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云三号D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零光程差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邵春沅 顾明剑 +1 位作者 漆成莉 吴春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3-2580,共8页
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D星搭载的大气探测仪器。干涉图零光程差位置的确定是干涉图叠加和傅里叶变换的前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仪器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确定困难。本文根据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的在... 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D星搭载的大气探测仪器。干涉图零光程差位置的确定是干涉图叠加和傅里叶变换的前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仪器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确定困难。本文根据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的在轨实测数据,分析了零光程差偏差对数据反演的影响,分别以最大相关法和定标光谱虚部最小法,检测干涉图的零光程差位置。干涉图校准后黑体和冷空光谱的相位差在π附近。定标光谱虚部在0附近,仅表征噪声。该方法能够很好地用于风云三号D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的数据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谱仪 复数定标 零光程差 虚部
下载PDF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Urban/Suburban Aerosols in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邱金桓 杨景梅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broadband diffuse radiation method is improved to retrieve the aerosol refractive index imaginary part (AIP) and broadband (400-1000 nm mean)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SA). In this method, four sets of SSA ... The broadband diffuse radiation method is improved to retrieve the aerosol refractive index imaginary part (AIP) and broadband (400-1000 nm mean)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SA). In this method, four sets of SSA selection criteria are proposed for quality control. The method is used to retrieve AIP, SSA and absorptive optical thickness (AbOT) from routine hourly-exposed pyrheliometer and paranometer measurements over 11 site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ies) in China during 1998-2003. Apart from one suburban site (Ejin Qi), the other urban sites are all located around big or medium cities. As shown in the retrieval results, annual mean SSA during 1998-2003 changes from 0.941 (Wuhan) to 0.849 (Lanzhou), and AIP from 0.0054 to 0.0203. The 11-site average annual mean SSA and AIP are 0.898 and 0.0119, respectively. SSA during winter is smaller for most sites. There is an evide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SA an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for all sites. There i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SA and relative humidity for most sites, bu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for a few sites, such as Kashi and ǚrǚmqi in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adband radiation method AEROSOL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imaginary part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下载PDF
方阵特征值及其实部、虚部之间的不等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屠伯埙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4-642,共9页
研究方阵的特征值及其实部、虚部之间的不等式,给出了特征值与其实部、特征值与其虚部、特征值的实部与虚部之间的一些基本不等式,并导出了特征值、特征值的实部、特征值的虚部的一些新的上、下界.
关键词 特征值 实部 虚部 不等式 方阵
原文传递
矩阵特征值的几个不等式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连塔 张建成 张胜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研究矩阵特征值的上、下界以及特征值的实部、虚部的不等式 ,给出了特征值一些新的上界和下界 .
关键词 矩阵 特征值 实部 虚部 不等式 上界 下界
下载PDF
矩阵特征值不等式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兴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讨论了矩阵特征值及其实部虚部之间的不等式;得到了特征值与其实部、虚部,特征值实部与虚部之间的一些不等式;给出了特征值实部与虚部的上界的估计和判断矩阵非奇异性的方法。
关键词 特征值 实部 虚部 不等式 上界
下载PDF
聚和物驱水淹层复电阻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畅 成永 王乐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73-76,98,共5页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并且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广泛应用,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解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复电阻率法(CR)是新型技术,它用于聚合物驱水淹层解释的基础是岩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介绍了...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并且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广泛应用,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解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复电阻率法(CR)是新型技术,它用于聚合物驱水淹层解释的基础是岩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介绍了聚合物驱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的原理、装置、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聚合物驱后水淹层岩样的复电阻率的虚部对含水饱和度更敏感,进一步研究得到虚部比值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用于聚合物驱后的水淹层解释。实际井资料解释结果与岩芯分析结果对比表明,用复电阻率虚部比值对聚合物驱水淹层进行定量解释是有效的,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聚和物驱 复电阻率 虚部 频散特性
下载PDF
一类复动力系统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君伊 李东海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9-652,共14页
复动力系统的对象具有实部和虚部,且实部和虚部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用结构简单,解耦能力强的自抗扰控制器对一类复动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别设计了单入单出控制系统和双入双出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器可以将复动力系统中的... 复动力系统的对象具有实部和虚部,且实部和虚部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用结构简单,解耦能力强的自抗扰控制器对一类复动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别设计了单入单出控制系统和双入双出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器可以将复动力系统中的耦合看做扩张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从而具有很好的解耦能力;在系统初始状态和控制器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所设计的两种控制系统可达到相同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动力系统 自抗扰控制 实部 虚部
原文传递
矩阵特征值的几个不等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成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研究矩阵特征值的上、下界以及特征值的实部、虚部的不等式 。
关键词 矩阵 特征值 不等式 行列式 转置共轭矩阵
原文传递
Explicit Proof of Equivalence of Two—Point Functions in the Two Formalisms of Thermal Field Theory
9
作者 ZHOUBang-Ro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9-54,共6页
We give an explicit proof of equivalence of the two-point function to one-loop order in the two formalisms of thermal theory based on the expressions in the real-time formalism and indicate that the key point of comp... We give an explicit proof of equivalence of the two-point function to one-loop order in the two formalisms of thermal theory based on the expressions in the real-time formalism and indicate that the key point of completing the proof is to separate carefully the imaginary part of the zero-temperature loop integral from relevant expressions and this fact will certainly be very useful for examination of the equivalent problem of two formalisms of thermal field theory in other theories, including the one of the propagators for scalar bound states in an NJ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oint function thermal field theory equivalence of the imaginary-time and real-time formalisms imaginary part of zero-temperature loop
下载PDF
Propagators for Scalar Bound States at Finite Temperature in an NJL Model
10
作者 ZHOUBang-Ro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We re-examine physical causal propagators for scalar and pseudoscalar bound states at finite temperature in a chiral NJL model, defined by four-point amputated functions subtracted through the gap equation, and prove... We re-examine physical causal propagators for scalar and pseudoscalar bound states at finite temperature in a chiral NJL model, defined by four-point amputated functions subtracted through the gap equation, and prove that they are completely equivalent in the imaginary-time and real-time formalisms by separating carefully the imaginary part of the zero-temperature loop integral. It is shown that the same thermal transformation matrix of the matrix propagators for these bound states in the real-time formalism is precisely the one of the matrix propagator for an elementary scalar particle and this fact shows the similarity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y between a composite and elementary scalar particle. The retarded and advanced propagators for these bound states are also given explicitly from the imaginary-time form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JL model thermal field theory the imaginary-time and real-time formalisms four-point amputated functions imaginary part of zero-temperature loop
下载PDF
声电频谱测井方法研究Ⅱ—频谱的实部与虚部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建国 皮光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49-2755,共7页
声电频谱测井的频谱包含实部和虚部,其测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探头响应的虚部.因为虚部包含着更多的地层参数信息或者与地层参数具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感应测井响应的虚部在一阶近似的情况下与地层的电导率成正比;声波测井的传播速度信... 声电频谱测井的频谱包含实部和虚部,其测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探头响应的虚部.因为虚部包含着更多的地层参数信息或者与地层参数具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感应测井响应的虚部在一阶近似的情况下与地层的电导率成正比;声波测井的传播速度信息在相位上表现,所测量的时差是相位差,也是虚部;井下超声换能器的辐射阻抗与地层参数有关,也包含虚部.用稳态的正弦波或者方波激发时,虚部的信息包含在所测量波形的相位中,虚部的测量就是这些波形幅度和相位的测量,即原始测量信号仍然是正弦波,但是经过探头和地层以后,其幅度和相位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探头或者响应的谐振频率处,其变化更加剧烈.本文研究用采集到的正弦波处理虚部的方法.包括测量电路:一般测量电路和桥式测量电路,模拟测量方法和数字测量方法等.其中模拟测量方法借助于模拟乘法器和滤波完成虚部的测量,数字测量方法需要借助于信号处理方法获得虚部.模拟测量方法中因为有低通滤波器,因此只对一定频率段有效(大于5kHz),数字方法则可以从很低的频率开始,对大多数频率段有效.桥式测量电路可以增加原始信号的幅度,提高虚部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部 相位 幅度 频率 乘法 测量
原文传递
声电频谱测井方法研究Ⅰ——电缆的影响
12
作者 沈建国 皮光玉 盛晓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32-1937,共6页
声、电频谱测井直接测量声和电探头频谱的实部和虚部.通常情况下,实部信号幅度比较大,与地层参数的关系不密切;虚部的信号比较小,与地层声、电参数关系密切.测量时,换能器在井下,地面(或者井下电路)发射频率可调的正弦波或者方波电压于... 声、电频谱测井直接测量声和电探头频谱的实部和虚部.通常情况下,实部信号幅度比较大,与地层参数的关系不密切;虚部的信号比较小,与地层声、电参数关系密切.测量时,换能器在井下,地面(或者井下电路)发射频率可调的正弦波或者方波电压于声、电探头,测量其电压和电流波形,处理其幅度和相位可得到探头的阻抗或导纳的实部和虚部.由于位于井下的探头的辐射声阻抗和电阻抗都与地层参数有关,因此,通过测量换能器的阻抗或导纳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可获得地层的声电参数.与现有的测井方法测量一个频率(感应测井)或者瞬态声波波形(主频附近)不同,声电频谱测井对频率进行扫描,获得一定频率段的频谱.具体的频率区间根据井眼条件和所测量的地层参数以及探头结构确定.声电频谱测井理论建立井眼条件下频谱的实部和虚部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测井资料处理则利用这些关系从测量的频谱曲线获得所测量地层的声、电参数.该方法可以在裸眼井和套管井中进行,并且还可以像最早的电极测井那样,直接在地面完成测量,井下只放置探头,不设置电路.这时声电频谱测井通过电缆输入到井下探头的是正弦波或者方波,电缆对测量结果影响比较大.本文首先给出声电频谱测井的现场实验结果,然后讨论电缆的频谱特征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电缆的频谱峰在探头阻抗发生变化的时候变化比较小,容易从频谱测量结果中区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电测井 响应 频谱 实部 虚部
原文传递
对矩阵特征值的上界和下界的改进
13
作者 鲁礼勇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研究矩阵的特征值的上界、下界以及特征值的实部、虚部的不等式,给出特征值的一些新的上界和下界.
关键词 上界 下界 矩阵特征值 虚部 实部 不等式
下载PDF
解析求解光纤中非稳定扰动的实部和虚部
14
作者 高松 陈建国 +1 位作者 林晓东 陆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6-728,共3页
对线性化后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求解 ,导出了光纤中传输的扰动场复振幅的实部和虚部的解析解。这些普适的表达式表明 :在传输距离不太长的初期阶段 ,扰动的虚部和实部以及幅角的演化都对输入条件十分敏感 ;在传输距离趋于无穷大时... 对线性化后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求解 ,导出了光纤中传输的扰动场复振幅的实部和虚部的解析解。这些普适的表达式表明 :在传输距离不太长的初期阶段 ,扰动的虚部和实部以及幅角的演化都对输入条件十分敏感 ;在传输距离趋于无穷大时扰动电场增益系数趋于渐近值 ;波数在初始阶段随传输距离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实部 虚部 光纤
下载PDF
平面温度场的复势研究
15
作者 温建 王莉 王庆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1-43,共3页
研究两种规则三维物体(如极长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横截面的温度分布,利用复势分析法得出这两种平面温度场的复势,并且数值模拟出温度的分布图像。
关键词 平面温度场 复势 实部 虚部
下载PDF
复值时间序列的最佳线性预测
16
作者 郝晓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3-25,共3页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引入复值的随机变量往往会带来很多的方便.对于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文章在实时间序列最佳线性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复值时间序列的定义,最佳线性预测的定义以及实值时间序列与...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引入复值的随机变量往往会带来很多的方便.对于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文章在实时间序列最佳线性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复值时间序列的定义,最佳线性预测的定义以及实值时间序列与复值时间序列的关系,结论1给出了什么是复值随机变量的最佳线性预测,最佳线性预测是什么以及结论2给出了最佳线性预测的线性性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值时间序列 最佳线性预测 实部 虚部
下载PDF
集成模拟乘法器在阻抗同步分离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守斌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58-61,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集成模拟乘法器在动态元件阻抗同步分离中的应用,并就同步分离后的阻抗参数(实部,虚部)实现数字化测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模拟乘法器 阻抗 同步分离
下载PDF
热场动力学中的切割图方法及热格林函数的虚部
18
作者 侯德富 李家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891-897,共7页
在热场动力学的框架下,依据有限温度下的切割定理提出了一套直观的费曼图切割方法及其相应的费曼规则,从而给出了一条计算热格林函数应部的方便途径.作为应用的例子我们分别讨论了二点、三点和四点格林函数的虚部.
关键词 热场动力学 切割规则 虚部 格林函数
原文传递
地铁垂向减震器座铆钉气隙的远场涡流检测研究
19
作者 丁鹏程 孟鹤 +1 位作者 赵佳佳 宋凯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针对在役铆钉气隙受铆钉或者工件遮挡造成难以有效检测与定量评估的问题,建立ANSYS有限元仿真三维模型,开展垂向减震器座铆钉气隙的远场涡流检测仿真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电磁场可渗入铆钉孔约10 mm深处,具有检测深度深,灵敏... 针对在役铆钉气隙受铆钉或者工件遮挡造成难以有效检测与定量评估的问题,建立ANSYS有限元仿真三维模型,开展垂向减震器座铆钉气隙的远场涡流检测仿真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电磁场可渗入铆钉孔约10 mm深处,具有检测深度深,灵敏度高的优点;提出定量表征气隙的最优特征量,在检测信号的幅值、相位、实部、虚部这4个特征量中,信号虚部分量与铆钉气隙的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99,最能表征气隙。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论相吻合,规律一致,证明研究成果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 铆钉 气隙 虚部
下载PDF
Origin of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Passive Materials
20
作者 Kai-Lun Zhang Zhi-Ling Hou +2 位作者 Ling-Bao Kong Hui-Min Fang Ke-Tao Zha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5-108,共4页
The anti-resonant phenomenon of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due to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or permeability. It is experimentally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 The anti-resonant phenomenon of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due to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or permeability. It is experimentally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can occur for the natural passive materials near the Fabry Perot resonances. We reveal the nature of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th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The anti-resonance of permittivity is a non-inherent feature for passive materials, while it can be inherent for devices or metamaterials. Our finding validates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does not contradic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for metamaterials owing to th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 of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Passive Materials FP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