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青枯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民兴 吴光金 +3 位作者 林雪坚 李贤兴 蔡俊欣 黄俊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8-33,共6页
对广东湛江桉树开发中心、吴川县、斗门县、高要县、鹤山县等地桉树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病株残体及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并保持致病力.垃圾肥不仅含有该菌,而且有利于该菌的繁殖.该病始发期为5月下旬至... 对广东湛江桉树开发中心、吴川县、斗门县、高要县、鹤山县等地桉树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病株残体及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并保持致病力.垃圾肥不仅含有该菌,而且有利于该菌的繁殖.该病始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7月至9月底为发病高峰期,停止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林地径流是病菌短距离传播媒介.桉树根部是该病菌主要侵入途径,其次是根颈部.然后蔓延至枝干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发病规律 桉树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带传播媒介SIS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孟 傅新楚 吴庆初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研究非齐次复杂网络上带传播媒介的易感者-感染者-易感者(SIS)模型的全局稳定性.首先根据经典的SIS模型建立带有传播媒介的SIS模型,接着求出该模型的流行病阈值,然后证明当感染率大于该流行病阈值时,只要模型存在初始感染节点,模型就总... 研究非齐次复杂网络上带传播媒介的易感者-感染者-易感者(SIS)模型的全局稳定性.首先根据经典的SIS模型建立带有传播媒介的SIS模型,接着求出该模型的流行病阈值,然后证明当感染率大于该流行病阈值时,只要模型存在初始感染节点,模型就总存在惟一的正不动点,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传染过程的全局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SIS模型 传播媒介 传染率 全局稳定性
下载PDF
同时考虑传染媒介和传播延迟的复杂网络病毒传播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亚奇 蒋国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25-6733,共9页
提出一种新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基于平均场理论,研究传染媒介和传播延迟同时存在对网络中流行病传播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传染媒介和传播延迟同时存在显著增强了网络中流行病爆发的危险性,并加速了流行病的传播.研究还发现... 提出一种新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基于平均场理论,研究传染媒介和传播延迟同时存在对网络中流行病传播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传染媒介和传播延迟同时存在显著增强了网络中流行病爆发的危险性,并加速了流行病的传播.研究还发现,对于给定的有效传播率,均匀网络中流行病的感染程度分别与传染媒介的传染概率和传播延迟呈对数关系,无标度网络中流行病的感染程度与传染媒介的传染概率呈幂率关系,而与传播延迟之间则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媒介 传播延迟 均匀网络 无标度网络
原文传递
网络上具有多种传播媒介和多个染病阶段的SIS传染病模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彦宏 赵爱民 刘桂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0-35,共6页
建立了网络上具有多种传播媒介和多个染病阶段的SIS传染病模型.利用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计算出疾病的传播阈值,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得出多种传播媒介及各个染病阶段的转化率对疾病传播阈值的影响.
关键词 复杂网络 SIS模型 传播媒介 传播阈值
下载PDF
EPIDEMIC SPREAD ON ONE-WAY CIRCULAR-COUPLED NETWORKS
5
作者 Zhongpu XU Xinchu FU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713-1732,共20页
Real epidemic spreading networks are often composed of several kinds of complex networks inter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such as Lyme disease, and the interrelated networks may have different topologies and epidemic d... Real epidemic spreading networks are often composed of several kinds of complex networks inter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such as Lyme disease, and the interrelated networks may have different topologies and epidemic dynamics. Moreover, most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derived from animals, and zoonotic infections always spread on directed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So,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e epidemic dynamics of zoonotic infections on a unidirectional circular-coupled network. Here, we construct two unidirectional three-layer circular interactive networks, one model has direct contact between interactive networks, the other model describes diseases transmitted through vectors between interactive networks, which are established by introducing the heterogeneous mean-field approach method. Then we obtai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s and stability of equilibria of the two models. Through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s of the models depend on the infection rates, infection periods, average degrees, and degree ratios. Numerical simulations illustrate and expand these theoretical results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dynamics COUPLED network LYME disease infective medium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带有传播媒介的SICRS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玺翔 覃锡忠 +1 位作者 洪丽平 傅云瑾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1-446,共6页
通过将舆论、病毒、谣言等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网络上的传播过程抽象为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下谣言会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扩散,并且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存在谣言在被转发初期具有传播能力,而... 通过将舆论、病毒、谣言等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网络上的传播过程抽象为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下谣言会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扩散,并且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存在谣言在被转发初期具有传播能力,而经过一段时间会被其它微博覆盖成为被淹没的消息而不再具有传播能力的特性的传播模型—复杂网络上带传播媒介的SICRS模型.通过平均场理论分析并且用Matlab详细研究了该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匀网络中,谣言的传播结果与经典结果相似,且引入传播媒介后会对谣言的传播起到加速的作用;在考虑极限情况下,度不相关网络的传播阈值也趋于零.模型的提出不仅有助于研究谣言等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控制,也为研究带有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型时如何提出高效可行的免疫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工程 平均场理论 复杂网络 传染媒介 直接免疫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带直接免疫及传染媒介的SIRS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万青松 龚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6-278,293,共4页
复杂网络模拟实际系统时,常采用带有直接免疫的传染模型或带传染媒介的传染模型。这些模型只侧重实际系统的某一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个新的SIRS类传染病模型,即带有传染媒介和直接免疫的SIRS模型。利用平均场理论建立相应... 复杂网络模拟实际系统时,常采用带有直接免疫的传染模型或带传染媒介的传染模型。这些模型只侧重实际系统的某一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个新的SIRS类传染病模型,即带有传染媒介和直接免疫的SIRS模型。利用平均场理论建立相应的常微分方程系统,并讨论该类系统的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均匀网络情况下,该模型存在一个有限的传播阈值,并且传染媒介也会加速疾病的传播;非均匀网络情形时,传播阈值主要与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SIRS模型 传染媒介 直接免疫 传播阈值
下载PDF
外科覆盖物的质量不容忽视
8
作者 吴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6期23-23,27,共2页
关键词 外科覆盖物 感染性介质 外科手术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罗淑娟 饶花平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1期3565-3567,共3页
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病原学诊断。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在细菌或真菌感染合并严重全身系统反应或器官低灌注时显著升高,而在病毒或局灶感染时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近年来... 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病原学诊断。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在细菌或真菌感染合并严重全身系统反应或器官低灌注时显著升高,而在病毒或局灶感染时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近年来成为鉴别细菌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新型标志物。现就其生物学特性、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炎性介质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考虑感染媒介的SIR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承遗 马军海 陈增强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23,共6页
基于复杂网络框架,将感染媒介集成到经典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传播模型中研究感染媒介对传播行为的影响.利用平均场理论,分析得到了均匀拓扑和异构拓扑环境下疾病传播的临界值,发现感染媒介可以减小传播的临界值,促进... 基于复杂网络框架,将感染媒介集成到经典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传播模型中研究感染媒介对传播行为的影响.利用平均场理论,分析得到了均匀拓扑和异构拓扑环境下疾病传播的临界值,发现感染媒介可以减小传播的临界值,促进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同时,数值仿真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感染媒介会加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疾病传播 感染媒介 SIR模型
下载PDF
复方丹参凝胶对感染创面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颂铭 华斌 柏连松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凝胶 (Lipidgelofcompounddanshen ,LGOCDS)对实验性创伤感染创面动物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皮肤切割伤感染模型 ,经复方丹参凝胶治疗后测定 2d、7d、14d局部组织菌量及体内干扰素 (IFN) γ、...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凝胶 (Lipidgelofcompounddanshen ,LGOCDS)对实验性创伤感染创面动物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皮肤切割伤感染模型 ,经复方丹参凝胶治疗后测定 2d、7d、14d局部组织菌量及体内干扰素 (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及其基因表达 (RT PCR、ELISA法 )。结果 :复方丹参凝胶组不同时间IFN γ、TNF α及其基因表达及创面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感染创面修复 ,并可显著抑制TNF α、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凝胶 感染创面 炎症介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链格孢菌侵染泡桐单板的研究
12
作者 张涵 高云霄 +1 位作者 唐睿琳 于志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0,20,共6页
以蛋白胨为氮源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2种培养基为营养基础,对比链格孢菌在泡桐单板表面的顺纹侵染长度差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色差仪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研究其侵染路径、表面色差、耐光色牢度、顺纹侵染... 以蛋白胨为氮源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2种培养基为营养基础,对比链格孢菌在泡桐单板表面的顺纹侵染长度差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色差仪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研究其侵染路径、表面色差、耐光色牢度、顺纹侵染趋势和木材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1)相比于氮源培养基(17.25 mm),碳源培养基的18 d顺纹侵染长度(44.31 mm)更长。2)菌丝主要从导管进入木材,在孔径大的早材部位染色效果更显著。3)侵染18 d后,碳源培养基条件下泡桐单板表面颜色变化更明显(总色差值ΔE^(*)为32.20),在氮/碳源培养基条件下光照4 h的色差值由55.55分别降低至1.49和1.36,耐光色牢度明显提升。4)线性拟合结果显示,顺纹侵染长度与侵染时间正相关,在碳源培养基内平均侵染速率(2.28314 mm/d)快于氮源培养基((0.83837 mm/d))。5)侵染会影响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泡桐单板 侵染 培养基 调控
下载PDF
支原体湿片镜检与培养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西 钱士匀 +1 位作者 巫翠萍 黄琼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29-131,134,共4页
目的:拟建立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在动态、活体观察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的实验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直接镜检动态观察支原体,并与培养法实验结果对照。结果:多媒体显微成像分... 目的:拟建立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在动态、活体观察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的实验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直接镜检动态观察支原体,并与培养法实验结果对照。结果:多媒体显微成像分析系统可以清晰地观察支原体,镜检法与培养法结果高度一致。结论:镜检方法采用直接取样涂片,无需染色,即可快速观察支原体,为临床实验室病原体检测提供一个全新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湿片镜检 培养 实验结果 分析 性传播疾病
下载PDF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金明 陈光明 任榕娜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448-451,共4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呼吸困难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其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救治此类患儿仍是新生儿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HMD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宫内感染与HMD发病密切相关,孕妇妊娠期间发生感染,胎...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呼吸困难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其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救治此类患儿仍是新生儿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HMD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宫内感染与HMD发病密切相关,孕妇妊娠期间发生感染,胎儿暴露于炎性环境,引起胎儿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炎性细胞聚集,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炎性介质之间在不同环节上相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炎症网络,感染后多种效应细胞及炎症介质可能是造成HMD发病的"中心环节",一方面过度的炎症刺激可能阻碍肺泡化进程和肺微血管发育,导致肺损伤和HMD,另一方面适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促进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炎症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医院感染传播媒介监测及病原菌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铭洁 陈国华 林进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传播媒介,对菌落数和病原菌结构进行分析,掌握传播媒介的特征,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报告,选择呼吸内科、神经外科、ICU、新生儿科、感染科及普外科6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科室作为...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传播媒介,对菌落数和病原菌结构进行分析,掌握传播媒介的特征,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报告,选择呼吸内科、神经外科、ICU、新生儿科、感染科及普外科6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科室作为监测点,采集科室物体表面微生物菌落数,并进行培养鉴定。结果 ICU菌落数不合格率为51.67%,排第一位,其次是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输液泵按键与呼叫器按键菌落数不合格率最高,分别为52.63%、46.15%,其次为电话听筒和床栏,分别为36.36%和36.28%,各科室、各样本菌落数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3、6.274,P=0.032、0.017)。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2株,其中G-球菌占54.84%,G+球菌占38.71%,排列顺位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医院各科室使用的物品、设备表面存在病原菌定植,并且病原菌构成与医院近期细菌谱相近,说明各科室物品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应制定针对性的消毒措施,阻断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传播媒介 监测 病原菌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快速分离男性生殖道细菌感染新型培养基的研究
16
作者 易蜀蓉 黄卫东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9,43,共3页
目的:研究出一种新型能快速分离出男性生殖道感染细菌的培养基,为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奠定基础。方法:将蛋白胨、胰胨、牛肉粉及部分氨基酸等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培养基,并与传统的血培养基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95.00%... 目的:研究出一种新型能快速分离出男性生殖道感染细菌的培养基,为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奠定基础。方法:将蛋白胨、胰胨、牛肉粉及部分氨基酸等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培养基,并与传统的血培养基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95.00%,阴性符合率88.89%。经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新培养基较传统培养基分离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结论:新型培养基可用于快速分离男性生殖道感染的细菌且同时可作为药敏试验的菌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 细菌感染 培养基
下载PDF
郁热方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世聪 黄河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郁热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医辨证为风热郁肺证的患者,按照双盲双模拟、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分成2组,观察组予中药郁热方+复方甘草片安慰剂+扑尔敏安慰剂治疗,对照组予复... 目的:观察郁热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医辨证为风热郁肺证的患者,按照双盲双模拟、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分成2组,观察组予中药郁热方+复方甘草片安慰剂+扑尔敏安慰剂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片+扑尔敏+郁热方中药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7 d。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缓解时间、咳嗽程度(自我划线计分)、咳嗽复发次数等指标变化及测定2组患者痰上清液中P物质(SP)、神经肽A(NKA)、神经肽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IL-8、s Ig A水平,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脱落5例(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程度、咳嗽缓解时间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SP、NKA、NKB、CGRP、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 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郁热方治疗感染后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SP、NKA、NKB、CGRP、IL-8水平及提高s Ig A水平,从而达到抑制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作用,降低气道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药 炎症 介质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液体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温伟洪 李介华 钟国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2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检出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试剂盒进行Uu分离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3600例标本中1505例阳性,阳性率为41.8%,其中男性标本阳性率为28.5%,女性阳性率为46.1%,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检出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试剂盒进行Uu分离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3600例标本中1505例阳性,阳性率为41.8%,其中男性标本阳性率为28.5%,女性阳性率为46.1%,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8,P<0.05)。在9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为81.5%,耐药率最低的为交沙霉素及原始霉素,耐药率均为0.0%。结论在泌尿生殖道标本中,Uu检出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延缓Uu耐药性发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泌尿道感染 液体培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节肢动物及其分布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克梅 陈洪舰 +2 位作者 郭文涛 唐新元 汪元忠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9年第3期129-132,135,共5页
目的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节肢动物及其分布进行整理。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染疫媒介进行统计。同时,对某些蚤类在鼠疫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和地位进行更正和说明。结果截止2008年底,已知中国鼠疫自... 目的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节肢动物及其分布进行整理。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染疫媒介进行统计。同时,对某些蚤类在鼠疫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和地位进行更正和说明。结果截止2008年底,已知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能够自然染疫的节肢动物有62种,其中蚤目3总科6科22属52种,蜱螨亚纲2科6属8种,吸虱目1科1属2种。结论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染疫媒介及其分布,主要媒介蚤的媒介作用,为制定鼠疫防治策略、鼠疫监测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然疫源地 鼠疫 媒介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军 韩锁义 +3 位作者 袁美 贺梁琼 何国浩 黄家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DTT)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36.5%);与YEB培养液相比,AB重悬液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19.3%);农杆菌菌液OD_(600)为0.7时转化效率最高;基因型显著影响转化效率,EXP27-1516的转化效率为69.03%,显著高于14AU01(56.67%);以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从种子培养到形成茁壮根系仅需8周,明显短于子叶节转化所需的13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为花生转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转化体系 半粒种子 二硫苏糖醇(DTT) AB重悬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