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九岭花岗岩类复式岩基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被引量:115
1
作者 钟玉芳 马昌前 +5 位作者 佘振兵 林广春 续海金 王人镜 杨坤光 刘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91,共7页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产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华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基.该岩体一直被认为是在晋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在对该复式岩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过去认为...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产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华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基.该岩体一直被认为是在晋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在对该复式岩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过去认为是晋宁期形成的花岗岩样品,测出的206Pb/238U年龄为(9828±8)Ma;而原来认为是海西期形成的甘坊岩体测出的年龄为(820±10)Ma,说明该区不存在海西期的花岗岩,结合其他新的年代学资料推测扬子板块内可能不存在加里东—海西期的岩体;原认为是燕山中期的样品测出的年龄为(151.4±2.4)Ma,研究结果与原来的一致.此外,还获得了1.4~1.9Ga的继承锆石的年龄,可能代表九岭新元古代花岗岩源岩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岭花岗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继承锆石
下载PDF
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太古宙基底的新信息 被引量:87
2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1 位作者 宋彪 万渝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27,共12页
本文根据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出露的各种岩石中发现的继承性锆石的测年数据,报道了太古宙基底和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并简要地论述其地质意义。华北陆块东北缘、东南缘、北缘、西北缘共6个地区的深部都存在新太古代... 本文根据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出露的各种岩石中发现的继承性锆石的测年数据,报道了太古宙基底和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并简要地论述其地质意义。华北陆块东北缘、东南缘、北缘、西北缘共6个地区的深部都存在新太古代和中、古太古代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南缘深部也存在古太古代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在华北陆块早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直方图(以太古宙岩浆事件为主)上,最高峰值位于2.45-2.6 Ga区间,而以2.5-2.55 Ga最为突出,显示该区间岩浆事件最为强烈,可能代表一次重要的碰撞事件。此外还见有2.7 Ga,2.8 -2.85 Ga,2.95-3.0 Ga,3.1-3.15 Ga,3.3-3.4 Ga,3.45-3.5 Ga,3.6 Ga和3.8 Ga等较高峰值,反映了岩浆事件不同活动阶段的演化趋势。扬子陆块北缘地表和深部有与华北陆块相似的太古宙古老基底信息。扬子陆块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缘相当于江南古陆的地区以及扬子陆块西南缘地区在地壳深部均保留有新太古代和/或古太古代岩浆锆石的年龄信息。秦岭-大别造山带从东到西,多处(主要是深部)也发现有新-中太古代残余岩浆锆石的年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性锆石 华北陆块 扬子陆块 秦岭-大别造山带 岩浆事件 地壳深部 太古宙 信息 基底 地表
下载PDF
黄沙坪矿区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3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1 位作者 陈长江 霍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8,共15页
黄沙坪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矿化类型齐全,成矿元素多样,是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不同花岗质岩石的时间格架、源区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本次... 黄沙坪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矿化类型齐全,成矿元素多样,是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不同花岗质岩石的时间格架、源区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对黄沙坪矿区的不同类型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表明,英安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58.5±0.9Ma、155.2±0.4Ma、160.8±1.0Ma,石英斑岩内花岗质岩石包体可能形成于220.4±1.2Ma。另外,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中发现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核。不同花岗质岩石中,中晚侏罗世锆石的εHf(t)值为-7.6~-3.2,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7~1.4Ga,表明该区花岗质岩浆主要源自中元古代的古老基底物质部分熔融。继承锆石中接近0的εHf(t)负值(-1.5~-0.07)和εHf(t)正值(0.5~6.5)暗示形成这些古老继承锆石的初始物质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黄沙坪矿区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的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表明,英安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可能是同源同时期岩浆演化的产物,与矿床成矿年龄(154~159Ma)接近,反映其成岩成矿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花岗岩中存在多组古老的残留锆石,暗示了黄沙坪地区自新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岩浆作用,这可能是区内Cu-Pb-Zn-W-Mo-Fe多金属复合型矿床形成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继承锆石 黄沙坪岩体
下载PDF
Zircon Sens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study of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Zhaoye Gold Belt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18
4
作者 苗来成 罗镇宽 +3 位作者 黄佳展 关康 N.J. McNaughton D. I. Grov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4期361-369,共9页
The zircon 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results show that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Zhaoyc Gold Belt were emplaced at two periods of Mesozoic: Linglong and Luanjiahe types of granitic intrusions wer... The zircon 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results show that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Zhaoyc Gold Belt were emplaced at two periods of Mesozoic: Linglong and Luanjiahe types of granitic intrusions were emplaced between 160 Ma and 150 Ma (late Jurassic); Guojialing type of granodioritic intrusions, 130 Ma and 126 Ma (early Cretaceous). All the three types contain at least two major generations of inherited zircons with Precambrian ( >650 Ma) and early Mesozoic ages (200-250 Ma),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suggests that these plu-tonic rocks are of crustal origin and that Precambrian basement with component of sialic crust up to 3.4 Ga old ( Middle Archean) exists in the region. The presence of abundant inherited zircons with early Mesozoic age indicates that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was affected by a major tectono-thermal event, that is the collis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at 250 Ma to 200 Ma. SHRIMP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took place between 126 Ma and 12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oye Gold Belt GRANITIC intrusion. SHRIMP magmatic zircon inherited zircon
原文传递
大别地体超高压变质岩石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道公 倪涛 谢烈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对大别山南部超高压变质带双河和黄镇地区的榴辉岩、片麻岩和硬玉石英岩中变质锆石进行了原位LA-MC-ICP- MS的Lu-Hf同位素分析。双河和黄镇的榴辉岩及双河的硬玉石英岩有低^(176)Lu/^(177)Hf和低^(176)Hf/^(177)Hf组成,两地的片麻岩有高... 对大别山南部超高压变质带双河和黄镇地区的榴辉岩、片麻岩和硬玉石英岩中变质锆石进行了原位LA-MC-ICP- MS的Lu-Hf同位素分析。双河和黄镇的榴辉岩及双河的硬玉石英岩有低^(176)Lu/^(177)Hf和低^(176)Hf/^(177)Hf组成,两地的片麻岩有高^(176)Hf/^(177)Hf比和高且分散的^(176)Lu/^(177)Hf组成。锆石Hf同位素分布主要受变质原岩的形成时代控制,增生锆石基本上继承了原岩锆石的Hf同位素特征,既有增生锆石相对有低^(176)Lu/^(177)Hf和高^(176)Hf/^(177)Hf、继承重结晶锆石相对有高^(176)Lu/^(177)Hf和低^(176)Hf/^(177)Hf的特征,也有二者相互重叠没有区别的,它主要受原岩性质和变质过程中锆石遭受的溶蚀程度控制。增生锆石的低Lu/Hf是锆石在变质过程中Lu含量下降和Hf含量增高造成的,增生锆石的高^(176)Hf/^(177)Hf继承自岩石中其它高Lu/Hf比矿物的长期演化。继承锆石的初始Hf同位素组成ε_(Hf)值和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示踪表明,各超高压变质原岩的时代和成因是复杂的:双河榴辉岩原岩物质源自25亿年的亏损地幔和至少27亿年以上的古老晚太古地壳混合。双河片麻岩原岩年龄相同,但有不同的壳幔混合物源。黄镇榴辉岩原岩主要源于亏损幔源岩浆形成的初生地壳的重循环,很少的地壳混染。黄镇片麻岩和榴辉岩的物源区年龄相同。两地片麻岩原岩物源主要来自弱亏损地幔,存在古老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的混合。大别地区超高压变质岩锆石的Lu-Hf同位素特征主要反映了7~8亿年和18~19亿年时扬子克拉通北缘地区的岩浆活动特点和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HF同位素 变质增生锆石 继承锆石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
下载PDF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继承锆石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镇宽 关康 +1 位作者 苗来成 黄佳展 《山东地质》 1999年第3期24-30,共7页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锆石 S H R I M P 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类含有大量不同时代的继承锆石。3446 ±2 Ma ~3114 ±4 Ma 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鲁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硅铝核。大量印支期继承锆石的年龄... 招远—莱州地区花岗岩类锆石 S H R I M P 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类含有大量不同时代的继承锆石。3446 ±2 Ma ~3114 ±4 Ma 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鲁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硅铝核。大量印支期继承锆石的年龄( 平均年龄219 Ma) 与华南、华北克拉通碰撞时代一致,推测这些锆石极可能来自其源岩———华南、华北克拉通碰撞造山花岗岩,从而否定了玲珑型花岗岩主要是由胶东岩群交代 重熔形成的传统认识。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中含有较多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继承锆石,表明其源岩有较多的胶东岩群和荆山岩群变镁铁质岩石和( 或) T T G 岩系的硅铝质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继承锆石 源岩 重熔 锆石年龄
下载PDF
胶西北丛家花岗闪长岩体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耿科 王瑞江 +2 位作者 李洪奎 梁太涛 张玉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大量展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对郭家岭序列的丛家花岗闪长岩体的地质背景和SHRIMP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27±1)Ma,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郭...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大量展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对郭家岭序列的丛家花岗闪长岩体的地质背景和SHRIMP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该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27±1)Ma,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郭家岭序列各个岩体所测得的年龄值相差不大,表明它们近于同时侵位,侵位时间为127.9Ma。丛家岩体锆石样品中测得Ar3、Ptl、J3等多个期次的继承锆石年龄。结合前人研究,表明郭家岭序列岩浆源区成分非常复杂,既有来自胶辽陆块的前寒武纪基底、晚侏罗世玲珑序列,也有来自胶南一威海造山带的三叠纪同碰撞花岗岩类,还有幔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壳源组分以玲珑序列为主。郭家岭序列与胶西北地区金矿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时间上看,郭家岭序列的形成年龄早于胶西北地区金矿的形成年龄5~10Ma,符合同源岩浆成因金矿的成岩成矿时间差。从空间上看,胶西北地区三条主要控矿断裂带下均有隐伏郭家岭序列存在,金矿与郭家岭序列形影不离。从物质成分上看,与其他早白垩世岩浆岩类相比,郭家岭序列相对富Na,有可能是郭家岭序列在侵位之前,经历了含Au的富K热液组分分离的结果。因此,郭家岭序列更接近于胶西北地区金矿的成矿母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家岩体 郭家岭 SHRIMP锆石U.Pb定年 胶西北 继承锆石 成矿母岩
下载PDF
滇西桃花花岗斑岩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年龄信息:对扬子板块西缘基底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13
8
作者 洪涛 游军 +1 位作者 吴楚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83-2596,共14页
扬子板块西缘滇西地区是否存在古老基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滇西桃花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形成于晚造山-后碰撞背景的桃花花岗斑岩具岛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可能与:1)俯冲拆离的... 扬子板块西缘滇西地区是否存在古老基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滇西桃花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形成于晚造山-后碰撞背景的桃花花岗斑岩具岛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可能与:1)俯冲拆离的洋壳俯冲拆离的洋壳或富集地幔重熔作用;2)加厚的地壳部分熔融。花岗斑岩中的继承锆石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发育具有密集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另一类是次浑圆状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的岩浆锆石年龄为36.35±0.35Ma,环带发育的继承锆石年龄介于167~891Ma之间;而次浑圆状继承锆石可以分为两组,其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51±22Ma与2499±32Ma。新的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着滇西桃花地区不仅存在古金沙江洋东向俯冲形成的晚古生代弧岩浆记录,还发现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信息,及早古元古代和新太古代的锆石记录。推测1.8Ga与2.5Ga锆石可能是捕获自地壳或围岩(石鼓片岩),表明滇西地区可能存在古老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锆石 SHRIMP U-PB定年 前寒武基底 桃花花岗斑岩 扬子板块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晚中生代岩浆岩继承锆石U-Pb年代学:源区属性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成龙 陈娟 +3 位作者 刘友勤 朱晓超 牛漫兰 向必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6-1000,共25页
大别与苏鲁造山带之间的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构成了华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断裂边界。该边界带的深部结构状态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利用张八岭隆起带沿线出露的晚中生代岩浆岩中继承锆石U-Pb年代学信息,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及N... 大别与苏鲁造山带之间的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构成了华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断裂边界。该边界带的深部结构状态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利用张八岭隆起带沿线出露的晚中生代岩浆岩中继承锆石U-Pb年代学信息,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及Nd、Pb、Hf同位素资料,分析了其深部的岩浆源区属性及结构状态。张八岭隆起带北段晚中生代岩浆岩继承锆石年龄以1.9-2.7Ga为主,最大峰值年龄为2.5Ga;南段继承锆石年龄以2.2-2.6Ga为主,峰值年龄也为2.5Ga;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则以含大量新元古代锆石为特征,在0.7Ga形成显著的分布峰值,并有早元古和少量太古代年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带北段的晚中生代岩浆岩源区为华北下地壳,南段的源区兼有华北和扬子陆壳的信息,而更南部庐江段则以扬子地壳源区为特征。电法剖面揭示,郯庐断裂主边界在张八岭隆起带下向南东倾斜,从而深部存在华北地壳;而南部庐江段转变为向北西陡倾,从而深部皆为扬子地壳。郯庐断裂深部产状特征支持其印支期应为斜向汇聚边界。而其中三叠纪继承锆石的缺失指示隆起带上变质岩应为原地岩石,而非来自大别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张八岭隆起带 岩浆岩 继承锆石 晚中生代 深部结构
下载PDF
右江盆地酸性脉岩继承锆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经经 钟宏 +3 位作者 谢桂青 赵成海 胥磊落 陆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69-3280,共12页
卡林型金矿与岩浆作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矿床学家关注的热点。右江盆地发育众多卡林型金矿床,但由于区内岩浆岩出露十分有限,岩浆活动对金成矿有无贡献目前还无定论。火成岩中的继承锆石常常可以用来指示早期的、隐伏的岩浆活动。桂西... 卡林型金矿与岩浆作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矿床学家关注的热点。右江盆地发育众多卡林型金矿床,但由于区内岩浆岩出露十分有限,岩浆活动对金成矿有无贡献目前还无定论。火成岩中的继承锆石常常可以用来指示早期的、隐伏的岩浆活动。桂西北地区晚白垩世巴马、料屯和下巴哈石英斑岩脉中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其中,料屯和下巴哈两处脉岩分别与料屯和明山金矿在空间上紧密相关。脉岩中锆石的LA.ICP.MS和SIMS原位U-Pb定年表明,其主要集中于130—140Ma、242Ma左右、400.450Ma、700~1000Ma和1700~1800Ma等五个年龄段。关于较年轻的两个时间段,来自料屯和下巴哈石英斑岩脉的继承锆石分别获得两组谐和年龄,即136.3±3.9Ma(2σ)和242.3±1.7Ma(2σ)、128.2±2.3Ma(2σ)和243.1±3.6Ma(2σ)。这些脉岩侵入的最年轻地层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因而前三叠纪继承锆石可能捕获自地层,而晚于三叠纪的130.140Ma锆石则应来自于深部隐伏岩体。关于242Ma左右锆石,尽管其与围岩地层百逢组1~2段近于同期,但其晶形较差且多呈不规则碎片状,暗示其更可能源自百逢组中的沉积碎屑锆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期锆石所代表的岩浆事件可能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有关。以上130~140Ma和约242Ma左右的两组年龄,与初步确定的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的两次成矿的时代基本一致,据此推断金矿化与岩浆作用可能有一定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卡林型金矿 继承锆石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U-Pb Geochronology of Detrital and Inherited Zircons in the Yidun Arc Belt, Eastern Tibet Plateau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11
作者 Tao Wu Long Xiao Changqian M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61-473,共13页
This paper reports geochronological data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country rock and sedimentary xenoliths of the Cilincuo pluton(79±0.7 Ma) in the southern Yidun arc belt and the inherited zircons from the L... This paper reports geochronological data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country rock and sedimentary xenoliths of the Cilincuo pluton(79±0.7 Ma) in the southern Yidun arc belt and the inherited zircon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Yidun arc belt, eastern Tibet Plateau. Detrital zircons ages from the sedimentary xenoliths have four prominent peaks at 2.5–2.4 Ga, 1.9–1.8 Ga, 480–400 Ma, and 350–300 Ma, whereas those from the country rock exhibit another four prominent peaks at 1.9–1.8 Ga, 850–700 Ma, 480–400 Ma, and 300–250 Ma.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age data from previous studies, we suggest that the sedimentary xenoliths are from the Lanashan Formation and the major provenance of them is Qiangtang Block, Zhongza massif and South China Block, whereas the country rock belongs to the Lamaya Formation and the major provenance of them i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eighbouring Songpan-Garzê terrane. In addition, the inherited zircon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Yidun arc belts have a prominent Neoproterozoic age population(900–700 M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n old basement with west Yangtze Craton affinity beneath the Triassic sediments. Combining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propose that the provenances of the formations vary from the Lanashan Formation to the Lamaya Formation which may indicate a record of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Garzê-Litang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dun arc belt Garzê-Litang Ocean BASEMENT detrital zircon inherited zircon
原文传递
鄂东南地区存在古元古代—太古宙基底——来自铜鼓山岩体锆石U-Pb-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金龙 黄圭成 +3 位作者 丁丽雪 吴昌雄 祝敬明 金尚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对鄂东南地区位于毛铺-两剑桥断裂带上的铜鼓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及镜下显微研究及岩石化学分析,重点分析了其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铜鼓山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形成于(147±2.6)Ma,属晚侏罗世-早白垩... 对鄂东南地区位于毛铺-两剑桥断裂带上的铜鼓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及镜下显微研究及岩石化学分析,重点分析了其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铜鼓山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形成于(147±2.6)Ma,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鄂东南地区其它岩体年龄具有一致性。铜鼓山岩体中存在的大量继承锆石。分析的4个继承锆石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1798~1888Ma。继承锆石具有高的Th/U比值和极其相似的Lu-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捕获于同-火成岩。这表明鄂东南地区存在古元古代基底。这些古元古代继承锆石低的εHf(t)值和冥太古代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代暗示古元古代克拉通化是在太古宙基底上发展的。鄂东南地区和扬子陆块其它众多地区一样存在古元古代-太古宙基底。扬子陆块古元古代-太古宙基底极可能从四川盆地、鄂西崆岭和郧西地区东延至鄂东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锆石 HF同位素 古元古代-太古宙基底 鄂东南地区 扬子地块
下载PDF
喀喇昆仑北羌塘地体加勒万河地区中——基性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
13
作者 何国建 胡修棉 +5 位作者 楼法生 陈浩鹏 杨晓飞 陈建中 吴春伟 张密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2-1440,共19页
【研究目的】加勒万河谷位于北羌塘地体的喀喇昆仑山,紧邻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床。对加勒万河地区新发现的岩浆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和岩浆演化历史,为区域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 【研究目的】加勒万河谷位于北羌塘地体的喀喇昆仑山,紧邻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床。对加勒万河地区新发现的岩浆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和岩浆演化历史,为区域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报道了加勒万河地区7件中—基性岩浆岩样品,岩性包括玄武岩、辉绿岩和闪长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主量和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冰洞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98.9±1.2)Ma,其全岩成分具有低钾钙碱性的特点,而玄武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喷发年龄为(232±9)Ma,全岩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钙碱性—过碱性的特点。锆石定年结果显示闪长岩与玄武岩中均发育大量约800 Ma的继承锆石,且二者继承锆石年龄频谱均出现6个不同时代的年龄峰。【结论】冰洞闪长岩是地壳增厚背景下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与新特提斯洋闭合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的远程效应有关。闪长岩与玄武岩中大量800 Ma继承锆石的发育表明他们来源于新元古代基底物质的熔融。闪长岩与玄武岩中的6个不同的锆石年龄峰反映了中元古代结晶基底、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至新特提斯洋闭合碰撞造山等6个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锆石 基底 地质调查工程 加勒万河 北羌塘地体 喀喇昆仑
下载PDF
鄂东南铁铜金钨钼多金属矿集区基底属性:来自继承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的约束
14
作者 谢应波 褚刚 +1 位作者 罗华 郭盼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97,共15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的基底存在统一的川中式基底和北部川中式基底、南部江南式基底的争议。笔者对灵乡岩体西段闪长玢岩开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闪长玢岩的锆石具有复杂的组成与来源:最年轻的4颗锆石加权平...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的基底存在统一的川中式基底和北部川中式基底、南部江南式基底的争议。笔者对灵乡岩体西段闪长玢岩开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闪长玢岩的锆石具有复杂的组成与来源:最年轻的4颗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41±4)Ma,结合前人测年结果推测其可作为闪长玢岩的成岩年龄;其余16颗锆石具有较为宽泛的年龄(217~2550 Ma)和Hf同位素组成(εHf(t)=-11.2~11.7)。进一步结合前人获得的鄂东南矿集区岩浆岩继承锆石数据,分别对比川中式基底崆岭杂岩、江南式基底梵净山群及下江群的锆石数据,发现其与崆岭杂岩具有明显差异,但和梵净山群及下江群具有高度相似性。并且鄂东南矿集区岩浆岩继承锆石和梵净山群、下江群均记录了~1.5 Ga地壳增生事件。结合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笔者认为鄂东南矿集区南部为江南式基底,北部为川中式基底,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灵乡-大冶-网湖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式基底 江南式基底 继承锆石 鄂东南矿集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安庆大龙山复式岩体锆石U-Pb年代学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庆安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安徽安庆大龙山岩体位于扬子地台北东缘,发育大量中生代侵入岩浆岩。野外地质勘查发现,大龙山岩体可能为复式岩体,有多期岩浆作用,在其核部的正长岩附近发育一定量的闪长玢岩。对闪长玢岩和正长岩进行年代学研究,其锆石年龄分别为(137.7... 安徽安庆大龙山岩体位于扬子地台北东缘,发育大量中生代侵入岩浆岩。野外地质勘查发现,大龙山岩体可能为复式岩体,有多期岩浆作用,在其核部的正长岩附近发育一定量的闪长玢岩。对闪长玢岩和正长岩进行年代学研究,其锆石年龄分别为(137.7±1.9)Ma和(128.8±2.1)Ma。其中,在大龙山闪长玢岩中发育一定量的继承锆石,形成年代分别为古元古代(约2.0 Ga)和新元古代(约0.8 Ga),在正长岩中未发现捕获继承锆石。根据获取的继承锆石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资料,推断大龙山岩体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古元古代的褶皱“会聚”到伸展体制转换的“回返”,新元古代的拉张垮塌,中生代的多期次岩浆侵入和多来源、多阶段的结晶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岩体 继承锆石 U-PB年龄 安徽大龙山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古家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岩浆源区的指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金龙 黄圭成 +3 位作者 丁丽雪 吴昌雄 祝敬明 金尚刚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3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对扬子陆块鄂东南地区古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了锆石CL显微结构分析和LA-(MC)-ICP-MS法U-Pb年龄测定及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其晶体内部多包裹有经历变质重结晶程度不同的继承锆石。岩浆锆石206... 对扬子陆块鄂东南地区古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了锆石CL显微结构分析和LA-(MC)-ICP-MS法U-Pb年龄测定及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其晶体内部多包裹有经历变质重结晶程度不同的继承锆石。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45.4±1 Ma(MSWD=1.5),表明古家山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岩浆锆石εHf(t)值为-4.33^-17.41,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470~2294 Ma。继承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1746~2959 Ma,以古元古代为主;εHf(t)值为-18.2~2.65,表明该地区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物质再循环。综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石化学、锆石微区原位分析结果,古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为壳源花岗岩,其源区为古元古代基底。对古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体的研究表明鄂东南地区确切存在太古宙-元古代基底,为研究扬子陆块前寒武纪基底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锆石 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 岩浆源区 鄂东南 扬子陆块
下载PDF
徐淮地区早白垩世闪长岩类继承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产思维 《地质学刊》 CAS 2020年第3期258-264,共7页
对徐淮地区前欧盘和徐楼岩体进行了镜下显微研究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者均为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前者形成于(126.4±2.1)Ma,后者形成于(127.9±2.0)Ma,与该区其他岩体成岩年龄基本一致。徐淮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 对徐淮地区前欧盘和徐楼岩体进行了镜下显微研究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者均为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前者形成于(126.4±2.1)Ma,后者形成于(127.9±2.0)Ma,与该区其他岩体成岩年龄基本一致。徐淮地区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是燕山期中国东部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在岩体中发现了多颗不同时代的继承锆石,其中前欧盘闪长玢岩3颗新元古代继承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2512±60)Ma;徐楼闪长玢岩1颗新元古代继承锆石年龄为(2556±57)Ma,3颗古元古代继承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815±210)Ma。约2.5 Ga和1.8 Ga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徐淮地区存在古元古—新太古代基底,并且发生过约2.5 Ga和1.8 Ga构造热事件。类比研究表明,徐淮地区具备寻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金矿和斑岩型金、钼矿床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类 继承锆石 U-PB年代学 徐淮地区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早白垩世晚期岩浆事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训练 周洪瑞 +5 位作者 王振涛 高正升 杨利超 张海军 于子栋 鞠鹏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共15页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火山岩及其周缘火山岩的岩石学、锆石成因岩相学及LA-ICP-MS U-Pb年代学对比研究显示,样品中存在两种锆石类型。一种为来自火山颈中心相样品的长柱状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09.0±1.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火山岩及其周缘火山岩的岩石学、锆石成因岩相学及LA-ICP-MS U-Pb年代学对比研究显示,样品中存在两种锆石类型。一种为来自火山颈中心相样品的长柱状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09.0±1.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代表了红柳峡火山颈形成的年龄。另一种为来自火山颈周缘两个玄武岩样品的次圆或椭圆状继承锆石,且绝大部分具有核、幔结构,其U-Pb年龄分布在(138±2)^(2 376±74)Ma,展现了复杂的年龄峰值。这些继承锆石均为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从下白垩统及更早地层捕获而来,它们的峰值年龄密切响应了阿尔金断裂早白垩世晚期及更早期复杂的多期岩浆及构造事件。部分年龄峰值与南阿尔金地体古生代花岗岩年龄的吻合显示阿尔金地体曾经与祁连陆块连接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红柳峡 玄武岩 继承锆石 LA-ICP-MS U-PB年龄
下载PDF
Zircon Hf isotope composition of metamorphic eclogite from Xindian,Dabie Terrain
19
作者 CHEN DaoGong NI Tao XIE LieW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7期1013-1020,共8页
Hf isotope measure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UHP metamorphic eclogite from Xindian by using LA-MC-ICP-MS techniqu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etamorphic growth zircon has high 176Hf/177Hf (0.282544―0.282612) and ... Hf isotope measure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UHP metamorphic eclogite from Xindian by using LA-MC-ICP-MS techniqu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etamorphic growth zircon has high 176Hf/177Hf (0.282544―0.282612) and low 176Lu/177Hf (0.000004―0.000211) ratio,inherited and recrystallized proto-lith zircon has low 176Hf/177Hf (0.282266―0.282466) and high 176Lu/177Hf (0.000090―0.002144) composi-tions. The low 176Lu/177Hf of growth zircon comes from its decreasing of Lu and increasing of Hf during UHP process. The high 176Hf/177Hf deduced from high radiogenic 176Hf,which was produced from long-term evolution of high Lu/Hf ratio minerals. Partial recrystallization of protolith zircon would not cause reworking of Lu/Hf isotope in zircon. Compared to U-Pb,zircon Lu-Hf system has better stability. The initial Hf isotope composition of metamorphic growth zircon may represent the Hf isotope compo-sition of whole rock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initial εHf of +3.0 for metamorphic precursor formation of Xindian eclogite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 material mainly derived from weak depleted mantle or mixing of depleted mantle with old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ORPHIC growth zircon inherited zircon LU-HF isotope ECLOGITE DABIE Mountain
原文传递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中—基性脉岩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清陆 李双庆 +2 位作者 方博文 张贺 陈福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18-333,共16页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大量早白垩世中—基性脉岩侵位于宿松群高压变质岩石中,它们是认识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的壳-幔相互作用和折返过程中岩石圈构造响应的重要载体之一。报道了这些中—基性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并讨论了其隐含的地...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大量早白垩世中—基性脉岩侵位于宿松群高压变质岩石中,它们是认识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的壳-幔相互作用和折返过程中岩石圈构造响应的重要载体之一。报道了这些中—基性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并讨论了其隐含的地质意义。单颗粒锆石的年龄范围分布较广,主要可分为太古代(>2 500 Ma)、古元古代(1 850~2 500、1 650~1 800 Ma)、新元古代(720~850Ma)、早古生代(420~450Ma)、早中生代(190~230 Ma)和早白垩世(120~140 Ma)。具有岩浆成因的早白垩世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约为132 Ma,应代表中—基性岩浆的侵位时代,证明其为大别地区碰撞后岩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锆石形貌、内部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这些年龄群落与扬子板块记录的典型构造-岩浆事件具有对应关系。早中生代之前的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布与扬子板块的锆石年龄特征有明显的相似性,暗示着宿松地体可能具有扬子板块属性。因此,推测宿松地体中—基性脉岩成因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强烈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大别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脉岩 早白垩世 U-PB年龄 继承性锆石 拆沉作用 宿松地体 大别造山带 扬子板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