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图象清晰度评价函数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李奇 冯华君 +3 位作者 徐之海 边美娟 申溯 戴瑞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6-738,共3页
分析了梯度函数、频谱函数和熵函数在自动对焦技术中的作用 ,并研究了评价函数的性能 .实验表明 ,梯度函数具有运算速度快的优点 ,适用于需要实时成象的场合 ;而频谱函数具有灵敏度高、曲线尖锐的特点 。
关键词 图象清晰度 评价函数 自动对焦 数字成象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离焦模糊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46
2
作者 洪裕珍 任国强 孙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01-3408,共8页
传统的基于梯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调焦函数)对噪声敏感,在实际应用中易引入过多的非边缘信息,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基于光学成像系统离焦模型分析了系统离焦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利... 传统的基于梯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调焦函数)对噪声敏感,在实际应用中易引入过多的非边缘信息,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基于光学成像系统离焦模型分析了系统离焦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灰度差提取细节信息来评价图像清晰度;引入阈值区分边缘点和非边缘点来减小图像平坦区域对评价函数灵敏度的影响,同时有效抑制噪声的干扰。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并与传统的清晰度评价函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抗噪性能,能够准确而稳定地评价离焦模糊图像的清晰度,可用于实际光学系统的自动调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焦模糊图像 图像清晰度 评价函数 自动调焦
下载PDF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CD数据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睿 孙九林 +1 位作者 王卷乐 廖秀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1-979,共9页
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双星4部CCD传感器具备大范围、全天时环境与灾害监测等方面的能力,在空间覆盖与重复观测频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结合美国陆地卫星TM数据,从几何精度、辐射质量2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该卫星CCD传感器的数据... 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双星4部CCD传感器具备大范围、全天时环境与灾害监测等方面的能力,在空间覆盖与重复观测频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结合美国陆地卫星TM数据,从几何精度、辐射质量2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该卫星CCD传感器的数据质量。结果表明:①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无波段错位现象,有极小的畸变与扭曲(0.05%),然而存在较大的整体几何误差。②CCD数据的整体辐射范围、信噪比与TM数据相比并无明显区别,但其清晰度的不足导致在地物识别、特征提取与图像量测方面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限制。③CCD数据的信息量较为丰富,4、3、2波段的标准假彩色合成包是波段合成方案中的最佳波段组合。CCD数据的功率谱保证了其具有丰富的纹理特征,对于诸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其信息量与纹理特征能够保证其应用精度。④CCD传感器4个波段间,近红外与红波段表现最好,与TM传感器相应波段相比质量相当,其次为绿波段与蓝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精度 辐射质量 清晰度 信息熵 功率谱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变换与Retinex的电路板红外图像增强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建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36-1040,共5页
电路板红外图像发热芯片区域的增强是红外图像故障检测系统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电路板某些芯片的发热量小,芯片区域红外图像与背景差异弱的特点,为提高故障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电路板红外图像发热芯片区域的增强是红外图像故障检测系统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电路板某些芯片的发热量小,芯片区域红外图像与背景差异弱的特点,为提高故障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获得不同频率的子带图像;然后,利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低频子带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对于高频子带图像,利用可变阈值去噪,引入图像清晰度参数,依据参数值对高频图像进行适度增强。最后,对处理后的高、低频图像进行小波逆变换与重构,实现电路板红外图像增强。对增强后的红外图像进行的定量以及定性评价表明:与单一的利用直方图均衡算法、小波变换法以及多尺度Retinex增强算法相比,本文算法改善了某些发热芯片区域红外图像对比度低且细节模糊问题,抑制了噪声,提升了电路板红外图像整体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小波变换 RETINEX 图像清晰度
下载PDF
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红利 冯旗 董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2期67-70,共4页
通过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判断离焦图像的清晰度是相机实现自动调焦的关键。使用最优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的和作为评价图像清晰度方法,并用该评价方法与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趋势做相关性分析,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判断离焦图像的清晰度是相机实现自动调焦的关键。使用最优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的和作为评价图像清晰度方法,并用该评价方法与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趋势做相关性分析,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到与MTF相似的评价结果,归一化后,最清晰图像的判断值都为1,随图像变模糊时函数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清晰度 调制传递函数 离散余弦变换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强边缘宽度直方图的图像清晰度指标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天煜 冯华君 +2 位作者 徐之海 李奇 陈跃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针对图像清晰度评价在图像、视频领域应用的重要性,提出一种新的无参考图像清晰度评价指标.算法从图像模糊会造成边缘扩散的原理出发,通过自适应阈值的梯度算子求取含强边缘信息的图像,在得到各强边缘宽度的基础上建立强边缘宽度直方图... 针对图像清晰度评价在图像、视频领域应用的重要性,提出一种新的无参考图像清晰度评价指标.算法从图像模糊会造成边缘扩散的原理出发,通过自适应阈值的梯度算子求取含强边缘信息的图像,在得到各强边缘宽度的基础上建立强边缘宽度直方图,以此提出基于直方图信息的距离因子,通过将该因子引入到加权平均求取强边缘平均宽度的模型中,得到清晰度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主流的基于边缘宽度的清晰度评价方法,该方法更能够满足与图像内容无关性的要求,该方法的结果更接近于人眼主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清晰度 无参考 边缘宽度 直方图
下载PDF
图像自相关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康 张涛 廖俊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8-581,659,共5页
根据维纳-辛钦定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图像自相关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自相关函数同灰度变化函数、梯度函数、图像灰度熵函数的物理内涵具有一致性.通过图像锐度指数,将图像高频成分的比例同自相关曲线尖锐程度相联系,... 根据维纳-辛钦定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图像自相关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自相关函数同灰度变化函数、梯度函数、图像灰度熵函数的物理内涵具有一致性.通过图像锐度指数,将图像高频成分的比例同自相关曲线尖锐程度相联系,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图像锐度指数与图像自相关函数波峰宽度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清晰度 评价函数 自相关函数 维纳-辛钦定理 图像锐度指数 功率谱
下载PDF
结合视觉注意力机制和图像锐度的无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凡 倪晋平 +1 位作者 董涛 郭荣礼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针对模糊图像的质量评价,提出一种新的无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自底向上的视觉注意力机制和自顶向下的图像锐度评价标准。根据人眼视觉注意力机制模型,分别计算颜色、亮度和方向显著度图像,通过竞争机制得到人眼优先关注的区... 针对模糊图像的质量评价,提出一种新的无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自底向上的视觉注意力机制和自顶向下的图像锐度评价标准。根据人眼视觉注意力机制模型,分别计算颜色、亮度和方向显著度图像,通过竞争机制得到人眼优先关注的区域;利用无参图像锐度评价方法分别对优先关注的区域及背景区域进行评价,综合2个区域的评价结果得到最终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利用该方法分别对相向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模糊图像和图像质量评价Live数据库中的高斯模糊图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针对两类图像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其中,针对相向运动模糊图像的主客观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该方法能够胜任对模糊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图像质量评价 视觉机制 图像锐度
下载PDF
工件表面质量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卫民 陈岭丽 潘薇燕 《测控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CCD图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数据处理和图像锐化方法、图像信号特征的提取等内容,解决了长期来工件表面质量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关键词 表面质量 图像传感器 图像锐化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基于骨架边缘提取的遥感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俊琦 张立国 +1 位作者 付天骄 张继森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116,共7页
光电遥感相机由于受到大气湍流,成像离焦,机械振动等影响,导致获取的遥感图像呈现降质模糊状态,在对遥感图像进行复原处理之后,需要评估图像的复原质量。提出了一种清晰度评价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骨架边缘提取,计算出骨架边缘对应的像... 光电遥感相机由于受到大气湍流,成像离焦,机械振动等影响,导致获取的遥感图像呈现降质模糊状态,在对遥感图像进行复原处理之后,需要评估图像的复原质量。提出了一种清晰度评价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骨架边缘提取,计算出骨架边缘对应的像素数目,并以此作为图像的清晰度参数,将降质图像与复原图像的清晰度参数作对比,得出复原后图像的清晰度提升率。通过对不同遥感图像的实验,验证了使用该方法进行图像清晰度评估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同时证实了该方法具有抗噪声性能以及对弱振铃波纹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骨架边缘 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清晰度 信噪比
原文传递
数码3D打印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调整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毛菁菁 吴智慧 冯鑫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171,共8页
本研究以建立高品质的木纹数字图像库为目标,对天然木纹进行扫描采集与图像处理,为数字化木纹3D打印技术在家具和木制品表面装饰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为获得高品质的木纹图像,通过主观评价从Photoshop与MATLAB常用的几种去噪方法中选... 本研究以建立高品质的木纹数字图像库为目标,对天然木纹进行扫描采集与图像处理,为数字化木纹3D打印技术在家具和木制品表面装饰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为获得高品质的木纹图像,通过主观评价从Photoshop与MATLAB常用的几种去噪方法中选取3种较优的去噪方案,并利用调制传递函数(MTF)与能量梯度函数(EOG)系统评价了这3种方案的去噪效果;比较了Lab与RGB两种颜色模式下的木纹图像应用USM锐化的效果,并从“叠加/高反差保留”方法与USM锐化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素板木纹图像与透明底漆涂饰木纹图像的锐化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去噪效果越好,图像的MTF值越大,EOG值越小;锐化效果越好,图像的MTF值与EOG值越大,木纹图像越清晰。2种函数对木纹图像清晰度的评价与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其中,能量梯度函数的灵敏度更高,但对锐化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误差。在还原扫描得到原木纹图像纹理细节的同时,去噪与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木纹图像的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3D打印 木纹图像 图像清晰度 调制传递函数 能量梯度函数 去噪 锐化
下载PDF
隧道衬砌图像清晰度影响因素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庆桐 黄宏伟 +2 位作者 薛亚东 罗泰来 吴昌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915-3926,共12页
针对隧道衬砌图像清晰度,通过移动机械平台搭载线阵相机、光源(LED或LASER)、工业电脑等设备开展室内模型正交试验,采用一种融合图像幅度谱斜率和图像总变差的图像清晰度量化算法,以方差分析的手段研究光源类型、物面照度、曝光时间、... 针对隧道衬砌图像清晰度,通过移动机械平台搭载线阵相机、光源(LED或LASER)、工业电脑等设备开展室内模型正交试验,采用一种融合图像幅度谱斜率和图像总变差的图像清晰度量化算法,以方差分析的手段研究光源类型、物面照度、曝光时间、物面直径等四个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优水平,并分析不同水平下图像清晰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图像清晰度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曝光时间、光源类型、物面照度、物面直径,其中物面直径为不显著因素;试验因素水平下最优组合为LED,6 klux,90μs。研究成果可为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隧道病害检测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衬砌 图像清晰度 模型试验 病害检测 计算机视觉
原文传递
遥感影像融合评价定量指标选取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恩鲁 汪小钦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1,共8页
鉴于目前遥感影像融合评价在定量指标的归类、选取和使用等方面尚未有较为全面、科学的标准和体系,从而定量融合评价工作中存在一些指标选用不明确、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该文将众多定量指标的融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并遴选出具有... 鉴于目前遥感影像融合评价在定量指标的归类、选取和使用等方面尚未有较为全面、科学的标准和体系,从而定量融合评价工作中存在一些指标选用不明确、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该文将众多定量指标的融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定量指标作为参考。以WorldView-2影像、ZY-3影像和ALOS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常用的几种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实验,将客观评价结果利用均值-标准差图的可视化方式进行分析,并与主观评判相结合,探讨遥感影像融合质量评价的最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评价光谱保持度方面,SAM与Q4/Q8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最好,且与主观评判相符度最高;在评价影像清晰度方面,推荐使用角二阶矩和点锐度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融合 融合质量评价 定量指标 光谱保持度 影像清晰度
下载PDF
基于U-Net网络的激光图像采集与分割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 万心悦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4,共6页
针对当前激光图像采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激光图像的质量低,为了改善激光图像质量,对激光图像进行高精度分割,设计了基于U-Net网络的激光图像采集与分割方法。首先采集激光图息,利用高斯滤波预处理激光图像,减少图像中噪声,然... 针对当前激光图像采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激光图像的质量低,为了改善激光图像质量,对激光图像进行高精度分割,设计了基于U-Net网络的激光图像采集与分割方法。首先采集激光图息,利用高斯滤波预处理激光图像,减少图像中噪声,然后采用U-Net网络双通道卷积变换和控制填充恢复激光图像不完整信息,利用多尺度分型特征设计实现激光图像重叠颜色区分和图像分割,最后进行了仿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当激光图像破损百分比达到32%时,本方法PSNR值稳定至90.08 dB,提高了激光图像清晰度,激光图像分割耗时低于7 s,激光图像分割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图像 高斯滤波 图像采集 图像分割 像清晰度
下载PDF
引入特征损失对CycleGAN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华超 张俊然 刘云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17-223,共7页
在图像生成领域,传统的图像风格迁移需要在两个配对的图像间进行转换。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在2017年被提出后,凭借其可以针对非配对图像进行图像生成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迅速成... 在图像生成领域,传统的图像风格迁移需要在两个配对的图像间进行转换。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在2017年被提出后,凭借其可以针对非配对图像进行图像生成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迅速成为图像生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经典的CycleGAN由于生成器无法准确识别图像的特定转换域和无关域,从而存在图像无关域特征随意变换的缺点,使得生成图像失真。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引入特征损失来约束生成器的特征识别,利用L1损失保证转换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的像素级别对应,可以有效改善该问题,并使得生成图像更清晰。通过调整特征损失的比例超参数μ,进一步分析了选取不同μ值下的特征损失时,CycleGAN的各部分损失变化以及对生成图像的质量影响,最后给出了特征损失的比例超参数μ值的选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生成 CycleGAN 特征损失 图像清晰度 风格迁移
下载PDF
基于感知对比度的图像清晰度客观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绍姝 王延江 +1 位作者 金伟其(指导) 张晓东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6-399,共4页
图像清晰度是评价图像质量时常用的指标之一。现有的清晰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的亮度掩盖特性。为此,在均方根对比度基础上,考虑人眼亮度掩盖特性,通过计算图像中人眼感兴趣区域(包含细节、边缘和纹理)的感知对比度构造一种... 图像清晰度是评价图像质量时常用的指标之一。现有的清晰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的亮度掩盖特性。为此,在均方根对比度基础上,考虑人眼亮度掩盖特性,通过计算图像中人眼感兴趣区域(包含细节、边缘和纹理)的感知对比度构造一种无参考的图像清晰度客观评价模型。并利用IVC数据库来验证模型,结果表明,与已有的4种清晰(模糊)度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接近人眼主观感受,且计算量小,运算耗时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对比度 图像清晰度 客观评价 人眼亮度掩盖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投影图像特征匹配的微纳CT焦点漂移校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玉芳 贾琳琳 +1 位作者 王珏 葛敏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6,共9页
微纳CT射线源焦点热漂移是影响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射线源焦点漂移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实际微纳CT系统,实验发现焦点漂移主要是缓慢热漂移,漂移量与X射线源功率正相关,且焦点漂移具有一定随机性。... 微纳CT射线源焦点热漂移是影响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射线源焦点漂移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实际微纳CT系统,实验发现焦点漂移主要是缓慢热漂移,漂移量与X射线源功率正相关,且焦点漂移具有一定随机性。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图像特征匹配的焦点漂移校正方法。首先,在实际CT扫描后快速采集少量参考投影,根据实际CT投影和参考投影自适应特征匹配结果求取特定角度下的焦点漂移量;其次,采用样条插值获取CT扫描过程所有的焦点漂移量;最后,根据焦点漂移量修正实际投影数据,重建得到校正后的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可大幅度减少图像畸变,图像清晰度提高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CT 焦点漂移 特征匹配 漂移校正 图像清晰度
下载PDF
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区域地形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敬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3期222-223,共2页
无人机航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航空影像测量技术,是对传统航测技术的一种有效补充,其特点在于作业的过程中成本不高,而且速度较快、灵活机动。在一些飞行困难或者小区域当中进行高分辨率影像获得的过程中优势非常明显,伴随当前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航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航空影像测量技术,是对传统航测技术的一种有效补充,其特点在于作业的过程中成本不高,而且速度较快、灵活机动。在一些飞行困难或者小区域当中进行高分辨率影像获得的过程中优势非常明显,伴随当前无人机技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通过无人机机载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测量。有机的结合数码相机成像技术以及无人机技术这样,可以在数字化地形测量的过程中开拓出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地形测量 航测技术 摄影测量 图像清晰度 应用
下载PDF
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GF-6 WFV影像清晰度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金铜 王志红 段夕跃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为探讨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高分六号(GF-6)WFV影像清晰度的提升,利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气校正后的影像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影像清晰度提升的效果不同。从基于地理视觉要素的主观评价来看,大气校正后的GF-... 为探讨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高分六号(GF-6)WFV影像清晰度的提升,利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气校正后的影像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影像清晰度提升的效果不同。从基于地理视觉要素的主观评价来看,大气校正后的GF-6 WFV影像纹理特征更为明显,清晰度得以提升。2)基于影像特征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大气校正模型对GF-6 WFV影像清晰度提升程度不同,快速大气校正对影像提升效果最为明显。3)从基于色彩保真度的定量评价结果可知,不同大气校正结果对不同地物反射率影响较为明显,FLAASH大气校正结果更适合于植被遥感应用研究,快速大气校正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GF-6 WFV 影像评价 影像清晰度
下载PDF
基于图像质量和注意力的宫腔镜视频关键帧提取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强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为解决传统方法中由注意力曲线等长分段导致的精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质量曲线提取关键视频段的方法,从各段内选取注意力值最高的帧作为关键帧。针对本地数据库进行视频关键帧提取,精确率为52.94%,F值为62.77%,分别比Muhammad... 为解决传统方法中由注意力曲线等长分段导致的精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质量曲线提取关键视频段的方法,从各段内选取注意力值最高的帧作为关键帧。针对本地数据库进行视频关键帧提取,精确率为52.94%,F值为62.77%,分别比Muhammad的方法提高了5.23%和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宫腔镜视频摘要 注意力模型 图像质量评估 图像锐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