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解读·融入——从一幢普通办公建筑外立面整修管窥建筑规划管理之道
1
作者 徐明前 蒋滢 《上海城市规划》 2010年第3期14-16,共3页
在基层日常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对象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建设项目。从上海市卢湾区一幢普通办公楼的外立面整修项目入手,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 规划管理 身份认知 文化解读 环境融入 上海
下载PDF
“45°青年”:张力之下的青年境遇及其社会心态 被引量:22
2
作者 邢婷婷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44,F0004,177,178,共16页
当下的青年人承受着结构性张力的塑造,他们成长于代际快速更替、中西思潮交汇、时代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一些青年人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动态的稳定与平衡,处于一种既不能全力以赴,又无法彻底放弃的“45°”状态之... 当下的青年人承受着结构性张力的塑造,他们成长于代际快速更替、中西思潮交汇、时代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一些青年人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动态的稳定与平衡,处于一种既不能全力以赴,又无法彻底放弃的“45°”状态之中。由张力所塑造的“45°青年”,高度推崇个人的价值与感受,对社会结构的中间组织形态持保守态度;在社会团结的方式上,社会领域的去组织化意愿与私人领域的自组织能力并存;在价值认识上,价值无意义感与高度的自我意志并存,形成了“内卷”与“躺平”共存的主观认识基础。张力之下的青年群体在代际认同强化的同时代内分化显著,共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因而作为一个整体被团结起来的难度增大。“45°青年”是追求稳定的群体,追求个体的权益、重视个体的价值,这使得他们对变革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青年 结构性张力 身份认知 社会心态
原文传递
身份认知、地位焦虑与尹锡悦政府“全球枢纽国家”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德荣 《当代韩国》 2022年第4期22-41,共20页
随着尹锡悦就任韩国第20届总统,韩国外交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尹锡悦政府提出要构建新的外交政策目标——“全球枢纽国家”,谋求韩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取更大的影响力。这一外交政策目标的调整,是韩国身份认知变化的结果。... 随着尹锡悦就任韩国第20届总统,韩国外交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尹锡悦政府提出要构建新的外交政策目标——“全球枢纽国家”,谋求韩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取更大的影响力。这一外交政策目标的调整,是韩国身份认知变化的结果。韩国认为自身国内生产总值进入全球前十,并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已经不能根据“中等强国”身份展开外交,需要新的身份定位。同时,尹锡悦政府认为实现“全球枢纽国家”的手段是打造韩美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韩国又带有向美国“一边倒”的倾向,这一倾向是由韩国的地位焦虑导致的。受中美战略竞争和俄乌冲突影响,国际秩序进入深刻变革期。国际秩序变革给韩国的地位护持与地位期待造成一定冲击,形成了韩国的地位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枢纽国家 中韩关系 身份认知 地位焦虑 韩美全球全面战略同盟
原文传递
永远“在路上”的身份构建——对奥威尔《牧师的女儿》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卓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4部小说,其中《牧师的女儿》长期受到评论界的忽视。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面对社会庸俗伪善的现实,准确把握了主人公多萝西的内心挣扎与变异。主人公为逃脱人格逻辑悖论,离开家乡进行身份越界的探索,希望以构... 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4部小说,其中《牧师的女儿》长期受到评论界的忽视。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面对社会庸俗伪善的现实,准确把握了主人公多萝西的内心挣扎与变异。主人公为逃脱人格逻辑悖论,离开家乡进行身份越界的探索,希望以构建新身份的方式得到身心的解放,但流浪漂泊和从业生涯相继失败,最终在回归后以重拾宗教信仰来拯救自我,而这种拯救又是在不断关爱他人中构建自身,所以多萝西的身份构建永远"在路上"。这种构建身份的新方式也体现在奥威尔后期小说代表作中,成为个人面对极权统治的生存选项之一,因此《牧师的女儿》对我们进行奥威尔小说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逻辑悖论 越界 构建 精神自由
下载PDF
悖立与整合:巴别尔小说情节的悖论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树福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4期53-62,共10页
巴别尔小说的情节设置具有明显的悖论特征,表现为两个或多个不同情节大相径庭,相邻而现,形成美丑相见、明暗交替的艺术效果。这在《骑兵军》中表现为浪漫的诗意描写与残酷的自然呈现前后对照,在《敖德萨故事》中表现为热烈的暴力叙述与... 巴别尔小说的情节设置具有明显的悖论特征,表现为两个或多个不同情节大相径庭,相邻而现,形成美丑相见、明暗交替的艺术效果。这在《骑兵军》中表现为浪漫的诗意描写与残酷的自然呈现前后对照,在《敖德萨故事》中表现为热烈的暴力叙述与幽默的温情眷念明暗对比;在《我的鸽子窝的故事》中表现为鲜亮的叙述光线与内敛的心理暗影相互交替。这种巧妙整合对立情节的悖论性,与巴别尔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密不可分,既体现出他不同于官方主流的伦理身份与自我认同,也提升了20世纪早期俄罗斯小说的表现手段和叙事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尔 情节设置 悖论性 叙事诗学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技术发展威胁论?——论《雪崩》的社会空间重构与人机身份新认知
6
作者 江玉琴 李艺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6期100-113,共14页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正在革新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和我们的社会身份。在“元宇宙”成为热词的今天,技术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关于社会空间、身体认知的想象路径。本文将以“元宇宙”概念创生的小说——尼尔·斯蒂芬森的...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正在革新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和我们的社会身份。在“元宇宙”成为热词的今天,技术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关于社会空间、身体认知的想象路径。本文将以“元宇宙”概念创生的小说——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为文学样本,详细讨论书中由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近未来社会空间的结构变化,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后人类身体与身份的全新认知。小说中“超元域”的赛博空间想象与描摹,解构并重构了现实社会空间的阶级与性别权力分层,使现实社会空间与网络社会空间形成二元对立的博弈张力。而计算机网络与人机联结的技术革新,不仅重构了肉身的身体机能,也使人类的身份认知在现实与网络的平行与双重性中,生成身份矛盾的消解、互映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 社会空间 身份认知
下载PDF
发达国家身份是否产生于强大的科技实力
7
作者 张诚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既有研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具备强大科技实力,但既有研究忽视了具体发达国家的特殊性,并且对科技实力的理解存在不足。本文假设发达国家身份与强大科技实力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以一个国家被全球性国际组织和机构认定为发达国家的频次为... 既有研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具备强大科技实力,但既有研究忽视了具体发达国家的特殊性,并且对科技实力的理解存在不足。本文假设发达国家身份与强大科技实力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以一个国家被全球性国际组织和机构认定为发达国家的频次为被解释变量,以其科技实力为核心解释变量,从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完善了计算方式,最终采集150个主权国家2010—2021年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单变量回归、加入控制变量、控制国家固定效应、控制年度固定效应还是控制双向固定效应的条件下,科技实力强弱对一国被认定为发达国家的频次都不产生显著影响。这体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二分法作为一种国家分类方法或客观评价尺度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科学技术 身份认知
下载PDF
简论高校初任教师教育者入职培训的课程设计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殷素梅 周银燕 关香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高校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影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影响教师个人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过渡的重要环节。基于年轻教师教育者在入职之初容易出现的身份建构和专业理念误区的现实背景,高校初任教师教育者的入职培训应以培养合格的教师... 高校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影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影响教师个人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过渡的重要环节。基于年轻教师教育者在入职之初容易出现的身份建构和专业理念误区的现实背景,高校初任教师教育者的入职培训应以培养合格的教师教育者为目标,从身份认同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两个角度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培训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入职培训 身份认同 专业实践能力
下载PDF
自我建构与超越——《别了,那道风景》中的多重空间叙事研究
9
作者 沈慕蓉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1-65,共5页
《别了,那道风景》是澳大利亚小说家亚历克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叙说了创伤二代在父辈大屠杀阴影下从迷失到探寻,最终重构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通过解码小说多重空间的叙事结构,文章揭示出米勒利用心理空间的搭建来全方位坦示大屠... 《别了,那道风景》是澳大利亚小说家亚历克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叙说了创伤二代在父辈大屠杀阴影下从迷失到探寻,最终重构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通过解码小说多重空间的叙事结构,文章揭示出米勒利用心理空间的搭建来全方位坦示大屠杀后代矛盾的处境,以文本空间的嵌套来摹写创伤语境与宣泄幽灵记忆,以地理空间的转换链接族裔和代际间的情感纽带,造就人物自我身份的弥合与自我认知的重塑。这种叙事模式不仅剖析了创伤的成因、表征与疗愈历程,也为个人乃至种族和解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文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了 那道风景》 空间叙事 创伤记忆 身份认知
下载PDF
惠洪生平与诗风变化研究
10
作者 王骞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惠洪一生可谓起伏不定,多彩亦多难。少年出家轻狂烂漫,成年被逐游历四方,中年荣辱反复沧海桑田,晚年正值靖康之变躬逢战乱。随着挫折的增多和对佛教认识的加深,他的自我身份认知也经历了由普通的文人士子而渐趋诗人与僧人合一的变化历... 惠洪一生可谓起伏不定,多彩亦多难。少年出家轻狂烂漫,成年被逐游历四方,中年荣辱反复沧海桑田,晚年正值靖康之变躬逢战乱。随着挫折的增多和对佛教认识的加深,他的自我身份认知也经历了由普通的文人士子而渐趋诗人与僧人合一的变化历程。独特的生平经历和前后不一致的自我身份认定导致他的诗歌的内容风格不断变化。其诗风年轻时俊逸轻艳,成年时豪放大气,中年时朴素坦易,晚年时老健从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洪 诗僧 身份认知 诗风变化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身份认知的百年探索与当代启示
11
作者 朱江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1-17,共7页
人民教师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者的常见称谓,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师的身份期望和价值定位,具备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根基,内含鲜明的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党对人民教师身份认知并非先验性的接受,而是在百年探索实践中不断建... 人民教师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者的常见称谓,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师的身份期望和价值定位,具备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根基,内含鲜明的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党对人民教师身份认知并非先验性的接受,而是在百年探索实践中不断建构完善,先后经历了革命者与活动家的身份初识、动员者与劳动者的身份兼顾、曲折中的知识分子身份重识和专业化教师身份的全面认知四个阶段。从人民教师身份的三重属性来看,其探索过程具有重要启示:政治上要坚守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与使命;文化上要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目的上要锁定培育国家建设者的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教师 身份认知
下载PDF
社会文化身份认知与汉语水平的动态互构——26名北京高校国际留学生研究报告
12
作者 谷小娟 史兴松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6年第2期50-60,共11页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多数研究为汉语作为母语的本体论研究,而作为二语/外语的语言比较、心理、认知、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6个月对26位在京留学生的密切观察和系...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多数研究为汉语作为母语的本体论研究,而作为二语/外语的语言比较、心理、认知、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6个月对26位在京留学生的密切观察和系列访谈,探究留学生的社会身份与汉语水平的互构关系,旨在丰富汉语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本文提出“权势—身份—汉语学习”的动态研究模式,分别从目标设定、社会网络、学习投入、权势关系、主体身份五个维度对留学生的访谈进行分析,考察不均衡的社会权势关系如何通过主体性与主体身份互相构筑,并如何外化为不同的学习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研究模式 身份认知 权势关系 目标设定 社会网络 学习投入
原文传递
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及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0-42,共3页
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指少年儿童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定义自己,认同少先队理念及文化,对少先队组织产生义务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并自觉形成相应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自觉践行少先队组织规范的状态性结果及形成过程。培养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应强... 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指少年儿童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定义自己,认同少先队理念及文化,对少先队组织产生义务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并自觉形成相应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自觉践行少先队组织规范的状态性结果及形成过程。培养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应强化少年儿童组织群体身份认知,增强少先队员角色知觉敏感性;强化少年儿童组织心理授权,增强自主管理的实践体验;加强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为少年儿童创设施展抱负的行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组织认同 群体身份认知 角色认知 心理授权
下载PDF
任务不确定性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鹏程 倪清 +2 位作者 黄志强 李敏 焦萍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0-1498,共9页
通过260份配对样本,基于聚焦任务特征对个体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和传统性在任务不确定性影响建言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任务不确定性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内部人身份认... 通过260份配对样本,基于聚焦任务特征对个体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和传统性在任务不确定性影响建言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任务不确定性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内部人身份认知和员工传统性显著调节任务不确定性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内部人身份认知越高,任务不确定性对建言行为的倒U型影响越弱;传统性越高,任务不确定性对建言行为的倒U型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不确定性 内部人身份认知 传统性 建言行为
下载PDF
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服务业一线员工的数据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鑫 徐亚雄 廖银燕 《中国劳动》 2015年第8X期90-95,共6页
本研究主要以四川地区金融服务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LMX)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这一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 本研究主要以四川地区金融服务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LMX)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这一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敬业度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基于组织的自尊调节了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效果。结论显示,对于基于组织的自尊处于高水平的员工而言,易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做出敬业度高的表现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成员交换 员工敬业度 基于组织的自尊 内部人身份认知
原文传递
印尼的中等强国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双重身份认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琛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24-44,154,共22页
中等强国通常具有区域和全球两方面的身份认知,在区域层面中等强国往往以区域大国的身份自居,而在全球层面又强调自身的中等强国身份认知。印尼作为新兴中等强国也具有这种特征,并据此展开中等强国外交。在东南亚地区,印尼是区域性大国... 中等强国通常具有区域和全球两方面的身份认知,在区域层面中等强国往往以区域大国的身份自居,而在全球层面又强调自身的中等强国身份认知。印尼作为新兴中等强国也具有这种特征,并据此展开中等强国外交。在东南亚地区,印尼是区域性大国,在这一身份认知下,印尼的外交主要集中在区域秩序构建上,围绕东盟等区域性组织展开。放眼全球,印尼以新兴中等强国的身份自居于国际社会,通过相关多边机制、国际热点问题、专业性议程等展开“利基外交”,在全球事务中取得了与其身份认知相匹配的地位。印尼的中等强国外交主要表现在大国关系、热点问题等方面,对中国与印尼关系以及中国的外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双重身份认知 中等强国外交 东南亚地区 全球治理 中国与印尼关系
下载PDF
授权型领导何以激发员工积极追随——内部人身份认知与传统性的作用
17
作者 张志明 宗磊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随着对领导力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注意到追随的重要性,没有追随就没有领导也成为共识,在管理实践中培养员工的积极追随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及领导决策的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索授权型领导影响... 随着对领导力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注意到追随的重要性,没有追随就没有领导也成为共识,在管理实践中培养员工的积极追随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及领导决策的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索授权型领导影响员工积极追随行为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效应及传统性的调节效应。利用SPSS26.0软件对20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能促进员工积极追随行为,内部人身份认知中介了授权型领导与员工积极追随行为间的关系,员工传统性不仅调节了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员工积极追随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调节着授权型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影响员工积极追随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型领导 积极追随行为 内部人身份认知 传统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人类身份认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育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传统的身份认知形成了挑战。应对这种挑战有两种策略:一是辩护性策略,二是建构性策略。辩护性策略从传统的人类身份认知角度,对人类的身份进行辩护,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特征和特殊属性的认知,...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传统的身份认知形成了挑战。应对这种挑战有两种策略:一是辩护性策略,二是建构性策略。辩护性策略从传统的人类身份认知角度,对人类的身份进行辩护,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特征和特殊属性的认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工智能对人类身份认知的挑战。建构性策略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人类身份认知,对人类身份重新进行建构,它有三个维度:历史的、发展的和整体的。然而,无论是历史的维度还是纯粹发展的维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发展与人工智能发展之间的矛盾,唯有整体的维度兼顾了历史、现在与未来,不仅能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也能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身份认知 辩护性策略 建构性策略
原文传递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情感体验与职业身份认知的动态变化——基于对13名实习生的深度访谈
19
作者 祖静 杨文雅 +1 位作者 周桐帆 滕婉琪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95-100,共6页
选取某高校13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以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其实习情感体验和职业身份认知的动态变化。调查发现:实习生的实习情感体验变化经历了陌生焦虑、疲劳倦怠和深刻反省三个阶段,其中,在实习初期消极情绪较多,而在中后... 选取某高校13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以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其实习情感体验和职业身份认知的动态变化。调查发现:实习生的实习情感体验变化经历了陌生焦虑、疲劳倦怠和深刻反省三个阶段,其中,在实习初期消极情绪较多,而在中后期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在实习期结束后积极情绪仍保持上升趋势;同时,实习园所提供的工作任务类型与强度、高校指导教师提供的支持、实习生自身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等因素影响着实习生的实习情感体验和职业身份认知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实习生 情感体验 职业身份 职业身份认知 学前教育专业
下载PDF
国家身份认知影响下的民国海洋文论建构
20
作者 陈绪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7-42,122,共7页
近代知识分子视中国为大陆国家,英美日等是海洋国家,知识界的国家身份认知在民国海洋文论的建构中起到一定作用。民国文人认为,西方海洋国家有许多作家活跃在海上,而古代中国的作家几乎与海洋绝缘,他们还以地理学为视角,从民族和国家文... 近代知识分子视中国为大陆国家,英美日等是海洋国家,知识界的国家身份认知在民国海洋文论的建构中起到一定作用。民国文人认为,西方海洋国家有许多作家活跃在海上,而古代中国的作家几乎与海洋绝缘,他们还以地理学为视角,从民族和国家文化层面,论述了自古以来欧美有海洋文学发生,而中国难有海洋文学发生的根源。民国文人呼应知识界的海洋国家建设研讨热潮,建构海洋文学的审美功能论,他们尤其强调海洋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以海洋文学重构中国的国家身份、推进海洋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海洋文论建构 国家身份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