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焦宁波 尚文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1期155-156,共2页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依从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促进其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抑郁症 病情恢复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老年人积极心理与疾病恢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剑倩 曾卫红 +1 位作者 赵偏偏 钞秋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2,共13页
促进疾病恢复对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探讨积极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疾病恢复的关系。共1198名60岁以上中国老年人参与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健康、老年时期确诊过的生理心理疾病及其恢复情况... 促进疾病恢复对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探讨积极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疾病恢复的关系。共1198名60岁以上中国老年人参与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健康、老年时期确诊过的生理心理疾病及其恢复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健康是老年人疾病恢复的保护因素,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水平高(繁荣)的老年人,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低(衰弱)的老年人疾病恢复的可能性降低50.3%,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度的老年人疾病恢复的可能性降低29.8%。老年人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疾病恢复状况越好,治疗花费、治疗时间、治疗经历和共病数量越少。将积极心理健康的评估和干预融入老年人健康计划,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健康水平 老年人 疾病恢复 疾病治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下载PDF
实施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武钢 张娇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所收治的80名需要进行前置胎盘剖宫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为未实施沟通制组,B组为实施沟通制组。两... 目的探讨实施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所收治的80名需要进行前置胎盘剖宫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为未实施沟通制组,B组为实施沟通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A组仅进行治疗,不采取沟通的方法。B组则在治疗的基础上实行医患沟通制。比较两组医患关系及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判断实施沟通制对改善医患关系及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医学治疗后,其病情均有一定的恢复。实施沟通制组医患关系明显比未实施沟通制组融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实施沟通制组也明显较未实施沟通制组恢复得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沟通制与未实施相比,明显改善了医患关系和患者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沟通制 未实施沟通制 医患关系 病情恢复
下载PDF
Correlation linking illness perception,negative emotions,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perianal disease 被引量:2
4
作者 Shu-Xiang Hou Feng-Jun Dai +2 位作者 Xian-Xue Wang Shao-Wen Wang Ting Tian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4年第11期1718-1727,共10页
BACKGROUND Improvements i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have led to increased attention to perianal disease.Although surgical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the outcome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POR)are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 BACKGROUND Improvements i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have led to increased attention to perianal disease.Although surgical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the outcome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POR)are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inclu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patien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itself,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Understanding these factors can help healthcare providers develop more personalized and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care plans for patients with perianal disease.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llness perception(IP)and negative emotions on P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erianal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 146 patients with perianal disease admitted t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23 were recruited.We employed a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and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We used the 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QoR-15)to measure patients’recovery effects.Finally,we conducted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operative IP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s with POR quality.RESULTS Fifty-three(36.3%)had poor knowledge of their disease.Thirty(20.5%)were suspected of having anxiety and 99(67.8%)exhibited symptoms.Forty(27.4%)were suspected of having depression and 102(69.9%)displayed symptoms.The B-IPQ,HADS-A,HADS-D,and QoR-15 scores were 46.82±9.97,12.99±3.60,12.58±3.36,and 96.77±9.85,respectively.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IP,anxiety,and depression with POR quality.The influence of age and disease course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re both negative.The impact of B-IPQ,HADS-A,and HADS-D on POR was negative.Collectively,these variables accounted for 72.6%of the variance in POR.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POR in patients with perianal disease is medium and is related to age,disease course,IP,anxiety,and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ness perception ANXIETY DEPRESSION Crissum disease/perianal diseas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ELATIVITY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淑萍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焦虑...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促进患者心理重建,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恢复期 焦虑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关系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绍宁 王鹏举 +1 位作者 孙广霆 薛曌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对全麻插管术后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6-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乳腺肿瘤切除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术前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停止给予麻...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对全麻插管术后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6-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乳腺肿瘤切除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术前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停止给予麻醉药物后对患者苏醒时间、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警觉/镇静评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结果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均分为(81.11 ± 12.57)分,属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族史及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P〈0.05或0.01)。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与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乳腺肿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乳腺肿瘤患者给予疾病信息、心理及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疾病不确定感 复苏质量
原文传递
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喜荣 吕新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讨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恢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订系统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疾... 目的:讨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恢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订系统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评价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恢复中的作用。结果:两组干预后BPRS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ANSS比较,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DL评分比较,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恢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并将中西医结合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病情,尽早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 精神疾病 恢复 回归社会
下载PDF
Sport in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 Tool in Pre-Acute, Post-Acute and Chronic Phase
8
作者 Giorgio Corretti Christian Martini +1 位作者 Pier L. Greco Francesco P. Marchett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5期568-569,共2页
The principal goal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is to improve the global functioning of a person who suffer from a mental disorder. New emerging groups of patients meet difficult to attend to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 The principal goal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is to improve the global functioning of a person who suffer from a mental disorder. New emerging groups of patients meet difficult to attend to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 Sport represents a new flexible model that can be used in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Sport improves physical health and well being, increases sociality, increases self-efficacy and self-esteem. It is well accepted and well tolerated by the patients, too. Its use goes over the chronic phase of illness (typical target of rehabilitation) and it extends to the post-acute and pre acute phase,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RT PSYCHIATRY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PSYCHIATRIC illness Primary Prevention Post-Acute SOCIALITY recovery
下载PDF
Symptoms, Illness Perceptions, Self-Efficac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
9
作者 Ann-Caroline Johansson Malin Axelsson +2 位作者 Gunne Grankvist Ina Berndtsson Eva Brink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8年第9期591-604,共14页
Introduction: Lowe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is associated with fatigue, poor mental and poor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CRC) treatment. Research indic... Introduction: Lowe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is associated with fatigue, poor mental and poor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CRC) treatm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aintaining usual activit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HRQoL after treatment for CRC. Illness perception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HRQoL in other cancer diseases, and self-efficac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HRQoL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survivors. Our knowledge about illness perceptions and self-efficacy in relation to maintaining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HRQoL following CRC treatment is incomplete. Aim: To explore associations between HRQoL, fatigue, mental health,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illness perceptions and self-efficacy in relation to maintaining everyday activities, three months after surgical CRC treatment. A further aim was to test the Maintain Function Scale in a CRC population. Method: The study was cross-sectional. Forty-six persons participated.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atistics were used. Results: Persons who were more fatigued, depressed, worried, and had more diarrhea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lower HRQoL. Increased fatigue and diarrhea wer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HRQoL. Concerning illness perceptions, persons who reported negative emotions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CRC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lower HRQoL. Persons scoring higher on self-efficacy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higher HRQoL. Increased self-efficacy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HRQoL. The Maintain Function Scale was suitable for assessing self-efficacy in relation to maintaining everyday activities. Conclusions: Nursing support to improve self-efficacy and illness perceptions and to minimize symptoms during recovery should have a favorable impact on HR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llness PERCEPTIONS recovery SELF-EFFICACY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谢东芝 樊瑞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日~2017年5月20日我院160例儿童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80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观察组和...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日~2017年5月20日我院160例儿童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80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康复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14.00±2.12)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65.24±28.45)d,相比对照组(79.27±32.61)d明显更短,且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率(97.50%)相比对照组(85.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50%)相比对照组(22.50%)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康复情况评分(23.00±2.45)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结论对精神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焦虑性情绪 精神病 药物治疗 康复情况
下载PDF
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促进病情恢复的积极作用
11
作者 吴博文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促进病情恢复的积极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有11例患者在本研究中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促进病情恢复的积极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有11例患者在本研究中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外11例患者在本研究中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炎症因子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hs-CRP、TNF-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结论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还能提高临床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 BIPAP呼吸机 病情恢复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癌毒病机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俊壹 程海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4-1016,共3页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愈后具有重要意义。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该理论分析了以癌毒为核心的肿瘤发生发展的演...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愈后具有重要意义。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该理论分析了以癌毒为核心的肿瘤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基于"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癌毒病机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推广癌毒病机理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未病 癌毒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原文传递
程序化镇痛镇静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邹燕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12-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治疗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适度过度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程序化镇痛治疗...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治疗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适度过度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程序化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氧耗监测指标[颅内压(ICP)、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脑氧摄取率(CEO2)、和脑动静脉氧差(AVDO2)]、术后苏醒时间、镇静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CP与Sj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EO2与AVD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说话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Ramsay镇静评分(R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治疗,可充分镇痛,减轻应激反应和脑氧耗,对患者产生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外科学 危重病 镇痛 麻醉恢复期
下载PDF
自评版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的本土化修订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丽芳 吴佳芯 +4 位作者 宁晋娜 刘玲 左小凤 李水英 张倬秋 《中国康复》 2019年第6期311-315,共5页
目的:对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自评版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IMRS)进行简体中文本土化修订,并评价译本的信度和效度,以形成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评价的量表。方法:对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英文版(IMRS-EV)进行简体中文翻译,同... 目的:对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自评版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IMRS)进行简体中文本土化修订,并评价译本的信度和效度,以形成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评价的量表。方法:对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英文版(IMRS-EV)进行简体中文翻译,同时对香港医院管理局作业治疗师改编的繁体中文版本进行简体中文转化,整合翻译和转化的成果形成初稿后,在3位资深精神科临床医生指导下改进为简体中文版量表(IMRS-CV),用IMRS-CV对103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量表结构,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Cronbachα系数及分半系数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结果:IMRS-CV由6个因子组成,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47%,量表的Cronhach’sα系数0.64,分半系数为0.63。各因子间及与总分间的相关性较高,具有较好的聚集效度和区分效度。结论:IMRS-CV的译本得到3位资深精神科临床医生的认可,且在患者使用过程中无明显困难,统计分析提示该译本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疾病管理和康复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管理和康复量表 重性精神障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不同月经时期发病的流感样病例瘥后期表现:一项问卷调查研究
15
作者 江玉敏 李云晴 黄玉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女性流感样病例瘥后期症状与月经周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拥有规律月经并明确病原体的女性流感样病例,采集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质量)、流感样疾病的发病阶段、病原体以及瘥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女性流感样病例瘥后期症状与月经周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拥有规律月经并明确病原体的女性流感样病例,采集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质量)、流感样疾病的发病阶段、病原体以及瘥后期症状,分析瘥后期症状分布及影响瘥后期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对514例女性样本分析揭示,流感样疾病瘥后期症状与发病阶段、月经变化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相关。多变量Poisson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非经期及其前后发病的患者,月经期发病的患者中,经期延长的女性不寐易醒、咳嗽咳痰频率增加,而经期不变的女性易疲倦的频率较低。经前期发病时,月经未提前的患者瘥后期更易疲倦咳痰、不寐易醒。相比于正常体质量范围的人群,低体质量患者在瘥后期咳嗽咳痰症状增多。[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发病时机以及对应的月经变化与女性流感样病例患者瘥后证的关联,尤其在经期发病时,月经的表现有助于评估流感样病例病情的进展并预测瘥后期特定症状的发生,为个性化医疗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不同月经周期流感样病例的证型分布、瘥后期各症状的长期转归等,以深化理解,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疫后诸证 热入血室 月经周期
下载PDF
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复元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笑怡 李从红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复元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社区精神障碍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复元评定量表、自我病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复元评定量表总...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复元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社区精神障碍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复元评定量表、自我病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复元评定量表总分为(83.96±15.40)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自身状况判断、病耻感、社区康复使用是患者复元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19.6%。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复元水平受到自身和环境层面的综合影响,社区康复需要重视评估患者的主体参与、病耻感水平、个性化复元需求,探索开展以复元为导向的本土化精神康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复元 病耻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龄重度中暑患者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诚 余春玲 +2 位作者 马绍红 吴世玲 加娜尔古丽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总结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2日至2015年7月30日我科收治的高龄重度中暑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经过及时得当的抢救措施及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34例(97... 目的:总结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2日至2015年7月30日我科收治的高龄重度中暑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经过及时得当的抢救措施及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34例(97%),仅死亡1例(3%)。结论:及时得当的救治措施能提高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中暑 高龄 降温 液体复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与致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茂琼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与致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统计精神致残的发病情况,同时纳入分析相关因素。结果: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精神残疾患者258例,致残率为86.0...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与致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统计精神致残的发病情况,同时纳入分析相关因素。结果: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精神残疾患者258例,致残率为86.0%。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为家庭收入、精神状况、被照顾情况等(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家庭收入、精神状况、被照顾情况为影响致残的主要因素,加强社区康复能有效缓解精神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 康复 致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复元视角下精神康复者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工作介入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焕英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相较于传统治疗模式,复元理念因在精神康复实践应用中有良好成效而受到西方主流国家认可。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以广州F区精神康复中心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为研究前提,通过参与式观察并访谈6名社会工作者及9名精神康复者。研究发现,当社会工... 相较于传统治疗模式,复元理念因在精神康复实践应用中有良好成效而受到西方主流国家认可。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以广州F区精神康复中心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为研究前提,通过参与式观察并访谈6名社会工作者及9名精神康复者。研究发现,当社会工作者在复元理论的导向下对9位精神康复者进行干预,协助患者构建良好社会支持网络时,他们展现正向的复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康复者 复元 社会支持 社会工作
下载PDF
重症急性肾损伤早期与晚期应用肾脏替代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荣光 胡佳卉 +1 位作者 孟庆刚 谢晴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5,共8页
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与晚期应用肾脏替代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治疗后的生存率与肾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MEDLINE、Pub Med、EMBASE、Web of Scie... 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与晚期应用肾脏替代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治疗后的生存率与肾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使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MEDLINE、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1985年1月至2015年5月)数据库中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及观察性研究文献,并扩展至所有涉及的参考文献,进行双人交叉文献纳入、排除,提取最终获得的文献的效应量,使用STAT11.0进行合并、数据分析。结果获得参考文献1 494篇,经过纳入、排除后,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15篇(2篇RCT、4篇前瞻队列研究、9篇回顾队列研究)。文献整体方法学质量不高。早期应用肾脏替代法患者比晚期应用患者的28日存活率显著提高(合并OR值=0.45,95%CI:0.28~0.72,P〈0.001)。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78%)。以收治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类别、研究设计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未发现各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有次要结局指标的报道(7篇)的肾功能恢复效应量进行合并,并未发现早期应用比晚期应用肾脏替代法对肾功能恢复有显著提升(OR=0.62,95%CI:0.34~1.13,I2=69.6%)。结论 1)早期应用体外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提高幅度明显;2)现有证据表明,早期开展RRT无助于重症AKI患者肾功能恢复;3)提供现有证据的研究大部分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在设计合理的大规模多中心RCT证据出现之前,现有的关于RRT使用时机的结论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客观事实;4)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明确定义RRT治疗时机中的"早期"与"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体外肾脏替代法 重症 病死率 肾功能恢复 使用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