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源的构成 被引量:7
1
作者 翟保平 商晗武 +1 位作者 程家安 郑雪浩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研究表明,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量低的首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一代成虫迁出早稻田夏蛰并越冬,构成二代虫源的比例极微。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在晚稻插秧前一直外迁,田埂上的个体则几乎全部迁出(插秧后仍继续外迁),仅晚稻插秧时尚未迁... 研究表明,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量低的首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一代成虫迁出早稻田夏蛰并越冬,构成二代虫源的比例极微。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在晚稻插秧前一直外迁,田埂上的个体则几乎全部迁出(插秧后仍继续外迁),仅晚稻插秧时尚未迁走的田内成虫(仅占早稻收割前残留一代虫量的5%~8%)和迁出后落入晚稻秧田的少量个体不再迁飞而转入正常的取食产卵,最终构成晚稻二代虫源。文中讨论了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双季稻区 夏季迁飞 二代虫源 水稻
原文传递
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顾小辉 王国全 +6 位作者 周亚奎 杨云 刘洋洋 刘培卫 冯剑 高志晖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明确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和品质特征。方法:调查野外虫蛀产生的虫漏沉香,并用分子方法鉴定虫源;收集市场上典型的虫漏沉香,进行感官特征、显微特征、醇浸物含量、沉香四醇含量及挥发油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野外采集的虫漏沉香虫... 目的:明确虫漏沉香的基本特征和品质特征。方法:调查野外虫蛀产生的虫漏沉香,并用分子方法鉴定虫源;收集市场上典型的虫漏沉香,进行感官特征、显微特征、醇浸物含量、沉香四醇含量及挥发油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野外采集的虫漏沉香虫源鉴定出天牛科Cerambycidae眼花天牛属Acmaeops和木蠹蛾科Cossidae豹蠹蛾属Zeuzera的昆虫;市售虫漏沉香具有独特虫道特征,易于辨认,有明显的甘甜和清凉香味,木间韧皮部和木射线填充油脂;醇浸物含量相对较高,最高达38.35%,但沉香四醇含量相对较低,且不与醇浸出物呈正向关系;相对通体香和板头香,虫漏沉香具有G-cadinene、Guaia-3,9-diene或Costunolide等独特挥发油成分,但不同虫漏沉香之间挥发性成分种类差异较大。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虫漏沉香可由天牛、木蠹蛾、白蚁等昆虫伤害形成,鉴定了二类可产生虫漏沉香的蛀干昆虫;首次报道虫漏沉香具有的感官特征、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明确了虫漏沉香化学成分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虫漏沉香 虫源 感官特征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桑螵蛸植物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魏暑飔 何江波 晏永明 《药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寻找桑螵蛸内植物源成分,探索药材来源。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虫类中药桑螵蛸的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二萜、黄酮等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7-oxo-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槲皮素,二氢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均为首次从该种... 目的寻找桑螵蛸内植物源成分,探索药材来源。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虫类中药桑螵蛸的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二萜、黄酮等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7-oxo-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槲皮素,二氢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均为首次从该种动物药中分离得到。结论该种药材可能采集于松科的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螵蛸 虫类中药 化学成分 来源
下载PDF
昆虫源共生菌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侯金丽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昆虫与共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对于维持昆虫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行为具有关键作用。研究共生菌对于理解昆虫生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开发新的生物制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共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生态环境,对其鉴定提出了挑战。本研... 昆虫与共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对于维持昆虫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行为具有关键作用。研究共生菌对于理解昆虫生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开发新的生物制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共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生态环境,对其鉴定提出了挑战。本研究回顾了从传统培养方法到先进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关注了基于16S r 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昆虫源共生菌鉴定中的应用,旨在为深入了解该领域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源 共生菌 鉴定方法
下载PDF
2021年西北地区二代黏虫重发区的虫源分析
5
作者 徐晴晴 张智 +4 位作者 刘杰 尹祥杰 李世民 宋梁栋 张云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1,210,共7页
明确一代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迁入路径和各发生区域间的虫源关系,对二代幼虫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黏虫重发的典型年份2021年,收集多地黏虫时空种群动态数据,采用FNL再分析数据资料绘制风场图,利用基... 明确一代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迁入路径和各发生区域间的虫源关系,对二代幼虫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黏虫重发的典型年份2021年,收集多地黏虫时空种群动态数据,采用FNL再分析数据资料绘制风场图,利用基于WRF模式的轨迹模型对迁飞轨迹进行模拟,并使用R 4.0.2进行轨迹的可视化。虫情监测表明,2021年一代黏虫迁飞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中西部地区高峰期呈多峰现象,蛾峰日期随纬度升高依次推迟。风场分析显示,一代黏虫北迁期间,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受东北气旋、蒙古气旋和东亚气旋交替控制,适于黏虫远距离迁飞的偏南气流间歇性出现,但很难实现一次性远距离迁飞,锋面天气阻碍了黏虫的北迁,并造成聚集降落。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江淮地区一代黏虫羽化后,部分滞留当地,大部分迁入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东西部地区存在虫源交流;宁夏、陕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重发生区虫源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重庆北部等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黏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迁飞 时空动态 虫源
下载PDF
几种昆虫的人工培育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岩磊 鲁耀鹏 +5 位作者 许嘉芮 李军涛 张泽龙 郑佩华 郭冉 冼健安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简述了黑水虻幼虫、蝇蛆、黄粉虫以及其他昆虫的人工培育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昆虫蛋白应用于水产饲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昆虫蛋白应用于水产饲料中极具开发前景,一方面营养丰富,高蛋白且可持续,是鱼粉的优质替代品,另一... 简述了黑水虻幼虫、蝇蛆、黄粉虫以及其他昆虫的人工培育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昆虫蛋白应用于水产饲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昆虫蛋白应用于水产饲料中极具开发前景,一方面营养丰富,高蛋白且可持续,是鱼粉的优质替代品,另一方面含有抗菌肽和甲壳素等天然活性物质,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免疫力和抗病力有较好的正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鱼粉 蛋白源 水产饲料
下载PDF
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对花生田昆虫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昊 闫科 +5 位作者 刘田谷 匡超 蔡夫业 王小平 雷朝亮 黄求应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花生田害虫灯光诱控技术,于2019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河口镇群建村进行试验,测定光源A(波长365 nm)和光源B(波长390 nm)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诱捕到的花生田地下害虫、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类群和数量,并分析不同光源...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花生田害虫灯光诱控技术,于2019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河口镇群建村进行试验,测定光源A(波长365 nm)和光源B(波长390 nm)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诱捕到的花生田地下害虫、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类群和数量,并分析不同光源和天气对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光源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共诱捕昆虫106899头,其中地下害虫以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昆虫居多,分别为53338头和22993头;诱捕的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中分别以步甲科昆虫和水龟虫科昆虫居多,分别为1495头和4866头。光源A诱捕的金龟甲总科害虫、叩甲科害虫、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数量与光源B的诱捕量均差异不显著,但光源A诱捕的蝼蛄科害虫数量显著高于光源B;晴天诱捕的金龟甲总科害虫、叩甲科害虫、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数量与在阴天的诱捕量差异不显著,但晴天诱捕的蝼蛄科害虫数量显著高于阴天的诱捕量。表明太阳能光陷阱捕虫器对花生田害虫的诱捕效果好,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杀伤力小,可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防治花生田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陷阱捕虫器 花生 害虫 天敌 波长 光源 天气 诱捕效果
原文传递
2009年四川米易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苡宸 毕建春 +3 位作者 衡晓容 刘子欣 安伟 蒋春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0-55,共6页
为明确四川米易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该文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4.8、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GRADS气象作图软件对2009年四川米易县6-7月白背飞虱迁入高峰进行了轨迹模拟和气象背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 为明确四川米易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该文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4.8、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GRADS气象作图软件对2009年四川米易县6-7月白背飞虱迁入高峰进行了轨迹模拟和气象背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四川米易早期白背飞虱主要来自云南西北部,部分来自缅甸北部;②云南盛行的西南气流为白背飞虱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水、风向切变以及下沉气流是造成米易白背飞虱大规模集中降落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虫源地 轨迹分析 降落机制
下载PDF
昆虫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效果提升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舒昊明 何小刚 +2 位作者 艾春香 蔡旺进 胡兵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7,共8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与水产饲料蛋白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寻求一种营养均衡、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优质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研发的热点。昆虫作为一种良好的动物性蛋白源,具有种类多、饲养方便、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其在水产饲料中...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与水产饲料蛋白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寻求一种营养均衡、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优质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研发的热点。昆虫作为一种良好的动物性蛋白源,具有种类多、饲养方便、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昆虫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缺乏对其应用效果提升技术等的系统研究。本文概述了昆虫的营养特性,以及昆虫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应用效果提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以期为昆虫粉在水产饲料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粉 蛋白源 水产饲料 应用 技术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成灾原因及虫源地形成概述
10
作者 马小勤 曾桂莲 朱建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3期54-55,共2页
分析了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主要原因:低海拔(300 m以下)、地形平坦的丘陵地区的松树纯林是常灾区,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则种群数量激增。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的形成除了适宜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主要是与马尾松毛虫成虫的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主要原因:低海拔(300 m以下)、地形平坦的丘陵地区的松树纯林是常灾区,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则种群数量激增。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的形成除了适宜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主要是与马尾松毛虫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趋绿性、趋光性和趋湿性)密切相关。冬季或春季马尾松毛虫虫源地尚未发展、扩散的时候,通过施放白僵菌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急增并防止其大面积蔓延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成灾 虫源地 白僵菌
下载PDF
首次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路径及天气背景分析 被引量:53
11
作者 齐国君 马健 +4 位作者 胡高 于永浩 谌爱东 高燕 吕利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6,共9页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超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并随季风远距离迁飞扩散,4月23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首次发现并确认该虫幼虫发生为害,对当地玉米等粮食作物构成严重威胁...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超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并随季风远距离迁飞扩散,4月23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首次发现并确认该虫幼虫发生为害,对当地玉米等粮食作物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运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模拟了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场。结果表明:按照幼虫发育历期推算,首批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广东的时间可能为4月8日~13日;在此期间,越南北部及华南地区的西南低空急流可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提供运载气流,而风切变、降雨和下沉气流为草地贪夜蛾的迫降提供便利条件;4月9-10日存在草地贪夜蛾的有效迁飞路径,入侵广东省增城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有效虫源地分布在越南及老挝北部。本研究为华南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季迁入种群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迁入路径 轨迹分析 虫源地
下载PDF
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丽莎 柴秀山 +1 位作者 王海林 杨道生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8-13,共6页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大气湿度低、气候干旱,入侵严重;温度越高,小蠹发育速度越快,侵入成功率越高;云南松林立地条件差、阳坡、山脊、林缘、郁闭度低、长势弱均易遭蠹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造成小蠹虫的...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大气湿度低、气候干旱,入侵严重;温度越高,小蠹发育速度越快,侵入成功率越高;云南松林立地条件差、阳坡、山脊、林缘、郁闭度低、长势弱均易遭蠹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造成小蠹虫的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气候因子 森林火灾、虫源地
下载PDF
浙江入侵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虫源 被引量:21
13
作者 罗举 马健 +4 位作者 武明飞 齐国君 刘杰 唐健 胡高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重要迁飞性害虫,2019年5月8日浙江省建德市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已在全省迅速扩散蔓延。明确浙江省发现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对浙江省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源头治理有重大意...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重要迁飞性害虫,2019年5月8日浙江省建德市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已在全省迅速扩散蔓延。明确浙江省发现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对浙江省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源头治理有重大意义。【方法】利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结合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行为参数和气象资料,对入侵浙江的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根据幼虫发育历期推算,4月26日-30日可能有首批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浙江省。4月下旬,西南低空急流贯穿华南及华东大部,可为草地贪夜蛾迁飞提供运载气流,而低温屏障、降雨和下沉气流可导致草地贪夜蛾的迫降。入侵浙江省建德市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有效虫源地主要分布在广西东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浙江省草地贪夜蛾春季迁入种群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天气背景场 迁入路径 轨迹分析 虫源地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齐国君 芦芳 +5 位作者 高燕 梁居林 蓝日青 张孝羲 翟保平 吕利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4-1203,共10页
2010年6月10-12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稻区出现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大范围同期突增。为了明确此次同期突增的虫源性质,进一步揭示稻纵卷叶螟大规模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我们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 2010年6月10-12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稻区出现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大范围同期突增。为了明确此次同期突增的虫源性质,进一步揭示稻纵卷叶螟大规模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我们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气象图形软件GrADS,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过程及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结果表明:(1)粤北大范围的稻纵卷叶螟突增以外地迁入种群为主,部分为本地繁殖种群;(2)西南低空急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远距离迁飞提供了运载气流,稻纵卷叶螟迁飞种群的集中降落是降雨造成的,主降区位于雨区边缘的曲江、紫金、佛冈等地区,降雨区的空间分布直接导致了曲江、南雄地区降虫量的巨大差别;(3)稻纵卷叶螟迁入峰的主要虫源地分布在广东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以阳春为代表的虫源地的双季早稻进入扬花灌浆期-乳熟期,叶片营养恶化,稻纵卷叶螟处于成虫盛发期,存在为粤北大规模迁入提供虫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迁飞 虫源性质 低空急流 轨迹分析 虫源地
下载PDF
广东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政 齐国君 +2 位作者 吕利华 胡芊 袁维熙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3-1259,共7页
为了揭示广东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的虫源地分布,为其精细化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广东省雷州、肇庆、曲江、梅县4个地区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和GIS进行早期迁入峰的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白背... 为了揭示广东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的虫源地分布,为其精细化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广东省雷州、肇庆、曲江、梅县4个地区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和GIS进行早期迁入峰的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白背飞虱的迁入在早稻和晚稻上各出现一段灯诱高峰,雷州出现的灯诱高峰最早,集中在4月上旬—5月下旬,其他地区集中在5—6月;(2)曲江、肇庆的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数明显高于雷州、梅县;(3)广东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北部、老挝中南部、海南以及两广南部稻区。但其虫源地的时空分布存在季节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虫源地的分布逐渐由南向北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早期迁入 虫源地 轨迹分析
原文传递
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任剑豪 吴卫国 +3 位作者 宗平 李娜 张兵 周涛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218-222,共5页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使其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介绍储藏中的常见虫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粮食储藏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针对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综述在稻谷储藏中关于昆虫生长调节...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使其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介绍储藏中的常见虫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粮食储藏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针对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综述在稻谷储藏中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信息素、微生物源物质、植物及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开拓储粮害虫防治思路,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为未来研究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储粮害虫 生物防治 昆虫生长调节剂 信息素 微生物源 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2种虫源性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时萍 杨启超 +3 位作者 苏雷 霍礼辉 刘军 施培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8-613,共6页
以鱼粉作为对照,用黄粉虫、蚕蛹干粉半量和全量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40%)的饲料,对黄颡鱼幼鱼进行36 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和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粉虫和蚕蛹全量替代组的增重... 以鱼粉作为对照,用黄粉虫、蚕蛹干粉半量和全量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40%)的饲料,对黄颡鱼幼鱼进行36 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和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粉虫和蚕蛹全量替代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半量替代组(P<0.05);全黄粉虫组幼鱼的蛋白质消化率与2种半量替代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蚕蛹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全量替代组和半量蚕蛹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机体含水率外,各替代组幼鱼机体的粗蛋白含量只有全蚕蛹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全蚕蛹组和半量蚕蛹组幼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3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幼鱼肝胰脏、胃、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均最高,除胃蛋白酶活性与半量黄粉虫组间的差异显著外(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与半量黄粉虫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2种全量替代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蛋白源 生长 体成分 蛋白质酶
下载PDF
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国君 谢茂昌 +3 位作者 梁载林 张孝羲 程遐年 翟保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0-1267,共8页
2008年5月下旬—6月中旬,桂北地区出现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特大迁入峰,单晚单灯虫量超百万。如此大量的迁入虫源究竟来自何方?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2008年5月下旬—6月中旬,桂北地区出现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特大迁入峰,单晚单灯虫量超百万。如此大量的迁入虫源究竟来自何方?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气象图形软件GrADS,对稻飞虱的特大迁入峰及其大气背景场的个例分析表明:(1)西南方向的低空急流为广西稻飞虱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雨是迫使稻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2)5月下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地区(20°~22°N),6月上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东北部地区(21°~23°N),6月中旬桂西北地区大规模迁入的虫源地位于越南东北部、广西西南部,桂东北虫源地分布在广西东南部;(3)虫源地的空间分布和虫源基数的差异直接导致了6月中旬桂东北和桂西北地区降虫量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虫源地
原文传递
化学防治红脂大小蠹的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历燕 张京陶 翟银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1,共5页
该文研究了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的空间分布格局 ,为典型的聚集分布 ,提出成虫扬飞阶段化学防治区域 ;通过对该虫聚集机制的研究 ,明确提出虫源树概念及其外表特征 ,极大地缩小了非扬飞阶段化学防治的范围 ;通过越冬... 该文研究了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的空间分布格局 ,为典型的聚集分布 ,提出成虫扬飞阶段化学防治区域 ;通过对该虫聚集机制的研究 ,明确提出虫源树概念及其外表特征 ,极大地缩小了非扬飞阶段化学防治的范围 ;通过越冬规律的研究 ,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仅对数量极少的虫源树根部进行防治的策略 ;采用磷化铝根部土壤熏蒸防治试验 ,有效率达 90 3% .这种以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为依据科学合理制定的防治策略 ,能有效地减低化学防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油松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对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化学防治 虫源树 聚集机制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海地区2007年褐飞虱的后期迁入和虫源地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芦芳 齐国君 +8 位作者 陈晓 董西贵 郭玉人 武向文 倪秀红 陈时健 张纪英 张孝羲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15-3225,共11页
褐飞虱后期迁入是指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水稻生育后期出现的异常迁入。分析了2007年上海地区褐飞虱后期迁入种群的虫源性质、迁飞降落过程、大气背景场以及虫源地情况,结果表明:(1)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出现的褐飞虱灯诱高峰为... 褐飞虱后期迁入是指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水稻生育后期出现的异常迁入。分析了2007年上海地区褐飞虱后期迁入种群的虫源性质、迁飞降落过程、大气背景场以及虫源地情况,结果表明:(1)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出现的褐飞虱灯诱高峰为外地迁入峰,迁飞峰次分别为8月2223日,8月2731日。(2)8月2223日降虫主要受台风"圣帕"外围倒槽气流的影响;8月2731日褐飞虱的迁入主要受降雨过程的影响。(3)回推轨迹分析表明: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后期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浙江东南沿海稻区(8月2223日),浙江中、北部(8月2731日),江南稻区北部包括皖南、赣北(8月29日)。(4)以怀宁为代表的皖南虫源地的顺推轨迹分析表明:8月下旬该区早中稻进入生育后期,食料条件恶化,褐飞虱长翅型成虫大量外迁,皖南稻区存在为上海提供虫源的对应关系。(5)虫源地的种植制度、虫源基数和合适的气象条件是导致后期迁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后期迁入 虫源地 轨迹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