一框架也为理解我国公共组织内协调机制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内协调机制 议事协调机构 交易成本理论 新制度主义理论
原文传递
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治理对策——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6,共6页
作为一项新制度变革,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主要面临政府制度保障严重不足、高校接受认证主动性有限、认证机构专业独立性欠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困境。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还有待于清晰界定政府职能、... 作为一项新制度变革,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主要面临政府制度保障严重不足、高校接受认证主动性有限、认证机构专业独立性欠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困境。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还有待于清晰界定政府职能、赋予高校自主权力、培育师范专业组织以及提高社会公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变迁 新制度主义 教育中介组织 公众监督
下载PDF
民办园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困境——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磊 刘瑞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9,共7页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其视为身高体型上缩小版的小学生,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把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用在幼儿身上的学前教育误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研判和治理民办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其视为身高体型上缩小版的小学生,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把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用在幼儿身上的学前教育误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研判和治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具有适切性。根据成本—收益的行动法则,民办园举办者确立旨在竞争生源的供给决策;鉴于一些地区政府资源分配短缺,部分民办园优先选择向家长寻求“内部合法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强制性要素式微,一些民办园生成不同的文化—认知逻辑。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调和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中“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民办幼儿园 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下载PDF
中国省部级官员腐败问题研究——以2009—2015年50个案件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崧 李目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高级官员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的研究有利于未来防范和治理高官腐败问题。以2009—2015年期间的50个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件为例,选取设定了相关指标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省部级腐败官员多为男性高官,高学历腐败官员... 高级官员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的研究有利于未来防范和治理高官腐败问题。以2009—2015年期间的50个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件为例,选取设定了相关指标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省部级腐败官员多为男性高官,高学历腐败官员越来越多,案件查处及完结速度提高,初腐败年龄呈年轻化,多数从厅级开始腐败,跨地域腐败问题严重等。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结合数据分析从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两个方面对腐败原因进行了相关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官员 个案 腐败特征 腐败原因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行政机制
下载PDF
互联互通与外交关系——一项基于生态制度理论的中国外交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可金 翟大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108,158,159,共23页
近年来,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外交的热词。互联互通的外交实践涉及人与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间交往超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实现跨国交往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表现。现有的地缘政治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对互联互通外交提出... 近年来,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外交的热词。互联互通的外交实践涉及人与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间交往超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实现跨国交往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表现。现有的地缘政治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对互联互通外交提出合理的解释。作者提出生态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引入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变量,考察由其带来的中国推动互联互通外交的动力和由其决定的制度供给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制度主义承认制度的重要意义,但更强调在不改变现有制度框架的情况下,通过推动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国家关系与生态体系的动态平衡。通过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案例研究,作者认为在东南亚制度供给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外交尊重区域内的现有制度,通过推动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多方面互联互通,不断调整中国崛起与周边国家的生态平衡,积累相互信任和社会资本,最终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未来,中国互联互通的外交模式将有助于中国克服"崛起困境",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互通 外交关系 生态制度理论 东南亚
原文传递
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激发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瑞英 王浩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0年第2期29-36,共8页
本研究旨在激发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驱动力,推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的构成,通过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发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 本研究旨在激发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驱动力,推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的构成,通过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发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驱动力的策略。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驱动力由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构成,应从完善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满足数据用户需求、鼓励公众参与等途径激发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理论 政府数据开放 博弈分析 驱动力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理论认知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305,共12页
以高水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和理论分析法,系统梳理空间规划的思想缘起,对比国际上规划实践探索,揭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迁历程... 以高水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和理论分析法,系统梳理空间规划的思想缘起,对比国际上规划实践探索,揭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迁历程,并明晰其基础理论与内涵,进而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实践方向。结果表明,空间规划内涵呈现“管理手段—指导理论—宏观制度”演进态势,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过程形成“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重塑期”格局;生态基点、利益中点、协调节点是统筹规划内涵与演化机制的基础;编制模式初步形成“基本理论与实践基础—理论框架与规划目标—空间分类与分区管控—生态修复与重点建设—规划实施与监督—成果与技术要求”的逻辑进路。未来时期,应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技术平台、经济社会服务和监督管理等层面,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保障体系夯基筑台和立柱架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思想缘起 理论认知 实践向度 新制度主义理论
下载PDF
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动因分析--基于“五眼联盟”国家制度现象的考察
13
作者 康泽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5,共7页
[研究目的]情报监督制度是情报工作高效合法运行的规范保证,构建情报监督制度需要了解制度形成的动因,通过观察“五眼联盟”国家的制度形成现象,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制约和驱动要素,既可以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实践中推进制... [研究目的]情报监督制度是情报工作高效合法运行的规范保证,构建情报监督制度需要了解制度形成的动因,通过观察“五眼联盟”国家的制度形成现象,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制约和驱动要素,既可以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实践中推进制度构建。[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案例讨论的方法分析制度形成动因,并利用资料实证的方法对研究观点进行检验。[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将情报监督制度置于中观层面有助于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形成动因:宏观的规范—认知视角下,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受到来自国际盟友的规范压力和现代社会的观念压力影响;微观的结构—能动视角下,面向情报机构的监测激励机制和面向决策者的决策需求评估机制共同驱动了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监督 监督制度 情报工作 形成动因 规范—认知视角 结构—能动视角 委托代理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考志愿主要模式的制度研判、路径逻辑与方向抉择——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真亮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3,共6页
高考志愿模式是考生与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重要纽带。高考志愿理应具备公平、正义等元素,但现实却难以避免投机、博弈等现象。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与发展、博弈与抉择、断裂与突破等视角,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志愿优先&... 高考志愿模式是考生与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重要纽带。高考志愿理应具备公平、正义等元素,但现实却难以避免投机、博弈等现象。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与发展、博弈与抉择、断裂与突破等视角,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志愿优先"、"平行志愿"和"专业+院校"等高考志愿主要模式的优劣和发展趋势。文章提出未来志愿模式改革应形塑新型网络关系,促进政府、市场、高校的协同;调整发展战略,实现不同模式的有序融合;发挥多元正向功能,提升其互动性、引领性和智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志愿模式 新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对农村互助型PPP养老制度的探索——中德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军 徐天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2-103,共12页
PPP模式给农村互助养老制度带来新的发展路径。以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基于强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个方面进行中德PPP模式制度环境的对比,探索中国农村互助型PPP养老制度的建设策略。就德国而言,联邦政府在“多代屋”建设中实施了适宜... PPP模式给农村互助养老制度带来新的发展路径。以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基于强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个方面进行中德PPP模式制度环境的对比,探索中国农村互助型PPP养老制度的建设策略。就德国而言,联邦政府在“多代屋”建设中实施了适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其社会资本与人民也积极参与“多代屋”的建设,进而形成先进的互助养老制度。农村互助型PPP养老制度的建设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农村居民的互助养老意识也有待提高。综合中德的对比分析,提出优化政策和法律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公私风险共担机制、普及数字化养老生活等建议,促进中国农村互助型PPP养老制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理论 农村互助型养老 PPP模式 多代屋
下载PDF
高校内部组织绩效评价类型分析——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宾齐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0,共6页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时受到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并且在这两种环境之间排列成一个"连续谱"(Meyer&Rowan,1977)。在技术环境中效率机制起作用,而在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起作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绩效...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时受到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并且在这两种环境之间排列成一个"连续谱"(Meyer&Rowan,1977)。在技术环境中效率机制起作用,而在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起作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绩效评价指标中可量化的比例(量化率)来表示组织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程度。据此,把高校内部组织(处级机构)分为强制度弱技术型、强技术弱制度型和中间型三类,为科学制定高校内部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对样本的系统分析,证明了斯考特(Scott)按照组织所受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影响程度强弱对学校组织类型的界定:学校属于强制度弱技术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绩效评价 新制度主义理论 制度环境 技术环境
下载PDF
中国公益组织合法性危机演变与行动策略研究——基于新制度理论和扎根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8期48-56,共9页
文章以新制度理论与扎根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近年来有关中国公益组织危机事件的24份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样本进行现象定义以及概念和范畴的提取,最终形成中国公益组织合法性危机演变框架,并在此基础... 文章以新制度理论与扎根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近年来有关中国公益组织危机事件的24份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样本进行现象定义以及概念和范畴的提取,最终形成中国公益组织合法性危机演变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危机情境下的行动策略及相关假设。研究表明:(1)制度矛盾是导致中国公益组织合法性危机发生的根源,主要表现为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危机;(2)制度矛盾带来的制度压力促使公益组织采取回避环境、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与控制环境的行动策略以缓和危机;(3)合法性策略的成功运用可为场域内的制度变革积累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危机 公益组织 行动策略 新制度理论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世奇 祁述裕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5期72-79,共8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以制度优势开创文化兴国新局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要基于对文化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理解。在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文化制度是由政策法规、行为准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以制度优势开创文化兴国新局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要基于对文化制度建设规律的深刻理解。在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文化制度是由政策法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构成的,规范人的文化活动的一系列规则,具有区别于其他制度的显著特点,并在国家制度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在遵循文化制度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了以文化自信为动力来源,以“三大制度”为价值坐标,以“两项体制机制”为实践重点的发展思路和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制度 内在逻辑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产业政策分析框架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汶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8,共5页
本文首先对新制度主义产业政策理论进行阐述,然后解释产业政策形成的制度约束,进而提出在产业政策形成中有决定性的三个制度因素:(1)包括政策理念(policy ideas)的取向、决策结构的纵向集权化程度和横向凝聚性程度在内的国家组织的制度... 本文首先对新制度主义产业政策理论进行阐述,然后解释产业政策形成的制度约束,进而提出在产业政策形成中有决定性的三个制度因素:(1)包括政策理念(policy ideas)的取向、决策结构的纵向集权化程度和横向凝聚性程度在内的国家组织的制度特点;(2)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s)特点;(3)跨国公司的战略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所反映的国际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新制度主义理论 政府与市场关系
下载PDF
试论中国教育学的作为——基于中美教育学发展境遇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阳荣威 唐琼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4,共5页
教育学科在中美两国发展境遇迥异,美国教育学的发展处于最强势的地位,而在中国则处于受冷落的境况。美国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其作为一种强势学科存在的主要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育学在美国如此繁荣?美国教师的专业化运动和教... 教育学科在中美两国发展境遇迥异,美国教育学的发展处于最强势的地位,而在中国则处于受冷落的境况。美国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其作为一种强势学科存在的主要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育学在美国如此繁荣?美国教师的专业化运动和教育学的应用化以及提升学历后收入的提高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教育学科生存环境,对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教育学专业 生存境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