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向灌流法研究紫草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1
1
作者 苏红 黄川生 +1 位作者 陈文 王新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紫草素的浓度变化,研究紫草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紫草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app)是结肠>空肠... 目的:研究紫草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紫草素的浓度变化,研究紫草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紫草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app)是结肠>空肠>十二指肠>回肠,且各肠段的Ka和Pap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灌流液中不同浓度紫草素的Ka,Papp均无统计差异。结论:紫草素在全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结肠吸收最好,药物浓度对紫草素的Papp和Ka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在体肠吸收 单向灌流法
原文传递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洋 王刚 +4 位作者 董玲 唐明敏 朱美玲 董红环 侯成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505-4508,共4页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需多成分作为整体来开展研究,即使在研究具体某一成分时,也应将其放在多成分环境中审视。该实验以此为原则,将葛根...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需多成分作为整体来开展研究,即使在研究具体某一成分时,也应将其放在多成分环境中审视。该实验以此为原则,将葛根芩连汤中的高含量成分作为多成分环境影响因素,考察葛根素的肠渗透性,运用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对葛根素肠渗透性的相关参数进行测定,评价其他高含量成分对其肠渗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黄芩苷、甘草酸和小檗碱对葛根素的肠渗透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甘草酸能显著抑制葛根素的肠吸收,高浓度小檗碱会促进葛根素的吸收。该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渗透性评价充分考虑多成分环境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多成分环境 在体肠单向灌流 肠渗透性
原文传递
鞣花酸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华 陈虹 +2 位作者 杨丹 陈文 应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鞣花酸药物浓度,分别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吸收部位对鞣花酸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鞣花酸在6~18μg&... 目的:探讨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鞣花酸药物浓度,分别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吸收部位对鞣花酸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鞣花酸在6~18μg·ml^-1内时,相同肠段在不同浓度,吸收速率常数(K9)及有效渗透系数(Peff)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肠段在相同浓度,结肠Ka及Peff差异有显著性(P〈0.05),为特异性吸收,其他3个肠段差异无显著性;鞣花酸的Peff〉1.2×10^-3cm·min^-1,表明其属于高渗透性药物。结论:鞣花酸浓度对Ka及Peff无显著性影响;鞣花酸的肠道最佳吸收部位为结肠;鞣花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在体肠吸收 单向灌流 重量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肠吸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月柳 李雪莲 +4 位作者 陈江鹏 孙慧娟 潘孟 王子禹 董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396-3400,共5页
目的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收集液中甘草次酸的量,计算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中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 目的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收集液中甘草次酸的量,计算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中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分数(Fa),考察甘草次酸不同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以及不同成分配伍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10、20μg/m L甘草次酸灌流液在回肠段的Peff、Ka和Fa值无显著差异,加入100μmol/L维拉帕米后,10μg/m L甘草次酸的Peff、Fa值增大,说明甘草次酸可能为P-gp的底物;2种成分配伍后,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最明显,使甘草次酸的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2.18±0.63)×10-5 cm/s,减少甘草次酸的渗透。而葛根素、小檗碱对甘草次酸渗透性无明显影响。3种成分配伍的实验结果表明,甘草次酸与葛根素、小檗碱配伍后,渗透系数未发生改变,甘草次酸与葛根素、黄芩苷配伍后渗透系数发生改变,但变化不明显,甘草次酸与黄芩苷、小檗碱配伍后,渗透性降低,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1.35±0.69)×10-5 cm/s,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影响最明显。结论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段能较好地被吸收,一定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甘草次酸的Peff和Ka无明显影响,初步确定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甘草次酸是P-gp的底物,且存在转运蛋白饱和现象;黄芩苷对甘草次酸的吸收影响显著,可能是通过诱导P-gp的表达,增加了甘草次酸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外排,降低了甘草次酸的渗透,影响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多成分环境 在体单向肠灌流 P-糖蛋白 肠渗透
原文传递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 bealei in an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assay 被引量:6
5
作者 SUN Yu-He HE Xin +6 位作者 YANG Xiao-Lin DONG Cui-Lan ZHANG Chun-Feng SONG Zi-Jing LU Ming-Xing YANG Zhong-Lin LI Pi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554-560,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e Caulis(TAMC)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of monterpene absorption enhancers or protein inhibitors. METHOD: The absorption behavior...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e Caulis(TAMC)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of monterpene absorption enhancers or protein inhibitors. METHOD: The absorp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n an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SPIP) assay in rats. RESULTS: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TAMC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a single compound or a mixture of compounds(jatrorrhizine, palmatine, and berberine). Promotion of absorption by the bicyclic monoterpenoids(borneol or camphor) was higher than by the monocyclic monoterpenes(menthol or menthone), and promotion by compounds with a hydroxyl group(borneol or menthol)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 a carbonyl group(camphor or menthon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 of TAMC was increased to 1.8-fold by verapamil, while it was reduced to one half by thiamine.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Ka) and Papp of TAMC were unchanged by probenecid and pantoprazole. CONCLUSION: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MC might be passive transport, and the intestinum tenue was the best absorptive site. In addition, TAMC might be likely a substrate of P-glycoprotein(P-gp) and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s(OCT), rather than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 and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 Compared with a single compound and a mixture of compounds, TAMC was able to be absorbed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oniae CAULIS Total ALKALOIDS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Absorption ENHANCERS Protein inhibitors
原文传递
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P-gp和MRP2抑制剂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倩梅 李丹 +2 位作者 邱昆成 孙振刚 刘奕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和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2)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U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芒果苷的含量,计算芒果苷在空肠和回肠段及加入P-gp抑制剂和MRP2抑制剂后的吸收常数(Ka)和...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和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2)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U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芒果苷的含量,计算芒果苷在空肠和回肠段及加入P-gp抑制剂和MRP2抑制剂后的吸收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eff)。结果:芒果苷(5μg/ml)在回肠和空肠的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回肠段,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0.1mmol/L)和环孢霉素A(0.1mmol/L)或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0.04mmol/L)后,芒果苷吸收的Peff值和Ka值均明显增加;在空肠段,维拉帕米可明显升高芒果苷吸收的Ka值,而其他各组的Peff值和Ka值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gp和MRP2抑制剂对芒果苷的肠吸收,特别是回肠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芒果苷为P-gp和MRP2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P-糖蛋白 MRP2 单向在体肠灌流
原文传递
单向灌流法研究叶黄素微囊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4
7
作者 鲁萍 王新春 +1 位作者 陈文 尹俊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叶黄素微囊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不同肠段、不同质量浓度叶黄素微囊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结果: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 目的:研究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叶黄素微囊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不同肠段、不同质量浓度叶黄素微囊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结果: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app)是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且各肠段的Ka,Papp值无显著性差异;灌流液中不同质量浓度叶黄素微囊的Ka,Pap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黄素微囊在大鼠肠道无特定吸收窗,药物质量浓度对叶黄素微囊的Ka,Papp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微囊 在体肠吸收 单向灌流法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大鼠在体肠吸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荣 段好刚 +3 位作者 魏玉辉 李波霞 张建强 武新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吸收实验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HPLC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浓度,计算阿司匹林肠吸收参数。结果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吸收实验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HPLC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浓度,计算阿司匹林肠吸收参数。结果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灌流组、复方丹参滴丸诱导组阿司匹林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1.05×10-2,1.44×10-2,2.29×10-2min-1,吸收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0.219×10-3,0.304×10-3,0.504×10-3cm.min-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大鼠肠吸收有明显影响,能促进阿司匹林的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 肠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
原文传递
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屈清慧 周莉 张继业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探索复方给药对单一活性成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和方法学验证。色谱柱:Shim Pack OD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 目的: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探索复方给药对单一活性成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和方法学验证。色谱柱:Shim Pack OD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测定芍药苷时为甲醇-乙腈-1.0 mL·L^(-1)磷酸水溶液(15∶15∶70),测定刺芒柄花苷时为乙腈-1.0 mL·L^(-1)甲酸水溶液(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芍药苷)、254 nm(刺芒柄花苷);柱温:30℃。通过对相同药物浓度在不同肠段、不同药物浓度对同一肠段有效渗透系数(Peff)的影响研究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的主要吸收途径,在灌流液中添加维拉帕米研究糖蛋白抑制剂对药物在十二指肠Peff的影响,通过比较单一成分与复方灌流后的Peff差异,研究复方形式对单一活性成分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的质量浓度均在0.5~60μg·mL^(-1)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日内精密度RSD分别小于2.5%和2.9%,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1%,稳定性RSD分别小于3.6%和3.3%。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在大鼠小肠的Peff由大到小顺序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二者在十二指肠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同时不同浓度的含药灌流液的Peff又具有显著的差别,具有浓度饱和现象,复方灌流液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的Peff高于单一成分灌流。结论:十二指肠为芍药苷和刺芒柄花苷最佳吸收肠段,以复方形式给药能够提高部分有效成分在肠道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刺芒柄花苷 黄芪 赤芍 补阳还五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肠道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原文传递
杠柳苷元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通 王晓明 +3 位作者 潘桂湘 郭亚卿 王献瑞 吕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考察杠柳苷元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探讨杠柳苷元可能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水(29∶71)为流动相,流速1 mL·m... 目的:考察杠柳苷元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探讨杠柳苷元可能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水(29∶7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于220 nm波长测定灌流液中杠柳苷元的含量。结果:杠柳苷元不同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在考察浓度范围内(1.25、5、20μg·mL^(-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杠柳苷元的肠吸收机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涉及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苷元 在体肠吸收 单向肠灌流模型 被动扩散 主动转运
下载PDF
结合Caco-2细胞和单向肠灌流法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杨 刘吉伟 +4 位作者 刘坤堂 王永禄 周亚平 徐妍 李学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19-1524,共6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MC)及其片剂在体内外实验模型的肠吸收情况,并探讨其吸收机制。方法建立Caco-2单层膜和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酚红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酚红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浓度,计算药...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MC)及其片剂在体内外实验模型的肠吸收情况,并探讨其吸收机制。方法建立Caco-2单层膜和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酚红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酚红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浓度,计算药物的P_(app)和P_(eff)值。结果枸橼酸莫沙必利在大鼠各肠段都有吸收,在小肠上端吸收量最多。MC自研与原研片剂在Caco-2细胞和大鼠单向肠灌流实验中都具有高渗透性。结论自研片和原研产品在Caco-2细胞和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中的吸收具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莫沙必利 Caco-2细胞单层膜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 渗透性
原文传递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检验大豆皂苷苷元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承慧 齐东月 赵大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究大豆皂苷苷元A和B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测定灌流液的苷元浓度,基于大鼠肠段的形态学变化考察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的可靠性,分别研究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苷元剂量和胆汁对大豆皂苷苷元肠... 目的:探究大豆皂苷苷元A和B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测定灌流液的苷元浓度,基于大鼠肠段的形态学变化考察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的可靠性,分别研究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苷元剂量和胆汁对大豆皂苷苷元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大豆皂苷苷元在不同肠段的表观渗透速率(P_(app))和吸收速率常数(K_a):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苷元A在空肠段的P_(app)和K_a为15.34×10^(-5) cm/s和3.06×10^(-5) s^(-1)(剂量50 mg/L),苷元B的P_(app)和K_a为11.36×10^(-5) cm/s和2.74×10^(-5) s^(-1)(剂量50 mg/L);苷元A的吸收有显著浓度依赖性(P<0.05),而苷元B浓度依赖性不明显(P>0.05);有胆汁时,苷元A和B在空肠段的P_(app)分别为16.56×10^(-5)和12.01×10^(-5)cm/s, K_a分别为3.06×10^(-5)和2.97×10^(-5)s^(-1),均显著高于无胆汁组(P<0.05),胆汁的存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肠部上端苷元的吸收。结论:大豆皂苷苷元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苷元A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胆汁的参与促进了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苷元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 形态学变化
下载PDF
罗氟司特片剂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梦 操锋 +1 位作者 平其能 张灿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96-1702,共7页
目的:研制与原研制剂具有相似体外溶出行为及肠吸收无显著差异的罗氟司特片。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自制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通过比较4种溶出介质(pH 1.2盐酸缓冲液,pH4.5醋酸缓冲液,0.1%SDS-pH 6.8磷酸缓冲液和水)中自制... 目的:研制与原研制剂具有相似体外溶出行为及肠吸收无显著差异的罗氟司特片。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自制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通过比较4种溶出介质(pH 1.2盐酸缓冲液,pH4.5醋酸缓冲液,0.1%SDS-pH 6.8磷酸缓冲液和水)中自制片与原研制剂的溶出行为,评价两者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考察黏合剂对于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自制片与原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在体肠吸收实验显示2种黏合剂溶液中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片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相似,黏合剂对药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氟司特 湿法制粒 溶出 在体肠吸收
原文传递
盐巴戟天有效成分在体肠灌流研究
14
作者 华悦 魏晓峰 +2 位作者 李喆 张超 史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05-110,共6页
目的研究盐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和寡糖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分别建立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寡糖类成分耐斯糖在... 目的研究盐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和寡糖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分别建立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寡糖类成分耐斯糖在小肠液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吸收速率常数(K_(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pH值、不同药物浓度、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盐制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盐巴戟天中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液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3种成分在pH 7.4灌流液中的P_(app)和K_(a)均大于pH 6.8和pH 5.4灌流液,在中剂量(270 g/L)灌流液中的吸收参数均明显大于高剂量(540 g/L)和低剂量(135 g/L)。3种成分在小肠各肠段均有吸收且不同肠段间无明显差异,水晶兰苷K_(a)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去乙酰车叶草苷酸K_(a)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耐斯糖K_(a)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同一肠段耐斯糖与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K_(a)有明显差异(P<0.05),耐斯糖>去乙酰车叶草苷酸>水晶兰苷。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在小肠不同肠段的P_(app)均大于巴戟肉,其中耐斯糖最为显著(P<0.01)。结论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在小肠不同肠段中均有较好的吸收,水晶兰苷的主要吸收部位在空肠,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回肠,耐斯糖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水晶兰苷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3种成分在中剂量(270 g/L)、pH 7.4灌流液中吸收较好,均存在自身浓度抑制现象。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的肠吸收特性优于巴戟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巴戟天 肠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 水晶兰苷 去乙酰车叶草苷酸 耐斯糖 大鼠
下载PDF
LPS对肉鸡空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NA表达及其底物酮康唑小肠渗透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李香秀 戴小华 王丽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了探讨脂多糖对肉鸡空肠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NA表达及转运功能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多糖处理6 h和12 h后对健康肉鸡空肠组织中MRP2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小肠原位单向灌流试验测定了不同剂量脂多糖(5 mg/kg和15 mg... 为了探讨脂多糖对肉鸡空肠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NA表达及转运功能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多糖处理6 h和12 h后对健康肉鸡空肠组织中MRP2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小肠原位单向灌流试验测定了不同剂量脂多糖(5 mg/kg和15 mg/kg)对酮康唑空肠渗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LPS处理6和12 h后,空肠中MRP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试验显示高浓度的脂多糖(15 mg/kg)能显著增加酮康唑在小肠的有效渗透率(Peff)(P<0.05)。试验表明,脂多糖能抑制肉鸡空肠组织中MRP2 mRNA的表达并对空肠的外排转运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其底物药物的小肠渗透性,进而可能会影响其体内生物利用度。该结果可为炎症状态下肉鸡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MRP2 荧光定量PCR 小肠原位单向灌流
原文传递
盐肤木提取物酚酸类成分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晓颖 连红 +5 位作者 卢晓艺 徐章文 许文 叶淼 徐伟 郑海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73-2378,共6页
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重量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HPLC测定肠灌流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考察了盐肤木提取物中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4种酚酸类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结果显示,不... 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重量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HPLC测定肠灌流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考察了盐肤木提取物中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4种酚酸类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盐肤木提取物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在各个肠段的吸收存在着高浓度饱和现象。在同一浓度下,4种成分在各肠段的Ka和Peff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4种成分在肠道中吸收速率及渗透能力顺序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且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说明,没食子酸、苔黑酚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在整个肠道均有吸收,其吸收速率及渗透能力与肠道部位以及浓度有关,并且4种有效成分在肠道的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苔黑酚葡萄糖苷 没食子酸乙酯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HPLC
原文传递
基于在体肠灌流模型的四妙勇安汤活性成分拆方配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潇 迟森森 +4 位作者 焦其树 蒋丽娟 王卫华 姜艳艳 刘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63-2170,共8页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UPLC-MSn测定四妙勇安汤水提物中绿原酸、甘草苷、金丝桃苷、安格洛苷C和异绿原酸C 5种抗炎活性成分在不同拆方配伍组合及不同肠段中的含量,通过计算所得到的肠吸收参数为指标对上述成分在多种配伍组合中...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UPLC-MSn测定四妙勇安汤水提物中绿原酸、甘草苷、金丝桃苷、安格洛苷C和异绿原酸C 5种抗炎活性成分在不同拆方配伍组合及不同肠段中的含量,通过计算所得到的肠吸收参数为指标对上述成分在多种配伍组合中的肠吸收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四妙勇安汤5种活性成分中,除甘草苷回肠吸收参数在单味甘草中最高,其余4种成分在回肠和十二指肠中的肠吸收参数均配伍组合时高。其中,绿原酸在全方配伍时回肠和十二指肠吸收参数均处于最高水平,异绿原酸C在全方及金银花-玄参-甘草3药配伍组合时吸收参数处于较高水平,而不同配伍组合中的金丝桃苷和安格洛苷C的肠吸收情况在回肠和十二指肠中截然相反。该研究通过考察四妙勇安汤中5种活性成分在不同拆方配伍组合的肠吸收情况,揭示了活性成分的吸收往往会因配伍组合方式及肠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也表明了通过复方配伍,可明显促进活性成分的吸收,从生物学角度为四妙勇安汤配伍规律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复方配伍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效应组分群不同生理状态在体肠吸收动力学及转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廖淑彬 陈丹 +2 位作者 陈红 熊朝栋 余文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7-578,共12页
目的:考察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建立同时测定THAA效应组分群绿原酸,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 目的:考察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建立同时测定THAA效应组分群绿原酸,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7个组分含量的液-质联用(UPLC-MS/MS)法,考察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探讨其最佳吸收部位及转运机制,同时选择吸收较好的肠段,考察P-gp外排转运蛋白对THAA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正常生理状态,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6个组分在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其中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回肠吸收更好(Papp均大于或等于0.2×10-4cm·s-1);绿原酸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不过吸收均相对较差(Papp均小于0.2×10-4cm·s-1);同一肠段中各组分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病理状态与正常组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有增加;其中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吸收显著增加;绿原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在各肠段的吸收略有提高;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顺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荭草苷等6个组分肠道吸收受外排转运蛋白P-gp影响显著,炎症病理状态下影响更为明显;绿原酸可能不是P-gp的底物,但在炎症病理状态时,可使其吸收参数Papp、Ka、P%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中上段是THAA效应组分群的主要吸收部位;荭草苷等6个主要特征效应组分可能是P-gp的底物,其肠吸收存在饱和性抑制现象,在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不仅为单纯的被动吸收,还存在主动转运和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不同生理状态 肠吸收
原文传递
莱菔子提取液中萝卜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立俏 盛华刚 周洪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4-126,共3页
目的:考察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考察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02,0.05,0.1 g·mL-1)对萝卜苷肠吸收特性的影响,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采用HPLC测定萝卜苷含量... 目的:考察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考察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02,0.05,0.1 g·mL-1)对萝卜苷肠吸收特性的影响,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采用HPLC测定萝卜苷含量,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87∶13),检测波长225 nm。结果:萝卜苷在pH 5.12的K-R试液中稳定性最好。不同质量浓度的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在大鼠小肠的Ka分别为(7.750±1.744)×10-3,(7.204±1.045)×10-3,(7.148±0.837)×10-3min-1,Papp分别为(1.519±0.507)×10-3,(1.504±0.617)×10-3,(1.592±0.345)×10-3cm·min-1,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萝卜苷为易吸收成分,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子 萝卜苷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特性 硫苷类成分
原文传递
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润芝 尚雅云 +2 位作者 李绮杏 黎醒 赵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样品中柚皮苷、柚皮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柚皮苷(10μmol/L)的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及代谢特征... 目的:研究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样品中柚皮苷、柚皮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柚皮苷(10μmol/L)的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及代谢特征[表观渗透系数(P_(eff))、吸收率、代谢率]。结果:柚皮苷、柚皮素在1.25~40、1.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6 6),检测限分别为0.5、0.4μmol/L,定量限均为1.25μmol/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回收率及在HBSS液及其小肠、结肠灌流液中的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要求。柚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Peff分别为(0.28±0.19)、(0.71±0.17)、(0.30±0.02)、(0.59±0.19)(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率分别为(2.90±2.14)%、(6.38±3.61)%、(3.69±0.56)%、(6.64±2.12)%(n=6);柚皮苷在大鼠4个肠段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代谢率分别为(2.98±1.51)%、(2.53±1.31)%、(2.24±1.33)%、(0.70±0.20)%(n=6)。柚皮苷在十二指肠中的吸收率最低,代谢率最高,与结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渗透性差、吸收不佳;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无特定吸收部位,在小肠和结肠中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但小肠的代谢率明显高于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大鼠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吸收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