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信号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长琦 干蜀毅 +1 位作者 朱武 王先路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44,共3页
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的基本工作原理 ,着重分析了在 SEM初始电子束作用下 ,各种成像信号产生的方式及其特点 ,确定二次电子信号因成像分辨率高、携带成像信息丰富而成为 SEM的最终信号源。针对此信号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缺陷 ,... 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的基本工作原理 ,着重分析了在 SEM初始电子束作用下 ,各种成像信号产生的方式及其特点 ,确定二次电子信号因成像分辨率高、携带成像信息丰富而成为 SEM的最终信号源。针对此信号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缺陷 ,介绍了解决办法 ,从而使 SEM的成像性能得以大幅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成像信号 二次电子信号 工作原理 成像分辨率 信号处理 信号分析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干蜀毅 陈长琦 +1 位作者 朱武 王先路 《真空电子技术》 2003年第6期29-32,共4页
系统介绍了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的研制历程和采用的关键技术。从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列出了SEM成像信号产生的方式及特点。针对SEM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缺陷,ESEM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多重狭缝的采用,使... 系统介绍了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的研制历程和采用的关键技术。从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列出了SEM成像信号产生的方式及特点。针对SEM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缺陷,ESEM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多重狭缝的采用,使样品室内压强可以大幅提高;而气体二次电子探头(GSED)的发明,使作为成像信号的二次电子信号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多重狭缝 成像信号 二次电子 ET探头 环境二次电子探头 气体二次电子探头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真空系统特点及成像信号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长琦 朱武 干蜀毅 《真空与低温》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是针对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使用过程中暴露 出来的一些重大缺陷而设计的。它淘汰了SEM中繁琐、复杂的样品准备工作,扩大了仪器的 使用范围,并使图像更清晰。着重介绍了ESEM的工作原理、与此有关的...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是针对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使用过程中暴露 出来的一些重大缺陷而设计的。它淘汰了SEM中繁琐、复杂的样品准备工作,扩大了仪器的 使用范围,并使图像更清晰。着重介绍了ESEM的工作原理、与此有关的真空系统构成及成像 信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ESEM 成像信号 真空系统 信号分析
下载PDF
石油勘探电磁层析成像在复杂岩层的应用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美 王旭 +1 位作者 宣杨 何燕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07-410,共4页
对石油岩层进行勘探时,是通过电磁波形成稳定图像,对石油岩层进行勘探。由于石油区域的岩层结构密集和稀松部分分布不均匀,电磁层析成像在分布不均匀的岩石结构中,电磁波回波过程发生不定衰减,导致电磁析图像发生局部变异。传统的石油... 对石油岩层进行勘探时,是通过电磁波形成稳定图像,对石油岩层进行勘探。由于石油区域的岩层结构密集和稀松部分分布不均匀,电磁层析成像在分布不均匀的岩石结构中,电磁波回波过程发生不定衰减,导致电磁析图像发生局部变异。传统的石油勘探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在图像局部变异下,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成像效果,成像信息失真明显。提出采用加权小波分析的石油勘探中电磁层析成像复杂结构声波过滤方法。用非线性方程描述所有的石油勘探中电磁层析成像结构声波,选取一组成像信号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成像信号的权重,获取所有成像信号在声波过滤过程中的重要程度。针对上述结果进行小波变换处理,完成成像信号的分解,将所有的因子进行重构,实现声波过滤。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石油勘探中电磁层析成像复杂结构声波过滤,能够极大的提高过滤准确性,得到清晰的成像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 声波过滤 成像信号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汪晓红 彭卫军 +4 位作者 信超 谭红娜 顾雅佳 唐峰 毛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9-543,共5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评估化疗后残留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43例患者的44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个疗程化疗后和化疗结束时行动态增强MRI扫描,比较化疗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肿瘤组织形...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评估化疗后残留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43例患者的44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于化疗前、1个疗程化疗后和化疗结束时行动态增强MRI扫描,比较化疗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肿瘤体积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以手术病理为对照,评价术前MRI判断病灶残留情况的效果.结果 44个乳腺癌病灶中,治疗有效36个病灶,无效8个病灶.治疗有效组经1个疗程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不明显,化疗结束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缩小中位数为18.5 cm3.治疗有效组病灶呈向心型缩小29个,树枝型缩小7个.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早期强化率(E1)、峰值强化率(Emax)和达峰时间(T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1个疗程后,有效组的E1和Emax降低,而Tmax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而无效组的E1、Emax和Tmax未发生明显变化.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廓清型、平台型为主(占86.1%) 化疗后,强化峰值明显下降,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转为以持续强化型为主 化疗结束时,持续强化型占63.9%.无效组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化疗前后变化不大.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监测乳腺癌残留病灶与手术病理结果高度相关(r=0.866,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程中监测瘤体变化,评价、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并可用于术前评估化疗后病灶的残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MRI图像信噪比提高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郭阳 张继武 +1 位作者 张祥德 郑全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93-495,504,共4页
MRI图像处理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核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产物 ,不仅推动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同时也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 MRI图像中的信息对医疗... MRI图像处理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核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产物 ,不仅推动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同时也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 MRI图像中的信息对医疗诊断特别重要 ,因此如何利用数字计算机与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对被噪声污染的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便成为了 MRI图像处理的中心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 MRI图像中的各种噪声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信噪比 后处理
下载PDF
基于等效成像模型的立体测绘相机成像信噪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广泽 刘金国 +1 位作者 宁飞 苗健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6-1101,共6页
为了评价立体测绘相机的成像质量和辐射性能,对相机成像信噪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成像电路信号转换过程及各种噪声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相机成像电路等效成像模型;根据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电路的工作状态对成像电路的输出信号、增益及... 为了评价立体测绘相机的成像质量和辐射性能,对相机成像信噪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成像电路信号转换过程及各种噪声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相机成像电路等效成像模型;根据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电路的工作状态对成像电路的输出信号、增益及各种噪声进行分析;利用相机的工程参数对立体测绘相机成像信噪比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立体测绘相机进行实验室辐射定标测试。计算结果表明相机在4.33 W.m-2.sr-1、12.47 W.m-2.sr-1和40.41 W.m-2.sr-1这3种辐亮度条件下相机成像信噪比分别达到68倍、134倍和245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差4.4%,小于实验室绝对辐射定标精度7%。分析结果表明成像电路等效输出模型和成像信噪比计算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应用于立体测绘相机成像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成像模型 立体测绘相机 成像信噪比
下载PDF
MR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椎体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惠娅 张同华 +5 位作者 徐正道 陈建新 胡惠良 胡翼江 蔡惠芳 王兆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MR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技术在椎体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2例共47个椎体病变均行MRI常规扫描和同相位、反相位成像,在病变椎体上设置感兴趣区(ROI),在同相位及反相位图像的同一位置分别... 目的探讨MR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技术在椎体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2例共47个椎体病变均行MRI常规扫描和同相位、反相位成像,在病变椎体上设置感兴趣区(ROI),在同相位及反相位图像的同一位置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值,计算椎体信号强度变化的百分比,即(同相位信号强度-反相位信号强度)/同相位信号强度,并对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终板变性、许莫氏结节伴水肿、血管瘤、良性压缩性骨折和转移椎体信号程度下降值分别为52.2%、58.0%、49.4%、49.3%和3.5%。良性组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将15%定为良、恶性椎体病变信号下降的临界值,诊断的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94.6%。结论病变椎体信号强度下降超过15%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椎体病变的临界值,CSI技术对椎体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化学位移成像 同相位 反相位 磁共振成像 信号强度比
原文传递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岱寅 张营 +3 位作者 俞翔 毛新华 张劲东 李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803,共11页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合作动目标的重聚焦,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实时性等。据此,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成像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对应的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硬件设计架构,从而实现了MiniSAR高分辨率成像与实时性处理。最后,基于多组聚束/条带式MiniSAR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 成像信号处理 实时处理
下载PDF
毫米波实孔径三维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兴东 董永强 +2 位作者 陶然 周思永 王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4期52-54,87,共4页
用WehnerDonaldR .提出的实孔径三维成像技术 ,可以利用实孔径高分辨率雷达获得目标的三维图像。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 ,如果雷达的参数一定 ,即距离维分辨固定 ,则在距离上不能分辨的散射点在方位上亦不能分辨。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通... 用WehnerDonaldR .提出的实孔径三维成像技术 ,可以利用实孔径高分辨率雷达获得目标的三维图像。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 ,如果雷达的参数一定 ,即距离维分辨固定 ,则在距离上不能分辨的散射点在方位上亦不能分辨。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通过在距离维采用超分辨技术 ,提高距离维的分辨率解决了以上问题 ;同时使用全局最小二乘法解决了由于采用超分辨方法而带来的振幅估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新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雷达 毫米波
下载PDF
厚壁管道周向压电Lamb波缺陷图像增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立 陈果 +2 位作者 石文泽 卢超 陈尧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5-859,共5页
为解决厚壁管道周向压电Lamb波缺陷检测中非平稳信号引起的低信噪比和分辨率问题,利用相位相干成像算法(PCI)从Lamb波信号中提取相位信息构建相位相干因子,通过动态加权处理放大相位分布对超声图像像素幅值的贡献。一方面,该方法保留相... 为解决厚壁管道周向压电Lamb波缺陷检测中非平稳信号引起的低信噪比和分辨率问题,利用相位相干成像算法(PCI)从Lamb波信号中提取相位信息构建相位相干因子,通过动态加权处理放大相位分布对超声图像像素幅值的贡献。一方面,该方法保留相位分布一致的缺陷回波幅值,增强缺陷信噪比。另一方面,该方法能通过增强孔径波束指向性,提高后处理图像的虚拟聚焦效果及横向分辨力。通过对外径269mm、壁厚32mm的带有20mm横向裂纹缺陷的厚壁管道进行了探伤检测,对得到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结果表明,PCI的信噪比为25.2dB,较原始B扫描图像提高了15.6dB,半波高水平宽度由47.3mm缩小到22.4mm,提升了横向分辨率,提高了对缺陷的识别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管道 周向压电Lamb导波 相位相干成像 信噪比 横向分辨率
下载PDF
磁共振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附65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中秋 施增儒 郭献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0-333,共4页
本文通过对65例颅内脑膜瘤的信号变化分析,发现69%的脑膜瘤其信号变化和脑灰质信号变化同步,20%的脑膜瘤信号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1%的脑膜瘤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混杂信号。同时,得出磁共振对脑膜瘤的正确诊断率... 本文通过对65例颅内脑膜瘤的信号变化分析,发现69%的脑膜瘤其信号变化和脑灰质信号变化同步,20%的脑膜瘤信号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1%的脑膜瘤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混杂信号。同时,得出磁共振对脑膜瘤的正确诊断率达92.3%,脑膜瘤被磁共振误诊为其他肿瘤的达7.7%,并探讨了误诊原因及误诊病变的好发部位。:以等信号为主,可见少量低信号表265例手术证实的脑膜瘤的MR所见二、MR的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65例,其中60例MR诊断和手术病理诊断一致,5例MR诊断和手术病理不符,因此MR对脑膜瘤的正确诊断率为92.3%;脑膜瘤被MR误诊为其他肿瘤的误诊率为7.7%。5例MR诊断和手术病理诊断不符情况见表3,MR分别诊断为胶质瘤、三叉神经瘤、血管瘤、垂体瘤和听神经瘤,而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脑膜瘤(图3~5)。5例误诊脑膜瘤分别位于丘脑、海绵窦、鞍区、桥小脑角区。这些解剖部位为相对较特殊的区域。图1示发生于四叠体池的脑膜瘤,同一层面的SE序列的四个加权图像,示肿瘤的信号变化同胞灰质变化基本同步。图2 示左侧颞部的脑膜瘤,其瘤体的信号变化在T1加权,质子密度加权及T2加权图像基本与脑灰质信号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脑肿瘤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纤维环缝合对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MR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碰德 顾恩毅 +3 位作者 薛武祥 杨志 苏淑玲 郑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环缝合对兔腰椎间盘髓核部分摘除后MR信号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42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只,每组再设术后2、4、12周三个亚组,每个亚组7只。实验组(缝合组)于L2-3椎体前缘纵形切开纤维环,针刺使髓核突出,然后... 目的探讨纤维环缝合对兔腰椎间盘髓核部分摘除后MR信号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42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只,每组再设术后2、4、12周三个亚组,每个亚组7只。实验组(缝合组)于L2-3椎体前缘纵形切开纤维环,针刺使髓核突出,然后缝合纤维环;对照组(未缝合组)未给予缝合纤维环直接逐层闭合手术切口。术后2、4、12周两组L2-3间盘分别行MR T2加权像扫描并进行Pfirrmann分级。实验组术后12周处死并解剖动物检查纤维环缝合的可靠性。结果术后2、4、8周开始实验组L2-3间盘的MR T2加权像扫描信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环缝合可减缓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退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缝合 髓核摘除 磁共振信号
下载PDF
MR T_2 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健 赵建农 +4 位作者 韩福刚 唐光才 何晓鹏 陈欣 罗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探讨MR脂肪抑制T2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SI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正常18例。扫描序列主要为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为肝脏与右侧背肌信号强度之比。结果肝脏SII平均0.... 目的探讨MR脂肪抑制T2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SI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正常18例。扫描序列主要为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为肝脏与右侧背肌信号强度之比。结果肝脏SII平均0.966±0.172。多因素方差分析G分组F=8.608,P=0.000;S分组F=4.032,P=0.009;G和S交互作用F=2.374,P=0.050。偏相关示SII与G间r=0.622,P=0.000;与S间r=-0.361,P=0.011。接受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示SII诊断中重度肝炎曲线下面积=0.925,P=0.000,最佳诊断界点SII=0.97。结论 MR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其判断中重度炎症活动的值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加权成像 信号强度 慢性乙型肝炎 炎症活动度
原文传递
首发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脑MRI异常信号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寻广磊 陈晋东 +2 位作者 赵靖平 刘海洪 贺忠 《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分析首发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灰质及白质信号异常,以探讨老年抑郁症早期阶段的脑损害特点。方法对15例首发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和15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磁共振扫描,使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数据的预处... 目的分析首发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灰质及白质信号异常,以探讨老年抑郁症早期阶段的脑损害特点。方法对15例首发未用药老年抑郁症患者和15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磁共振扫描,使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对预处理后两组被试的脑灰质及脑白质T1图像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法(VBM)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首发未用药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内侧回(体素集合=5 094,t=4.31)、右顶叶(体素集合=608,t=4.16)、左楔叶(体素集合=424,t=3.19)、左海马回(体素集合=222,t=2.90)灰质信号强度显著减低(P<0.01);右扣带回(体素集合=325,t=3.49)和左后叶(体素集合=590,t=2.75)灰质信号增高(P<0.01);右扣带白质信号强度(体素集合=1 426,t=4.23)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发病早期表现为局限性的皮层-皮层下损害模式,主要涉及前额叶和右扣带回;脑血管性损害可能在老年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磁共振 信号强度 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法
下载PDF
Ultrasound Imaging Signal Analysis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in River Model Experiment
16
作者 SHI Chunjua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29-334,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feature of ultrasonic imag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pography material, flow velocity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n the imaging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by imaging experiments of m...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feature of ultrasonic imag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pography material, flow velocity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n the imaging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by imaging experiments of model sands. These imaging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river engineering phys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ixel values is changed hugely at the position of imaging bright band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The imaging of underwater topography is not affected when flow velocity is below 40 cm/s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below 5.0 ‰.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imaging signals are flow velocity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near the topographical bed. The resolution of ultrasound imaging signals is high, and the topography consisted of model sands with 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0.1 mm can be monitored well in the river model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imaging signal underwater topography particle size flow velocity sediment concentration
原文传递
Alzheimer病的颞叶钩间距的MRI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丽莎 王纪佐 +1 位作者 姚小梅 张雪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6-217,F002,共3页
目的:评价颞叶钩间距测量对诊断Alzheimer病(AD)的价值。方法:对14名可能的AD患者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MRI扫描,测量两组颞叶钩间距,并全部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结果:AD组 MRI测量的颞叶... 目的:评价颞叶钩间距测量对诊断Alzheimer病(AD)的价值。方法:对14名可能的AD患者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MRI扫描,测量两组颞叶钩间距,并全部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结果:AD组 MRI测量的颞叶钩间距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钩间距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颞叶钩间距的测量有助于AD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ALZHEIMER病 颞叶 钩间距 MRI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18
作者 姚庆文 丁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以摄像机获取的交通场景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取场景内的车辆速度为目的,对所涉及的多目标跟踪、速度测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车辆超速视频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靠性高、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具... 以摄像机获取的交通场景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取场景内的车辆速度为目的,对所涉及的多目标跟踪、速度测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车辆超速视频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靠性高、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超速 视频 监控
下载PDF
3.0T MR SPACE序列与传统关节软骨三维成像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宗敏 冯阳 +1 位作者 邹月芬 王德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软骨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临床三维MR序列显示软骨的效果。资料与方法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软骨MRI(年龄21~29岁,平均24岁),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和膝关节专用线圈。应... 目的通过比较软骨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临床三维MR序列显示软骨的效果。资料与方法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软骨MRI(年龄21~29岁,平均24岁),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和膝关节专用线圈。应用:(1)脂肪抑制快速小角度激发(fast low angle shot,FLASH)序列;(2)FLASH序列+水激发(water-excitation,WE);(3)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4)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True-FISP)序列;(5)三维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序列;(6)二维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at-suppressed-2D-fast spine cho-proton density weight image,2D-FS-FSE-PD-WI)序列。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分别测量股骨髁软骨、股骨干骺端骨髓、腓肠肌和背景噪声信号强度(SI),计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骨髓、软骨-肌肉CNR,同时对不同序列显示软骨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3D-FLASH-WE和SPACE序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脊髓CNR最高(P<0.05),软骨可视度较高。结论在所有三维软骨成像序列中,FLASH和SPACE均能有效显示软骨。而3D-SPACE序列是一种新的MR软骨成像序列,能进行不同加权图像的扫描,对于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序列 信号强度
原文传递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辉 李长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126-1129,共4页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近几年来在磁共振常规序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作为一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是目前仅有的能够反映人体活体组织中水质子扩散运动的非创伤性技术。它是将MR-DWI与回波平面成像(EPI)及短时反...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近几年来在磁共振常规序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作为一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是目前仅有的能够反映人体活体组织中水质子扩散运动的非创伤性技术。它是将MR-DWI与回波平面成像(EPI)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脂肪抑制技术相结合,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从颅脑到膝关节),且全身背景信号被充分抑制,突出了病变组织尤其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显示。由于WBDWI具有检查时间短,覆盖范围大,检查费用低,较高的敏感性及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就WB-DWI的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全身成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 背景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