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32
1
作者 陶萍萍 卞美璐 +3 位作者 欧华 陈庆云 李敏 刘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7520例中选取591例,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者138例,异常者453例,并对异常者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和湿疣组。采用HybriMax方法对591名患者进行宫颈细胞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对其中的413例同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另选取453例细胞学异常者中的101例患者的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HPV16、18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计算用HybriMax法检测的各组患者不同HPV基因型的阳性率。结果HybriMax与HC-Ⅱ两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总符合率92·5%(382/413),总Kappa指数(KI)0·814,宫颈癌组符合率100·0%;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符合率89·1%(90/101),KI为0·776。10种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按阳性率递减)为:细胞学正常者16、68、18、52、58、11、53、31、39、33;细胞学异常者16、52、58、18、33、31、81、53、68、66,宫颈癌组16、18、52、58、33、66、68、31、51、53。结论HybriMax与HC-Ⅱ、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且能对更多基因型确切分型。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的6种HPV基因型为16、18、52、58、3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位杂交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被引量:61
2
作者 陈佩度 周波 +1 位作者 齐莉莉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染色体组DNA(totalgenomic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染色体组DNA作遮盖(用量1:200左右),进行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分子原位杂... 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染色体组DNA(totalgenomic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染色体组DNA作遮盖(用量1:200左右),进行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分子原位杂交(GISH),经抗生物素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bio-streptavidin-horseradishperoxidase)和联苯胺四盐酸(DAB)检测显色后,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中的簇毛麦染色体及染色体片段显棕色,与显浅蓝色的小麦染色体可明显区分。用GISH不仅可以检测导入小麦中的簇毛麦染色质,而且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易位染色体断裂点的确切位置。将GISH用于减数分裂期染色体配对分析,还可以清晰形象地显示出同源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和分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分子原位杂交 易位系 代换系
下载PDF
丹参有效部位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2
3
作者 史炜镔 符诗聪 +2 位作者 杜宁 张凤华 张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9-271,共3页
观察丹参有效部位(RS9403)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前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分析RS9403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作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 观察丹参有效部位(RS9403)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前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分析RS9403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作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RS9403组、阳性对照药三花接骨散组(三花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以RS9403、三花接骨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3天、 1周、 2周和 4周后处死大鼠取材,采用不脱钙的大鼠骨痂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骨痂组织中前胶原和 TGFβ1基因的表达。结果:骨折后第 3天,RS9403组与三花组的骨折端 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子空白组,并已出现血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骨折第1周末,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样细胞的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占主导,RS9403组与三花组Ⅱ、Ⅰ型前胶原与 TGFβ1基因的表达较空白组里同步增强趋势。骨折第 2周末, Ⅰ型前胶原 mRNA表达明显增加,RS9403组和三花组中肥大软骨细胞明显多于空白组,Ⅱ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现显著的衰落趋势。同时证实共有表型表达现象的存在,尤以RS9403组与三花组更为明显。骨折第4周末,软骨骨痂基本被骨组织替代。 RS9403组和三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有效部位 骨折愈合 前胶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 被引量:65
4
作者 曾瑄 赵大春 +3 位作者 周炜洵 武莎斐 梁智勇 刘彤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3+)和(2+)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结果的一致性、导致两者差异的可能原因及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FISH方法,对28例IHCEnVision法...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3+)和(2+)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结果的一致性、导致两者差异的可能原因及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FISH方法,对28例IHCEnVision法染色分别为(3+)、(2+)、(1+)和阴性(-)的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进行HER2基因状态的检测。结果HER2表达(3+)的12例标本中,10例HER2基因扩增,其中2例为17号染色体多体,另2例无扩增的病例均为多体;IHC为(2+)的10例标本中,7例为HER2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另3例无扩增病例中2例为多体;IHC为(1+)的3例标本均无HER2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IHC(-)的3例标本均无基因扩增,其中1例为多体。结论IHC是初步筛查HER2状态的首选方法;因IHC(2+)与FISH检测结果差异较大,所以这类患者应做FISH确诊;IHC(3+)存在假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必要时这类患者也应做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 c-erbB-2(HER2)
原文传递
人参总皂甙对造血生长因子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3
5
作者 王勇 王莎莉 +2 位作者 王亚平 姜蓉 张淑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2-366,I017,共6页
目的 探讨人参“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 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造血生长因子活性及其m 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TSPG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 目的 探讨人参“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 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造血生长因子活性及其m 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TSPG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腹腔巨噬细胞(PM)和脾细胞(SPC)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6(IL-6)m RNA的表达,经TSPG诱导制备的BMSC、PM和SPC条件培养上清液含有较高的爆式红系集落刺激活性(BPA)、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活性(GM-CSA)和巨核细胞集落刺激活性(MK-CSA)。 结论 TSPG促进血细胞生成的机理与其诱导造血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造血生长因子 MRNA 补气生血 中药
下载PDF
鼻NK/T细胞淋巴瘤——15年研究报道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卫平 李甘地 +1 位作者 刘永惠 梁传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 (原诊断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病变性质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过去 15年中对近 2 0 0例“中线恶网”病例做了一系列研究 ,包括临床病理分析、LSAB法免疫组化染... 目的 :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 (原诊断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病变性质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过去 15年中对近 2 0 0例“中线恶网”病例做了一系列研究 ,包括临床病理分析、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作免疫表型分析、用PCR技术作T细胞受体β和γ链基因重排及EBV DNA检测、EBER原位杂交和原位末端标记DNA片段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①鼻NK/T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表现 ;②瘤细胞表达CD3ε:89 8% ;CD45RO :81 2 % ;CD5 6 :81 2 % ;TIA 1:10 0 %。不表达B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 ;③TCR β链基因重排检出率为85 7% ,TCR γ链基因重排检出率为 94 45 % ;④EBV DNA检出率为 6 7 86 % ;EBER原位杂交阳性率为 90 6 3% ;⑤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与Ki 6 7+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6 3) ,Ki 6 7+细胞数量变化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明显关系 (P <0 0 2 )。结论 :“中线恶网”实为EB病毒相关、细胞毒性NK/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NT/T细胞淋巴瘤 病理 EB病毒 免疫表型
下载PDF
骨碎补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2
7
作者 董福慧 郑军 程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骨碎补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目的:观察中药骨碎补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动态观察。结果: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TGF-β_1mRNA、BMP-2mRNA及VEGFmRNA在正常组各时间点均无阳性表达;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不同细胞中表达强度不同;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组在TGF-β_1mRNA、BMP-2mRNA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有显著变化,骨碎补组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不同。结论:在骨愈合过程中,骨碎补对TGF-β_1mRNA、BMP-2mRNA基因表达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中药 骨愈合 前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轮状病毒多系统感染二例分析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宁 姚英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3,T001,共4页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 (RV)感染肠道外脏器的情况 ,为临床工作中RV肠道外感染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以间接原位RT PCR方法检测 2例RV感染的婴儿尸解存档石蜡标本 ,包括脑、心脏、肺、肝脏、脾脏、胰腺、小肠、阑尾、淋巴结、...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 (RV)感染肠道外脏器的情况 ,为临床工作中RV肠道外感染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以间接原位RT PCR方法检测 2例RV感染的婴儿尸解存档石蜡标本 ,包括脑、心脏、肺、肝脏、脾脏、胰腺、小肠、阑尾、淋巴结、肾脏。标本先经RT PCR反应 ,引物为 :PI5′ GTATGGTATTGAATATACCAC 3′ ,PII 5′ GATCCTGTTGGCCATCC 3′,循环参数如下 :42℃逆转录 1h ,95℃解链 5min ,后按 94℃ 1min ,5 5℃ 1 5min ,72℃ 2min进行PCR循环 ,共 35圈 ,最后 72℃ 10min结束反应。再与地高辛标记的引物PI作为的探针杂交 ,42℃ 18h ,最后DAB显色。结果 小肠、肾脏、肝脏、肺呈阳性显色。小肠绒毛、部分肠腺细胞和腺体旁数个淋巴细胞阳性 ;粘膜下层阴性。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阳性 ;肾小球、间质及远曲小管、集合管阴性。肺组织内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和部分肺泡上皮细胞阳性 ,间质细胞阴性。肝脏内部分肝细胞和部分枯否细胞阳性。结论 本组 2例存在RV多系统感染。RV可侵犯肺、肝脏和肾脏组织 ,病毒血症是RV的多系统播散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组织分布 聚合酶链反应 原位杂交 RV
原文传递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与RFLP标记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代换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渐新 周荣华 贾继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用荧光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基因组总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基因组总DNA作封阻,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制片的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抗白粉病小麦品系GN22是普通小麦-簇毛麦二体代换系;用已定位在小麦第6部分... 用荧光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基因组总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基因组总DNA作封阻,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制片的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抗白粉病小麦品系GN22是普通小麦-簇毛麦二体代换系;用已定位在小麦第6部分同源群上的RFLP探针psr113、psr371进行Southern分析,进一步证明,小麦品系GN21、GN22是普通小麦-簇毛麦6A(6V)代换系;结合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首次把簇毛麦编码的α-淀粉酶-1生化位点定位在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上,暂命名为α-Amy-Ⅴ1。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杂交与RFLP技术相结合是全面、准确鉴定小麦外源染色体及其与小麦染色体部分同源关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簇毛麦 代换系 原位杂交 抗病性 基因组
下载PDF
Dynamic changes of typeⅠ,Ⅲand N collagen synth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collagen-producing cells i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rat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47
10
作者 DU Wei-Dong ZHANG Yue-E ZHAl Wei-Rong and ZHOU Xiao-Mei(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032, China)(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ncogenes and Related Genes, ShanghaiCencer Institute)See invited commentary on page 388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7-403,共7页
AIM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 transcrip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procollagen and the deposition of the relevant collagens in the liver tissue and to confirm the types of collagen producing cells in... AIM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 transcrip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procollagen and the deposition of the relevant collagens in the liver tissue and to confirm the types of collagen producing cells in liverfibrogenesis.METHODS Dynamic changes of the expression of α1(Ⅰ ), α1 (Ⅲ ) and α1 (Ⅳ) procollagen mRNAand relevant collage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collagen producing cells during liver fibrogenesis of rat induced by CCl4 (20 weeks)were investigated with Northern blot analysis,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s.RESULTS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α1 (Ⅲ)procollagen mRNA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one among the threemRNAs during fibrogenesis. However, theenhanced expression of al (Ⅳ) procollagenmRNA occurred very early while the expressionof α1 (Ⅰ) mRNA was not enhanced much until themiddle stage of the exPeriment. D6smin (Dm)positive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and fewmyofibroblasts (MFs) in and around the necrotic areas expressed α1 (Ⅰ), α1 (Ⅲ) and α1 (Ⅳ)procollagen mRNA signals detected by in situhybridiz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experiment. All the three procollagen mRNAsignals thereafter mainly localized in fibroblasts (Fbs) and MFs in fibrotic septa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fibrosis, which distributedparallel to the corresponding collagen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ln addition,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sinusoids and the small blood vessels within the septa also showed α1(Ⅳ) procollagen mRNA and type Ⅳ collagen expressionCONCLUS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HSC-MF-Fb" effect cell system is the major cellularsource of collagen production in liver fibrosis, in which HSCs are collagen producing precursor cells in the early liver fibrogenesis, thereafter the synthesis of type Ⅰ, Ⅲ and Ⅳ collagens (Col Ⅰ, Col Ⅲ and Col Ⅳ) mainly derives fromMFs and Fbs, which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liver fibrosis. The endothelialcells along sinusoids, as another source of C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OLLAGEN mRNA immunohistochemistr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in situ hybridization liver FIBROSIS
下载PDF
CD15mRNA、CD44v6mRNA及nm23H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8
11
作者 谷化平 倪灿荣 +1 位作者 詹熔洲 尚培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 探讨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3H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 (CS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94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 目的 探讨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3H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 (CS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94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和nm2 3H1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 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高表达及nm2 3H1mRNA低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CD15mRNA和CD44v6mRNA高表达及nm2 3H1mRNA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 CD15mRNA表达与CD44v6mRNA和nm2 3H1mRNA表达具有正、负调节的协同作用。联合检测 3个基因 ,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15 MRNA CD44 NM23H1 抗原 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原位核酸杂交法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与云南亚急型克山病的关系 被引量:47
12
作者 钟学宽 曾宪惠 +10 位作者 漆伟 董显辉 刘阳 于维汉 张凤民 郭彩玲 牛美娟 李绍贤 江自然 刘继海 牛存龙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 B_3病毒 cDNA 探针,与云南病区20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结果有1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率达90%。说明云南亚急型克山病心肌组...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 B_3病毒 cDNA 探针,与云南病区20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结果有1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率达90%。说明云南亚急型克山病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 的存在。提示云南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与柯萨奇 B 组病毒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病毒 克山病 核酸杂交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中药“体复康”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峰 杨维益 +8 位作者 季绍良 冯连世 高大安 梁嵘 吕丹云 刘晓兰 王天芳 康纯洁 刘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作为一种应激 ,运动会引起机体血液供应的重新分配。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是一对调节局部组织血液供应的拮抗因素。本实验采用递增强度的跑台运动方式 ,经过 7周训练 ,塑造了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 ;并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 ,结合图像... 作为一种应激 ,运动会引起机体血液供应的重新分配。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是一对调节局部组织血液供应的拮抗因素。本实验采用递增强度的跑台运动方式 ,经过 7周训练 ,塑造了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 ;并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 ,结合图像分析 ,观察了运动训练中不同负荷和运动后不同恢复时相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ET - 1mRNA的表达 ,以研究运动时脑组织中NOS和E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探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与运动性中枢疲劳之间的关系以及纯中药制剂“体复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NOSmRNA在安静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和丘脑等部位均有基础表达 ;进行适量运动的训练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说明适量运动对大鼠脑组织中NOS活性影响不大 ;强化训练组表达明显减弱 ,说明大负荷运动会使脑组织中NOS活性减弱 ;而同样负荷的强化训练中药组表达明显强于强化训练组 ,说明该中药制剂可提高NOS活性 ;另外 ,在一次大强度的运动后即刻 ,强化训练组NOSmRNA表达明显减弱 ,至运动后 30分钟时略有恢复 ,到运动后 3小时时恢复到接近安静对照组的水平 ;而强训中药组在运动后即刻表达明显高于同时相的强化训练组 ,至运动后 30分钟时与强化训练组相同 ,到运动后 3小时时恢复到接近安静对照组的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脑组织 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 mRNA 中药制剂 “体复康”
下载PDF
应用原位杂交及RAPD技术标记抗黄矮病小麦一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琼芳 马有志 +2 位作者 辛志勇 陈孝 林志珊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中间偃麦草基因组 DNA为探针,与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Z6进行原位杂交,鉴定出附加的1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对异附加系 Z6和 L1及它们的小麦亲本进行了 RA... 以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中间偃麦草基因组 DNA为探针,与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Z6进行原位杂交,鉴定出附加的1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对异附加系 Z6和 L1及它们的小麦亲本进行了 RAPD分析,从 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2个引物可以扩增出附加染色体的特异DNA片段,可作为鉴定寻人小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附加系 原位杂交 小麦 抗黄矮病 中间偃麦草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机制 被引量:41
15
作者 闫永平 徐德忠 +2 位作者 王福生 门可 刘志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传播的机制和时间 .方法 孕妇和新生儿血清 HBs Ag和 HBV DNA检测采用 EL ISA和 PCR法 .引产胎儿肝组织和胎盘的 HBs Ag,HBx Ag,HBc Ag和 HBV DNA检测采用 ABC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 .结果 母亲外周...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传播的机制和时间 .方法 孕妇和新生儿血清 HBs Ag和 HBV DNA检测采用 EL ISA和 PCR法 .引产胎儿肝组织和胎盘的 HBs Ag,HBx Ag,HBc Ag和 HBV DNA检测采用 ABC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 .结果 母亲外周血 HBV 高浓度 (≥ 0 .0 2μg· L- 1 )、先兆早产和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HBV感染导致宫内感染发生的危险性比值比 (OR)分别为 7.0 6 ,13.0 8和 16 .15 .胎盘 HBV感染从孕早期、孕中期至足月分娩愈来愈严重且广泛 .在足月分娩胎盘中 ,从母面蜕膜细胞至胎儿面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HBV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但胎儿宫内感染的 OR值却越来越大 .1例孕 19wk引产胎儿肝组织中检出 HBV DNA和抗原 .结论 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可经 2条途径 ,即血源性和细胞性 .宫内感染可发生在孕19 wk前 ,但主要时期是在孕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并发症 病例对照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宫内感染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5
16
作者 兰建云 邵伟伟 +1 位作者 袁苏娟 胥传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型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HPV低危型(6/11)DNA,HPV高危型(16/18)DNA。结果PEAC不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同时伴异型增生组织中HPV低危型(6/11)DNA感染率分别为16.7%、80.6%、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16/18)DNA感染率分别为0%、16.7%、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型(6/11)DNA的检出率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HPV感染是PEAC致病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抗HPV感染的治疗对减低PEAC的发病,防止其复发及癌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外耳道 乳头状瘤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基因状态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曾瑄 梁智勇 +3 位作者 武莎斐 周炜洵 高洁 刘彤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索中国大陆女性乳腺癌 HER2蛋白过表达人群中 HER2基因状态、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经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H... 目的探索中国大陆女性乳腺癌 HER2蛋白过表达人群中 HER2基因状态、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PathVysion^(TM)探针试剂盒,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经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HercepTest^(TM)试剂盒)确认的120例 HER2蛋白表达阳性(IHC 2+者42例,IHC 3+者78例)的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的 HER2基因状态和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的发生率。结果 HER2表达 IHC 2+的标本中,基因扩增率76.19%(32/42),其中低度扩增(比值2~4)26.19%(11/42),中度扩增(比值4~10)41.62%(20/42),高度扩增(比值>10)2.38%(1/42);IHC 3+的标本中,基因扩增率91.03%(71/78),其中低度扩增11.54%(9/78),中度扩增61.54%(48/78),高度扩增17.95%(14/78)。全部病例中具有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者69.17%(83/120),包括亚二体性(17号染色体平均数≤1.75)11.67%(14/120)、低多体性(17号染色体平均数2.26~3.75)43.33%(52/120)和高多体性(17号染色体平均数≥3.76)14.17%(17/120)。IHC 2+病例中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59.52%(25/42),包括亚二体性7.14%(3/42)、低多体性42.86%(18/42)和高多体性9.52%(4/42);IHC 3+病例中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74.36%(58/78),包括亚二体性14.10%(11/78)、低多体性43.59%(34/78)和高多体性16.67%(13/78)。IHC 2+者 FISH 阳性以 HER2基因中、低度扩增为主,而 IHC 3+者则呈中、高度基因扩增的趋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IHC 3+中,7例 FISH 阴性中6例有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IHC 2+中,10例 FISH 阴性中5例有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结论在本组中国大陆女性乳腺癌人群中,IHC 3+与 FISH 阳性的一致性较高;IHC 2+者 FISH 阳性率高于国外研究者的数据;HER2蛋白阳性乳腺癌中17号染色体非整体性发生比例较高;IHC 2+和3+者都具亚二体性、低多体性和高多体性特征,且两者均以低多体性为常见;IHC 2+者的 HER2基因扩增多为中、低度扩增,而 IHC3+中 FISH 阳性者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染色体 17对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针刺对去部分背根猫脊髓和背根节NGF及NGF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谌宏鸣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周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地高辛标记 c R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观察了针刺对成年备用背根猫 (切断一侧 L1~ 5 、L7~ S2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脊髓 板层、背核和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的影响。结果证明 ,针刺...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地高辛标记 c R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观察了针刺对成年备用背根猫 (切断一侧 L1~ 5 、L7~ S2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脊髓 板层、背核和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的影响。结果证明 ,针刺促进了备用根背根节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使备用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 ,并且针刺时间越长促进作用也越强 ;而对脊髓 板层与背核则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 ,针刺对备用根猫脊髓侧支生芽具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脊髓背角 背根节
下载PDF
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和RNA的存在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楠 王朝晖 +4 位作者 任红 郝翠兰 程枫 张欣欣 陆志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 探讨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和RNA的存在及其致病作用。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 2 7例HBV相关肾炎患者肾组织中HBVDNA和RNA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探讨HBV在肾组织中的致病机理。结果 患者肾组织中存在HBVDNA和RNA ,其分布与... 目的 探讨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和RNA的存在及其致病作用。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 2 7例HBV相关肾炎患者肾组织中HBVDNA和RNA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探讨HBV在肾组织中的致病机理。结果 患者肾组织中存在HBVDNA和RNA ,其分布与HBV抗原基本一致 ,主要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和细胞核内 ,以及肾小球系膜区 ,毛细血管袢等处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BVDNA和RNA阳性率分别为 81.5 %、6 3.0 % ,显著高于肾小球内的 48.1%、2 5 .9% (P <0 .0 5 )。结论 HBV在肾组织 ,特别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存在并复制。复制时表达的抗原 ,与来自循环的抗原相似 ,都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或细胞免疫而损伤肾脏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肾炎 原位杂交 病毒复制 DNA RNA
原文传递
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 被引量:30
20
作者 周小鸽 王鹏 +4 位作者 刘金香 张彦宁 张淑红 张长淮 黄受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索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方法 将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 ,了解这些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这些检测技术在组织芯片中均有清晰、定位明确的着色。... 目的 探索组织芯片的基本应用范围。方法 将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 ,了解这些技术应用于组织芯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这些检测技术在组织芯片中均有清晰、定位明确的着色。结论 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有效地用于组织芯片 ,因此 ,组织芯片可用于组织形态观察、组化特性分析以及蛋白和核酸 (RNA和DNA)在组织细胞中的定位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基本应用范围 HE染色 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