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生物有效剂量计算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冉 姜玉良 +4 位作者 吉喆 郭福新 庄洪卿 孙海涛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2-527,共6页
目的 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 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 目的 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 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EQD2计算公式。总结常见组织的α/β值和见于文献报道正常组织的Tr1/2值,利用实际值,进一步简化EDQ2计算公式,提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EDQ2计算经验公式,并命名为王-彭经验公式。对于早反应组织,EQD2≈10D/12(王-彭公式 1);对于晚反应组织,EQD2≈D/2(王-彭公式 2)。进一步举例说明本文所建立公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原发性肺癌、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果 根据王-彭经验公式,肿瘤临近的晚反应组织的EQD2仅约为肿瘤组织受量的一半,故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天然地"从生物等效剂量上对晚反应的组织进行了保护。通过实际计算,发现早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较为精确,而晚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精确度略差,只能做粗略估计。结论 本研究引入的BED计算公式和据此建立的一系列EQD2计算公式以及王-彭经验公式,在理论上可行,可用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物理剂量与外照射剂量之间的换算和叠加。但是使用公式时应谨慎,注意预设条件,慎重解读计算得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效剂量 放射性粒子 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徽 王纯 +3 位作者 张北光 金刚 于士龙 孙志强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0期49-50,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125I粒子门脉癌栓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12例,行TACE治疗后1周,在CT或彩超影像引导下对门脉癌栓行125I放射粒子植...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125I粒子门脉癌栓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12例,行TACE治疗后1周,在CT或彩超影像引导下对门脉癌栓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根据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布源,粒子活度为29.6MBq,粒子间距5~10m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为(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20Gy,随访观察局部控制率,总体生存率。结果随访6~24个月,6个月后局部病灶评价CR2/12,PR7/12,NC3/12,临床有效率75%(CR+PR);总生存率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6%(11/12)、75%(9/12)33.3%(4/12)。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肝癌 门脉癌栓 125I放射性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剂量学研究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培坤 张仲卫 +2 位作者 王桐 李林 高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种植,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实施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125I粒子间距为1cm时能够达到治疗量(处方剂量145Gy);本组3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未发生出血、气胸、肺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临床观察6个月,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为63.16%,咳嗽、气短、纳差、胸疼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源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125Ⅰ粒子源 永久性组织间植入 肿瘤近距离放疗
下载PDF
骶尾部脊索瘤再程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张文正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骶尾部脊索瘤术后、放疗后复发而再程调强放疗具有很大的困难,患者会并发严重的直肠、膀胱不良反应。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不仅可以成功控制肿瘤、缓解疼痛,还能有效地控制直肠、膀胱放疗剂量,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就1... 骶尾部脊索瘤术后、放疗后复发而再程调强放疗具有很大的困难,患者会并发严重的直肠、膀胱不良反应。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不仅可以成功控制肿瘤、缓解疼痛,还能有效地控制直肠、膀胱放疗剂量,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就1例骶尾部脊索瘤再程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病例进行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脊索瘤 三维插植近距离治疗 再程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近距离放疗在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新平 陈昆田 +1 位作者 何智纯 叶伟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射 ;(丙组 ) :12例采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结果 :4年的生存率 :甲组 :81 82 % ( 9/11) ;乙组 :66 67% ( 12 /18) ;丙组 :5 0 0 0 % ( 6/12 ) ;合计 :65 85 % ( 2 7/4 1)。结论 :早期的前列腺癌可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较晚期的前列腺癌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组织间插植放疗 敷贴放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秀杰 胡元清 马数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Ⅰ粒子,术后4~6个月内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16例共植入粒子128粒。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31.25%(5/16);部分缓解(PR)43.75%(7/16);无恶化(AC)18.75%(3/16);恶化(PD)6.25%(1/16)。总有效率(CR+PR)为75.00%(12/16),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鼻咽癌 淋巴结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杰 赵景良 +2 位作者 陈建军 王彩军 陆东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间放射性碘-125(12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法综合治疗膀胱癌34例,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平均每例使... 目的探讨组织间放射性碘-125(12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法综合治疗膀胱癌34例,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平均每例使用125I粒子8粒,术后按常规方法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34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盆腔摄片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所有病人手术后均定期复查B超及膀胱镜并经过半年至4年的随访。其中3例死于膀胱癌远处转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余30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16.7%,但均为其它部位复发,局部复发率为0%。余15例存活良好。结论通过术中直视下顺利地将125I粒子植入病灶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治疗膀胱癌,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膀胱癌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永锋 翟福山 刘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4~6个月内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16例共植入粒子128粒。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31.25%(5/16);部分缓解(PR)43.75%(7/16);无恶化(AC)18.75%(3/16);恶化(PD)6.25%(1/16)。总有效率(CR+PR)为75.00%(12/16),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鼻咽癌 淋巴结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林香花 时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2期60-61,64,共3页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不接受手术的39例Ⅰ、Ⅱ期NSCLC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19例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化疗前给予CT...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不接受手术的39例Ⅰ、Ⅱ期NSCLC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19例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化疗前给予CT引导下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1次,所有患者按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3次。6个月后查胸部CT。结果 6个月后,单纯化疗组中完全缓解率(CR)5.26%(1/19),部分缓解率(PR)52.63%(10/19),无变化(NC)21.05%(4/19),进展(PD)21.05%(4/19),总有效率57.89%,局部控制率78.95%;联合治疗组CR20%(4/20),PR 70%(14/20),NC 10%(2/20),PD 0,总有效率90%,局部控制率100%。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接受手术的早期NSCLC,CT引导下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局部控制率高、近期疗效好、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粒子植入术 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