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 吴彪 +3 位作者 管健 郭旭昌 孙小琼 王蔚浩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903-4904,共2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休克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等基础治疗和积极后续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治疗组...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休克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等基础治疗和积极后续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治疗组全程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休克复苏成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73.08%、42.22%,差异呈显著性(P<0.05);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的使用差异呈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需再次复苏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后续治疗中治疗组患者ALT、AST、Cr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安全有效,且能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及激素的使用,对重要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其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和激素 参附注射液 器官功能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小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利尿、强心、扩血管等,速尿20mg,1-2次/周;西地兰0.2mg静推,1次/d;硝酸甘油20mg+5%葡萄糖250m...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利尿、强心、扩血管等,速尿20mg,1-2次/周;西地兰0.2mg静推,1次/d;硝酸甘油20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美托洛尔12.5-25mg,1次/d;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组36例丹参注射液20Ml+参附注射液40-60mL+葡萄糖100mL静滴,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58.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阳虚 心悸 丹参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3
作者 温爱惠 黎素琼 +2 位作者 冯淑音 王红 王鑫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Z期2511-2512,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2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6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2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66%、86.66%和35%、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能降低血粘度,改善其供血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可以降低血粘度,改善供血作用,使盆腔动脉系统血流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春红 武美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6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钠尿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论是心功能改善情况、6 min步行距离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LVEF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生脉、参附注射液对家兔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3
5
作者 夏中元 郑利民 熊桂先 《中国中医急症》 1999年第6期271-272,共2页
比较生脉注射液(SM)和参附注射液(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现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小时、复苏1小时及2小时观察MAP(平均动脉压)、CO(心输出量)、SVR(外周血管阻力)、HR及CVP的变化... 比较生脉注射液(SM)和参附注射液(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现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小时、复苏1小时及2小时观察MAP(平均动脉压)、CO(心输出量)、SVR(外周血管阻力)、HR及CVP的变化,以及SM和SF对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休克复苏期间应用SM或SF均能显著升高MAP,增加CO,且显著降低SVR;休克复苏1小时,SM升高MAP及增加CO作用较SF强(P<0.05),而复苏1小时及2小时,SF降低SVR作用较SM显著(P<0.05),两药对HR及CVP影响无差异。提示休克复苏初期应用SM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而SF舒张血管作用强有利于改善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休克/失血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参附改善心脏直视手术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传东 闵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将参附注射液(SFI)用于体外循环(CPB)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MVR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全过程都不用SFI;Ⅰ、Ⅱ实验组:预充时经CPB分别泵入SFI 1.0ml/kg或1.5ml/kg;Ⅲ组开放主动脉时... 目的:探讨将参附注射液(SFI)用于体外循环(CPB)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MVR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全过程都不用SFI;Ⅰ、Ⅱ实验组:预充时经CPB分别泵入SFI 1.0ml/kg或1.5ml/kg;Ⅲ组开放主动脉时经CPB泵入SFI 1.5ml/kg;Ⅳ组分别于预充和开放主动脉时经CPB泵入SFI 1.5ml/kg。各组从中心静脉采血测定ACT、PT、APTT及血浆D-D含量,应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CFD-Ⅲ型)检测凝固启动时间(CST)、最大凝固程度(MCE)、凝固峰值时间(MCT)、平衡时间(BLT)及完全纤溶时间(WFT),作凝血-纤溶动态平衡分析。记录术后心包和纵隔引流量(胸引量)及引流拔管时间。结果(1)血浆D-D含量:各组术毕(T2)、术后3h(T3)较术前(T1)明显增高(P<0.05),术后24h(T4)时降低;与C组比较,Ⅳ组明显较低(P<0.05)。(2)凝血-纤溶动态平衡参数:①CST、MCT:各组T2、T3、T4均明显长于T1(P<0.01),其中,T2时CST各实验组均比C组长(P<0.05);②MCE:与T1比较,各组病人CPB后持续增高(P<0.01);③WFT:各组CPB后明显长于CPB前(P<0.01);与C组比较,T4时Ⅱ、Ⅲ、Ⅳ组明显较长(P<0.05);④BLT:各组仅T2明显长于T1(P<0.01);与C组比较,T3时Ⅲ、Ⅳ组明显较长(P<0.05)。(3)术后引流:与C组比较,Ⅳ组胸引量较少、引流拔管时间较早(P<0.05)。结论:SFI可抑制MVR后继发性纤溶活动,改善MVR后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减少MVR后胸引量,而对内、外源性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凝血-纤溶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临床用药分析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江娇 高天 +2 位作者 杨帆 高群 王聪 《四川中医》 2012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们观察到的2009~2010年使用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E)病例报告及用药情况计算ADR(E)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标准化报告比(SRR)、报告率比(ARRR... 目的: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们观察到的2009~2010年使用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E)病例报告及用药情况计算ADR(E)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标准化报告比(SRR)、报告率比(ARRR)、用药频度(DUI、DDDs)等分析安全性、合理性。结果: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ADR(E)发生率分别为0.619,0.686;RR分别为2.3,0;SRR与ARRR均≈1;DUI均≤1.0,DDDS分别为9700,1017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使用安全、合理,两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参麦注射液 注射用参附注射液 安全性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