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数学模型用于重复供血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残余风险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余鼎 段艳 +2 位作者 张燕 何学新 董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比较Muller-Breitkreutz和发病率-窗口期两种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残余风险的适用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公司所属四... 目的比较Muller-Breitkreutz和发病率-窗口期两种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残余风险的适用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公司所属四川省内单采血浆公司562 275人份重复供血浆者血浆标本(来自48 105名重复供血浆者)进行抗-HCV及抗-HIV筛查,对筛查抗-HCV及抗-HIV阳性标本通过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分别采用MullerBreitkreutz模型和发病率-窗口期模型评估供血浆者HCV及HIV残余风险。结果经ELISA法筛选及Western blot法确证,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四川地区562 275人份重复供血浆者血浆标本中,抗-HCV阳性1人,抗-HIV阳性1人。Muller-Breitkreutz模型计算的重复供血浆人群HCV及HIV残余风险分别为1∶119 332和1∶3 731 343;发病率-窗口期模型计算的重复供血浆人群HCV及HIV残余风险分别为1∶263 505和1∶790 514。结论两种模型用于血清学检测结果的评估差异较大,发病率-窗口期模型适用于重复供血浆者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Breitkreutz模型 发病率-窗口期模型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残余风险
原文传递
太原地区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之烨 周源 +5 位作者 赵沛喆 陕柏峰 张剑英 王振华 王斌 张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状况,评估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及血液安全现状。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太原地区2016~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分析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状况,评估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及血液安全现状。方法通过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太原地区2016~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分析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CV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数学模型评估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分析不同血液筛查模式下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结果太原地区2016~2021年共检测献血者标本662705份,其中初次献血者HCV的阳性率为1.83‰(595/325009),输血残余风险为14.91/10万;重复献血者HCV的阳性率为0.04‰(13/337696),输血残余风险为0.31/10万;输血传播HCV的总残余风险为7.47/10万。共检测重复献血者标本337696份,采用2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的血液筛查模式,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为0.31/10万;采用2次ELISA检测抗-HCV联合1次HCV核酸检测试验(NAT)的血液筛查模式,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为0.06/10万,增加NAT后,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降低了80.65%。结论重复献血者血液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小于初次献血者,因此需不断优化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重复献血率。采用2次ELISA和1次NAT联合检测HCV的血液筛查模式,可有效降低输血传播HCV的残余风险,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窗口期模型 输血残余风险 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