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儿童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任伟 龙晓玲 +1 位作者 刘玉玲 付四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3年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EBV-DNA的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 402例疑似EBV感染患儿中,EBV-DNA检出阳性409例,总阳性率为...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3年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EBV-DNA的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 402例疑似EBV感染患儿中,EBV-DNA检出阳性409例,总阳性率为12.0%。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8.1%,2012年为10.4%,2013年为19.5%,三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学龄前组为最高。EBV感染性疾病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最多(61.6%),其次为呼吸道感染(26.7%)、颈淋巴结炎(3.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等。在部分EBV感染患儿中,检出MP-IgM阳性79例,CP-Ig M阳性47例,细小病毒B19-IgM阳性20例,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11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10例,风疹病毒Ig M阳性4例。结论中山市儿童EBV-DNA阳性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EBV感染后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但可累及多个系统。EBV感染后可能伴有多种病原抗体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免疫紊乱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后免疫紊乱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间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聪 邓海 +10 位作者 李镇文 陈登 吴涵 唐良晟 常特定 杨净植 罗家柳 唐庭轩 董黎明 桂培根 唐朝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免疫紊乱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205例,选取2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AGI诊断标准将...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免疫紊乱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205例,选取2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AG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GI组与不伴AGI组(N-AGI组);AGI组根据严重程度又分为轻度AGI组(L-AGI组)与重度AGI组(S-AGI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伤后1、7、_(14 d)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I发生的免疫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9.5%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伴发AGI(163/205例)。与N-AGI组患者相比,AGI组在伤后1 d总T淋巴细胞(Tc)、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比率;_(7 d)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抑制性T淋巴细胞(Ts)、Th/Ts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率;_(14 d)的IL-8与IL-10水平,Ts、Th/Ts及Treg比率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GI组患者相比,S-AGI组在伤后1 d的Tc、Th比率,IL-6与TNF-α水平;_(7 d)和_(14 d)的Ts、Th/Ts与Treg比率,IL-8与IL-10水平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_(7 d)(OR=2.018,95%CI:1.105~5.364,P=0.013)、Treg_(14 d)(OR=3.612,95%CI:1.375~8.476,P=0.006)、IL-6_(7 d)(OR=1.824,95%CI:1.011~5.835,P=0.024)、IL-10_(14 d)(OR=2.847,95%CI:1.241~6.216,P=0.014)、TNF-α_(7 d)(OR=1.754,95%CI:1.215~5.441,P=0.018)是严重多发伤后伴发AGI的高危因素。结论严重多发伤后机体免疫紊乱易诱发AGI,且伴发AGI将导致伤后免疫紊乱的持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免疫紊乱 急性胃肠损伤
原文传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CD4阳性T细胞在发病早期显著下降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蔚 胡毅文 +4 位作者 王辉 刘艳 林奕 王召钦 周伯平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为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的免疫状态 ,采用流式细胞仪以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CD4 FTTC/CD8 PE/CD3 PC5 )检测入院时 30例非典型肺炎或疑似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 ,并作绝对计数和计算CD4 +/CD8+比值。结果表明 ,11例... 为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的免疫状态 ,采用流式细胞仪以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CD4 FTTC/CD8 PE/CD3 PC5 )检测入院时 30例非典型肺炎或疑似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 ,并作绝对计数和计算CD4 +/CD8+比值。结果表明 ,11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 +/CD8+比值和CD3+、CD4 +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 34例健康人 (P <0 0 0 1)。如CD4 +T细胞比例从健康人的 4 0 6 %降至 14 5 % ,细胞计数从健康人的 712 1/mm3 降至 15 1 1/mm3。患者CD8+T淋巴细胞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健康人的 2 8 7%降至 2 2 6 % ,P <0 0 5 )。 19例疑似患者的上述大部分指标亦较健康人群有明显降低 (P <0 0 0 1)。非典型肺炎患者组与疑似患者组比较 ,前者CD3+T细胞和CD4 +T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 (P <0 0 1) ,CD4 +/CD8+比例也倒置至 0 70。患者病程早期CD4 +T细胞比例下降可引起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表明非典型肺炎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D4+T细胞 免疫失调
原文传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宁 张伟 +3 位作者 段建平 马艳丽 陈志海 范天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8-964,共7页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神经系统受累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同时...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神经系统受累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神经系统受累的SFTS患者根据最终结局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FTS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病程日数中位数为第6天。神经系统受累组患者与未受累组患者比较,两组在年龄、皮肤瘀斑/严重出血倾向、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入院时Ca^(2+)、CD4^+细胞、心肌酶谱(LDH、CK、CKMB、HBDH)、肺部炎症情况、肝功能(ALT、Alb、AST)、APTT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系统受累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比较,在皮肤瘀斑、PLT最低值、SFTSVIgM抗体转阳率、CD3^+细胞数、CD4^+细胞数、LDH、Alb、AP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FTS神经系统受累患者多数为高龄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心肌酶谱、免疫系统等损伤较重,肺部感染比例高。SFTS受累患者中死亡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功能、肝功能、心肌酶谱受损较存活患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脑炎 多器官功能损害 免疫紊乱
下载PDF
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TUG1上调miR-26a缓解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线粒体损伤和免疫紊乱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彦 叶璐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本文主要研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TUG1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线粒体损伤和免疫紊乱影响。方法体内实验选取SD大鼠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shRNA-NC组和LPS+sh-TUG1组,LPS+shRNA...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本文主要研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TUG1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线粒体损伤和免疫紊乱影响。方法体内实验选取SD大鼠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shRNA-NC组和LPS+sh-TUG1组,LPS+shRNA-NC组和LPS+sh-TUG1组大鼠每周分别尾静脉注射shRNA腺病毒和特异靶向TUG1的shRNA腺病毒1次,连续2周,Control组、LP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LPS组、LPS+shRNA-NC组和LPS+sh-TUG1组大鼠腹腔注射5 mg/kg LPS;体外实验选取10 ng/ml LPS诱导的THP-1细胞分为Control组、sh-TUG1组、miR-26a inhibitor组和sh-TUG1+inhibitor组,分别用sh-TUG1和miR-26a inhibitor单独或联合转染;RT-PCR检测TUG1和miR-26a 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LPS诱导脓毒症大鼠TUG1表达显著上调,miR-26a表达显著下调;sh-TUG1转染后,LPS诱导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Bax表达显著下调、Bcl-2表达显著上调,TNF-α和IL-6含量显著减少、IL-4和IL-10含量显著增加;LPS诱导的THP-1细胞,sh-TUG1+inhibitor组miR-26a表达比sh-TUG1组显著下调、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上调,Bax表达比shTUG1组显著上调、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下调,Bcl-2表达比sh-TUG1组显著下调、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比sh-TUG1组显著上调、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下调,TNF-α和IL-6含量比sh-TUG1组显著升高、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降低,IL-4和IL-10的含量比sh-TUG1组显著降低、比miR-26a inhibitor组显著升高。结论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TUG1可通过上调miR-26a缓解LPS诱导的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UG1 miR-26a 脓毒症 线粒体损伤 免疫紊乱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春丽 蔡辉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血管发病率、病死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R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代谢紊乱,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导致代谢综合征、免疫紊乱、炎性反应、内皮功能紊乱、氧化... 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血管发病率、病死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R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代谢紊乱,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导致代谢综合征、免疫紊乱、炎性反应、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等损伤的发生,这些连同抗风湿治疗均可导致RA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紊乱 炎症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应玲文 徐卓妮 +1 位作者 宗卿 马倩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评价治疗后病毒转阴率、临床有效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水平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病毒转阴率为74. 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0. 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CD4^+细胞水平以及CD4^+/CD8^+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Th1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Th2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Th1/Th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有效提高病毒转阴率,改善患儿的免疫失衡状态,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免疫紊乱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反复喘息及支气管哮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贺方晗(综述) 程琪(审校) 尚云晓(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799-802,共4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其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与随后反复喘息和支气管哮喘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炎症介质释放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参与了支气管...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其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与随后反复喘息和支气管哮喘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炎症介质释放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并且病毒感染的早期干预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对反复喘息及哮喘发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该文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反复喘息及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疫苗的作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上皮损伤 免疫紊乱
原文传递
脓毒症免疫动力学与免疫抑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宁 曾其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8-413,共6页
脓毒症是危重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病后的长期免疫抑制是其远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认识脓毒症免疫动力学及其免疫抑制,对防止和减轻免疫抑制,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脓毒症早期呈高炎症反应状态,在炎症损伤组织细胞的同时,也... 脓毒症是危重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发病后的长期免疫抑制是其远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认识脓毒症免疫动力学及其免疫抑制,对防止和减轻免疫抑制,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脓毒症早期呈高炎症反应状态,在炎症损伤组织细胞的同时,也引起免疫细胞损伤致免疫抑制,这是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基础;中期呈混合性免疫状态,炎症和抗炎机制相互抗衡,炎症损伤继续,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后期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免疫抑制严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并最终发展成免疫麻痹。依据免疫动力学和免疫抑制的应对尚未有特效疗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动力学 免疫紊乱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甲基莲心碱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华 齐书妍 +2 位作者 张昆 杨峰 王卿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4-709,共6页
目的探究甲基莲心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的影响。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闭塞组(MCAO)、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Nef 5 mg/kg)、甲基莲心碱中剂量组(Nef 10 mg/kg)... 目的探究甲基莲心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的影响。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闭塞组(MCAO)、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Nef 5 mg/kg)、甲基莲心碱中剂量组(Nef 10 mg/kg)和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Nef 20 mg/kg)。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湿法检测脑含水量;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ELISA检测脑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NOS、IL-10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LRP3、ASC、Caspase-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MCAO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脑含水量升高,表现出明显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升高,脑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NOS含量升高,NLRP3、ASC蛋白水平和cleaved Caspase-1/Caspase-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AO组相比较,Nef 10、20 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含水量降低,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降低,脑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NOS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NLRP3、ASC蛋白水平和cleaved Caspase-1/Caspase-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甲基莲心碱 凋亡 免疫紊乱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雪 李智 +1 位作者 周宗贞 杨勇 《药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215-221,共7页
脓毒血症是由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炎症反应,伴随着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和障碍。近年来,尽管医学和医疗技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脓毒血症本质上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初始免疫反应是一种过度炎... 脓毒血症是由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炎症反应,伴随着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和障碍。近年来,尽管医学和医疗技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脓毒血症本质上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初始免疫反应是一种过度炎症状态,随后迅速发展为免疫抑制状态。了解参与脓毒血症期间器官损伤发展中的宿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总结了各类免疫细胞在人和小鼠脓毒血症期间的作用变化及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免疫细胞 免疫紊乱 免疫学
原文传递
抽动障碍的免疫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尤海珍 孙克兴 周一舫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相关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从免疫学角度...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相关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从免疫学角度综述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阐释免疫紊乱与抽动障碍发生的关系,为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视角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免疫紊乱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issue repairing and regeneration: Progress and future 被引量:6
13
作者 Jiafei Xi Xinlong Yan +2 位作者 Junnian Zhou Wen Yue Xuetao Pei 《Burns & Trauma》 SCIE 2013年第1期13-20,共8页
The presence of 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 within bone marrow has been known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d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several different connective tissues, su... The presence of 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 within bone marrow has been known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d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several different connective tissues, such as adipose tissue, muscle, placenta, umbilical cord matrix, blood, liver, and dental pulp. Bone marrow, however, is still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MSCs for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MSCs were first evaluated for regenerative applications and have since been shown to directly influence the immune system and to promote neovascularization of ischemic tissues.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prompted a new era of MSC transplant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various disease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studies that hav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MSCs as a therapeutic agent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immune disorders, cancer, and gene therapy. Furthermore, we discuss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MSC-based therapies and clinical-grade MSC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generative medicine gene therapy ANTICANCER immune disorder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患者中医辨证要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赖芳 曾瑞峰 +5 位作者 任阳 郑义 袁金霞 廖继旸 韩云 李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36-2446,共11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危患者的中医辨证要素、免疫-炎症反应与预后的关系,为ARDS的中医药诊治提供基础。方法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ARDS高危患者153例,收集纳入当日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危患者的中医辨证要素、免疫-炎症反应与预后的关系,为ARDS的中医药诊治提供基础。方法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ARDS高危患者153例,收集纳入当日的一般资料、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炎症指标、肝肾功能、乳酸、免疫指标等,测定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跟踪随访采集卫生经济学指标和28天死亡率。结果证候分型方面,虚症证候要素中,气虚占比73.9%,阴虚11.1%、阳虚3.3%、血虚1.3%,不同虚证要素占比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95,P<0.05);实证证候要素中,痰邪、血瘀、火(热)邪、水湿占比分别为77.8%、44.4%、36.6%、2.0%,不同实证要素占比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4.913,P<0.05)。发生ARDS的患者与未发生ARDS患者,在心率(HR)、呼吸频率、淋巴细胞百分比、CD3+/LYM、血IgG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不同的证候要素的指标中,阳虚患者与非阳虚患者相比,平均动脉压、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CD3+CD8+比例显著降低,28天死亡率、ICU住院天数及费用显著升高(均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最终选取H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否发生ARDS,是否阳虚证5项自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获得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5,P<0.0001),其中HR(OR=1.027,95%CI:1.006-1.049)、SOFA评分(OR=1.432,95%CI:1.216-1.686)、合并ARDS(OR=0.044,95%CI:0.010-0.191)、阳虚证(OR=0.057,95%CI:0.010-0.340)与28天死亡率独立相关。结论ARDS炎症反应迟于免疫应答的抑制,免疫功能的下降更为敏感。ARDS高危患者,中医证候因素以气虚痰热瘀阻最为多见;治疗上,虚证患者,尤其是阳虚证患者,需实施免疫增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医证候 虚证 免疫障碍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益气补肾方对老年气虚肾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呼健 杨明会 路军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气虚肾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及益气补肾方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老年气虚肾虚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益气补肾方治疗,疗程30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细胞、免疫球蛋... 目的观察老年气虚肾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及益气补肾方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老年气虚肾虚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益气补肾方治疗,疗程30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淋巴细胞非组蛋白图像分析(Ag-Nors)等免疫指标于用药前后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益气补肾方能显著提高老年气虚肾虚证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提高NK细胞、Ag-Nors水平,对免疫球蛋白、补体、B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益气补肾方对与老年气虚肾虚证相关的免疫紊乱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方 气虚肾虚证 老年人 免疫紊乱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B细胞 免疫球蛋白 AG-NORS
下载PDF
DC介导的Th2细胞免疫紊乱在Th2细胞免疫紊乱相关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斌 黄功华 刘新光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0期1873-1879,共7页
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参与2型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C)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其通过分泌CC趋化因子配体(CCL) 17、CCL22等趋化因子,摄取、加工、处理变应... 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参与2型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C)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其通过分泌CC趋化因子配体(CCL) 17、CCL22等趋化因子,摄取、加工、处理变应原,并上调自身表面共刺激分子。随后,DC将抗原肽呈递给初始T细胞并使其进一步分化为Th2细胞。特应性皮炎、变应性哮喘和食物过敏是DC介导的Th2免疫紊乱相关过敏性疾病,近年来针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为研发出更加个性化和靶向性的药物,未来DC的异质性及在不同器官中的功能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变应性哮喘 食物过敏 树突状细胞 辅助性T细胞2 免疫紊乱
下载PDF
利多卡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功能和免疫紊乱并抑制NF-κBp38MAPK的活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琢 吴沁娟 +2 位作者 温虎成 刘少星 谢先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功能和免疫紊乱的机制。方法:选取75只SPF级3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低剂量利多卡因组(MI/R+Lidocaine 1.25 mg/kg)、中剂量利多卡...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功能和免疫紊乱的机制。方法:选取75只SPF级3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低剂量利多卡因组(MI/R+Lidocaine 1.25 mg/kg)、中剂量利多卡因组(MI/R+Lidocaine 2.5 mg/kg)和高剂量利多卡因组(MI/R+Lidocaine 5 mg/kg),每组15只。除Control组外各组采用冠脉结扎手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心损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cTnI)的表达水平;超声检查各组大鼠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凋亡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中TNF-α、IL-10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10的表达和p65、p38的磷酸化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发现,使用利多卡因处理后大鼠心肌肌纤维断裂溶解显著减少,肌纤维纵切面可见明暗相间带,肌细胞核溶解、固缩显著减少。相比Control,MI/R组Mb、CK-Mb、cTnI、心肌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和心肌组织TNF-α,外周血和心肌组织IL-10、p-p65/p65蛋白、p-p38/p38蛋白水平显著升高,HR、FS、LVSP、LVEF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MI/R组,MI/R+Lidocaine 1.25 mg/kg组Mb、CK-Mb、cTnI、心肌细胞凋亡率、HR、FS、LVSP、LVEF外周血TNF-α和IL-10,心肌组织p-p65/p65蛋白水平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IL-10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升高,心肌组织p-p38/p38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0.05);相比MI/R组,MI/R+Lidocaine 1.25 mg/kg组和MI/R+Lidocaine 5 mg/kg组Mb、CK-Mb、cTnI、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TNF-α、外周血TNF-α、p-p65/p65蛋白、p-p38/p38蛋白水平显著降低,HR、FS、LVSP、LVEF、心肌组织IL-10、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利多卡因 心脏功能 免疫紊乱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郝迎迎 虞竹溪 +3 位作者 钱雅君 唐健 刘宁 顾勤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明确其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预期7d内转出或死亡的患者。在入ICU时、病程7d、14d(D1、D7、D14)留取外周血... 目的:观察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明确其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预期7d内转出或死亡的患者。在入ICU时、病程7d、14d(D1、D7、D14)留取外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随访观察时间为28d,主要观察指标为肾功能水平是否恢复。结果:根据SSC指南及KDIGO指南提出的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南京鼓楼医院ICU在2017-01—2017-08期间共入选患者28例。发生急性肾损伤1期、2期、3期患者分别为7例、7例和14例。随访至28d时,1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12例患者肾功能未恢复。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在入院时的APACHE II评分较未恢复组低,两组分别是(19.8±4.9)分和(24.9±5.0)分(P<0.05)。入院时两组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1.88vs.3.20±2.04,P>0.05),但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Treg细胞水平随病程逐渐上升,未恢复组的患者Treg细胞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肾功能恢复者在第14天的Treg水平远远高于肾功能未恢复者(3.89±1.56vs.1.76±0.45,P<0.05)。且肾功能恢复组的患者第14天Treg细胞水平较基线的上升率为1.32±0.70,而未恢复组的患者仅为基线水平的0.59±0.31(P<0.05)。此外,将急性肾损伤的程度与Treg细胞的水平做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急性肾损伤1期、2期及3期的3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第7天、第14天的Treg细胞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存在Treg细胞的异常,Treg细胞的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程度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逐渐升高,预示着肾功能的恢复。D7、D14时Treg细胞水平的快速上升可能成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调节性T细胞 肾脏修复 免疫紊乱
原文传递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in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s 被引量:3
19
作者 Lin Lv Feng-Yun Wang +8 位作者 Xiang-Xue Ma Ting Chen Hai-Jie Ji Zheng-Yi Chen Ya-Xin Tian Li-Qun Bian Bei-Hua Zhang Xiao-Lan Yin Xu-Dong Tang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Althoug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are clinically common diseases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immune system. With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ir pat... Althoug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are clinically common diseases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immune system. With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ir pathogenesis, the two diseases are currently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disorder. In recent year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 is to protect the complete structure and normal immunity of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diseases. How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may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regulating the imbalance of the intestinal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s various single herbs and compounds of TC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mune regulation. The use of TCM is prevalent in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herapies appears to be supported by preliminary evidenc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these effects will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th common chronic bowel diseases including IBS,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and immunity was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inju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syndromes and immune disorders, and TCM immune regulation. Moreover, th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pointed out,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CM o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in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mmune disorder TCM immune Regulation
原文传递
老年脑梗塞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盛年 郭洪志 +4 位作者 迟兆富 李义召 李明欣 刘黎青 刘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5年第3期113-114,共2页
本文运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3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OKT系列,包括OKT3、OKT4、OKT8及OKT4/OKT8比值,并与正常老年人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OKT3... 本文运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3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OKT系列,包括OKT3、OKT4、OKT8及OKT4/OKT8比值,并与正常老年人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OKT3、OKT4降低(P均<0.001),OKT8增高(P<0.01),OKT4/OKT8比值降低(P<0.001),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表明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梗塞 T细胞亚群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