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制备及恢复病毒的获得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莺 贾丽丽 +3 位作者 孙志伟 王志伟 俞炜源 俞永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根据JEV病毒减毒株SA14-14-2基因组序列,设计覆盖全长的4对重叠引物,以提取的活疫苗病毒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4个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进一步构建两个半端分子克隆,然后将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一个新改造的低拷贝质粒载体pBR-kpn中... 根据JEV病毒减毒株SA14-14-2基因组序列,设计覆盖全长的4对重叠引物,以提取的活疫苗病毒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4个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进一步构建两个半端分子克隆,然后将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一个新改造的低拷贝质粒载体pBR-kpn中,构建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经过体外转录后得到的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重新获得JEV的恢复病毒,通过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水平、蛋白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恢复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稳定的全长cDNA克隆,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后,第4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CPE),第6~7天时CPE为 ,经过Vero细胞进一步放大培养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RT-PCR实验均为阳性。证实了构建的JEV的全长cDNA克隆有感染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感染性克隆 恢复病毒 质粒载体
下载PDF
J亚群白血病病毒NX0101株感染性克隆化病毒的构建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纪元 崔治中 +1 位作者 丁家波 姜世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40,i002,共5页
采用PCR方法分3段扩增出J亚群白血病病毒NX0 10 1株的前病毒cDNA ,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获得一个含有完整ALV J前病毒cDNA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ALV J NX。将此质粒DNA纯化后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以针对ALV J的单克隆抗体JE9对转染后的... 采用PCR方法分3段扩增出J亚群白血病病毒NX0 10 1株的前病毒cDNA ,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获得一个含有完整ALV J前病毒cDNA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ALV J NX。将此质粒DNA纯化后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以针对ALV J的单克隆抗体JE9对转染后的细胞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证明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测定原始野毒和分子克隆化病毒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 ) ,分别人工接种1日龄商品代肉鸡并隔离饲养17周。接种野毒组死亡率为2 6 % ,髓细胞瘤发病率为2 4 %。接种分子克隆化病毒组死亡率为2 2 % ,髓细胞瘤发病率为2 2 %。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白血病病毒 感染性克隆 致病性
下载PDF
分子克隆化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传染性及其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吉荣 崔治中 +1 位作者 王锡乐 孙淑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55,共8页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有SNV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前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对REV的单克隆抗体和抗REV env-gp90的鼠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在原始的转染细胞及随后传代的细胞中均显示病毒...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有SNV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前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对REV的单克隆抗体和抗REV env-gp90的鼠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在原始的转染细胞及随后传代的细胞中均显示病毒特异性抗原。而且,在连续传代细胞中的阳性率明显升高。用REV特异性引物对进一步传代后的细胞基因组作PCR,也检测出REV基因组。这些结果均表明所得到的分子克隆化病毒具有传染性,因而也进一步证明所用的质粒克隆包含有具感染性的全病毒基因组。对该全基因组cDNA克隆进行酶切所获得的数个亚克隆进行测序,并将序列进行拼接,完成了REV全基因组序列。REV的这个传染性克隆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RE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传染性克隆 测序
下载PDF
感染性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嵌合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翔 邵一鸣 +4 位作者 薛飞 范秀娟 贾斌 赵全壁 沈荣显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已有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FD3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低拷贝的全长克隆pLGFD3-8。按照疫苗制备过程中env基因的变化情况,采用基因替换和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env基因及其主要突变特征的嵌合克隆。... 在已有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FD3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低拷贝的全长克隆pLGFD3-8。按照疫苗制备过程中env基因的变化情况,采用基因替换和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env基因及其主要突变特征的嵌合克隆。利用这些克隆转染FDD细胞,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PCR方法确定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在FDD细胞中传代3次后,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和原病毒DNA的存在,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EIAV病毒颗粒。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免疫保护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嵌合克隆 基因替换 定点突变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正链RNA病毒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海祥 张楚瑜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综合叙述了构建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 ,并总结了影响基因组全长克隆感染性的因素 还简要介绍了利用正链RNA病毒基因组感染性克隆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
关键词 RNA病毒 基因组全长cDNA 感染性克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浙江株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9
6
作者 尹文玲 尹龙勃 +5 位作者 叶伟成 孙学强 姚火春 张淼涛 王一成 张存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0-335,共6页
通过同源重组将携带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载体和GFP表达框的pHA2质粒序列插入到PRV病毒的UL23(TK)基因内,获得了重组病毒rPRV-HA2;将该重组病毒的环状基因组电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scherichiacoliDH10B,筛... 通过同源重组将携带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载体和GFP表达框的pHA2质粒序列插入到PRV病毒的UL23(TK)基因内,获得了重组病毒rPRV-HA2;将该重组病毒的环状基因组电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scherichiacoliDH10B,筛选到病毒的感染性克隆PRV BAC(pPRV)。pPRV转染VeroE6细胞可以重新启动病毒的生产性感染,该拯救病毒的细胞病变和体外增殖特性与rPRV-HA2一致。病毒生长曲线表明TK基因的部分删除和BAC载体的插入不会影响病毒在体外的复制。PRV感染性BAC克隆的成功构建,将方便在大肠杆菌内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快速、准确的操作,为进一步开展PRV基因功能和病毒载体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细菌人工染色体 感染性克隆 重组病毒
原文传递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复合侵染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亚飞 何自福 +2 位作者 杜振国 佘小漫 蓝国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166-3175,共10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基因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及卫星分子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构建GD01...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基因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及卫星分子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构建GD01及其β卫星分子的侵染性克隆p GreenⅡ049-1.6A、p GreenⅡ049-2.0β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接种方法,测定GD01及其β卫星分子对棉花的致病性;进一步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对接种植株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侵染广东棉花的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其全长为2 737nt,且与在中国发现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第一个分离物朱槿分离物G6序列相似性为100%。该病毒分离物也伴随有β卫星分子,其全长为1 345 nt,与G6伴随的β卫星分子(Cotton leaf curl Multan betasatellite isolate G6,CLCu Mu B-[G6])序列相似性为99.9%。构建了GD01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侵染性克隆p GreenⅡ049-1.6A、p GreenⅡ049-2.0β,农杆菌注射接种本氏烟,接种后15 d,二者混合接种的本氏烟植株新出的叶片表现明显的皱缩、卷曲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氏烟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农杆菌注射接种棉花,接种后30 d,二者混合接种的棉花植株新出叶片开始出现叶脉变深绿色,叶片卷曲等症状;接种后90 d,二者混合接种的植株大部分叶片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脉深绿色、叶脉肿大等典型棉花曲叶症状,且与田间自然病株症状相同,而二者各自单独接种的棉花植株没有产生明显的症状。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现典型曲叶症状的接种棉花植株均含有GD01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进一步支持这些症状是由GD01 DNA-A及其β卫星分子的共同侵染引起。【结论】病毒分离物GD01 DNA-A及其伴随的β卫星分子与入侵中国的CLCu Mu V第一个分离物朱槿分离物G6相同,CLCu Mu V-[GD01]及其伴随的CLCu 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曲叶病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β卫星分子 侵染性克隆 致病性
下载PDF
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lon-infecting 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in China 被引量:6
8
作者 WU Hui-jie LI Meng +2 位作者 HONG Ni PENG Bin GU Qin-s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70-577,共8页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infects some Cucurbitaceae crops except for melon(Cucumis melo L.).A new disease of melon exhibiting severe leaf curl and dwarfing was observed in Hainan P...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infects some Cucurbitaceae crops except for melon(Cucumis melo L.).A new disease of melon exhibiting severe leaf curl and dwarfing was observed in Hainan Province of China.In this study,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SLCCNV through 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The isolate(SLCCNV-HN)possess a bipartite genome,DNA-A(HM566112.1)with the highest nucleotide identity(99%)to SLCCNV-Hn(MF062251.1)pumpkin and SLCCNV-Hn61(AM260205.1)squash isolates from China,whereas DNA-B(HM566113.1)with the highest nucleotide identity(99%)to SLCCNV-Hn(MF062252.1).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SLCCNV-HN DNA-A and-B sequences indicated that SLCCNV-HN melon isolate is clustered with SLCCNV-Hn pumpkin,SLCCNV-Hn61 and SLCCNV-SY squash isolates from southern China,forming an independent cluster.Infectious clone of SLCCNV-H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melon plants were inoculated and the infection rate is 100%,the systemic symptoms in melon showed identical to those of melon plants infected in fields.Additionally,melon plants transmission of this virus by Bemisia tabaci with a transmission rate of 95%(19/20)showed leaf curl and dwarf symptoms 15 days post transmission,thereby fulfilling Koch’s postulates.Analysis of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trees indicated that SLCCNV-HN melon isolate belongs to the Begomovirus genus.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characterization of meloninfecting SLCCNV through its genome,infectious clone and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N 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 GENOME infectious clone
下载PDF
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IBRS-2细胞系的建立以及利用该细胞系对SVDV的体内拯救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海学 田宏 +4 位作者 靳野 吴锦艳 尚佑军 刘湘涛 谢庆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9-456,共8页
利用PCR从!溶原性细菌DE3中扩增出T7RNA聚合酶基因,定向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T7BABEpuro.把该重组质粒与pVSV-G共感染GP2-293包装细胞系,形成假型病毒.通过polybrene介导假型病毒感染IBRS-2细胞,利用嘌呤霉... 利用PCR从!溶原性细菌DE3中扩增出T7RNA聚合酶基因,定向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T7BABEpuro.把该重组质粒与pVSV-G共感染GP2-293包装细胞系,形成假型病毒.通过polybrene介导假型病毒感染IBRS-2细胞,利用嘌呤霉素进行传代筛选,形成细胞系IBRST7.对不同代次的IBRST7细胞基因组进行PCR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T7RNA聚合酶基因在细胞传代过程中能稳定存在,并能表达目的蛋白的mRNA.为了鉴定T7RNA聚合酶在IBRST7细胞内是否具有转录活性,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片段和EGFP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c(+)中,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转录的具有非帽依赖性表达的重组质粒pIERS-EGFP-ET,把该质粒转染IBRST7细胞,能够在紫外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说明EGFP得到了表达,表明IBRST7细胞系内的T7RNA聚合酶具有转录活性.然后,利用该细胞系成功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猪水泡病病毒(SVDV),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鉴定.该细胞系的建立为利用T7RNA聚合酶转录系统体内高效拯救病毒提供了基础.该拯救病毒的策略使RNA拯救简化为一步快速的拯救方法,为进一步探索SVDV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及研制新型SVD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RNA聚合酶 IBRST7细胞系 假型病毒 SVDV 病毒拯救 逆转录病毒载体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1型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长明 危艳武 +3 位作者 陆月华 张朝霞 袁婧 黄立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1型(PCV1)全长基因组,将2个基因组顺式连接插入到pUC19质粒载体中构建感染性分子克隆。通过引物设计替换碱基,在病毒基因组内插入SalⅠ酶切位点作为分子靶标,拯救出带有分子标记的克隆病毒,命名为recPCV1/G株。通... 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1型(PCV1)全长基因组,将2个基因组顺式连接插入到pUC19质粒载体中构建感染性分子克隆。通过引物设计替换碱基,在病毒基因组内插入SalⅠ酶切位点作为分子靶标,拯救出带有分子标记的克隆病毒,命名为recPCV1/G株。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在病毒感染细胞中检出病毒抗原,其抗原性仅与PCV1/Cap蛋白单价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而与抗PCV2/Cap蛋白抗体无交叉。克隆毒株基因组内插入一个SalⅠ酶切位点,可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与亲本病毒相鉴别。该毒株经细胞连续传10代,体外培养增殖性能稳定,病毒滴度达104.8 TCID50/mL。构建的PCV1感染性克隆,为今后开展该病毒的起源与演化、遗传变异规律、分子鉴别诊断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1型 感染性克隆 病毒拯救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暄 苏丽芳 +2 位作者 王悦 王媛 董衍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95,共11页
人博卡病毒1(human bocaparvovirus 1,HBoV1)为感染人并引起疾病的两种细小病毒之一。其感染2-5岁婴幼儿,能引起轻度或重度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HBoV1基因组末端含末端反向重复序列(repeat the sequence in reverse, ITR)... 人博卡病毒1(human bocaparvovirus 1,HBoV1)为感染人并引起疾病的两种细小病毒之一。其感染2-5岁婴幼儿,能引起轻度或重度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HBoV1基因组末端含末端反向重复序列(repeat the sequence in reverse, ITR),为病毒基因组复制所必需,但是难以进行PCR扩增合成。本研究通过分步合成末端ITR及分子克隆方法成功构建HBoV1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SKHBoV1。经转染HEK293细胞后,分别从重要非结构蛋白的表达、病毒RNA转录后修饰与加工、病毒基因组复制水平以及子代病毒粒子基因组鉴定等方面,证实构建的感染性克隆在转染HEK293细胞后能够进入正常的复制周期并具有拯救出病毒粒子的潜力,这为后续研究HBoV1的复制增殖、病毒与宿主互作关系以及病毒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感染性克隆 人工合成 病毒复制
原文传递
Infectious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derived from a cloned full-length cDNA of OH/CHA/99 被引量:7
12
作者 LIUGuangqing LIUZaixin XIEQingge CHENYingli BAOHuifang LIUXiang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The China foot-and-mouth virus (FMDV) iso-late OH/CHA/99 was isolated from swine, which was unable to infect bovine thyroid cells in vitro or to cause typical dis-ease in bovines following intradermal inoculation in t... The China foot-and-mouth virus (FMDV) iso-late OH/CHA/99 was isolated from swine, which was unable to infect bovine thyroid cells in vitro or to cause typical dis-ease in bovines following intradermal inoculation in the tongue. To enhance antigenicity, replication, maturation and pathogenicity studies of OH/CHA/99, an infectious full- length cDNA clone, designated pBlFMDV, was prepared.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virus derived from pBlFMDV were studied by analyzing antigenicity, plaque morphology and virulence in pi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irus derived from pBlFMDV had the same biologi-cal properties as the parent strain OH/CHA/99; the full- length infectious cDNA clone, pBlFMDV, will be very useful in studies of the antigenicity, virulence, pathogenesis, matu-ration and replication of FM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CHA/99 全长CDNA 传染性克隆 pBIFMDV 口蹄疫 FMDV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秀惠 严延生 +5 位作者 何爱华 周勇 张红榕 潘伟毅 许江阳 林其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构建肠道病毒71(enterovrius 71,EV71)的感染性克隆,为研究EV71毒力基因及新型疫苗设计等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EV71FJ08149株全基因组,通过TA克隆组装进TOPO-XL-PCR载体中,获得全长cDNA克隆pFJ08149T5和pFJ0814... 目的构建肠道病毒71(enterovrius 71,EV71)的感染性克隆,为研究EV71毒力基因及新型疫苗设计等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EV71FJ08149株全基因组,通过TA克隆组装进TOPO-XL-PCR载体中,获得全长cDNA克隆pFJ08149T5和pFJ08149T25。应用T7聚合酶系统在体外将线性化后全长cDNA克隆转录出RNA并转染RD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RT-PCR、序列测定及免疫电镜等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RNA转染后72h观察到典型的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拯救病毒经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检测鉴定为EV71型,表明已成功构建了EV71感染性克隆。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具有感染性的EV71全长cDNA克隆,为深入研究EV71的致病机制等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感染性克隆 病毒拯救 体外转录 转染
下载PDF
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动物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关飞虎 宋亚芬 +5 位作者 温立佳 王丽华 李丹 张辉 张乾义 王静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2-967,共6页
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的出现为RNA病毒在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使在精确位置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修饰成为可能。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通常构建在高拷贝数或低拷贝数的质粒中,通过对基因进行改造或插入外源基因等操作实现对病毒改... 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的出现为RNA病毒在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使在精确位置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修饰成为可能。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通常构建在高拷贝数或低拷贝数的质粒中,通过对基因进行改造或插入外源基因等操作实现对病毒改造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RNA病毒研究的各个领域,从毒力基因到抗病毒筛选和疫苗开发,为研究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解析其感染致病机制、新型疫苗构建等提供技术平台。本文就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方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及在动物RNA病毒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新发和再发动物疫病筛选新型药物靶点、新的基因功能挖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反向遗传 病毒拯救 感染性克隆
原文传递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性DNA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顺利 尹双辉 +2 位作者 沈小燕 尚佑军 刘湘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3,188,共6页
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全长基因组。将全基因组插入到真核生物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中,获得单拷贝重组质粒P-PCV2和串连双拷贝重组质粒p-2PCV2,将所得质粒分别转染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系,经7次连续传代后,间接免疫... 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全长基因组。将全基因组插入到真核生物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中,获得单拷贝重组质粒P-PCV2和串连双拷贝重组质粒p-2PCV2,将所得质粒分别转染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系,经7次连续传代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在细胞中含有病毒抗原。提取mRNA后经RT-PCR检测都有PCV2特异性基因转录。免疫小鼠后,对免疫后不同天数小鼠的血清用ELISA检测,结果到免疫后35 d病毒几乎都能检测到衣壳蛋白特异性抗体,小鼠致死后在其体内也能检测到病毒DNA。结果表明,所构建的2种重组质粒均可表达并在体外组装出有感染性PCV2病毒粒子。为进行PCV2分子特性、疫苗免疫及致病机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感染性克隆 病毒拯救
原文传递
猪瘟病毒C株表位突变毒株的构建及拯救
16
作者 刘元杰 徐璐 +9 位作者 朱元源 徐嫄 张乾义 李翠 李明 夏应菊 王琴 刘业兵 赵启祖 邹兴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70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胞连续传代完成病毒的拯救和增殖。结果显示,经特异性限制内切酶酶切反应验证,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经RT-PCR、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检测,表明病毒成功拯救。病毒细胞传代至17代,检测到病毒,表明病毒可以稳定传代。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株WH303突变感染性克隆MC和MC-flag,并成功拯救MC株,得到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株 WH303位点 突变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在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英 李莉 +2 位作者 李旭 韩松 鲁会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是指由病毒的cDNA克隆获取RNA病毒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人为加入DNA基因片段,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是指由病毒的cDNA克隆获取RNA病毒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人为加入DNA基因片段,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例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以来,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种RNA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文章介绍了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基本特点、技术方法及其在正、负链RNA病毒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及新型病毒载体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学技术 正链RNA病毒 负链RNA病毒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番茄试管苗抗TYLCV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兰香 宗园园 +3 位作者 白描 龚慧芝 杨宇红 谢丙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15-2522,共8页
为了开发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抗病性鉴定的新技术,设计了在番茄试管苗中接种TYLCV的试验。将对TYLCV感病的品种‘Moneymaker’、‘中蔬6号’、‘丽春’和抗病品系‘AVRDC CLN2123 A’在试管中... 为了开发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抗病性鉴定的新技术,设计了在番茄试管苗中接种TYLCV的试验。将对TYLCV感病的品种‘Moneymaker’、‘中蔬6号’、‘丽春’和抗病品系‘AVRDC CLN2123 A’在试管中进行组织培养,21~25d后切取长2.0~2.5cm的嫩枝,将嫩枝基部在含TYLCV-[CN:SH2]侵染性克隆质粒的农杆菌EHA105菌株的悬浮液(OD 600 0.5)中浸润1min接种。14d后,感病品种试管苗开始出现TYLCV症状并且愈来愈重,28d后TYLCV症状十分典型,56d后症状极其严重:叶片窄小、黄化、极度卷曲,植株严重矮化,停止生长或死亡;而同样接种的抗病品系试管苗却无一发病。接种的番茄试管苗经PCR检测显示,从感病品种试管苗中均能扩增到356bp的特异片段,而在抗病品系中无此条带。这些结果显示了在试管里鉴定番茄品种或材料对TYLCV抗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试管苗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侵染性克隆 抗病性鉴定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YJH141分离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伟康 张静苗 +5 位作者 刘雅琦 周莹珊 杜静 宋厚辉 董婉玉 王晓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00-1806,1813,共8页
为构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YJH141毒株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将该病毒全长基因组分为8段进行扩增,在病毒全长基因组的11467与11476位核苷酸处引入同义突变,构建SfiⅠ酶切位点作为遗传标记位点。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分别扩... 为构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YJH141毒株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将该病毒全长基因组分为8段进行扩增,在病毒全长基因组的11467与11476位核苷酸处引入同义突变,构建SfiⅠ酶切位点作为遗传标记位点。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分别扩增各片段,随后将各片段分别构建至T载体中作为亚克隆质粒。各亚克隆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分段连接至pBAC载体中构建YJH141全长cDNA克隆质粒,通过PCR及测序验证显示全长感染性克隆质粒构建成功,将其命名为pBAC-PEDV-YJH141。将鉴定正确的pBAC-PEDV-YJH141转染至293T细胞,转染后24h收取上清接种于Vero细胞并传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RT-PCR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及测序验证重组病毒的遗传标记位点共同验证重组病毒拯救成功,将其命名为rYJH141。通过空斑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病毒生长曲线探究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YJH141及rYJH141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本研究为探究PEDV复制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为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感染性克隆 拯救
原文传递
番木瓜环斑病毒甜瓜分离物的基因组及其侵染性克隆
20
作者 刘莉铭 彭斌 +3 位作者 康保珊 吴会杰 刘茜 古勤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是瓜类作物主要病毒之一,分析了甜瓜分离物HaNHK10的基因组序列和分子变异,构建了具有侵染性的全长cDNA克隆。结果显示,HaNHK10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10332 nt,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是瓜类作物主要病毒之一,分析了甜瓜分离物HaNHK10的基因组序列和分子变异,构建了具有侵染性的全长cDNA克隆。结果显示,HaNHK10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10332 nt,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4.60%~97.80%和85.30%~98.50%。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HaNHK10与来自中国的所有分离物均聚集于II组中,并与中国山东的西葫芦分离物PRSV-SD亲缘关系最近。接种试验显示,HaNHK10分离物的全长cDNA克隆具有侵染性,它能系统侵染甜瓜、黄瓜、西瓜、南瓜、西葫芦和瓠瓜6种作物,经接种产生的病毒后代也能够通过摩擦接种侵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甜瓜分离物 基因组 侵染性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