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in Goats with the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1
作者 José L. Corona-Vargas Myrna A. Vicencio-Mallén +3 位作者 Frida Salmerón-Sosa Erika M. Carrillo-Casas Francisco J. Trigo-Tavera Rosa E. Miranda-Morales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13期959-964,共6页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severe and acute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goats, which spreads rapidly and represents high mortality. The serological profile of the goat population, from nine...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severe and acute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goats, which spreads rapidly and represents high mortality. The serological profile of the goat population, from nine regions in seven states of Mexico, was screened by the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CF) in sera from asymptomatic goats and animals with mild respiratory symptoms. Sera and nasal swabs of 827 goat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isolation of the organism. An antiserum was prepared against a previously isolated field strain of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CF Antibody tit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isolates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point. The CF was considered as positive if its result was ≥1/16. The CF registered 251 positive goats (30.35%) and 576 (69.65%) negative;the test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93.33%) and specificity (72.27%). In the specific case of diagnosis for mycoplasmosi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goats, the CF proved to be a good diagnosis test,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at 30% of the goat population showed antibody titers against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and revealed those animals who have had contact with this microorganism during their lives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ment Fixation indirect agglutination MYCOPLASMOSIS Mycoplasma mycoides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capri
下载PDF
幼儿园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魏衍超 简丽波 +1 位作者 曹予明 习浩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6-58,共3页
用间接凝集试验检测78名幼儿园儿童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80阳性者19人占24.3%。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应引起同行足够的重视;要加强基层单位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检测以便及时提供诊治依据,免滥用... 用间接凝集试验检测78名幼儿园儿童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80阳性者19人占24.3%。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应引起同行足够的重视;要加强基层单位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检测以便及时提供诊治依据,免滥用抗生素,延误治疗并增加传播机会。以明胶颗粒代替动物红细胞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有别于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 间接凝集试验
下载PDF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3
作者 于晋海 刘群 夏兆飞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抱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 弓形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流行病学 黄牛 水牛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军燕 成芳菲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0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M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儿科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接受MP IgM抗体检测,抽取患儿静脉血液标本后,... 目的: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M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儿科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接受MP IgM抗体检测,抽取患儿静脉血液标本后,分别采用间接凝集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以MP分离培养实验室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两种方法检测MP IgM抗体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凝集法检测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在检测MP IgM抗体中的准确率基本相当,但后者具备良好的精密性等优势,可满足临床诊治疾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IGM抗体 间接凝集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以免疫纳米微球为凝集原的犬细小病毒2型抗体凝集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毓 苏瑞红 +5 位作者 侯美佳 孙思萌 冯启峥 董秀梅 张萍 师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为建立以红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为载体的犬细小病毒(CPV)抗体检测的间接凝集方法,本研究表达纯化了CPV-2VP2截短的重组蛋白rsVP2,并以rsVP2为致敏原与纳米微球偶联制备了免疫彩色纳米微球;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PV-2... 为建立以红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为载体的犬细小病毒(CPV)抗体检测的间接凝集方法,本研究表达纯化了CPV-2VP2截短的重组蛋白rsVP2,并以rsVP2为致敏原与纳米微球偶联制备了免疫彩色纳米微球;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PV-2抗体的间接凝集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致敏微球仅与CPV-2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不与犬瘟热病毒、狂犬病病毒和犬腺病毒的阳性血清发生凝聚反应,特异性强;该凝集方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的最低效价为1∶256;同一批次制备的3份致敏微球、3个不同批次制备的致敏微球以及4℃保存90d的致敏微球与CPV-2阳性血清的凝集反应特异性一致,凝集程度无明显差异,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该间接凝集检测方法对40份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ImmunoComb■ Canine VacciCheck试剂盒(Dot-ELISA)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7%。本研究建立的间接凝集方法为幼犬CPV-2母源抗体或免疫犬CPV-2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彩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间接凝集试验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基于免疫彩色纳米微球的犬瘟热病毒抗体检测凝集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瑞红 冯启峥 +6 位作者 唐毓 侯美佳 孙思萌 董秀梅 张萍 姜岩 师东方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7-953,共7页
为建立以红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为载体,快速检测幼犬犬瘟热病毒(CDV)母源抗体或免疫犬抗体水平的间接凝集试验,本研究表达纯化了CDV H截短的重组蛋白rsH2,并以rsH为致敏原与纳米微球偶联制备了免疫彩色纳米微球;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条件的优... 为建立以红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为载体,快速检测幼犬犬瘟热病毒(CDV)母源抗体或免疫犬抗体水平的间接凝集试验,本研究表达纯化了CDV H截短的重组蛋白rsH2,并以rsH为致敏原与纳米微球偶联制备了免疫彩色纳米微球;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试验和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DV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特异性结果显示,致敏微球仅与CDV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不与狂犬病病毒、犬腺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的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特异性强;凝集试验可检测血清中和抗体的最低效价为1∶35;不同批次制备的致敏微球和4℃保存90 d的致敏微球的凝集反应特异性一致,凝集程度无明显差异,重复性稳定性好;该凝集试验对45份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CD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CDV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为CDV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经济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彩色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间接凝集试验 抗体检测
原文传递
CLIA法、PA法与IFA法测定肺炎支原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朝晖 钮博 +1 位作者 金强 吴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2期75-78,共4页
目的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CLIA)、日本富士瑞必欧被动凝集法(PA)和间接凝集荧光法(IFA)三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MP)及其分型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通过综合比较判断,旨在寻找一种更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检测MP的方法。方法在本市各... 目的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CLIA)、日本富士瑞必欧被动凝集法(PA)和间接凝集荧光法(IFA)三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MP)及其分型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通过综合比较判断,旨在寻找一种更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检测MP的方法。方法在本市各家医院留取96例疑似诊断MP感染的患者标本,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PA法及IFA法检测。结果(1)CLIA法在不分型的情况下与PA法的Kappa等于0.563,P<0.05。(2)全自动CLIA检测的MP-IgG、MP-IgM同时为阳性时与PA法测试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100%。(3)CLIA法与IFA法对MP-IgM分型抗体测试比较:Kappa值为0.81,P<0.05。(4)CLIA法检验分型抗体,当MP-IgM为阳性时,同时用PA法测得阳性为83.3%的符合率;MP-IgG为阳性时,同时用PA法测得阳性为75.0%的符合率。(5)有两例样本CLIA法检测MP-IgG大于200 au/mL,显著增高,MP-IgM阴性,PA法测得为阴性,拿到亚辉龙总部测试,结果一致,占2%比例,不具有普遍性。结论CLIA法同PA与IFA法比较具有大批量操作、定量分型、省时、特异性高、操作全自动等优点,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实验室检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 分型抗体 特异性抗体 被动凝集法 间接凝集荧光法
下载PDF
利用间接凝集方法检测唾液ABH血型物质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傅金瑞 孙丽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均属于唾液粘蛋白MG1)的方法。利用间接凝集反应通过黏附于含钙微粒上的唾液粘蛋白MG1与相应血型抗体结合而呈现明显的凝集现象,来检测唾液中相应血型物质的存在。以传统方法为金标准,本方法检测ABH...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均属于唾液粘蛋白MG1)的方法。利用间接凝集反应通过黏附于含钙微粒上的唾液粘蛋白MG1与相应血型抗体结合而呈现明显的凝集现象,来检测唾液中相应血型物质的存在。以传统方法为金标准,本方法检测ABH物质的准确度分别为87.8%(72/82)、89.0%(73/82)和30.5%(25/82);灵敏度分别为64.3%(18/28)、71.9%(23/32)和9.5%(6/63);特异性均为100%。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利用间接凝集反应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的不同于传统的新方法,对于唾液血型物质检测方法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利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唾液粘蛋白MG1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相对分子质量粘蛋白MG1 间接凝集反应 血型物质 唾液 含钙微粒
下载PDF
衣物消毒剂处方筛选及灭菌效果考察
9
作者 于莲 武铁生 +1 位作者 达伟 迟振富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5年第6期13-15,共3页
衣物毒剂是本室研究的家用系列消毒剂之一,采用悬液法,反向间接血凝法考察了不同组方消毒剂对衣物易染细菌、病毒的灭活效果,筛选出了最佳组方,灭菌实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在有效浓度下,可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能迅速杀灭大肠杆菌、... 衣物毒剂是本室研究的家用系列消毒剂之一,采用悬液法,反向间接血凝法考察了不同组方消毒剂对衣物易染细菌、病毒的灭活效果,筛选出了最佳组方,灭菌实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在有效浓度下,可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能迅速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物消毒剂 悬液法 反向间接血凝法
下载PDF
人体包虫病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玲 字金荣 +2 位作者 吴方伟 李奔福 彭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少节棘球绦虫(E.orligarthrus)和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患者及其...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少节棘球绦虫(E.orligarthrus)和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包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对于临床的诊治、手术及预后效果评价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包虫病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ELISA、DIGFA、IHA等,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有高低,在实验条件、操作简易性、耗时、现场流调、临床应用及检测结果可提供的信息等方面也有所差异。因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缺乏标准化,且结果受包虫囊肿活性、大小等因素的影响,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理想。本文就包虫病患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指导包虫病防治中的免疫学检测研究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免疫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固相免疫金银法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 诊断
原文传递
鼠疫菌EV株免疫球蛋白反向血凝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华源 刘小华 +3 位作者 张曼碧 潘珠 黄济英 杨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 l,与其他菌≥5×108个菌才出...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 l,与其他菌≥5×108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反向血凝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