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测度与收入分配效应 被引量:120
1
作者 王修华 关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0-161,共12页
构建综合的农村金融包容指数,对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特征。以S基尼系数度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解为收入变动、位次变动、人口流动三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 构建综合的农村金融包容指数,对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特征。以S基尼系数度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解为收入变动、位次变动、人口流动三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对31个省市2006-2011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与收入差距三种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水平会影响收入的变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农村金融包客水平低的地区,该效应更为显著。据此提出提升农村金融包容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包容 收入差距 S基尼系数 分解效应
下载PDF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 被引量:114
2
作者 薛进军 高文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9,共11页
文章利用全国普查性数据描述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特征,并分析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非正规就业已占中国城镇就业的58.85%,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达到1.65倍,其中约有1/4是由劳动力市场歧视造... 文章利用全国普查性数据描述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特征,并分析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非正规就业已占中国城镇就业的58.85%,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达到1.65倍,其中约有1/4是由劳动力市场歧视造成的。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很高,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51.09%,而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的组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13.68%。文章的主要观点是: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来源,因此,实现非正规就业的正规化,是缩小中国收入差距的有效政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收入差距 收入不平等 工资差距
原文传递
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收入差异的变迁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义博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8,共12页
基于社会阶层动态演化理论,本文提出了部门收入差异阶段性假说。随后利用CHN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假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89—1997年),在较高的收入层次上,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并且这一收入优势随着收入水平... 基于社会阶层动态演化理论,本文提出了部门收入差异阶段性假说。随后利用CHN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假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89—1997年),在较高的收入层次上,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并且这一收入优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非公共部门的教育回报率也更高;第二阶段(2000—2009年),在中低收入分位数上,公共部门比非公共部门表现出明显的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收入分位数上,非公共部门不再具有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教育水平上,两大部门的教育回报率接近。同时,两个阶段中在较低和较高收入分位数上表现出的部门收入差异主要源自部门特征因素。实证研究支持了阶段性假说,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性调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 非公共部门 收入差异 阶段性
原文传递
垄断行业高收入不合理程度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岳希明 蔡萌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7,共13页
中国垄断国有企业的高收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管理层有动机而且也可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薪酬方案,这将导致高管人员的薪酬与普通职工相比更加不合理。因此,垄断行业不同收入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合理程度存在异质... 中国垄断国有企业的高收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管理层有动机而且也可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薪酬方案,这将导致高管人员的薪酬与普通职工相比更加不合理。因此,垄断行业不同收入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合理程度存在异质性。本文采用以多重分位数回归为基础的Machado-Mata反事实分解方法,在整个收入分布上测量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工资差距中的合理与不合理比重。研究发现,垄断行业高收入中的不合理广泛存在于各个收入阶层,且不合理程度随着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逐渐加大。这说明与普通职工相比,垄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薪酬更加不合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从整体水平上管控垄断国有企业高收入的同时,应该重点管控管理层的高收入。因此,解决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的根本策略在于区分不同的国有企业类型,实施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行业 工资差异 分位数回归 反事实分解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沂 胡日东 《预测》 CSSCI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近年来我国城镇内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揭示出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 近年来我国城镇内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揭示出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国家的内需拉动政策。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增加城镇困难群体的收入,减少低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居民的购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消费需求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的学源基础、理论框架及其政策指向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2,共7页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增长价值观的紊乱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现实背景。"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多元的,其理论框架除了注重通过"共同参与"消除或缓解贫困外,还应包括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构经济增长价值观等内容。倡导"包容性增长"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发展、代际间公平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收入差距、金融发展与保险需求增长——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后建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34,共11页
本文利用1995年~2005年全球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将这40个国家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群体,考察了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及信用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各类指标对保险需求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性;同... 本文利用1995年~2005年全球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将这40个国家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群体,考察了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及信用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各类指标对保险需求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在不同收入群体下金融发展对保险需求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金融发展引起的信用风险与保险需求呈反向变化;另外从整体上看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对全球整体的保险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而从不同收入群体的估计结果来看,亚洲金融危机还促进了中等收入国家保险需求的增长,而对其他国家的保险需求没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保险需求 收入效应 信用风险
原文传递
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林红 李莲青 王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9,共6页
基于2002—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14年的面板数据,用混合OLS、固定效应(FE)估计、随机效应(RE)估计以及差分GMM研究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纯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 基于2002—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14年的面板数据,用混合OLS、固定效应(FE)估计、随机效应(RE)估计以及差分GMM研究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纯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在1%显著水平下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为正;在5%显著水平下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为正;在1%显著水平下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为正。最后,文章关于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加,最终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差分GMM
下载PDF
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乐山 覃曼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同样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英国政府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和反贫困措施来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 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同样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英国政府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和反贫困措施来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使收入分配差距的均衡调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对调节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财政 收入 分配差距
下载PDF
体制内就业者的收入太少了么——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华帅 刘亮 许明 《统计学报》 2020年第1期43-54,共12页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劳动者都认为体制内就业者收入水平不高,然而每年的"国考"竞争又非常激烈,体制内的收入是否真的低,还有待验证。基于CFPS 2010年和2012年数据,运用PSMDD方法,考察了体制内外就业者的工资差异。研究发...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劳动者都认为体制内就业者收入水平不高,然而每年的"国考"竞争又非常激烈,体制内的收入是否真的低,还有待验证。基于CFPS 2010年和2012年数据,运用PSMDD方法,考察了体制内外就业者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身份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制内就业者的收入水平要低于体制外企业就业者,但高于相同条件下的自由职业者。虽然体制内就业者自身收入水平低,但在体制内就业能够提高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对影响机制的分析发现,体制内就业者可以通过教育、积累的社会资本等因素为其他家庭成员增加就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家庭整体收入水平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内就业 非体制内就业 收入差异 PSMDD模型 溢出效应
下载PDF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双重分析与对策选择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伟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从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现实,可以看出,导致差距拉大的原因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但不论其原因是否合理,收...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从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现实,可以看出,导致差距拉大的原因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但不论其原因是否合理,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都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保持城镇居民收入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避免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要避免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发展,整顿分配秩序,强化再分配功能,建立体现职工参与分配的工资协商机制,保障职工参与收入分配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双重分析 对策思考
下载PDF
构建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卫兴华 张宇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20,共5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但同时随之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但同时随之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与结合;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深化现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过大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与效率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收入差距
下载PDF
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分析——基于2007—2010年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建东 夏柱兵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93,共7页
本文利用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了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微乎其微;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考虑到单位对住房公积... 本文利用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了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微乎其微;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考虑到单位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配套支出,最终的结果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目前,养老金和退休金对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分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下载PDF
Farmer Income Differential in Regions 被引量:7
14
作者 LU Qian MIAO Shansh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2,共4页
China's success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for twenty years is regarded as China's miracles in the world, whereas the income differential widening phenomen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 China's success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for twenty years is regarded as China's miracles in the world, whereas the income differential widening phenomen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1994-2003 China's rural regions income differential and its decomposition. The method this paper used to measure the disparity is Gini Index. There are many ways to compute it, so the easiest way to decompose Gini Index-Matrix method is adopted. And based on it, farmer's income could be divided into wage income, fanning income, transfer income and property income according to its composi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ll of the indexes are between 0.2 and 0.3, at the comparatively average level. From the fluctuation trend, it increased from 1994 to 1995, while reduced from 1995 to 1996, fluctuated in 1997, and then diminished again. In general, farmer's regions income differential stays at comparatively average level, but it has the widening trend with time. Through decomposing Gini Index, wage inco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creasing factor, while fanning income is the reducing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e differential Concentration Index structure effect FARMER Gini Index
下载PDF
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乐 李郇 +1 位作者 杜志威 隆容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72,共9页
区域一体化是减少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选用2000—2013年区县尺度的人均GDP数据,探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格局,发现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是由中心到外围,具体按照"长沙市区→长沙县... 区域一体化是减少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选用2000—2013年区县尺度的人均GDP数据,探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格局,发现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是由中心到外围,具体按照"长沙市区→长沙县(市)→株洲、湘潭市区"依次增长;进一步从政府行为变迁的视角,分析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由中心到外围依次推进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从竞争到竞合,经济开发区的兴建由长沙市区向外围拓展,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由地区内部发展到政区间协同发展,是促进一体化经济由中心到外围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经济增长 尺度 空间格局 收入差异
原文传递
电商行为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的调研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静 毕文泰 +1 位作者 梁远 邱业明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2,93,共5页
基于辽宁省5个地区的实地调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电商行为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比较系数差,得出参与电商行为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农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参与电商行为对农户... 基于辽宁省5个地区的实地调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电商行为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比较系数差,得出参与电商行为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农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参与电商行为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高收入农户相比高收入农户缩小了收入差距,低收入农户相比中低收入农户也缩小了收入差距,但是中低收入农户到中高收入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电商行为反而会扩大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行为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分位数回归 系数差
原文传递
关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应绘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53,共3页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收入差距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对全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伟玲 杨诚 《技术经济》 2007年第6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各地区农民收入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自身因素以及制度方面的诸多原因,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与东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完成全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各地区农民收入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自身因素以及制度方面的诸多原因,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与东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完成全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关键。本文运用统计软件对各地区的农民收入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探讨影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就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收益分析的充电站选址规划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鹏 张林 《电力大数据》 2019年第12期58-66,共9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站选址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其一方面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自身经济收益,本文依据某公司车桩一体平台所采集的新能源车运行数据和充电桩充电数据,结合公司的...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站选址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其一方面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自身经济收益,本文依据某公司车桩一体平台所采集的新能源车运行数据和充电桩充电数据,结合公司的实际投资建设需求,在充分考虑了充电站的经济收入和各类投资费用后,以最小扭亏为盈年限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充电站选址规划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我们在初步给定的15个预选站点中,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得出各站点最小扭亏为盈年限以及所需配备的充电桩的个数。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发现站点6是以收回投资成本的最短年限为依据的最佳站点,而以年均收入为依据的最佳站点是站点1,这是与实际工作经验想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选址 收益分析 差分进化
下载PDF
上海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基于协整模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伟斌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研究上海1990-2009年全市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上海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18%左右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 研究上海1990-2009年全市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上海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18%左右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内得以调整;二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上海市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