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射频信号时域分析大鼠脂肪肝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全杰荣 谢秀群 +5 位作者 林江莉 陈仪 凌文武 卢强 范玉亭 罗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多参数诊断SD大鼠脂肪肝价值。方法 3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脂肪肝组(n=24),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用高频超声探头以40 MHz的采样频率获取肝脏的16位超声数字射频信号,再在MATLAB7.0软件上计算...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多参数诊断SD大鼠脂肪肝价值。方法 3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脂肪肝组(n=24),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用高频超声探头以40 MHz的采样频率获取肝脏的16位超声数字射频信号,再在MATLAB7.0软件上计算感兴趣区域内射频信号包络的均值(Mean)、均值/标准差(MSR)、偏态量(SK)、峰态量(KU)4个参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这些参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并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比较。结果脂肪肝组Mean、MSR高于对照组(P<0.05),SK、KU低于对照组(P<0.05)。Mean、MSR、SK、KU诊断脂肪肝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96、0.98、0.98,临界值为38.67,1.75,1.08,1.43,诊断脂肪肝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88.9%、87.5%和100%、95.8%和100%、95.8%和100%,而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2%和66.7%。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基于超声射频信号包络的参数MSR、SK、KU诊断脂肪肝准确性更高,可用于脂肪肝的辅助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超声诊断 大鼠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建中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主要以人工显微镜观察为主,由于手工操作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和发展速度。近十年来,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初步临床应用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并可能逐渐... 目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主要以人工显微镜观察为主,由于手工操作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和发展速度。近十年来,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初步临床应用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并可能逐渐替代大部分人工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将是未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细胞诊断学 自动化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骨科机器人系统全程规划模块在长骨骨折精确牵引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春鹏 王军强 +6 位作者 苏永刚 王满宜 刘文勇 张利军 王豫 胡磊 王田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3038-3042,共5页
目的评价新设计的骨科机器人系统模块的精度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针对9例塑料胫骨模型,测量拼接图像上的胫骨全长,并同模型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记录差值,统计分析拼接精度。针对1例尸体双下肢胫骨标本,人为制造胫骨骨折(伴有短缩成角畸形)... 目的评价新设计的骨科机器人系统模块的精度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针对9例塑料胫骨模型,测量拼接图像上的胫骨全长,并同模型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记录差值,统计分析拼接精度。针对1例尸体双下肢胫骨标本,人为制造胫骨骨折(伴有短缩成角畸形),拼接出骨折后的整条胫骨图像,在拼接图像上进行全程规划,确定骨折牵引距离,利用胫骨牵引支架进行自动化的定量闭合牵引,分析该模块的精度和有效性。同时,利用视频相机跟踪牵引动作中胫骨的长度变化,确保牵引过程的安全。针对1例胫骨骨折临床病例,进行拼接、规划和牵引,验证本模块的临床可行性。结果拼接一幅完整的胫骨图像需要术中采集7~10幅 C 臂图像,图像拼接精度为1.5 mm。图像采集的平均操作时间为1.5 min,拼接与规划的时间约为3 min,牵引支架安装和牵引操作的平均时间为4 min。尸体标本和临床试验在牵引后均达到骨折端复位准确,符合手术要求。结论科机器人系统全程规划模块能够为长骨骨折治疗提供有效、精确的牵引复位信息。该模块操作简单,并能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手术中医生的 X 线放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计算机辅助 骨牵引复位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聂莉 谢梅青 王良岸 《临床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计量学参数相比较。结果LNG-IUS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分别为9.1±1.0、1.5±0.5、1.2±0.7、(90±14)μm、(20.4±12.1)μm,LNG-IUS置入子宫腔内3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减少、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减小,分别为1.6±0.8、0、0、(25±5)μm、(4.9±1.2)μm,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NG-IUS研究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腔横切直径与炔诺酮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G-IUS研究组腺上皮细胞高度较炔诺酮对照组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未见到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核分裂相。结论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ING-IUS有强烈的抗子宫内膜增殖作用,其对子宫内膜增殖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口服炔诺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形念 计量学 炔诺酮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脊柱定量CT重建参数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予生 过哲 +5 位作者 赵海竹 王策 张磊 赵英威 于爱红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0-892,共3页
目的优化CT扫描协议,使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更精确,辐射剂量更低。材料与方法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SP)与QCT校准体模一起进行不同毫安秒的CT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350mA,层厚1×16mm,床高73cm,扫描范围1... 目的优化CT扫描协议,使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更精确,辐射剂量更低。材料与方法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SP)与QCT校准体模一起进行不同毫安秒的CT螺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350mA,层厚1×16mm,床高73cm,扫描范围10cm,视野(FOV)40c,重建矩阵:512×512,重建间距0.8mm。记录CT扫描机上的辐射剂量乘积(DLP)。用标准算法(FC03)和骨算法(FC30)分两组重建欧洲脊柱体模影像,并进行BMD测量。结果 FC03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正相关(r=0.401,P<0.05);FC30组平均BMD值与毫安秒无相关性(r=0.216,P>0.05)。两组平均毫安秒与DLP呈正相关(r=0.999,P<0.01)。FC03组与FC30组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9,P<0.01)。FC03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20,P<0.01);FC30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6)。结论 QCT扫描重建参数对BMD值有影响。骨算法重建影像除去了影响BMD测量的因素,使测量准确率更高。在制订扫描协议时应充分考虑重建算法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使扫描参数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前后上气道测量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高萍 李五一 +4 位作者 霍红 党玉庆 常备 王晓 金征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31-1037,共7页
目的了解MSCT对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手术前、后上气道变化及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MPR、CPR及VR等方法测量26例OSAS患者上气道,比较分析手术前、后上气道矢状面重组图像轴面层面咽腔的前后径和面积... 目的了解MSCT对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手术前、后上气道变化及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MPR、CPR及VR等方法测量26例OSAS患者上气道,比较分析手术前、后上气道矢状面重组图像轴面层面咽腔的前后径和面积、腭后区及舌后区最小面积层的各径线和面积及相对位置、软腭悬雍垂最厚处厚度及矢状面上的面积、冠状面CPR图像上最厚左右侧壁厚度、上气道容积;并与多导睡眠(PSG)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应用Paired-Samplest检验或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在矢状面重组后再行轴面重组图像上,上气道腭后区下部(第4层)前后径及面积明显增加[前后径手术前为5.9mm,手术后为12.8mm;面积手术前为51.0mm^2,手术后为275.0mm^2,t值分别为-5.506、-5.011,P值均〈0.05]。上部(第2层)显著减小[前后径手术前为14.8mm,手术后为9.2mm;面积手术前为241.0mm。,手术后为128.0mm^2,t值分别为2.867、3.087,P值均〈0.05]。舌后区(第7层)术后前后径明显减小[手术前为12.7mm,手术后为10.3mm,t=3.718,P〈0.05]。最小面积层腭后区左右径、面积手术后显著增加[左右径手术前为6.4mm,手术后为10.9mm;面积手术前为33.0mm^2,手术后为76.0mm^2,t值分别为-3.413、-2.216,P值均〈0.05]。临床治愈的9例OSAS患者手术前、后的CT测量结果:应用矢状面重组后再行轴面重组方法测量,9例手术治愈患者(术后呼吸暂停指数(AHI)≤5次/h)腭后区最小面积层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大[面积手术前为41.0mm^2,手术后为76.0mm^2,前后径手术前为4.6mm,手术后为6.6mm;左右径手术前为8.3mm,手术后为13.6mm;t值分别为-4.932、-7.308、-4.320,P值均〈0.05]。结论MSCT的MPR、CPR及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气道阻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林锋 王建俭 +1 位作者 蔡曙耘 梁海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和管腔狭窄(12例),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3例强化,14例延迟强化。结论:胆管壁局限增厚、胆管内肿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较特征性CT征象,MSCT扫描结合薄层三维重建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曾黎峰 刘燕鸣 +2 位作者 孙敬 熊美丽 龙体生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图象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肿瘤 T淋巴细胞 诊断 嗜银蛋白
下载PDF
有形成分图像分析在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敏 宁炎 +1 位作者 向乾 刘演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有形成分图像分析技术在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住院患者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标本,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法分别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仪器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 目的探讨有形成分图像分析技术在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住院患者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标本,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法分别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对仪器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等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仪器法检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标本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准确度高达97.6%和97.4%,并且精密度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线性范围好。通过与手工法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仪器法对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标本的细胞分类计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有助于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水肿
下载PDF
动脉球囊损伤后中膜增厚及在管腔狭窄中的意义
10
作者 巢升平 曹茂银 杨礼春 《医学新知》 CAS 2001年第4期192-193,共2页
为研究动脉内皮损伤后的中膜变化及在管腔狭窄中的作用 ,将 16只兔子随机分为损伤组及假手术组 :损伤组用 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其左侧颈总动脉 ,于术后 8周处死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左侧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直径 ,并分别... 为研究动脉内皮损伤后的中膜变化及在管腔狭窄中的作用 ,将 16只兔子随机分为损伤组及假手术组 :损伤组用 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其左侧颈总动脉 ,于术后 8周处死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左侧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直径 ,并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显示 ,损伤组的内膜及中膜明显厚于假手术组 ,而两组的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 ,除内膜增厚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扩张术 颈动脉 病理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容积重建(VR)法的技术参数及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段少银 康江河 +2 位作者 黄锡恩 许美心 赵峰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olume renering,简称 VR)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 法:VR三维重建100例包括:①血管组49例,②骨关节组30例,③其它部位组21例。扫描层厚为1mm...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olume renering,简称 VR)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 法:VR三维重建100例包括:①血管组49例,②骨关节组30例,③其它部位组21例。扫描层厚为1mm、2mm、3mm、5mm,重 建间隙0.9mm、1.4mm、2.3mm,螺距1~2,重建方式为容积重建。结果:全部病例三维立体显示良好,图像柔和自然,病变 整体形态及周围结构的关系明确,并可从不同的位置及角度行立体定位观察。应用范围涉及多个系统或器官。结论:高 质量的容积重建三维图像依赖于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匹配,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及熟练程度。同时容积重建具有广泛的 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容积重建 图像处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沈敏 曾蒙苏 +3 位作者 康建平 饶圣祥 徐俊 钱春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DCT肠道检查患者112例,其中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27例。口服大剂量甘露醇稀释液后,行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得到原始图像薄...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DCT肠道检查患者112例,其中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27例。口服大剂量甘露醇稀释液后,行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得到原始图像薄层重组后行MPR成像显示回盲部,MPR对回盲部病变显示欠清晰者,再行CPR成像显示回盲部病变。由2名放射科医生回顾性读片比较横断位联合MPR、CPR前后的对病变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横断位联合MPR、CPR定位判断准确性(26/27,96.3%)高于单纯横断位(20/27,74.1%),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1)。MPR、CPR能清晰、完整地显示回盲部病变的内外结构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MDCT是对回盲部病变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查方法,MPR、CPR重组可以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 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东润 宋国祥 +2 位作者 肖利华 郑立高 祖广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7-340,共4页
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分析64例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其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眼眶、颅腔及其交界部位均能... 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分析64例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其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眼眶、颅腔及其交界部位均能发现病变,并能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根据病变性质、范围、继发改变及既往手术情况,采取1次或分次手术切除肿瘤方式,53例共行64次手术,另外11例采取其它治疗。手术方式:前路开眶13次,外侧开眶21次,经颅入路开眶术30次。手术结果提示:经颅入路开眶术式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与神经外科医生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颅沟通 眼眶内肿瘤 眼科外科手术 CT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声门图像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春生 王薇 陈小玲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2期540-541,共2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量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声门图像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该技术测量 6 0例正常成人、6 0例声带息肉和 4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声门图像参数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声门最小面积 >0 ,且女性... 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量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声门图像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该技术测量 6 0例正常成人、6 0例声带息肉和 4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声门图像参数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声门最小面积 >0 ,且女性的相对值大于男性 ,绝对值相近 ;声门最大面积的相对值两性相近 ,绝对值则是男性大于女性。声带息肉患者较正常人声门最小面积增大。声带麻痹患者声门最小面积增大 ,最大面积减小。结论 :将该技术结合喉镜检查 ,可对喉部图像进行定量分析 ,为声带息肉和声带麻痹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客观、更精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 声带息肉 计算机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MSCT重组同层显示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影像表现及解剖特点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彦 刘胜全 +2 位作者 李晓楠 林井副 孙忠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胫神经及其分支MSCT多平面重组同层显示的影像学表现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50名正常成年人下肢MSCT图像,均采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在GE AW 4.4工作站上对胫神经及其分支进行多平面重组,取其同层显示层面,观察... 目的探讨胫神经及其分支MSCT多平面重组同层显示的影像学表现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50名正常成年人下肢MSCT图像,均采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在GE AW 4.4工作站上对胫神经及其分支进行多平面重组,取其同层显示层面,观察其影像学解剖特点。结果每条胫神经均能显示主要分支、走行的起止点、走行方向、整体形态、粗细、张力及毗邻关系。结论 MSCT多平面重组同层显示可理想地显示胫神经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征及准确地定位,它对胫神经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神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64层CT薄块曲面最大密度投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风旗 张追阳 +3 位作者 于向荣 余迅 张雷 王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块(thin-slab)曲面(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在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CSA患者行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CTA)。扫描后...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薄块(thin-slab)曲面(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在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CSA患者行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CTA)。扫描后所得容积数据采用thin-slab CPR MIP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以DSA为金标准,评价thin-slab CPR MIP对椎动脉(VA)狭窄显示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就两者对狭窄判断的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58例中,CT和DSA均完成了116支VA检查,thin-slab CPR MIP和DSA中,共有98支具有一致性;当狭窄率≥7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9/19)、96.9%(94/97)、86.4%(19/22)、100%(94/94);当狭窄率≥50%时,thin-slab CPR MIP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36/37)、94.9%(75/79)、90%(36/40)、98.7%(75/76)。结论thin-slab CPR MIP在诊断VA狭窄程度上与DSA有很高的一致性,可准确显示VA粥样硬化情况和软、硬斑块,并能显示椎间孔周围骨质增生对VA的压迫情况,是VACTA较好的一种后处理方法,可作为VA狭窄筛选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原文传递
实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遒生 曹国刚 +3 位作者 潘林 徐鹏宇 鲍旭东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出结果的头影测量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 ,能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锐化边缘、直方图均衡等预处理 ,还可随时进行图像放大、亮度 /对比度调节、软硬组织增强等操作 ,极大地提高了标志点定位的精确性。该软件预置了六种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并且可由使用者自定义 5 0种分析方法和 1 0 0项测量项目和标志点 ,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结论 :该软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能符合临床实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计算机辅助分析 软件开发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宝石CT高清模式与标准模式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妍焱 谭晔 +4 位作者 吴国庚 周诚 王新江 梁京 乜洪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比较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对宝石(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及HD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22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的患者(置入支架50枚),行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分别用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进行重建,以支架原始数据... 目的比较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对宝石(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及HD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22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的患者(置入支架50枚),行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分别用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进行重建,以支架原始数据为参照,对两种不同重建模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模式重建支架内直径的测量值均小于实际值,高清模式重建测量支架内平均直径为2.36mm,标准模式重建测量支架内平均直径为2.06m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清模式重建支架内直径的测量值更接近于实际值。结论 HDCT空间分辨率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支架内成像质量及支架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支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细胞核DNA含量对胰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育新 许国铭 +2 位作者 李石 金承志 秦洪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核DNA含量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 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胰腺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及倍体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倍体类型组的生存率。 结果 整倍体型胰腺癌组的预后明显优于非整倍体组(P<0.05)。 结... 目的 探讨细胞核DNA含量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 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胰腺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及倍体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倍体类型组的生存率。 结果 整倍体型胰腺癌组的预后明显优于非整倍体组(P<0.05)。 结论 测定细胞核DNA含量可为判断胰腺癌预后提供一个较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倍体 图像分析技术 预后
下载PDF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 P^(21)蛋白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惠延平 王文亮 曹云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索胃粘膜良、恶性病变中,细胞内rasP^(21)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97例胃正常粘膜、各级异型增生和癌进行了抗ras基因产物P^(21)抗体免疫组化标记物的定量测定.结果:P^(21)阳性细胞胞浆... 目的:探索胃粘膜良、恶性病变中,细胞内rasP^(21)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97例胃正常粘膜、各级异型增生和癌进行了抗ras基因产物P^(21)抗体免疫组化标记物的定量测定.结果:P^(21)阳性细胞胞浆平均吸光度值(A)在正常胃粘膜、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高分化腺癌中分别为57.082、57.896、62.531、65.750、66.139,其中A在重度异型增生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与轻度异型增生(P<0 .05~0.01),而与高分化腺癌接近(P>0.05).结论:提示P^(21)过表达与胃癌发生与分化程度可能有密切关系.图像分析定量测定能客观地反映胃粘膜不同病变中P^(21)蛋白的相对含量,对早期癌变细胞的检出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