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幅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晶 崔庆丰 朱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5-269,共5页
通过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结构特点和像差特性的研究,在光学系统适当的位置引入了自由曲面,设计了焦距为1000mm,F数为7,视场为20°×10°的宽幅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在空间频率为50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9。... 通过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结构特点和像差特性的研究,在光学系统适当的位置引入了自由曲面,设计了焦距为1000mm,F数为7,视场为20°×10°的宽幅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在空间频率为50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9。与以往采用推扫成像的模式相比,该系统实现了画幅成像模式,使得探测器的选择更加广泛。该系统与其他三反射光学系统相比,主要优点是可以获得更宽的成像视场,可提升遥感器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离轴三反 自由曲面 调制传递函数
原文传递
Irregular surfa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s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被引量:17
2
作者 Dan ZHOU Jin LI +6 位作者 Dong LIU Li-Ya JI Na-Qin WANG Jie DENG Ji-Chen WANG Min YE Xi-Hai ZHAO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872-879,共8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rregularity of carotid plaque surface using multi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of ipsilateral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cases. Methods Patients wi...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rregularity of carotid plaque surface using multi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of ipsilateral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cases. Methods Patients with recent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2 weeks)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at least one carotid artery were diagnosed by B-mode ultrasound imaging(intima-media thickness ≥ 1.5 mm) and recruit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Irregular surface was defined when plaque surface was uneven with high and low fluctuation or plaque with surface ulceration. The irregularity of carotid plaque surface was determined on axial or oblique images alone(single-dimension) and on both axial images and oblique images(multidimensions), separatel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calculate the odds ratio(OR)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I of the irregular plaque surface in discriminating the presence of ipsilateral ACI. Results A total of 217 included subjects(mean age: 60.7 ± 10.2 years, 149 men) were recruited and 89(41.0%), 88(40.6%) and 118(54.4%) of them exhibited irregular plaque surface on axial, oblique and multidimensional MR images, respectively. The OR of irregularity of the plaque surface was determined by multidimensional MRI to be 5.88(95% CI: 3.16–10.96, P < 0.001) in discriminating the presence of ipsilateral ACI. Following adjustment for clinical confounding factors, this association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OR = 5.65, 95% CI: 2.53–12.60, P < 0.001). The analysis included further adjustment for the presence of lipid-rich necrotic core, intraplaque hemorrhage and stenosis and the results included that this association also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OR = 6.08, 95% CI: 2.52–14.68, P < 0.001). Conclusions The irregular plaque surface was determined by multidimensional MRI as an independent indicator for ipsilateral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Carotid art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rface irregularity
下载PDF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对策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研 徐凌 陈立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4,共3页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是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表起伏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地下构造复杂是制约该地区地震成像的三大难题,三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但核心因素是地表的起伏。对起伏地表作叠前深度偏移是公认的有效方法,但...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是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表起伏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地下构造复杂是制约该地区地震成像的三大难题,三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但核心因素是地表的起伏。对起伏地表作叠前深度偏移是公认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时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探索静校正和深度域成像一体化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基于起伏地表的剩余静校正和从地表出发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是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地震成像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连通域标识法在FMI图像溶洞信息定量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闫建平 梁强 +3 位作者 李尊芝 耿斌 寇小攀 扈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9-4770,共12页
溶蚀孔洞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研究成像测井(FMI)图像孔洞连通域标记及信息定量拾取很有意义.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经图像灰度化、中值滤波处理后,通过阈值分割得... 溶蚀孔洞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研究成像测井(FMI)图像孔洞连通域标记及信息定量拾取很有意义.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经图像灰度化、中值滤波处理后,通过阈值分割得到能够反映井壁溶蚀孔洞特征的二值图像,孔洞表现为黑色暗斑.基于等价对处理的图像连通域标记算法具有快速、不重复标记的优点,利用该算法,可准确地从二值图像中标记溶蚀孔洞连通域,进而可对每个连通域进行目标信息拾取,包括孔洞尺寸、连通域面积、圆度等.利用反映溶蚀孔洞发育程度的面孔率曲线对图像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可拾取每一层段溶蚀孔洞面孔率、分选系数及溶洞密度值的分布等非均质信息,能够定量地评价溶蚀孔洞发育、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也是FMI图像应用于岩石孔洞结构信息定量表征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域 溶蚀孔洞 电成像 面孔率 溶洞尺度 圆度
下载PDF
基于背景校正和图像分割定量分析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新算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博 倪开灶 +2 位作者 王林军 刘世杰 吴伦哲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系统在成像过程中存在因照明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图像背景不均匀等问题,采用了基于形态学的图像背景校正算法,提出了结合图像梯度和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系统在成像过程中存在因照明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图像背景不均匀等问题,采用了基于形态学的图像背景校正算法,提出了结合图像梯度和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于一定模糊程度的疵病图像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以及较高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表面疵病 背景校正 图像梯度 最大类间方差法
原文传递
振镜式光束扫描/偏转系统及成像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少辰 刘夏萍 +4 位作者 李志娟 刘依真 宫润泽 富金刚 范文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99,共5页
振镜式光束偏转/扫描技术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激光束调制手段,它具有调制速度快(高达8kHz),精度高(可达0.06μrad)及易于控制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振镜实现激光束二维扫描的实验研究,探讨利用这一系统完成激光... 振镜式光束偏转/扫描技术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激光束调制手段,它具有调制速度快(高达8kHz),精度高(可达0.06μrad)及易于控制等特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振镜实现激光束二维扫描的实验研究,探讨利用这一系统完成激光扫描成像的光路;并探讨了利用激光点扫描成像实现监测/检测物体表面的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偏转/扫描 成像系统 激光技术
下载PDF
Direct imaging of the near field and dynamics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n gold nanostructures using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被引量:15
7
作者 Quan Sun Kosei Ueno +3 位作者 Han Yu Atsushi Kubo Yasutaka Matsuo Hiroaki Misawa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can be supported by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engineered nanostructures.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ly resolved near-field properties and dynamics of LSPR is important,but ...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can be supported by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engineered nanostructures.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ly resolved near-field properties and dynamics of LSPR is important,but remains experimentally challenging.We report experimental studies toward this aim using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PEEM)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f sub-10 nm.Various engineered gold nanostructure arrays(such as rods,nanodisk-like particles and dimers)are investigated via PEEM using near-infrared(NIR)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as the excitation source.When the LSPR wavelengths overlap the spectrum of the femtosecond pulses,the LSPR is efficiently excited and promotes multiphoton photoemission,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the local intensity of the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near field.Thus,the local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LSPR on different Au nanostructures can be directly explored and discussed using the PEEM images.In addition,the dynamics of the LSPR is studied by combining interferometric time-resolved pump-probe technique and PEEM.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oscillation and dephasing of the LSPR field can be obtained.The results identify PEEM as a powerful tool for accessing the near-field mapping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tosecond laser local field enhancement near-field imaging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原文传递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靳刚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年第5期362-364,361,共4页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分析技术。文章介绍了研究它的目的和意义,重点介绍它的研制过程和研究内容以及生物医学应用。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生物医学 生物芯片 细胞
下载PDF
Mapping paddy rice with multi-dat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in China 被引量:13
9
作者 Hua-sheng SUN Jing-feng HUANG +2 位作者 Alfredo R. HUETE Dai-liang PENG Feng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509-1522,共14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paddy rice fields using multi-dat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data in China.Paddy rice fields were extracted by identif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paddy rice fields using multi-dat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data in China.Paddy rice fields were extracted by identify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soil moisture in the flooding and transplanting period with improved algorithms based on rice growth calendar regionalization.The characteristic could be reflected by the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 and the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 derived from MODIS sensor data.Algorithms for single,early,and late rice identification were obtained from selected typical test sites.The algorithms could not only separate early rice and late rice planted in the same fields,but also reduce the uncertainties.The areal accuracy of the MODIS-derived results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agricultural statistics,and the spatial matching was examined by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images in a test region.Major factors that might cause errors,such as the coars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noises in the MODIS data,were discussed.Although not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due to some inevitable factors,the MODIS-derived results were useful for obtai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paddy rice on a large scale,and they might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 (LSWI) Paddy rice China
原文传递
非共轴掠入射X射线显微镜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家升 赵玲玲 李祥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4-537,共4页
详细论述了掠入射非共轴反射成像的KB和KBA显微镜成像系统,根据使用要求设计了由4个反射镜组成的X射线显微镜.这是一种消像散系统,且使像面倾斜明显降低,在2 mm视场的范围内,分辨率可以达到5~7 μm.对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X射线显微镜 掠入射 非共轴 设计 成像系统 反射成像 研制过程 反射镜 分辨率
原文传递
不同表面结构特征圆柱导体的太赫兹散射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瑞君 邓彬 +1 位作者 王宏强 秦玉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9-1554,共6页
太赫兹频段下导体表面的细微结构、粗糙度等细节将对目标电磁散射行为产生影响。为衡量这一影响程度,以圆柱导体为例研究了太赫兹频段下目标表面不同结构特征的电磁散射现象及其在图像域的表现规律。利用高频电磁计算方法获得了表面分... 太赫兹频段下导体表面的细微结构、粗糙度等细节将对目标电磁散射行为产生影响。为衡量这一影响程度,以圆柱导体为例研究了太赫兹频段下目标表面不同结构特征的电磁散射现象及其在图像域的表现规律。利用高频电磁计算方法获得了表面分别为理想光滑、带刻痕和周期粗糙的三种圆柱多姿态角、多频点单站散射场;基于转台成像算法重建了小转角下目标的二维图像。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μm量级的细节特征在太赫兹雷达图像上有着显著的表现,表明太赫兹雷达能够获取更加丰富和精细的目标信息,从而为目标探测识别提供新的特征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散射特性 电磁计算 雷达成像 粗糙表面
下载PDF
Offner型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结构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志忠 杨忠 +1 位作者 秦远田 王立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6-255,共10页
为使成像光谱仪能在复杂振动环境和宽温(5~35℃)下使用,基于Offner同心结构凸面光栅的光学系统,研制出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系统。为了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利用Patran&Nastran对仪器光机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静载分析及热致响应分析,... 为使成像光谱仪能在复杂振动环境和宽温(5~35℃)下使用,基于Offner同心结构凸面光栅的光学系统,研制出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系统。为了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利用Patran&Nastran对仪器光机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静载分析及热致响应分析,并采用广义逆矩阵方法对静载响应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得到仪器光学元件的面形变化和刚体位移数据。在0~40℃温度范围和4g加速度载荷下,仪器光学面形变化的方均根(RMS)值小于34nm,各镜之间相对位置变化小于0.05mm,各镜偏心小于0.05mm,满足仪器面形和刚体位移公差要求。振动实验表明,成像光谱仪的一阶模态为559Hz,远高于一般环境激励,其刚度满足使用要求。温度实验表明,宽温范围内波长极值漂移为0.306pixel,光谱带宽极值变化为0.493Δ(Δ为吸收峰的半峰全宽)。工程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该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这对仪器工程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Offner型光学系统 成像光谱仪 结构分析 广义逆矩阵 光学面形
原文传递
基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海面红外偏振特性表征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弛 吴鑫 谢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3-1313,共11页
针对红外波段下海面偏振特性建模的问题,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面微面元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综合考虑了海面的自发辐射效应和反射效应对探测器接收辐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海面红外偏振特性表征模型。利用Elfo... 针对红外波段下海面偏振特性建模的问题,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面微面元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综合考虑了海面的自发辐射效应和反射效应对探测器接收辐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海面红外偏振特性表征模型。利用Elfouhaily海浪谱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了海面的高度场信息和斜率信息。数值计算了不同观测天顶角和不同风速下海面自发辐射的线性偏振度,以及不同入射天顶角下海面反射辐射的线性偏振度,仿真生成了海面和舰船的红外偏振图像。仿真数据与文献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红外偏振特性模型适用于分析海面的红外偏振特性。与传统的红外强度图像相比,红外偏振图像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海面的细节信息。同时,目标与海面的偏振特征差异更明显,对比度更高。所提出的海面红外偏振特性表征模型对海上目标的探测识别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红外波段 海面 偏振特性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下载PDF
成像光谱仪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美钦 王忠厚 白加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7-172,共6页
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要求光学系统在宽视场和宽波段范围内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根据同轴三反光学系统初级像差理论计算初始结构,并分别将孔径光阑置于主镜、次镜和三镜焦点,通过光阑和视场离轴,设计了无中心遮拦的离轴反射... 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要求光学系统在宽视场和宽波段范围内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根据同轴三反光学系统初级像差理论计算初始结构,并分别将孔径光阑置于主镜、次镜和三镜焦点,通过光阑和视场离轴,设计了无中心遮拦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其光谱范围为1.0~2.5μm,焦距f′=1 600 mm,相对孔径为1/5,视场角为6.86°×1.48°,满足成像光谱仪宽视场、大相对孔径离轴三反消象散光学系统的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三反射镜 成像光谱仪 光学系统设计 非球面
下载PDF
复杂光学曲面数理描述和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德文 陈海龙 +1 位作者 王涌天 杨通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55,共27页
为满足高性能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需要研究面形灵活可控的光学曲面数理描述方法和其相应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具有更多自由度的复杂光学曲面可以有效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简要讨论了光学曲面的数理描述方法;概括性地介绍了光学曲面数理描... 为满足高性能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需要研究面形灵活可控的光学曲面数理描述方法和其相应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具有更多自由度的复杂光学曲面可以有效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简要讨论了光学曲面的数理描述方法;概括性地介绍了光学曲面数理描述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局部和整体面形控制方法,归纳总结了新的复杂光学曲面数理描述方程,并通过实例证明相关曲面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对曲面数理描述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几何光学 成像系统 光学曲面 数理描述
原文传递
机载探地雷达的进展以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四新 冯彦谦 +2 位作者 傅磊 王飞 王元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735,共9页
机载探地雷达可能解决危险环境或广域条件下的近地表探测问题,用于解决环境、生态或军事方面的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技术的发展却显得比较慢.为了推进该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机载探地雷达的进展,并利用时间域有限差... 机载探地雷达可能解决危险环境或广域条件下的近地表探测问题,用于解决环境、生态或军事方面的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技术的发展却显得比较慢.为了推进该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机载探地雷达的进展,并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对一些典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用特定的偏移成像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成像.目前存在的机载探地雷达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将常规探地雷达天线悬挂在直升飞机上,第二种为针对机载探地雷达开发的雷达系统,第三种为具有探地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管是水平地面的情况下,还是起伏界面的情况下,机载探地雷达都能清楚探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目标.可见,机载探地雷达是存满希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探地雷达 时间域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偏移成像 起伏界面
下载PDF
激光陀螺反射镜散射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宗虎 胡晓东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0-543,共4页
闭锁效应是影响激光陀螺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光束在反射镜表面反射时的背向散射则是形成闭锁效应的主要原因。基于矢量叠加理论,对激光陀螺反射镜背向散射对谐振腔总背向散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射镜散射的在线测量方... 闭锁效应是影响激光陀螺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光束在反射镜表面反射时的背向散射则是形成闭锁效应的主要原因。基于矢量叠加理论,对激光陀螺反射镜背向散射对谐振腔总背向散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射镜散射的在线测量方法,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构成远心光路,通过显微镜收集散射光,并利用CCD记录反射镜膜面的散射光场。根据散射图样对反射镜进行筛选,并最终确定反射镜膜面的安装位置与方向。在某型激光陀螺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选配可以将锁区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升至95%,改进效果明显。该检测方法结构简单,可有效控制由反射镜散射引起的锁区超标问题,在激光陀螺反射镜的在线检测及激光陀螺装调方面有很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背向散射 锁区 显微成像 表面缺陷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苹果表面缺陷无损检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庆龙 张艳 尚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8-172,共5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分割技术的苹果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400 nm~1 000 nm)采集完好无损和表面有缺陷苹果的高光谱图像;对采集到的高光谱图像进行最小噪声... 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分割技术的苹果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400 nm~1 000 nm)采集完好无损和表面有缺陷苹果的高光谱图像;对采集到的高光谱图像进行最小噪声分离变换,提取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采用图像分割技术提出苹果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可有效地消除苹果高光谱图像中的噪声;在700 nm~800 nm以及900 nm~1 000 nm波段范围内完好无损和表面有缺陷的苹果的光谱反射率值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选取特征波长717.98 nm处的光谱反射率值小于0.6以及982.59 nm处的光谱反射率值大于0.52作为区分苹果正常区域和表面缺陷区域的阈值条件,进一步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对80个完好无损苹果和40个表面有缺陷苹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7.5%和95%。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分割技术可实现苹果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苹果 表面缺陷 图像分割 最小噪声分离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三维成像中的二值时空编码照明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勇 陈云富 +1 位作者 金洪震 王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0-6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维成像的二值时空编码照明方法。将投影平面的每一行分成由若干个像素组成的区间。利用区间内像素的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对区间进行编码。在测量时,通过对拍摄的图像序列分析,恢复区间的编码。在得到所有区域编码后,将... 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维成像的二值时空编码照明方法。将投影平面的每一行分成由若干个像素组成的区间。利用区间内像素的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对区间进行编码。在测量时,通过对拍摄的图像序列分析,恢复区间的编码。在得到所有区域编码后,将相邻的给定个数的区域编码组成代码子序列。然后在设计的代码序列中进行代码子序列匹配,得到场景表面、摄像机像面及投影平面三者之间的对应点。最后,采用三角测量原理得到被测物体的面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得到高密度距离像的同时可以得到物体的纹理,而不需要额外拍摄图像。测量结果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光学测量 三维成像 面形检测 结构光照明 时空分析
原文传递
迈克耳孙干涉仪中的镜面面形误差研究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明春 刘文清 +5 位作者 徐亮 高闽光 魏秀丽 童晶晶 李相贤 陈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2-357,共6页
从迈克耳孙干涉仪干涉原理出发,分析了圆形镜面抛光面形误差对干涉调制度的影响。由于存在镜面面形误差,干涉调制度不能达到理想情况下的100%,但其干涉调制度不能低于理想情况下的90%。通过分析和讨论,镜面面形误差最好控制在λ/14以内... 从迈克耳孙干涉仪干涉原理出发,分析了圆形镜面抛光面形误差对干涉调制度的影响。由于存在镜面面形误差,干涉调制度不能达到理想情况下的100%,但其干涉调制度不能低于理想情况下的90%。通过分析和讨论,镜面面形误差最好控制在λ/14以内,干涉调制度才可能不低于90%,这样干涉仪才能保持比较满意的性能。同时,使用Zygo干涉仪对5组平面镜的平面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这5组平面镜的峰-峰值和其他一些参数,通过分析测量结果,这5组平面镜的平面度都能达到干涉调制度的要求。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平面镜面形误差的研究,这对于干涉光谱仪的设计、研制和性能的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迈克耳孙干涉仪 镜子 面形误差 调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