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被引量:152
1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非”减持 大股东掏空 信息披露 内部人交易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给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CAR 内幕交易 相对交易量
原文传递
信息优势、择时行为与大股东内幕交易 被引量:83
3
作者 蔡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192,共14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解禁股份减持中的内幕交易,成为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新途径。本文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前后的减持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的内幕交易问题。首先,在交易时点上,大股东倾向于在业绩预告披露"... 股权分置改革后,解禁股份减持中的内幕交易,成为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新途径。本文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前后的减持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的内幕交易问题。首先,在交易时点上,大股东倾向于在业绩预告披露"坏消息"之前、"好消息"之后出售股份;其次,在交易规模上,在业绩预告之前(后)出售股份时,业绩预告的利空(利好)程度越高,交易的规模也越大;最后,在业绩预告前减持时,正式业绩相对预告业绩的利空程度要大于在业绩预告后减持的情况,这在业绩预告为"好消息"的情况下尤为突出。这进一步证明了股东的信息优势,即股东的择时行为不仅基于业绩预告这一重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信息优势 业绩预告
原文传递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机构合谋与内幕交易 被引量:71
4
作者 傅勇 谭松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102,共15页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全体流通股股东以及大个体流通股股东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越高,公司的内幕交易程度也越高,而其他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意见与内幕交易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内幕交易进行了合谋,合谋的结果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得以支付一个较低的对价水平,而机构投资者则通过内幕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合谋 内幕交易 股权分置改革
原文传递
信息优势、波动风险与大股东的选择性减持行为 被引量:69
5
作者 朱茶芬 陈超 李志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非流通股解禁和减持问题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以截至2008年2月29日的减持数据为基础,对大股东减持的各种动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大股东凭借对公司估值和业绩前景的优势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减持,高估值且业绩前景差的公司更可能成为... 非流通股解禁和减持问题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以截至2008年2月29日的减持数据为基础,对大股东减持的各种动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大股东凭借对公司估值和业绩前景的优势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减持,高估值且业绩前景差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减持的对象;与国外不同的是,A股市场的高波动风险是推动大股东减持的另一重要动因。进一步区分减持力度发现,估值与业绩前景动因对强度减持更具解释力,而高波动风险是引发轻度减持的主要动因。从大股东层级来看,控股股东的减持传达了估值偏高、业绩前景不佳的更明确信号。上述发现对投资者决策和监管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 内部人交易
下载PDF
A股市场上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朱茶芬 李志文 陈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9,共11页
利用公开披露的减持公告数据,从短时间窗口考察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减持披露后的市场反应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减持公告前后累计超额收益(CAR)呈先升后降的倒V形,CAR[-20,-1]和CAR[0,20]分别高达4.12%和-2.61%,大股东在减持中... 利用公开披露的减持公告数据,从短时间窗口考察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减持披露后的市场反应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减持公告前后累计超额收益(CAR)呈先升后降的倒V形,CAR[-20,-1]和CAR[0,20]分别高达4.12%和-2.61%,大股东在减持中表现出精准的时机选择能力,并获利丰厚,而市场认为减持传达了估值偏高或前景不佳的新信息,对此作出了显著的负面反应。在公告当日,市场对绩差公司、民营控股公司的大股东减持以及大额的减持作出更大的负面反应;在公告后的较长时间内,绩差公司、控股股东的减持负面影响更持久。可见,精准的时机选择能力反映出大股东在交易中的确利用了重要的私有信息,减持前高达4.12%的超额收益为强化监管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大股东减持 信息含量 内幕交易
下载PDF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1
7
作者 张俊瑞 白雪莲 孟祥展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92,共17页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为背景,对融资融券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启动后标的公司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且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小、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而较好的外...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为背景,对融资融券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启动后标的公司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且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小、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而较好的外部法治环境能够约束上述行为,在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的刺激效果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助长了内幕交易者的套利行为,但有效的法治治理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内幕交易 法治环境
原文传递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行为动机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李心丹 宋素荣 +1 位作者 卢斌 查晓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79,92,共16页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全流通下内幕交易可能会比股权分置时更加严重,如何有效防范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控制权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是全流通下内幕交易监管防范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内幕交易的行...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全流通下内幕交易可能会比股权分置时更加严重,如何有效防范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控制权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是全流通下内幕交易监管防范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内幕交易的行为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借鉴Becker(1968)"犯罪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及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选取了相应影响因素的度量指标,架构了内幕交易行为动机模型。然后基于问卷调查的模拟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内幕交易行为动机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行为动机 犯罪经济学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股票市场非法内幕交易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唐齐鸣 张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60,共17页
本文立足于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非法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结论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幕交易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造成交易量的波动,加剧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 本文立足于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非法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结论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幕交易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造成交易量的波动,加剧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第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内幕交易发生的概率较低,交易量的波动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所缓解;第三,不同交易主体的内幕交易存在差异,公司治理对内幕交易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第四,目前的外部法制环境还不能阻止内幕交易的发生,改善企业层面的公司治理才是防范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幕交易 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指数
原文传递
高管及其亲属买卖公司股票时“浑水摸鱼”了?——基于信息透明度对内部人交易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曾庆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6,88,共13页
本文以2007-2011年"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公司的内部人交易为研究对象,采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和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来衡量信息透明度,并检验了其对公司高管及其亲属交易的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低信息透明... 本文以2007-2011年"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公司的内部人交易为研究对象,采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和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来衡量信息透明度,并检验了其对公司高管及其亲属交易的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低信息透明度的公司高管交易获得了显著的超常回报,而高信息透明度的公司高管交易无显著的超常回报,且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好转(或恶化)能显著降低(或提高)高管交易的信息含量;但是,信息透明度对高管亲属的交易回报无显著影响,所有公司高管亲属的交易均获得了显著超常回报。这表明,公司高管可能主要是基于其对公司未来中长期业绩的预测优势进行交易,而高管亲属更可能是利用其拥有的尚未公开的重大信息进行交易。为此,建议监管部门应该致力于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提高,以减少高管在交易时"浑水摸鱼"的机会,并警惕高管亲属进行内幕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透明度 内部人交易 信息含量 高管亲属
原文传递
借壳上市、内幕交易与股价异动——基于ST类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50
11
作者 邵新建 贾中正 +2 位作者 赵映雪 江萍 薛熠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42,共17页
本文以ST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内幕交易存在性及其发生机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让信息正式披露前,ST股票价格和交易量都出现正向异动,并且在停牌前最后交易季度,股东数量相比前季度显著下降,而人均持股比例却显著... 本文以ST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内幕交易存在性及其发生机制问题。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让信息正式披露前,ST股票价格和交易量都出现正向异动,并且在停牌前最后交易季度,股东数量相比前季度显著下降,而人均持股比例却显著提高。这意味着在借壳上市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的行政执法越严格,上市公司在敏感信息披露前的停牌越及时,越有助于抑制内幕信息的提前泄露;内幕知情人预期公告复牌后ST股价涨幅越大,内幕交易越严重;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民营控制人退出ST公司时通过内幕交易寻求补偿的动机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壳上市 内幕交易 ST公司
原文传递
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功能质疑 被引量:50
12
作者 耿利航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93,共17页
在内幕交易中,内幕人的交易行为和公司内部信息不公开实际上有不同的受害者。内幕交易行为和投资者损失之间通常没有因果关系,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市场信息风险。如果法律在技术上允许因果关系推定以便利民事诉讼,就应当限制内... 在内幕交易中,内幕人的交易行为和公司内部信息不公开实际上有不同的受害者。内幕交易行为和投资者损失之间通常没有因果关系,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市场信息风险。如果法律在技术上允许因果关系推定以便利民事诉讼,就应当限制内幕交易人的赔偿责任,没有理由将投资者的市场决策风险转嫁给事后被发现的内幕交易者。受调查能力等限制,民事诉讼在协助执法、威慑内幕交易方面的功能是极其有限的。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公共尤其是行政执法是更有效率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因果关系 民事责任
原文传递
资产重组中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祝红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2,共3页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检验了此类事件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对47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产重组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交易量出现大幅异常波动,存在比较严重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检验了此类事件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对47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产重组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交易量出现大幅异常波动,存在比较严重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重组 内幕交易行为 股价操纵行为 股票市场 事件研究法 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屈文洲 蔡志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103,共8页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内容,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违规 掏空 内幕交易 盈余管理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行为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133,共13页
中国的《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禁止内部人短线交易,并设置了内部人禁止股票买卖的敏感期,但内部人亲属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数据分析发现:(1)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亲属对内部人任职企业... 中国的《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禁止内部人短线交易,并设置了内部人禁止股票买卖的敏感期,但内部人亲属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数据分析发现:(1)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亲属对内部人任职企业的股票交易次数已经远远多于内部人自身的交易次数;(2)内部人亲属的交易存在很多的短线交易行为与敏感期交易行为;(3)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整体而言能够获得超额收益;(4)短线交易与敏感期交易有助于内部人亲属获得超额收益;(5)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亲属获得的收益比其他内部人亲属更高。据此,本文认为证券交易监管机构需要关注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行为,尤其警惕内部人亲属交易可能成为规避内部人交易管制的替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亲属 短线交易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短线交易行为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157,共15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含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者)的短线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1)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能获得超额收益吗?(2)不同职位的高管获得的收益具有差别吗?(3)高管为短线交易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是真实的吗?基于上...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含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者)的短线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1)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能获得超额收益吗?(2)不同职位的高管获得的收益具有差别吗?(3)高管为短线交易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是真实的吗?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行为能获得超额收益;尤其是监事的短线交易行为更多、"择时"能力更强;未说明原因的短线交易行为(即默认故意实施的短线交易)与"对相关规定不了解"这两种具有主观意图的短线交易都能获得超额收益,而"误操作"导致的短线交易平均而言未能获得超额收益,这意味着高管提出的辩解理由整体而言是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短线交易 择时
原文传递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价值平衡与规则互补——以美国为研究范本 被引量:33
17
作者 赵旭东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8,共13页
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不同于普通的侵权责任。如何应对内幕交易的民事诉讼、是否应对该类诉讼进行适当限制是各国制度建构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追究中,存在着远非单一的多... 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不同于普通的侵权责任。如何应对内幕交易的民事诉讼、是否应对该类诉讼进行适当限制是各国制度建构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追究中,存在着远非单一的多元价值,补偿投资者利益只是要实现的若干目标之一。制度构建的重要任务是要对相互冲突的价值目标进行恰当的协调和平衡,其中包括:威慑、监控内幕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信心与防止滥诉、保护公司利益之间的平衡;补偿投资者损失与防止民事责任成为投资者保险之间的平衡;保护受害者诉讼权利与抑制过度诉讼之间的平衡等。同时,为实现法律的目标,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各种法律规则之间需要功能的互补和相互的配合,包括刑事、行政、民事责任的互补配合,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互补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民事责任 制度构建 价值平衡 规则互补
原文传递
内幕交易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32
18
作者 马新彦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125,共14页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高于一般损害赔偿的数额。该高出的数额赔偿的是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造成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形损害。损害填补功能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内幕交易将内幕人的获益全部转嫁为一般投资者的损失... 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高于一般损害赔偿的数额。该高出的数额赔偿的是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造成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形损害。损害填补功能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内幕交易将内幕人的获益全部转嫁为一般投资者的损失,使证券市场失去公平与公正,使有意证券投资的人失去信心和投资的欲望,干扰证券的筹资功能、资本定价功能和资本合理配置功能,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内幕交易造成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整体利益损害不仅给一般损害赔偿带来了理论难题和制度障碍,而且无法为一般损害赔偿所全部填补,须由惩罚性赔偿制度予以解决。当日、善意从事与内幕交易反向交易的投资人有权向内幕交易人请求其买入或卖出价格与消息公开后合理时间内收盘平均价格之间差额合理倍数的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惩罚性赔偿 损害填补
原文传递
内部人交易会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吗?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冬华 杨小康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会计信息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之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以内部人交易为视角,研究分析公司内部人的行为特征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部人交易会显著降低会计信息可... 会计信息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之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以内部人交易为视角,研究分析公司内部人的行为特征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部人交易会显著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成员的内部人交易行为组别。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降低被监管机构处罚的可能性。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行为特征与会计信息方面的文献,并为内部人交易的事后监管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比性 内部人交易 董事会成员
原文传递
管理层业绩预测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自高管股票交易的证据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欢 罗婷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4,共12页
本文用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高管交易的数据,从管理层自利动机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披露行为。结果发现,高管试图通过业绩预测的发布影响股价,以增加其股票交易的收益。当高管计划买入股票时,为了降低股价,其所在公司发... 本文用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高管交易的数据,从管理层自利动机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披露行为。结果发现,高管试图通过业绩预测的发布影响股价,以增加其股票交易的收益。当高管计划买入股票时,为了降低股价,其所在公司发布的好消息少于坏消息;相反,当高管计划卖出股票时,为了抬高股价,公司发布的好消息多于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行为在高管亲属交易和公司信息不透明时更加明显。在区分业绩预测的类型后发现,管理层对强制性披露的操纵主要发生在诉讼风险较大的股票减持行为中,而风险较小的股票增持则主要通过自愿性披露进行操纵。本文对管理层利益动机在业绩预测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为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绩预测 高管交易 自利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