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修权 施泽进 +1 位作者 田亚铭 王长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4-882,共9页
东吴运动造成茅口组灰岩暴露地表并经历了表生风化作用。钻井揭示,气藏储层段与古岩溶所处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关,古地貌是控制古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钻井较少且分布不均、勘探程度不高的川东南地区,将钻井与地震紧密结合,分... 东吴运动造成茅口组灰岩暴露地表并经历了表生风化作用。钻井揭示,气藏储层段与古岩溶所处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关,古地貌是控制古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钻井较少且分布不均、勘探程度不高的川东南地区,将钻井与地震紧密结合,分别运用残余厚度法与印模法对茅口组岩溶古地貌进行恢复,结果对比发现,这2种方法恢复出来的古地貌趋势基本一致。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实际资料,认为印模法可信度更高。在古水系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古地质图和钻井资料,把研究区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其中岩溶斜坡又可分为岩溶陡坡与岩溶缓坡。研究区西南岩溶高地与蜀南岩溶高地为同一岩溶高地,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且相对蜀南地区隆起幅度更高。在岩溶斜坡区,地下水以径流为主,溶蚀孔洞发育,是岩溶勘探开发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茅口组 岩溶古地貌 印模法 岩溶斜坡
下载PDF
绥靖油田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与侏罗系油藏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陶辉飞 王多云 +3 位作者 李树同 王彬 何善斌 栾琴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运用沉积厚度印模法对延长组沉积末期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认为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格局为"两下切河谷、两斜坡、中间一残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格局对侏罗系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侵蚀斜坡和残丘对上覆地层沉积环... 运用沉积厚度印模法对延长组沉积末期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认为延长组顶部侵蚀古地貌格局为"两下切河谷、两斜坡、中间一残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格局对侏罗系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侵蚀斜坡和残丘对上覆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相、砂体展布的控制;下切河谷不但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而且控制着油气运移方向;古地貌高地控制着差异压实小幅度背斜或者鼻状构造的相对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靖油田 古地貌 印模法 侏罗系
下载PDF
沉积前古地貌对油藏成藏的有利条件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下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敏 王多云 +3 位作者 刘军锋 孟祥宏 李树同 焦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1,共6页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资料,运用印模法(延9段+延10段+富县组的地层总厚度)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形态丰富多样,主要为高地、斜坡、冲沟、梁地和河谷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资料,运用印模法(延9段+延10段+富县组的地层总厚度)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形态丰富多样,主要为高地、斜坡、冲沟、梁地和河谷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侏罗系沉积前古地貌与延10油藏、延9油藏和延8油藏的有利成藏关系,认为油藏主要分布于紧邻高地的斜坡等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带。古地貌形成的有利成藏条件为下切河谷提供了来自延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通道,斜坡控制着储层砂体的类型和分布规模,以及坡咀、沟间梁和残丘所产生的差异压实形成了后期构造圈闭的相对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恢复 印模法 成藏分析
原文传递
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兴梁 张庆玉 +3 位作者 梁彬 淡永 李景瑞 郝彦珍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塔中地区在构造上是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的一部分,属于中央隆起带中段的塔中低凸起。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前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精确雕刻鹰山组顶面古岩溶地貌,对岩溶储层地质建模及有利区块预测具有重要... 塔中地区在构造上是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的一部分,属于中央隆起带中段的塔中低凸起。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前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精确雕刻鹰山组顶面古岩溶地貌,对岩溶储层地质建模及有利区块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比了不同古地貌恢复方法:认为印模法可以很好地雕刻微地貌形态,但是区域构造趋势却与实际不符;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法构建了当时的古构造,但不能刻画微地貌形态。本次研究首次提出"残厚趋势面与印模残差组合法"古地貌恢复技术,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塔中地区古地貌恢复难题,且有利于计算机实现。研究认为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古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三种二级地貌单元: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并给出了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的划分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古地貌 印模法 残厚法 鹰山组 塔中
下载PDF
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奥陶系岩溶地貌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三 金强 +4 位作者 赵深圳 孙建芳 李永强 张旭栋 程付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7-534,共8页
依据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从构造形变的角度出发,采用井震结合、层面追踪及三维建模的方法,对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塔河油田古生界可分为2个形变构造层,一个是寒武系—奥陶系形变构造层,呈平... 依据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从构造形变的角度出发,采用井震结合、层面追踪及三维建模的方法,对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塔河油田古生界可分为2个形变构造层,一个是寒武系—奥陶系形变构造层,呈平缓背斜构造;另一个为石炭系—二叠系形变构造层,呈褶皱链式构造披覆于奥陶系之上。印模法不适用于塔河油田岩溶地貌的恢复,基于现今奥陶系顶面构造形态,建立构造等效圆弧曲线方程,依据不同构造阶段挤压形变压缩率,采用等弧长积分法,有效去除了岩溶期后的构造形变量,恢复了岩溶期地貌形态。海西运动早期,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北高南低,西倾东翘,其构造幅度为现今构造幅度的70%,具继承性演化特征,2个高耸带状峰丘高地与其间低缓箕状河丘谷地以及南部平坦开阔岩溶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岩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塔河油田 奥陶系 海西运动 岩溶地貌 印模法 等弧长积分法
下载PDF
四川盆地自贡区块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国锋 张大伟 +2 位作者 邓守伟 杨光 宋文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75,共13页
二叠系茅口组长期以来是四川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早期主要沿背斜核部和断裂布井,近年来在早期层控岩溶新认识下揭开了向斜勘探的序幕。为了进一步明确盆地自贡区块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在茅口组岩性、测井响应特征... 二叠系茅口组长期以来是四川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早期主要沿背斜核部和断裂布井,近年来在早期层控岩溶新认识下揭开了向斜勘探的序幕。为了进一步明确盆地自贡区块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在茅口组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类型划分,并根据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恢复了茅口组顶部岩溶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1)茅口组岩溶储层类型可划分为岩溶孔隙型、岩溶缝洞型和岩溶裂缝型等3种;岩溶裂缝型储层和岩溶缝洞型储层主要沿北东走向的断裂带发育,岩溶孔隙型储层的发育与断层分布的关系较弱,主要受控于生物碎屑、砂屑滩的分布,在整个研究区均有发育。(2)识别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2个二级地貌单元,并可细分出8种三级地貌单元;岩溶古地貌控制了岩溶储层发育规模,高产气藏多分布于岩溶台地的溶丘、溶峰以及岩溶坡地的丘丛垄脊沟谷地貌单元中,且岩溶台地和岩溶坡地的过渡区域也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广泛发育的高能滩为岩溶储层提供了物质基础,高能滩受溶蚀改造可形成优质的岩溶孔隙型储层。(3)断裂带的发育极大地改善了渗流条件,断裂带规模越大、断裂带之间以及断裂带与地表水系相交频率越高,从而有利于形成岩溶裂缝型或者岩溶缝洞型储层。结论认为,高能相带是储层发育的基础,岩溶与断裂是优质储层发育改造的关键,该研究成果为自贡区块乃至于整个四川盆地茅口组岩溶型气藏的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自贡区块 茅口组 岩溶储层 古地貌 主控因素 残余厚度法 印模法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长城 林承焰 +3 位作者 鲁新便 魏婷 任丽华 张宪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运用印模法、残差厚度法和不整合类型相结合,恢复了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在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陡坡... 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运用印模法、残差厚度法和不整合类型相结合,恢复了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并分析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在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陡坡和岩溶盆地4个二级地貌单元,分别定量划分出残丘、台地、阶坪和沟谷4个三级地貌单元。岩溶缓坡区残丘、台地、沟谷末端、沟谷两侧及岩溶陡坡区台地和阶坪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古地貌 岩溶储集层 印模法 残差厚度法 地貌单元
下载PDF
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与马五_41气水分布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洋 李树同 +3 位作者 牟炜卫 史云鹤 聂万才 闫灿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7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识别出台地、浅洼、残丘、沟槽及洼地等三级古地貌。整体上,乌审旗—吴起一带属于岩溶高地,乌审旗东侧—靖边—志丹一带属于岩溶斜坡,横山—安塞一带以东属于岩溶盆地。通过典型气藏剖面分析及古地貌与气水分布的叠合,发现研究区的水主要分布于岩溶高地,气主要分布于岩溶陡坡或残丘部位。研究认为:岩溶高地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但后期因盆地构造演化,气水重新分异运移导致地层水较富集;岩溶斜坡处于岩溶高地与岩溶盆地的过渡区域,岩溶水排泄畅通,伴随强烈的膏溶作用,充填作用与胶结作用均不发育,从而形成良好的孔、洞、缝等储集空间,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岩溶高地与岩溶斜坡的过渡带及残丘部位也均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气水分布 印模法 马五41 奥陶系 乌审旗—志丹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灯影组四段顶岩溶古地貌、古水系特征与刻画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曦翔 淡永 +4 位作者 罗文军 梁彬 徐亮 聂国权 季少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4,共9页
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岩溶孔洞储层发育,在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及高石梯-磨溪地区发现了大型气田。但是该套储层非均质强,储层预测困难,需要进一步从岩溶地质理论出发,恢复岩溶古地貌、古水系,从而掌握该套储层发育分布规律,指导进一步... 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岩溶孔洞储层发育,在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及高石梯-磨溪地区发现了大型气田。但是该套储层非均质强,储层预测困难,需要进一步从岩溶地质理论出发,恢复岩溶古地貌、古水系,从而掌握该套储层发育分布规律,指导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选用印模法恢复了高石梯地区灯四顶岩溶古地貌,并结合现代岩溶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划分了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3类二级地貌单元。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对二级地貌作精细刻画,划分了6种三级地貌单元,最后根据岩溶动力学、岩溶水文地质学在高石梯地区刻画出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三大水系。认为岩溶缓坡,位于径流区,水动力条件最强,孔洞最发育,是储层勘探方向。精细的古地貌、古水系的刻画对促进高石梯地区灯影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 白云岩储层 古岩溶 印模法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利用激光、光敏印章机伪造印章印文的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贾治辉 《中国司法鉴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激光刻章机雕刻、光敏印章机制印伪造印章印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鉴定实践表明,这类伪造印章印文趋于专业化、技术化,且伪造的印章印文与真实印章印文的相似度较高。依据传统的鉴定依据和... 利用激光刻章机雕刻、光敏印章机制印伪造印章印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鉴定实践表明,这类伪造印章印文趋于专业化、技术化,且伪造的印章印文与真实印章印文的相似度较高。依据传统的鉴定依据和方法难以鉴别真伪,因此从该类伪造方法对其特点和鉴定依据、方法要点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伪造形成方式及特点的研究,有助于科学的鉴定其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章印文 激光刻章机 光敏印章机 伪造 特点 依据 鉴定方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南部岩溶古地貌分级识别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宇成 姚光明 +4 位作者 魏荷花 权莲顺 高飞 赵梅叶 刘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延安气田南部地区古地貌研究程度较差,难以满足精细勘探要求。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二维地震资料,对延安气田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岩溶古地貌进行精细恢复,结合钻井试气成果,明确了岩溶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并划... 延安气田南部地区古地貌研究程度较差,难以满足精细勘探要求。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二维地震资料,对延安气田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岩溶古地貌进行精细恢复,结合钻井试气成果,明确了岩溶古地貌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并划分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划分为西部岩溶台地、中部岩溶斜坡以及东部岩溶盆地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在二级古地貌单元上进一步分级识别出三级古地貌单元;沟槽两翼及高地洼地转换地岩溶作用强烈,储层物性较好,为最有利目标区,沟槽、洼地以及远离沟槽处物性较差。具体优选吴起志丹部分地区、甘泉地区、西南部黄陵富县西地区为有利岩溶储层区。该研究可有效提高钻井成功率,为后期气田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印模法 油气分布 地震解释 有利区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城市旧桥景观改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兴 付洪柳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5,共5页
针对近年来旧桥改造设计中忽视桥梁景观设计,造成旧桥改造与城市发展规划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使用景观改造来改善旧桥空间形态,并对旧桥景观设计步骤及改造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立意构思及构思成图3个步骤对旧桥改造进行总体设计,结... 针对近年来旧桥改造设计中忽视桥梁景观设计,造成旧桥改造与城市发展规划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使用景观改造来改善旧桥空间形态,并对旧桥景观设计步骤及改造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立意构思及构思成图3个步骤对旧桥改造进行总体设计,结合工程实例对旧桥景观空间形态保护、旧桥景观空间形态重塑及旧桥夜光环境改造3种改造方法进行介绍。工程实践证明了旧桥景观改造极大提升了桥位周边的城市价值,优化了桥位周边的景观环境,使旧桥成为独特的城市名片与历史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旧桥改造 桥梁景观 空间形态 照明亮化 改造方法
下载PDF
渤海盆地潜山下古生界岩溶古地貌特征分析——以W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韦红 赵海峰 +1 位作者 唐何兵 郭诚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6期31-35,共5页
古地貌代表地层沉积和成岩作用的背景,对研究储层的发育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盆地W油气田为例,在重新采集处理的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钻井、测井资料,根据连井对比剖面潜山风化壳残余厚度和潜山面之上沙河街组厚度... 古地貌代表地层沉积和成岩作用的背景,对研究储层的发育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盆地W油气田为例,在重新采集处理的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钻井、测井资料,根据连井对比剖面潜山风化壳残余厚度和潜山面之上沙河街组厚度的组合关系及其相对的厚薄变化特点,建立综合解释潜山下古生界岩溶风化壳古地貌的地质模型。综合利用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恢复了潜山下古生界岩溶古地貌的分布格局,颠覆了单一方法研究得到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分布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和台地、残丘、阶坪、浅洼、沟谷、残台6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其中研究区西部偏北地区为岩溶高地,南部为分布局限的岩溶盆地,北部、中部和东部主要分布岩溶斜坡,分布范围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渤海盆地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 潜山 残余厚度法 印模法
下载PDF
靖边气田东侧陕X区块古地貌和气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浪波 刘海锋 +6 位作者 薛云龙 严少权 李琳 白铁峰 金枫博 于晓菲 武智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22-5032,共11页
靖边东侧陕X区块作为开发新区,下古岩溶古地貌较为复杂,同时气水分布规律不清。本次研究中基于钻测井资料、岩心、薄片和其他分析测试分析认为该区下古发育典型的岩溶角砾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晶间微... 靖边东侧陕X区块作为开发新区,下古岩溶古地貌较为复杂,同时气水分布规律不清。本次研究中基于钻测井资料、岩心、薄片和其他分析测试分析认为该区下古发育典型的岩溶角砾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晶间微孔和裂缝。该区相对靖边地区,整体孔渗偏差,储层较为致密。通过印模法和残厚法对古地貌进行定性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过渡地带,沟槽仅在研究区北部发育,从古地貌高部位到低部位,物性逐渐变差,储层逐渐致密。陕X区块气水整体受古地貌控制,局部受现今构造控制。其中在西部古地貌相对高部位下古基本不出水,东北区接近沟槽区域气水复杂,其中出水井点主要位于现今构造低洼部位,东南区古地貌为岩溶洼地,储层基本致密,下古普遍产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印模法 残厚法 气水分布 下古气藏 陕X区块
下载PDF
不同印模方式对松软牙槽嵴印模精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广娜 白石柱 +3 位作者 丁鑫 周慧 闫敏 张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印模方式对无牙颌松软牙槽嵴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纳入5名松软牙槽嵴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缓冲法、开窗法制取印模,灌注终模型。采用口内光学扫描仪获取口内及各个终模型上相应松软牙槽嵴区域的光学印模,导入Geomagic... 目的:比较3种不同印模方式对无牙颌松软牙槽嵴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纳入5名松软牙槽嵴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缓冲法、开窗法制取印模,灌注终模型。采用口内光学扫描仪获取口内及各个终模型上相应松软牙槽嵴区域的光学印模,导入Geomagic Qualify 2013软件进行分析,分析口内松软牙槽嵴的光模与各个终模型上相应区域光模的拟合程度,比较3种印模方式的印模精度。结果:5位患者的光学印模拟合图及软件分析所得3D偏差值(SD、Mean+、Mean-)的方差显示,常规法偏差值最大,缓冲法其次,开窗法最小。结论:对于松软牙槽嵴的无牙颌开窗印模方式可提高印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松软牙槽嵴 印模方式
下载PDF
古地貌对礁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明筏 肖伟 +3 位作者 秦绪乾 张桂权 潘泽雄 叶晓斌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2期22-28,共7页
近年,四川盆地在环开江—梁平陆棚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型储层中获得了重大勘探突破,发现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消亡控制着礁滩相展布,即沉积相发育受古地形、地貌的控制。为进一步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元坝地区长兴组为... 近年,四川盆地在环开江—梁平陆棚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型储层中获得了重大勘探突破,发现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消亡控制着礁滩相展布,即沉积相发育受古地形、地貌的控制。为进一步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元坝地区长兴组为例,运用印模法恢复了长兴组末期古地貌,分析古地貌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古台地、古斜坡、古陆棚3种二级古地貌类型,其中古台地又可细分为台地边缘高地、台地内部洼地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古陆棚可以划分为浅水和深水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通过对比古地貌与沉积相及储层的平面分布,认为:(1)不同类型古地貌控制着不同沉积相,不同沉积相控制着储层的展布;(2)储层之间物性差异较大,台地边缘礁滩为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优质储层的分布与台地边缘高地的展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晚二叠世 印模法 古地貌恢复 礁滩相储层 平面展布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东部茅二下亚段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马文彧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9期121-125,共5页
风化壳岩溶型储层被认为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之一,在国内沉积盆地中广泛存在。川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东部地区茅口组发育白云岩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茅二下亚段,预测茅二下亚段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有利区对研究区茅口组的勘探开发具... 风化壳岩溶型储层被认为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之一,在国内沉积盆地中广泛存在。川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东部地区茅口组发育白云岩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茅二下亚段,预测茅二下亚段白云岩岩溶储层的有利区对研究区茅口组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岩心以及成像测井资料,运用残厚法和印模法对茅二下亚段进行古岩溶地貌的精细刻画。根据印模法古岩溶地貌的恢复结果进行岩溶地貌单元划分,岩溶斜坡区的大气淡水溶蚀淋滤作用最强、影响最大,斜坡区是最有利岩溶发育区,岩溶高地、洼地为岩溶发育的次有利区。根据残厚法岩溶地貌恢复结果进行纵向岩溶分带划分,垂直渗流带与水平潜流带是研究区内茅口组岩溶作用的主要区域。综合残厚法与印模法两种古地貌恢复的方法,建立研究区内古岩溶地貌的综合评价模式,残厚法古地貌恢复结果刻画了岩溶纵向分带的格局,印模法古地貌恢复结果划分岩溶地貌单元表征岩溶作用的强度。综合上述两种方法认为,岩溶斜坡与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叠合区域是最有利的岩溶储层优势区,为下一步岩溶储层的定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古岩溶地貌 残余厚度法 印模法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新和地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沉积模式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学文 林会喜 +4 位作者 郭景祥 姚威 张坦 周学慧 罗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9,392,共15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新和地区钻井揭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在地层—岩性圈闭领域油气显示活跃、勘探潜力大,是下步战略突破的重要方向。基于岩心、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利用岩心相、测井相、小波变换、“印模法”古地貌...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新和地区钻井揭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在地层—岩性圈闭领域油气显示活跃、勘探潜力大,是下步战略突破的重要方向。基于岩心、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利用岩心相、测井相、小波变换、“印模法”古地貌恢复、地震相、地震属性及相干体切片的分析方法,对新和地区亚格列木组系统开展了层序与古地貌控制下的沉积体系研究。新和地区发育2种古地貌类型,即西侧多级坡折带斜坡古地貌和东侧逆冲断崖古地貌。亚格列木组可划为一个三级层序SQ1,其中包括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分别对应该组3个逐期超覆于西侧斜坡的地震反射。亚格列木组在西侧多级坡折带斜坡之上发育低位域斜坡扇和高位域扇三角洲沉积,在东侧逆冲断崖之下发育湖侵域—高位域近岸水下扇沉积,断崖之上的侵蚀沟谷作为补给水道为其供源。新和地区发育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原地成熟烃源岩,且处于远源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气源和成藏条件优越。分布于逆冲断崖北侧的低位域斜坡扇和湖侵域—高位域近岸水下扇等“源上”地层—岩性圈闭勘探潜力大,可作为该区下一步隐蔽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印模法 斜坡扇 逆冲断崖 近岸水下扇 库车坳陷南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恢复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林君 陈洪德 +3 位作者 罗林军 张成弓 赵俊兴 苏中堂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90,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前寒武纪 层序 标志层 印模法 古地质图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