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学测量
1
作者 刘星 孙平 +2 位作者 何春波 韩雪山 冯克俭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 :研究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 ,并测量了有关数据 ,为研究肝脏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方法。结果 :肝脏毛细淋巴管仅存在于小叶间的结缔组... 目的 :研究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 ,并测量了有关数据 ,为研究肝脏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方法。结果 :肝脏毛细淋巴管仅存在于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 ,而肝小叶内无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在门管区的出现率约31% ;其平均最大直径为 (33.6± 3.2 )um ;平均横截面积为 (4 32 .3± 5 6 .7)um2 ;数密度为 (4 .1± 0 .3)个 /mm2 ;体密度为 0 .0 0 17± 0 .0 0 0 2 3。出现起始淋巴管的门管区最小面积 (5 .8± 0 .9)mm2 。结论 :肝小叶内不存在毛细淋巴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毛细淋巴管 形态学 测量 家兔
下载PDF
家兔肝脏淋巴液生成机制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平 冯克俭 +1 位作者 刘跃光 王莹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为探讨肝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研究了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并测量了有关数据。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内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质膜小泡,小胞的数密度为44.16±4.0个/μm3,... 目的为探讨肝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研究了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并测量了有关数据。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内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质膜小泡,小胞的数密度为44.16±4.0个/μm3,体密度为0.0489±0.0038,小泡的平均直径为109.63±1.93nm。内皮细胞间的连接方式有3种,即插入连接(33.7%)、重叠连接(53.9%)和端端连接(12.4%);处于开放状态的占1.1%;内皮细胞连接处有特殊连接装置的占53.9%。结论在肝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中,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转运功能可能是以质膜小泡的运输为主,内皮细胞间连接所形成的通道作用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毛细淋巴管 超微结构 家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