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岩石水力模型 被引量:26
1
作者 陶振宇 窦铁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9-417,共9页
本文对近几年来岩石水力模型、试验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应力场 岩石学 岩石水力学
下载PDF
四川自贡—隆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致伟 程万正 +5 位作者 梁明剑 王晓山 龙锋 许艳 陈文康 王世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35-1645,共11页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四川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并结合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了自贡—隆昌地区三个丛集区域(A、B、C)地震活动与家33井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的相关性,同时从注水区域及邻区局...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四川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并结合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了自贡—隆昌地区三个丛集区域(A、B、C)地震活动与家33井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的相关性,同时从注水区域及邻区局部应力状态呈现的差异研究其发震机理.结果表明:家33井加压注水对其所在的B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负压注水阶段,注水量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大,地震活动处于较弱状态;加压注水阶段,在压力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其频次、强度与注水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区三次4级地震震源较浅、且均为逆冲型,震源机制节面与其震中附近断层走向一致.基于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统计获得B区震源机制节面走向和P轴方位较A区相对离散;与川东南地区已有应力场结果相比,反演获得的B区主压应力方位较A区扰动偏大,可见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A、B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P轴方位及反演得到的局部区域应力场呈现出的差异,与家33井加压注水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加压注水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自贡-隆昌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杜瑞林 邢灿飞 +7 位作者 伍中华 李胜乐 乔学军 游新兆 王琪 孙少安 申重阳 凌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23-29,共7页
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结合空间大地测量 (GPS、InSAR)和传统大地测量的优点 ,在 1998年以来的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和 2 0 0 3年水库首次蓄水中获取了大量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库区地壳运动的基本图像 :垂直形变较为显著 ,主要来自因蓄水荷载... 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结合空间大地测量 (GPS、InSAR)和传统大地测量的优点 ,在 1998年以来的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和 2 0 0 3年水库首次蓄水中获取了大量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库区地壳运动的基本图像 :垂直形变较为显著 ,主要来自因蓄水荷载而产生的形变 ,水平形变不明显 ,库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在蓄水期间有明显加强迹象。水准测量反映从 1998年首期观测至 2 0 0 3年 10月首次蓄水后的库区垂直位移 ,沉降范围较大 ;GPS给出了2 0 0 3年蓄水前后库区的垂直位移 ,形变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水库近岸区域。水准测量与GPS观测反应的垂直位移的量级基本一致 ,沉降的最大幅度在 3~ 4cm左右。水准监测、GPS观测与重力监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从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结果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空间大地测量 监测 地壳形变 诱发地震
下载PDF
大中型露天煤矿闭坑地质灾害浅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来贵 刘向峰 +3 位作者 姚再兴 王建国 纪玉石 祖国林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51-54,共4页
未来 10年 ,我国大中型露天煤矿将陆续达到设计服务年限 ,闭坑后的大中型煤矿 ,如果管理和治理不当 ,将会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 ,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问题。文章根据大中型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诱发的大量地质灾害 ,提出这... 未来 10年 ,我国大中型露天煤矿将陆续达到设计服务年限 ,闭坑后的大中型煤矿 ,如果管理和治理不当 ,将会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 ,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问题。文章根据大中型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诱发的大量地质灾害 ,提出这些矿山在闭坑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闭坑 地质灾害 变形 滑坡 诱发地震 水系变化
下载PDF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类型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蜀俊 苏爱军 罗登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70-73,共4页
分析了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库水位变化与地震频度、强度的相关性 ;讨论了微震群的成因类型 ,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溶陷落型、塌矿型、裂隙 (层面 )
关键词 长江三峡 水库蓄水 诱发地震 成因 类型
下载PDF
重庆荣昌诱发地震区精细速度结构及2010年M_L5.1地震序列精确定位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小龙 马胜利 +7 位作者 雷兴林 郭欣 王强 余国政 勾宪斌 桑原保人 今西和俊 蒋霞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根据重庆市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荣昌地区的精细一维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9月10日重庆荣昌M_L5.1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定位精度得到极大提高,震中分布... 根据重庆市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荣昌地区的精细一维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9月10日重庆荣昌M_L5.1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定位精度得到极大提高,震中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更加清晰。多数地震集中在主要断层附近并呈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集中在2km附近,与主要储藏层及注水井深度吻合,初步认为该地震序列为注水活动所诱发的构造地震活动。文中获得的精准的速度结构及地震空间分布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震区深部地质构造特征、注水诱发地震的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反演 双差定位 荣昌
下载PDF
短期重现性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集中分布与地震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志生 姜楚峰 +9 位作者 冯丽丽 李军辉 戴勇 黄颂 姚丽 章鑫 袁桂平 倪晓寅 戴苗 李鸿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2-516,共15页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现象,且10天左右内有原...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现象,且10天左右内有原地重复出现现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重叠异常,原地重现的集中分布感应电流日期间隔一般在10天左右以内,原地重现日期一般不连续,重现次数一般仅有2次。研究发现,我国南北带2009~2018年共出现重叠异常23次,20次重叠异常出现后18个月内重叠段发生MS≥6.0地震,对应率高达87%,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叠段端部250km以内,重叠段发生2次MS≥6.0地震的比例较低,约35%;重叠段2个端部均发生MS≥6.0地震的比例极小,仅约9%。部分重叠段走向与已经发现的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埋深走向基本一致,推测重叠异常发生在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附近,是来自上地幔和地壳内高导带附近的地震异常信息。目前已知,中国大陆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幔高导层的隆起区一带及其壳内高导层发育地区,深部电性测深结果表明,大震易于发生在电导率急剧变化的梯度带,但这些地区何时发生地震还未得知,本文发现的重叠异常解释了这些地区1~2年内是否发生地震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日变化 感应电流 集中分布 重现 地震异常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周边地区的采矿诱发地震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毓良 杨清源 陈献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9-360,共12页
地震观测和实地调查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周缘广泛存在采矿诱发地震。采矿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于矿山采空区的出现使浅部地壳差应力增大岩体失稳而产生的,它们不同于天然地震。水库蓄水前应对这些地震的背景进行详细研究。在进行区域地震震... 地震观测和实地调查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周缘广泛存在采矿诱发地震。采矿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于矿山采空区的出现使浅部地壳差应力增大岩体失稳而产生的,它们不同于天然地震。水库蓄水前应对这些地震的背景进行详细研究。在进行区域地震震情分析和预报、区域应力场及活动断裂研究时应严格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地震 诱发地震 局部地应力 长江三峡工程
下载PDF
重庆荣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加密观测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小龙 马胜利 +5 位作者 雷兴林 余国政 王强 郭欣 桑原保人 今西和俊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6,共6页
荣昌地区地震活动性原本很弱,历史上无5级以上地震的记载。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工业部门将采集天然气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废井回灌,该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级逐渐增大,并于1997年发生了5.2级地震,从而为研究注水诱发地震提供... 荣昌地区地震活动性原本很弱,历史上无5级以上地震的记载。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工业部门将采集天然气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废井回灌,该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级逐渐增大,并于1997年发生了5.2级地震,从而为研究注水诱发地震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由于该地区仅有一个地震台,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很低,难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求。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会同日本地质调查所和重庆市地震局于2008年7月在荣昌地区架设了6套流动台站,对该区地震活动进行连续观测。在提高监测能力的同时,使地震震源的定位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深入研究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注水诱发地震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注水 诱发地震 地震观测 重庆荣昌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与诱发地震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儒述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3期12-21,共10页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15日蓄水至135m,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6年5月20日大坝185m高程全线贯通,10月27日蓄水至156m;200...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15日蓄水至135m,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6年5月20日大坝185m高程全线贯通,10月27日蓄水至156m;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根据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进行初步探讨,供参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库 诱发地震
下载PDF
我国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运连 王洪涛 袁丽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51,共13页
通过对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29座水库资料整理,分析其库容、坝高对诱发地震的影响以及蓄水时间长短对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和震级的影响关系,提出水库地震应分为二类或二个阶段。对福建及邻近地区的18座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并对福建水口... 通过对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29座水库资料整理,分析其库容、坝高对诱发地震的影响以及蓄水时间长短对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和震级的影响关系,提出水库地震应分为二类或二个阶段。对福建及邻近地区的18座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并对福建水口、棉花滩、街面水库及珊溪水库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综合类比分析,提出了水口水库和浙江珊溪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诱发地震 大中型水库 福建及邻近地区
下载PDF
Induced earthquak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resources 被引量:16
12
作者 YANG HongFeng LIU YaJing +2 位作者 WEI Meng ZHUANG JianCang ZHOU ShiY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632-1644,共13页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waste fluid disposal and reservoir impoundment may cause earthquakes. Recent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to tackle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and to address clima...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waste fluid disposal and reservoir impoundment may cause earthquakes. Recent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to tackle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and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ssues are also reported to induce earthquakes. These activities have a common attribute in that fluids are injected and extracted underground and induc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which may cause slip on faults. Induced earthquakes not only pos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nd preparation, but also raise the question to the society as how to balance the economic needs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he public's concerns about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Here we review the observations of fluid-injection/extraction induced earthquakes, ground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se activities, and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s. Furthermore, we discuss the influences of induced earthquakes on seismic hazard models, regulatory policies on thes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industrial an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nd collabora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intriguing phenomenon and address associated challe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ed earthquake Fluid injection Energy demand Climate change
原文传递
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特征与发震断裂的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松建 黄昭 +2 位作者 连玉平 游良斌 陈为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于水口水库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及震中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断裂。通过对ML4.1地震及后期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认为ML4.1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
关键词 发震断层 水口水库 水库诱发地震 震中分布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冕宁大桥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先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20 0 2年 3月 3日冕宁大桥水库发生Ms4 .6地震 ,利用序列特征、库水位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地震构造、震源机制解 ,判断为滞后响应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 ,属主震 余震型地震类型。研究中发现地震前存在异常。
关键词 冕宁大桥水库 诱发地震 地震类型 水位变化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injection-induced earthquakes in the Weiyuan Area determined by machine-learning phase picker and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被引量:13
15
作者 Wing Ching Jeremy Wong JinPing Zi +1 位作者 HongFeng Yang JinRong S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21年第6期485-500,共16页
Anthropogenic induced seismicity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and investigated in many regions,including the shale gas fields in the Sichuan basin,where the frequency of earthquakes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since the c... Anthropogenic induced seismicity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and investigated in many regions,including the shale gas fields in the Sichuan basin,where the frequency of earthquakes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since the commencement of fracking in late 2014.However,the details of how earthquakes are induced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partly due to lack of high-resolution spatial-temporal data documenting the evolution of such seismic events.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based on a diffusive earthquake catalog constructed by routine methods.Here,however,we have constructed a high resolution catalog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detector and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Despite limited data,this new approach has detected one-third more earthquakes and improves the magnitude completeness of the catalog,illuminating the comprehensive spatial-temporal migration of the emerging seismicity in the target area.One of the clusters clearly delineates a potential unmapped fault trace that may have led to the Mw 5.2 in September 2019,by far the largest earthquake recorded in the region.The migration of the seismicity also demonstrates a pore-pressure diffusion front,suggesting addi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inducing mechanism of the region.The patterns of the highly clustered seismicity reconcile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the emerging seismicity and the activity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he region,facilitating continued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seismic induction and their associated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fracturing Sichuan Basin machine learning injection-induced earthquake Weiyuan earthquake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on seismic activities in the reservoir area 被引量:13
16
作者 Yun-Sheng Yao Qiu-Liang Wang +5 位作者 Wu-Lin Liao Li-Fen Zhang Jun-Hua Chen Jing-Gang Li Li Yuan Yan-Nan Zhao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5期1089-1098,共10页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rel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ave attracted great concerns of the public. Since the first water impoundment on May 25, 2003, a number of earthquakes have occu...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rel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ave attracted great concerns of the public. Since the first water impoundment on May 25, 2003, a number of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water storage stages, in which the largest was the Badong M5.1 earthquake on December 16, 2013.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ismic activities, b value, seismic parameters, and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re studie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obtained since 2000, the focal depth changes and focal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water impoundment are studied as well. These provide u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earthquakes are typical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infiltration, pore pressure, an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The majority of the micro and small earthquakes are caused by karst collapse, mine collapse, bank reformation, superficial unloading, and so on. The larger earthquakes are related to the fault structures to some extent. Due to the persistent effects of water impoundment on the seismic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around the reservoir and water infiltration into the rocks, the influences on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field, gravity field, seepage field, and fault medium-softening action may vary gradually from a higher strength to a weaker one.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hat small earthquakes and few medium earthquakes(M≤5.5) will occur in the reservoir area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Gorges Project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Seismic activity b value Focal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中尼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对地质选线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先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拟建中尼铁路沿线分布的5条活动断裂对铁路工程影响极大,因此研究断裂的活动特征,总结活动断裂分布区的选线原则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判释等技术手段,研究活动断裂特征及其对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 拟建中尼铁路沿线分布的5条活动断裂对铁路工程影响极大,因此研究断裂的活动特征,总结活动断裂分布区的选线原则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判释等技术手段,研究活动断裂特征及其对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活动断裂对铁路的影响主要为蠕变和错段、诱发地灾、诱发地震和温泉热害4个方面; 3条Ⅰ级发震断裂。因此线路的总体选线原则为:线位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线位服从隧道洞口位置,隧道洞口位置服从地质;线位服从车站,车站服从地质。地质选线原则为:穿越3条Ⅰ级发震断裂的隧道,应加强监测;避免顺活断层展线;尽量避免通过断裂交汇区;佩枯错至加德满都段尽量行走于峡谷东岸;无法绕避的地热发育地段,采取降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尼铁路 活动断裂 蠕变和错段 诱发地灾 诱发地震 温泉热害 选线原则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构造体系与油田地质灾害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守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帚状和网状等多种类型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根据灾害发生的动力学环境、灾害的特征、灾害的危害及灾害的分布规律,将油田地质灾害分为油水井套管损坏、诱发地震、地表冒砂喷水油...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帚状和网状等多种类型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根据灾害发生的动力学环境、灾害的特征、灾害的危害及灾害的分布规律,将油田地质灾害分为油水井套管损坏、诱发地震、地表冒砂喷水油等多种类型,并论述了各类的特征及分布。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油田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及演化受不同级序构造体系及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在帚状构造体系的收敛端等现今应力场的转化区、转折带等常是油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质灾害 构造体系 渤海湾盆地 诱发地震 套管损坏 地裂
下载PDF
福建水口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预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振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年第3期58-62,共5页
福建水口水库于 1993年 3月下闸蓄水 ,同年 5月 2 3日发生首次诱发地震 ,迄今已超过 14 0 0次 ,其中最大地震为 1996年 4月 2 1日ML4 1地震。水口水库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 福建水口水库于 1993年 3月下闸蓄水 ,同年 5月 2 3日发生首次诱发地震 ,迄今已超过 14 0 0次 ,其中最大地震为 1996年 4月 2 1日ML4 1地震。水口水库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 ,结合水口库区的具体情况 ,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古登堡—里克特公式外推预测法、发育断裂长度预测震级法、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 ,对水口水库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预测研究。综合结果认为 :水口水库有可能诱发最大 5 0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水库 诱发地震 最大震级预测
下载PDF
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振栋 陈传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58-63,共6页
水口水库建成蓄水后诱发了频繁的地震活动 ,至今延续时间已超过 10年 ,目前还在继续活动。其间共诱发地震 12 0 0余次 ,其中最大震级是 1996年 4月 2 1日发生的ML4 .1地震。根据诱发地震序列资料 ,对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 水口水库建成蓄水后诱发了频繁的地震活动 ,至今延续时间已超过 10年 ,目前还在继续活动。其间共诱发地震 12 0 0余次 ,其中最大震级是 1996年 4月 2 1日发生的ML4 .1地震。根据诱发地震序列资料 ,对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时空特征、地震序列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水库 诱发地震 地质构造 地震序列性质 地震活动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