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早期FOS蛋白表达变化及三七总皂甙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强 雷君 +1 位作者 陈泽斌 尚袁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甙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 方法 :以Wistar大鼠 6 5只为研究对象 ,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甙组 ,各实验组按 2h、6h、12h、2 4h时相点观察 ,Allen脊髓损伤模型10g&#... 目的 :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甙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 方法 :以Wistar大鼠 6 5只为研究对象 ,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甙组 ,各实验组按 2h、6h、12h、2 4h时相点观察 ,Allen脊髓损伤模型10g× 10cm致伤脊髓。各组在相应时相点取脊髓组织 ,采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脊髓FOS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脊髓FOS蛋白表达 :溶媒对照组 >三七总皂甙组 >假手术组 >空白组。 结论 :c -fos参与了脊髓继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脊髓组织神经元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蛋白表达 三七总皂甙 C-FOS 免疫细胞学
下载PDF
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SRIF神经元的发生──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浩 梁喆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06,I003,共6页
目的 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 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 ,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 ,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并且对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 (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阳... 目的 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 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 ,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 ,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并且对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 (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阳性神经元记数 ,各种形态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统计。 结果 胚胎小鼠下丘脑SRIF阳性神经元在体外生长发育不同时间细胞指数不同 :7d时为 2 4± 1.5 2 ,10 d时为 34± 2 .2 0 ,12 d时为 34±3.30 ,14d时为 10 4± 6 .32 ,16 d时为 6 8± 5 .34 ,2 0 d时为 2 9± 1.5 4,其中在培养 14d时 ,SRIF阳性神经元达到高峰 ,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而且神经元的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的数目以及突起呈色深浅在发育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变化 ,各种占比例较大神经元出现的时期也不一样 ,其中 ,单极在培养 10、14、16 d时分别占 5 2 .3%、6 0 .0 %、43.3%。双极在培养 10、14、16 d时分别占 30 .7%、2 0 .7%、30 .1%。多极神经元在培养 7、12、2 0 d时分别占 81.5 %、90 .1%、6 7.3%。 结论  (1)在培养状态下 ,下丘脑不同核区的细胞发育速度不同 ,并且随时间点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2 )不同类型的 SRIF神经元的发育随着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比例很可能反映一些 SRIF神经元的功能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下丘脑 细胞培养 SRIF神经元
下载PDF
阿利新蓝染色对脑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巧全 余年 +4 位作者 林兴建 张丽 张燕芳 王娟 朱海青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利新蓝染色对脑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脑膜癌病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术,分别采用阿利新蓝染色与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和细胞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高分子角蛋白(CKH)、低分子角蛋白(CKL)免疫组化标记针检测CS... 目的探讨阿利新蓝染色对脑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脑膜癌病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术,分别采用阿利新蓝染色与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和细胞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高分子角蛋白(CKH)、低分子角蛋白(CKL)免疫组化标记针检测CSF标本中的肿瘤细胞。结果 34例脑膜癌病患者的阿利新蓝染色均呈阳性表达,PAS染色和EMA、CK、CKH、CKL免疫组化标记亦证实其为肿瘤细胞。结论阿利新蓝染色能对脑膜癌患者CSF中的癌细胞进行快速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病 阿利新蓝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下载PDF
UVB致成纤维细胞损伤及两种中药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骆丹 明亚玲 +1 位作者 徐晶 林向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5-388,共4页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成纤维细胞(FB)DNA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 s)产生和清除情况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黄芩甙的干预作用。方法以30,60,90 m J/cm2UVB照射FB并予EGCG及黄芩甙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成纤维细胞(FB)DNA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 s)产生和清除情况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黄芩甙的干预作用。方法以30,60,90 m J/cm2UVB照射FB并予EGCG及黄芩甙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在照光后不同时间检测CPD s的产生和清除情况。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随照光剂量加大而加重;30 m J/cm2UVB照射后细胞CPD s生成量在辐射后1 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也开始清除CP-D s,辐射后4 h内清除速率较快,4 h后清除速率逐渐降低,至24 h基本清除CPD s;EGCG和黄芩甙处理UVB辐射的细胞CPD s少于单纯照光组(P<0.05)。结论UVB辐射可以导致FB的DNA损伤而产生光产物CPD s;细胞损伤程度显示剂量依赖性;细胞自身有修复能力;EGCG和黄芩甙均可降低UVB辐射所致的光产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辐射 成纤维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与CD_4^+ T细胞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巧全 时建铨 +2 位作者 王娟 朱海青 林兴建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3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脑脊液标本涂片墨汁染色查找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隐球菌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及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脑脊液标本涂片墨汁染色查找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隐球菌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及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在(10~300)×106/L之间,多以淋巴细胞为主。随着疾病病程的进展和治疗,出现隐球菌先增后减与白细胞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CD4+T细胞则随疾病的治疗逐渐减少。结论:脑脊液中CD4+T细胞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CD4+T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下载PDF
p16^INK4a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辅助筛查中的标记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婷 陆惠娟 何以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评价p16^INK4a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标记意义。方法收集74例宫颈外口和颈管的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应用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结果74例标本中... 目的评价p16^INK4a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标记意义。方法收集74例宫颈外口和颈管的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应用杂交捕获二代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结果74例标本中,细胞学诊断未见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阴性)10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28例,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1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各级别病变中,HR—HPV阳性者分别为1、4、3、9、7和5例,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者分别为2、5、3、8、9和5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HR—HPV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均增高。结论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增强了对不典型细胞的区分能力,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细胞化学 液基细胞学检测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大鼠小肠甘丙素在肠型放射病时的变化
7
作者 刘平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H.E染色及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技术,对20Gyγ线肠型放射病时大鼠小肠GAL神经的免疫反应性结构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照后小肠粘膜层损伤随时间延长而加重。(2)照后各组小肠GAL-LI神经元胞体无明显...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H.E染色及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技术,对20Gyγ线肠型放射病时大鼠小肠GAL神经的免疫反应性结构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照后小肠粘膜层损伤随时间延长而加重。(2)照后各组小肠GAL-LI神经元胞体无明显改变,而GAL纤维出现排列紊乱。(3)照后大鼠小肠内GAL的含量有下降趋势,且照后48h和72h组与非照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01)。作者结合GAL在肠道的生理功能,将照射后小肠GAL的变化规律与肠型放射病的病理特征及过程相联系,推测照后GAL的变化可能与受照后小肠运动机能、供血障碍以及粘膜损伤等病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辐射损伤 甘丙素
下载PDF
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路艳蒙 傅文玉 朴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抽取流产胎儿股骨骨髓,梯度离心,取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密度血小板层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酶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培养的细胞呈现纺锤形...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抽取流产胎儿股骨骨髓,梯度离心,取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密度血小板层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酶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培养的细胞呈现纺锤形外观;细胞膜抗原CD29、CD44有阳性表达,CD34、CD45呈阴性表达;碱性磷酸酶检测呈阴性反应。结论培养的细胞不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处于未分化阶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免疫细胞化学 酶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