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阳高陵陵园遗址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立刚 李世伟 +5 位作者 孔德铭 申明清 李航(绘图) 栗艳(绘图) 聂凡(摄影) 任潇(摄影)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9,F0002,F0003,共10页
本次发掘发现了安阳曹操高陵陵园的垣墙、壕沟、神道及相关建筑遗迹,确认了M2即曹操高陵为陵园的中心,M1的年代要早于陵园、发掘表明东部闸门沟及东北部的夯土遗迹都要晚于陵园,与陵园布局没有直接关系。。同时根据陵园内的遗迹遗物... 本次发掘发现了安阳曹操高陵陵园的垣墙、壕沟、神道及相关建筑遗迹,确认了M2即曹操高陵为陵园的中心,M1的年代要早于陵园、发掘表明东部闸门沟及东北部的夯土遗迹都要晚于陵园,与陵园布局没有直接关系。。同时根据陵园内的遗迹遗物特征判断,文献记载的曹丕毁陵活动确实存在,陵园建筑毁弃之后经过了仔细清理高陵陵园建筑的存在反映了曹操在当时不同于一般诸侯王的特殊地位,其布局特征与东汉帝陵明显不同,但与北魏帝陵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表现出比较独特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高陵 陵园 东汉 诸侯王基 帝陵
原文传递
古代帝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国河 王芳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即因山为陵、陵区制和堪舆理念。因山为陵本意在于利用山体或高地进行埋葬,墓穴有竖穴和横穴两种类型,竖穴型定型于秦始皇陵,对东晋南朝、金帝陵有一定影响;横穴型定型于东汉帝陵,被西晋帝陵和唐陵所继承。自战... 本文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即因山为陵、陵区制和堪舆理念。因山为陵本意在于利用山体或高地进行埋葬,墓穴有竖穴和横穴两种类型,竖穴型定型于秦始皇陵,对东晋南朝、金帝陵有一定影响;横穴型定型于东汉帝陵,被西晋帝陵和唐陵所继承。自战国时期确立的独立陵园制,至汉晋时期发展成为陵区制度,体现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对立统一格局,以及“家国同构”的核心价值,宋以后集中陵区成为一种制度。堪舆理念对帝陵选址的影响大约从南朝开始逐步加深,至明清成为多种“趋利避害”理念的混合体,其中唐宋时期帝陵所用堪舆术与民间分野明显,反映出强化皇权统治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陵 因山为陵 陵区 堪舆
下载PDF
古代帝陵中的“合葬”“祔葬”与“陪葬”
3
作者 朱津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6,共6页
“合葬”“祔葬”与“陪葬”是帝王陵墓葬制的重要内容,显示出后妃、宗室以及功臣等人员同帝王的从属关系,同时也是历代王朝政治格局、丧葬礼制的重要反映。“合葬”始终是帝后同葬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古代社会道德伦理和礼仪秩序的根本;... “合葬”“祔葬”与“陪葬”是帝王陵墓葬制的重要内容,显示出后妃、宗室以及功臣等人员同帝王的从属关系,同时也是历代王朝政治格局、丧葬礼制的重要反映。“合葬”始终是帝后同葬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古代社会道德伦理和礼仪秩序的根本;“祔葬”和“陪葬”因时代不同而内涵有所差异,整体反映了从先秦时期“天下国家”向汉代以后“家国同构”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陵 葬制 合葬 祔葬 陪葬
下载PDF
西汉皇后葬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武站 《文博》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西汉时期享受过皇后待遇的女性达20人,她们的葬地分为帝陵、帝陵附近、汉长安城周边及其它地区四种情况。传统与西汉帝陵制度、皇后的身份变化、葬俗及皇帝的情感均对皇后葬地具有影响,其中前两种因素发挥主要作用。葬制与葬地并不对应... 西汉时期享受过皇后待遇的女性达20人,她们的葬地分为帝陵、帝陵附近、汉长安城周边及其它地区四种情况。传统与西汉帝陵制度、皇后的身份变化、葬俗及皇帝的情感均对皇后葬地具有影响,其中前两种因素发挥主要作用。葬制与葬地并不对应,皇后死亡时的身份决定着她们的葬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皇后 葬地 帝陵 葬制
下载PDF
意大利文化遗址保护经验借鉴与关中帝陵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燕军 布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3-17,共5页
意大利是当今世界文物保护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遗址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意大利经验的研究,可以为关中帝陵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关中帝陵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关... 意大利是当今世界文物保护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遗址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意大利经验的研究,可以为关中帝陵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关中帝陵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关中帝陵的保护与利用,应在文保知识和法制宣传、社会资金引入、人才队伍建设和适度开发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实现关中帝陵经济效益和文化知名度方面同步提升的同时把关中帝陵这笔无价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给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遗址保护 关中 帝陵
下载PDF
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的文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德耀 郭玲霞 刘宇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11,共4页
文化对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对其影响的文化因素有:(1)秦汉时期为"两河夹一山""两河夹一黄土梁"或"两河夹一塬",唐代帝王陵寝选址风水理论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 文化对关中古代帝王陵寝选址与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对其影响的文化因素有:(1)秦汉时期为"两河夹一山""两河夹一黄土梁"或"两河夹一塬",唐代帝王陵寝选址风水理论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唐代较秦汉时期风水理论更为成熟,这也是风水理论不断发展的结果。(2)在墓园小环境选择方面,秦始皇陵首创"港湾"或"围椅"状消能环境。(3)唐代选择"依山为陵"与乾陵"女皇安卧图"是天人合一思想最生动的体现,是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杰作。(4)帝王的个人喜好与心理因素对陵园选址与布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和整理关中古代绚烂丰富的帝王陵寝文化及其遗产资源,认识其丰富的历史价值,以便发挥其"古为今用"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陵寝 关中 文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 被引量:33
7
作者 焦南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7,共10页
阳陵的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记载表明,西汉王朝是汉景帝阳陵的建设模本,阳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建设而成。西汉诸帝陵大都采用"阳陵模式",其建设理念应该与阳陵相同或类似。但西汉帝陵模仿西汉帝国,各组成部分代表和象征现实... 阳陵的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记载表明,西汉王朝是汉景帝阳陵的建设模本,阳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建设而成。西汉诸帝陵大都采用"阳陵模式",其建设理念应该与阳陵相同或类似。但西汉帝陵模仿西汉帝国,各组成部分代表和象征现实社会的不同方面,并非全盘照搬,只是一种概念化、理想化的大致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 汉长安城 西汉帝陵 建设理念
原文传递
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的分析与推定 被引量:21
8
作者 焦南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81,共10页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古资料,采用"双重证据法",对组成西汉帝陵的各类建筑构造或曰形制要素的存在与否进行分析和推定,试图为相对宏观的帝陵形制特点研究奠定基础。文章认为构成西汉帝陵建筑形制的要素应有陵园、封土(方...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古资料,采用"双重证据法",对组成西汉帝陵的各类建筑构造或曰形制要素的存在与否进行分析和推定,试图为相对宏观的帝陵形制特点研究奠定基础。文章认为构成西汉帝陵建筑形制的要素应有陵园、封土(方上)、墓穴(方中)、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刑徒墓地及园省、园寺吏舍、"夫人"居址、修陵人居址等十余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帝陵 形制
下载PDF
西汉帝陵选址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焦南峰 马永嬴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82,113,共7页
西汉帝陵的位置排列有必然和偶然因素。必然是因为西汉帝陵选址继承于传统墓地选择习俗,受制于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政权稳固的需要;偶然是指皇帝本人的情感因素所起的的作用。西汉帝陵的分布是把历史传统、思想意识、地理形势、政治需要和... 西汉帝陵的位置排列有必然和偶然因素。必然是因为西汉帝陵选址继承于传统墓地选择习俗,受制于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政权稳固的需要;偶然是指皇帝本人的情感因素所起的的作用。西汉帝陵的分布是把历史传统、思想意识、地理形势、政治需要和帝王个人好恶结合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帝陵 选址 传统习俗 风水思想
原文传递
汉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武站 曹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史记》记载汉文帝霸陵“不治坟”,由此引发了千百年来关于霸陵薄葬、厚葬之争,考古界又有崖墓与竖穴土(石)圹墓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本文对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进行探索,希望能够还原历史真实。
关键词 霸陵 帝陵 墓葬形制 汉代
原文传递
略谈东汉帝陵陪葬墓茔域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鸿亮 卢青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8,135,共7页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及最新的考古发现,认为东汉陪葬帝陵的后妃及贵族臣僚,其墓冢不仅有严格的等级区分,而且其方位及陪葬方式也多有不同。在东汉早期陪葬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逐渐制度化,中晚期则趋于衰落。
关键词 东汉帝陵 陪葬墓 茔域 探讨
原文传递
西汉帝陵“夫人”葬制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南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健仔、烃娥、俗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健仔、烃娥、俗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健仔视上卿,比列侯。烃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俗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帝陵 夫人 葬制
原文传递
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云 王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两汉帝陵的形制。可以认识到,东汉光武帝摒弃了西汉帝陵的厚葬制度,推行薄葬。在南阳豪强集团墓葬形制传统的基础上,比附儒家经典中的周礼,并借鉴西汉陵寝建筑制度,创制了东汉帝陵的形制。东汉帝陵形制对...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两汉帝陵的形制。可以认识到,东汉光武帝摒弃了西汉帝陵的厚葬制度,推行薄葬。在南阳豪强集团墓葬形制传统的基础上,比附儒家经典中的周礼,并借鉴西汉陵寝建筑制度,创制了东汉帝陵的形制。东汉帝陵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帝陵 陵寝建筑制度 南阳豪强 周礼
原文传递
论丧葬流程与东汉帝陵的变制
14
作者 朱津 张馨予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帝陵建制和丧葬流程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在两汉之际均产生了重要的变化。汉武帝时期殡礼的程序转变明显,形成以即位皇帝为礼仪核心的制度,东汉时期得以定型。葬礼活动包括送葬和下葬两个环节,东汉天子送葬活动的重大变化体现在大... 帝陵建制和丧葬流程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在两汉之际均产生了重要的变化。汉武帝时期殡礼的程序转变明显,形成以即位皇帝为礼仪核心的制度,东汉时期得以定型。葬礼活动包括送葬和下葬两个环节,东汉天子送葬活动的重大变化体现在大驾卤簿的应用,地宫形制融合“横葬制墓”的埋葬形式,下葬程序随之产生了变化,包含皇帝大丧“三公入安梓宫”以及合葬仪式中“皇帝谒便房”的制度;根据东汉大丧下葬活动流程,帝陵陵前的柱网式建筑可能是文献中所载的“便殿”,其中所实施的“醴献”之礼是先秦时期“成葬祭墓”的流变。薄葬和重祭是两汉帝陵制度演进的主旋律,“上陵礼”的推行深受儒家生死观的影响,完成了帝陵建设理念由重视地下世界向生者世界的转化,更为强调丧祭活动的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流程 东汉帝陵 生死观 制度变革
原文传递
袁世凯墓的“旧章”与“新制”
15
作者 刘毅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袁世凯墓,仿明清皇陵特别是清代皇陵陵宫规制设计,其等级介于帝陵与园寝之间。在石像生雕饰、建筑物彩画、后寝门铁艺等一些细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旧章”与“新制”自然交汇融合。袁世凯墓中的“新”制,大概是... 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袁世凯墓,仿明清皇陵特别是清代皇陵陵宫规制设计,其等级介于帝陵与园寝之间。在石像生雕饰、建筑物彩画、后寝门铁艺等一些细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旧章”与“新制”自然交汇融合。袁世凯墓中的“新”制,大概是对于伪“洪宪”帝制实迹、礼制等的最大幅度的公开保留。整体上看,该墓仍然具有突出的帝王陵墓色彩,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殿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墓 明清皇陵 陵墓制度
原文传递
试析东汉帝陵营建的若干问题
16
作者 张鸿亮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1,F0002,共12页
关于汉代帝陵开始修筑的时间,《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已有学者考证西汉帝陵各陵始建时间并不一致,但绝大多数西汉皇帝即位之后会尽快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 关于汉代帝陵开始修筑的时间,《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已有学者考证西汉帝陵各陵始建时间并不一致,但绝大多数西汉皇帝即位之后会尽快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2]。两汉陵寝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东汉帝陵在修筑时间与营建流程方面又有哪些特点,以往研究对此关注较少。本文结合文献记载与最新考古资料就有关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帝陵 修筑时间 营建流程 社会背景
原文传递
论东汉帝陵南北兆域的形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云 汪天凤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6,共8页
东汉帝陵可分南、北两大兆域,呈"南六北五"的分布格局。两大兆域的开辟,主要出于皇帝个人爱好或选择;此后帝陵的选址,基本遵循了"旁近祖考"和"同辈不共兆域"的原则。
关键词 东汉帝陵 兆域 旁近祖考 同辈不共兆域
原文传递
先秦两汉帝陵墓向问题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岩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先秦两汉帝王陵墓等高等级大型墓葬的方向问题,是墓葬制度传承变迁的一个方面。本文在探讨该类墓向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这些大型墓葬的方向来源,主要存在着"家族传承"和"例随前朝"两种模式。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 先秦两汉帝王陵墓等高等级大型墓葬的方向问题,是墓葬制度传承变迁的一个方面。本文在探讨该类墓向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这些大型墓葬的方向来源,主要存在着"家族传承"和"例随前朝"两种模式。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大型墓葬的墓向一致性,呈现着综合性的特点,即不仅有族群同源而出内在的"家族传承"因素,也存在礼仪制度前后承袭外在的"例随前朝"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 帝陵墓向 传承模式 家族传承 例随前朝
原文传递
唐代陵令考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兴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1年第6期31-35,共5页
唐代陵令亦称陵署令或陵台令,其品秩依陵寝地位高低,从五品至从八品下不等。陵令不仅要率属官及陵户守卫山陵,而且负责陵寝的日常供奉与进献。陵令的隶属,在唐代中期从太常寺转移到宗正寺。陵令具有中央与地方官双重性质,因此行政中经... 唐代陵令亦称陵署令或陵台令,其品秩依陵寝地位高低,从五品至从八品下不等。陵令不仅要率属官及陵户守卫山陵,而且负责陵寝的日常供奉与进献。陵令的隶属,在唐代中期从太常寺转移到宗正寺。陵令具有中央与地方官双重性质,因此行政中经常需要与县令通力合作,并且经常为县令所兼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陵 陵令 宗正寺 县令
原文传递
北宋皇陵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永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的北宋皇陵,包括皇帝陵墓8座,祔葬皇后墓22座,赵宋宗室、勋臣名将等陪葬墓近1 000座,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重要大遗址。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大宋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特殊见证。...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的北宋皇陵,包括皇帝陵墓8座,祔葬皇后墓22座,赵宋宗室、勋臣名将等陪葬墓近1 000座,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重要大遗址。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大宋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特殊见证。其"五音姓利"的布局,所体现的"侍死如侍生"、"孝莫重乎丧"的传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皇陵 文化遗产 大遗址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