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相关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萍 吴颖 +1 位作者 杨武杰 王罡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东北三省 10个大豆主栽品种的未成熟子叶为材料 ,采用MS附加 2 ,4 -D(2 0mg/L)培养基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 ,并观察分析大豆种子性状与出胚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豆未成熟子叶长度与出胚率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 ;
关键词 大豆 未成熟子叶 体细胞 胚胎发生 相关分析 品种
下载PDF
抗生素对大豆未成熟子叶愈伤形成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萍 王罡 +1 位作者 吴颖 季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用 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入 5 0mg/L卡那霉素可显著地降低出愈率。大豆不同品种对卡那霉素的反应在出愈率上表现相似 ,而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培养基中含有 40 0mg/L头孢霉素时出愈率... 用 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入 5 0mg/L卡那霉素可显著地降低出愈率。大豆不同品种对卡那霉素的反应在出愈率上表现相似 ,而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培养基中含有 40 0mg/L头孢霉素时出愈率显著降低 ,而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用农杆菌侵染大豆未成熟子叶后在含有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时 ,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大幅度下降。本试验初步确定了较适合于大豆未成熟子叶抗性选择的卡那霉素浓度和头孢霉素的脱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未成熟子叶 体细胞胚胎发生 抗生素
下载PDF
生长素诱导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罡 王萍 吴颖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用 2 ,4_D与萘乙酸两种生长素的各 4种浓度诱导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结果表明 ,两种生长素均可诱导胚胎发生 ,并且胚胎发生率和平均胚数在两种生长素间无显著差异 ;品种在平均胚数上存在差异。高浓度的 2 ,4_D诱导胚胎发生效果好于... 用 2 ,4_D与萘乙酸两种生长素的各 4种浓度诱导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结果表明 ,两种生长素均可诱导胚胎发生 ,并且胚胎发生率和平均胚数在两种生长素间无显著差异 ;品种在平均胚数上存在差异。高浓度的 2 ,4_D诱导胚胎发生效果好于低浓度 ,诱导率达 4 1 2 3%。同时 ,观察到诱导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时 ,开始第一周高浓度的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素 未成熟子叶 胚胎发生效应 再生率 组织培养体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未成熟胚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钱雪艳 郭东全 +4 位作者 杨向东 薛键 邢国杰 张原宇 赵桂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58-661,共4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栽培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方法]以吉林省大豆主栽品种吉育67、吉育89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对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处理液浓度、超声强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超... [目的]进一步提高栽培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方法]以吉林省大豆主栽品种吉育67、吉育89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对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处理液浓度、超声强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超声功率中,转化率约为4.35%。[结论]为进一步开展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遗传转化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 未成熟胚子叶 遗传转化 大豆
下载PDF
甜瓜同源四倍体的创制及其初步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媛媛 张永兵 +1 位作者 刁卫平 陈劲枫 《中国瓜菜》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未成熟胚子叶的组织培养创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出了齐甜1号的同源四倍体甜瓜,激素质量浓度以BA3.0mg/L为佳,加倍率为14.3%。对再生的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甜瓜植株进行了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及各项形态指标和主要... 通过未成熟胚子叶的组织培养创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出了齐甜1号的同源四倍体甜瓜,激素质量浓度以BA3.0mg/L为佳,加倍率为14.3%。对再生的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甜瓜植株进行了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及各项形态指标和主要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除果形指数变小外,四倍体植株的茎、叶、花、果实、种子各项形态指标的值均显著大于二倍体。同时,四倍体甜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高于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未成熟胚子叶 同源四倍体 形态 品质
下载PDF
低温预处理对大豆未成熟子叶胚胎发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萍 卫居香 +2 位作者 李宜程 吴颖 王罡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选用 3个栽培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在接种前用 4℃低温预处理幼荚 0 ,2 ,3,4 ,5 ,6d ,研究低温预处理对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4℃低温预处理幼荚 3~ 4d ,可刺激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 ,提高胚胎发生频率。
关键词 低温预处理 大豆 未成熟子叶胚胎 胚胎发生
下载PDF
杏胚珠培养及幼胚子叶不定芽诱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楚宗丽 王力荣 +2 位作者 朱更瑞 冯义彬 方伟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5,729,共6页
以盛花后25、35、50、55、60d的凯特杏胚珠为外植体,研究胚珠培养的适宜条件;选择发育一致的幼胚子叶,研究不定芽的发生条件。结果表明,SH培养基是凯特杏胚珠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盛花后25d的凯特杏胚珠(PF=0),仅采用生长培养不足以发育成... 以盛花后25、35、50、55、60d的凯特杏胚珠为外植体,研究胚珠培养的适宜条件;选择发育一致的幼胚子叶,研究不定芽的发生条件。结果表明,SH培养基是凯特杏胚珠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盛花后25d的凯特杏胚珠(PF=0),仅采用生长培养不足以发育成可见胚,试验采用诱导方式获得了可见胚,诱导出胚率为80%;以MS为基本培养基,BA与NAA结合诱导能力强;但这种胚小且瘦弱,继续生长培养,利用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在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方面,盛花后25、35d取样的凯特杏胚珠,培养后获得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TDZ质量浓度为1.25mg/L,诱导出芽率分别为85.00%、80.00%;盛花后50、55d取样的材料,适宜TDZ质量浓度为2.50mg/L,出芽率分别为65.00%、60.00%,而盛花后60d取样的材料,适宜TDZ质量浓度为5.0mg/L,出芽率为61.11%,不定芽主要发生在子叶的近轴面、胚轴连接处及子叶近轴端两侧;在相同培养基中,25℃进行21d暗培养,盛花后35、50、55、60d材料出芽率分别为72.22%、65.00%、60.00%、55.56%;4℃下28d暗培养,35、50、55、60d依次为59.09%,71.42%、77.78%、86.36%;对不定芽进行伸长、生根与快繁培养,获得了健康正常的植株。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凯特杏幼胚4级培养体系,即(1)胚珠培养,获得可见胚(1级培养);(2)幼胚生长培养(胚培养),获得了健壮幼胚(2级培养);(3)幼胚子叶再生,获得不定芽(3级培养);(4)不定芽组培苗快繁(4级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珠培养 幼胚子叶 不定芽诱导
下载PDF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抗逆相关基因GmDREB导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萍 高世庆 +4 位作者 郭永来 程宪国 王罡 马有志 季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改良是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来改良大豆品种的性状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5个基因型体细胞胚发生率以及未成熟子叶对PPT的基础抗性。...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改良是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来改良大豆品种的性状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5个基因型体细胞胚发生率以及未成熟子叶对PPT的基础抗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GmDREB基因的prdGm-200质粒转化大豆未成熟子叶,并探讨了影响农杆菌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5个大豆基因型的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东农40和吉林35的胚胎发生率显著高于黑农41、九9568、九9313。东农40和吉林35未成熟子叶对PPT很敏感,PPT适合筛选浓度为2~3mgL-1。农杆菌EHA101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对转化效率均有影响,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5~0.7、浸染时间10~20min有利于转化。经PPT筛选,PCR、PCR^Southern检测得到抗性体细胞胚和抗性植株,初步证明GmDREB基因转入到大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 GraDREB基因 未成熟子叶
下载PDF
豇豆原生质体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学宝 许智宏 +1 位作者 卫志明 白永延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8期632-636,共5页
从豇豆(Vigna Sinensis Endl.)未成熟子叶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后的产量为1.5×10~6-2×10~6/g fr.wt。在MS、B_5和KM_(8P) 3种培养基中,豇豆未成熟子叶原生质体培养以MS为优,细胞分裂频率为25.1%-30.7%。培养20—30天后,形成肉眼... 从豇豆(Vigna Sinensis Endl.)未成熟子叶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后的产量为1.5×10~6-2×10~6/g fr.wt。在MS、B_5和KM_(8P) 3种培养基中,豇豆未成熟子叶原生质体培养以MS为优,细胞分裂频率为25.1%-30.7%。培养20—30天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在MS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B(即MS无机盐+B_5维生素)+2 mg/L2,4-D+0.5mg/L BA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B+1.0 mg/L 2,4-D+0.25 mg/L BA液体培养基中建立悬浮培养。随后,悬浮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再转移到MSB+0.1 mg/L IAA+0.5 mg/L KT琼脂培养基上,经光照培养7-10天后,可观察到大量体细胞胚的形成。部分体细胞胚可发育到子叶期。子叶胚转入新鲜的MSB+0.5 mg/L KT+0.1 mg/L IAA培养基后,迅速萌发生长成具真叶的小植株或小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原生质体培养 体细胞胚发生
下载PDF
欧洲甜樱桃幼胚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明 赵改荣 +3 位作者 韩礼星 黄贞光 齐秀娟 李玉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以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幼胚子叶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子叶发育时期、6-BA和NAA配比和培养条件等对其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0mg·L^-1+NAA 0.2mg·L^-1,用PF(子叶... 以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幼胚子叶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子叶发育时期、6-BA和NAA配比和培养条件等对其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0mg·L^-1+NAA 0.2mg·L^-1,用PF(子叶的长度/胚的长度×100)=50-80发育阶段的子叶,‘那翁’品种幼胚子叶再生不定芽效果最好,再生率最高可达79.2%。暗培养2周后再转入光照下培养,对子叶再生不定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雷尼尔’品种子叶再生率为72.2%,‘先锋’为61.1%,‘拉宾斯’为33.3%。子叶再生不定芽全部发生于子叶正面近胚芽端切口处,表现出明显的极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欧洲甜樱桃 子叶 再生 不定芽
原文传递
体细胞胚诱导条件优化及杂交后代再生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晓慧 李冬梅 +3 位作者 段莹莹 韩英鹏 李春光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4,759,共5页
以北京小黑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针对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等于7,外植体大小为2—3mm和暗培养条件最适合体细胞胚的发生。利用优化后的再生系统诱导了北京小黑豆(再生性强)和Keburi(再生性极低... 以北京小黑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针对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等于7,外植体大小为2—3mm和暗培养条件最适合体细胞胚的发生。利用优化后的再生系统诱导了北京小黑豆(再生性强)和Keburi(再生性极低)杂交所衍生的150个F5:6重组自交系,体细胞胚发生频率明显呈现间断分布,由此初步推断大豆体细胞发生频率由少数几个基因控制。由体细胞胚发生效率分布偏向Keburi,可见Keburi对体细胞胚发生效率影响要比北京小黑豆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再生 未成熟子叶 体细胞胚诱导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胚胎发生与再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萍 王罡 季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以8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MS(附加高浓度2,4-D)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八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出愈率为14.71%~100%.体细胞胚胎发... 以8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MS(附加高浓度2,4-D)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八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出愈率为14.71%~100%.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变化在0~36.76%之间,绿子叶菜用大豆没有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可正常萌发产生小植株,移栽成活结实.菜用大豆的出愈率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与基因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未成熟子叶 胚胎发生 再生植株
下载PDF
高渗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基因枪法转化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王萍 徐娜 +4 位作者 王罡 钟影 季静 王恩旭 邱丽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以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研究了高渗剂种类、高渗处理时间,以及轰击后高渗培养时间对不同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基因枪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剂种类极显著地影响体细胞胚数,基因型间体细胞胚... 为了进一步优化以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研究了高渗剂种类、高渗处理时间,以及轰击后高渗培养时间对不同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基因枪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剂种类极显著地影响体细胞胚数,基因型间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大豆基因型与高渗剂种类间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和胚数上都存在极显著的互作。对大豆品种合丰25未成熟子叶进行高渗处理24h时,体细胞胚胎发生率极显著地高于7h和0h处理;胚数在3种高渗时间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基因枪轰击后高渗培养5d和7d时大豆5个基因型间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率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均以吉育71最高,其次是合丰25和黑农51,绥农28和吉育75较低。吉育71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在轰击后高渗培养5d处理中最高,而其它基因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不受轰击后高渗时间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未成熟子叶 体细胞胚 基因枪 高渗剂
原文传递
蚕豆未成熟子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被引量:3
14
作者 卫志明 许智宏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3年第1期17-19,共3页
近年来,豆科植物原生质体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献记载中仅见有大豆、赤豆、豇豆、豌豆和刀豆,说明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仍有较大困难,要... 近年来,豆科植物原生质体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献记载中仅见有大豆、赤豆、豇豆、豌豆和刀豆,说明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仍有较大困难,要取得禾谷类作物那样的重大进展,尚需作出巨大努力。蚕豆原生质体培养仅见有从预培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子叶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绿豆未成熟子叶及其原生质体的培养(简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学宝 许智宏 +1 位作者 卫志明 白永延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9-53,共5页
豆科植物的未成熟子叶由分生细胞或尚未成熟的细胞构成,在组织培养中较易诱导细胞分裂和器官分化,近来常被用作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绿豆(Phaseolu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其组织培养中植株再生十分困难。
关键词 绿豆 未成熟子叶 原生质体培养
下载PDF
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卢平 乔亚科 +3 位作者 李桂兰 钟磊 崔姗姗 纪展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中黄13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49~65 d,6-BA浓度为1.5 mg.L-1,出芽率达93.33%~100%。冀豆12和中黄13未成熟种子子叶节的出芽率比成熟种子子叶节分别提高4%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未成熟种子子叶节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