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现代性与认同危机:新文化运动对儒家的批判
- 1
-
-
作者
王志远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
出处
《理论界》
2023年第6期80-86,共7页
-
文摘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大事件,在西方持续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借助现代刊物第一次集体反思传统。从对康有为、陈焕章等人推动孔教入宪的批判开始,新文化运动就带有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它力图阻止儒家思想重新制度化的努力。面对复辟帝制及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人将批判推进至中国传统伦理政治之根本——礼教,礼教既是一种道德伦理观念,也是一种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新青年》同人打出的“文学革命”旗号引起知识界广泛关注,文学革命的实质在于通过文学革新推动国人思想变革,以此为中国社会种种制度的变革提供思想基础。由此对儒家的三重批判获得了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对“现代性”和“儒家传统”的认知及想象主导着这场批判。
-
关键词
现代性
制度化儒家
孔教
礼教
文学革命
-
Keywords
modernity
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
confucian religion
confucian ritualism
literary revolution
-
分类号
C1
[社会学]
-
-
题名永嘉礼学研究的制度儒学面向及其现代意义
- 2
-
-
作者
孙邦金
-
机构
温州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思想与文化》
2020年第1期89-105,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仁学与共同体美德振兴研究”(18BZX080)
温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温州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及其转化发展研究”(18WSK092)。
-
文摘
时至今日,"永嘉之学"作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儒学传统,已因太多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遮蔽而失其本来面目。准确地讲,永嘉之学既不单纯是一种"功利之学",更非现代意义上的"功利主义",而是一种"即经以求其制度器数之等"的"制度新学"和"经制之学"。作为一种重视制度规范与对策研究的儒学,从历史经验中研究总结各种礼法制度的演变逻辑与实践策略是永嘉学者自觉选择的一门绝学,亦为历代士林所认可和推重。他们前赴后继,依据"三礼"、《春秋》等经典参与议礼,阐发儒家宗法与社会政治制度之精义,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在制度儒学和政治儒学的道路上做出了诸多可贵的探索。其重视制度、不悖人情、务实变通的区域文化性格,是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本土政治文明重建的宝贵精神资源。
-
关键词
永嘉之学
礼学
功利之学
制度新学
制度儒学
-
Keywords
Yongjia School
ritual studies
utilitarianism
new institutional studies
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制度化儒家思想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研究
- 3
-
-
作者
李淑梅
-
机构
平顶山学院思政部
-
出处
《高教学刊》
2015年第21期257-258,共2页
-
文摘
在阐述李约瑟难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科技发展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今天,破解该难题是极具有现实意义的。并从制度化儒家的形成及其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的视角,对李约瑟难题内容中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试解,对如何消除这种思想的残余,进而加速中国的科技发展,给出一些建议性的看法。
-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制度化儒家
中国科技发展
-
Keywords
Joseph Needham puzzle
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 na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汉代夜郎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
- 4
-
-
作者
陈瑜
陈奇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11XZS017)成果
-
文摘
两汉对夜郎的开发长达350来年,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进入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贵州儒文化及民族认同的成就固然无法与明清比拟,却胜过唐宋,更勿论魏晋蒙元。制度儒学、物化儒学、理论儒学、文化儒学相继传入;和平、友好的经济、政治交往、交流、对话、沟通始终是主流;践行儒家仁义爱民政策,成为大一统政治得以实现的根本因素;不过,认同具有肤浅性、不对称性及不稳定性。制度儒学首先传入,各民族统治阶层之间制度层面的初始认同,是贵州两汉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的主要内容和最大的特点。
-
关键词
大一统
制度儒学
初始认同
和平沟通
仁义爱民
-
Keyword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
initial acceptance
peaceful communication
the practice of benevolence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西方视野下中国改革“本土性”与“同一性”之争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梦岳
-
机构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出处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7,M0005,共13页
-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7217)的资助
-
文摘
中国40年来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对于海外学者而言,他们不仅惊诧于中国的成功,更惊诧于其改革独特的路径。因此,他们分析中国改革,不仅注重对其成功经验的分析,更注重对其特殊经验的解释。本文从制度、文化与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梳理了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并从中剖析有关“中国经验本土性”与“现代经济同一性”的争论。从中可以发现,海外学者或是直接将中国本土经验纳入既有的理论框架中,或是仅仅承认“中国特色”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都是将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解构、重组,并融入西方理论。只有首先形成一套关于中国经验完备的、系统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验与西方经验之间的有效对话。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经验
制度变迁
儒家文化
关系
-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experience
institutional change.confucian culture
guanxi(relations)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C912.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华文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孙汝建
-
机构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
基金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0BS204)
-
文摘
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观"的讨论,值得华文教育界关注和借鉴,华文教育有必要回眸"语文观"的纷争;哪些元素构成"语文"的有机系统是讨论华文教育的前提,以往的六种语文观,都提到"语言"这个元素,提取"语言"这个"公因式"以后,剩下的元素还有"文学"、"文字"、"文章"、"文化"、"言语",分析这些元素及其构成的语文系统是讨论语文观的出发点;对华文教育的现象与本质有种种不同看法,华文教育的本质是对外汉语文教育,它与对外汉语、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三足鼎立,成为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华文教育
语文观
对外汉语教育
-
Keywords
"Language".Except for "Language" this common divisor
the remainders are "literature"
"literary"
"text"
"culture" and "verbal".To analyze these basic elements of language and its system is an original purpose of discussing the View of Chinese Education.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to the phenomenon and the ess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Actually
the essence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CSL)
which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becomes a tripot with confucian institutes and confucian School. Key words: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view of Chinese education
TCFL(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
分类号
G749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