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建强 王蓉 +5 位作者 李达周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江传燊 李海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周的溃疡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钛夹组患者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对照组有6例,钛夹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钛夹组术后4和6周的瘢痕期(S1)期溃疡瘢痕愈合率分别为88.0%和100.0%,分别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溃疡瘢痕愈合率55.2%和79.3%(P<0.05)。对两组的溃疡分期比较,钛夹组患者术后4和6周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金属钛夹闭合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创面可显著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并可提高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十二指肠 金属钛夹 迟发性出血 医源性溃疡
下载PDF
胃黏膜剥离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建强 王蓉 +5 位作者 李达周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江传燊 李海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黏膜病变行ESD的连续性患者120例、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黏膜病变行ESD的连续性患者120例、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以及ESD后4周、8周的溃疡大小、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对ESD后8周溃疡愈合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病变部位、局部合并溃疡或瘢痕、伴有Hp感染、术后创面大小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相关;随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术后创面大小、伴有Hp感染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负相关(P<0.05)。ESD后4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组(P<0.05);Hp阴性组的S1期愈合率高于Hp阳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后8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患者,而且S1期瘢痕愈合率显著高于Hp阳性组(P<0.05)。进一步对不同时间的溃疡分期进行分析,术后4周、8周Hp阴性组的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同期Hp阳性组(P<0.05)。[结论]Hp感染是胃黏膜病变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且影响了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溃疡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瘢痕愈合 危险因素 螺杆菌 幽门
原文传递
局部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ESD术后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桂芳 杨佳卉 +6 位作者 卢新兰 殷燕 张志勇 任牡丹 刘亚萍 冯云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评价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上消化道ESD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评价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对上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上消化道ESD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喷洒组(108例)及喷洒+口服组(98例),随访4周、8周内镜下的溃疡好转率及愈合率,同时记录其术后症状缓解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喷洒组及喷洒+口服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35.48%vs.17.59%,P<0.01;35.48%vs.20.41%,P=0.01),喷洒+口服组胃ESD术后4周溃疡好转率优于对照组(68.33%vs.89.80%,P=0.01)。此外,喷洒+口服组患者的胃窦溃疡8周溃疡愈合率达到了100%。术后出血发生率相应减少,随访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创面喷洒铝镁加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ESD术后溃疡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术后患者不适,同时促进胃ESD术后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医源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PPI) 铝镁加混悬液
下载PDF
健胃愈疡片修复内镜治疗术后“医源性溃疡”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昌雄 王巧明 +3 位作者 宋力伟 庄永卫 徐磊 尚惺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健胃愈疡片和雷贝拉唑胶囊修复内镜治疗术后"医源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内镜下应用氩等离子凝固疗法(APC)、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术后"医源性溃疡"的患者,口服健胃愈疡片(... 目的:比较健胃愈疡片和雷贝拉唑胶囊修复内镜治疗术后"医源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内镜下应用氩等离子凝固疗法(APC)、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术后"医源性溃疡"的患者,口服健胃愈疡片(n=53)、雷贝拉唑胶囊(n=50)进行临床对照治疗,观察两组药物对"医源性溃疡"修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胃窦黏膜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健胃愈疡片组末次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医源性溃疡"呈红色溃疡瘢痕(S1期)48例(90.6%),术后3个月呈白色溃疡瘢痕(S2期)52例(98.1%),术后6个月超声内镜(EUS)显示为Sc期50例(94.3%)。雷贝拉唑组末次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医源性溃疡"呈红色溃疡瘢痕(S1期)47例(94.0%),术后3个月呈白色溃疡瘢痕(S2期)45例(90.0%),术后6个月EUS显示表现为Sc期40例(80.0%)。健胃愈疡片组溃疡愈合质量达Sc期患者优于雷贝拉唑胶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雷贝拉唑胶囊治疗"医源性溃疡"短期效果相当,远期效果(溃疡愈合质量达Sc期)健胃愈疡片组优于雷贝拉唑胶囊组,笔者认为健胃愈疡片是一种治疗"医源性溃疡"较为理想的药物,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等离子凝固疗法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健胃愈疡片 雷贝拉唑胶囊 医源性溃疡 溃疡愈合质量
下载PDF
Hp感染对胃ESD术后医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文杰 沈书毅 +2 位作者 阮开学 田书信 黎永军 《农垦医学》 2016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是否会对胃镜下胃黏膜剥离(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产生影响。方法:选取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期间行胃ESD术的55例患者,根据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分别...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是否会对胃镜下胃黏膜剥离(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产生影响。方法:选取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期间行胃ESD术的55例患者,根据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术后4周、术后6周的溃疡直径及溃疡愈合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周Hp阴性组溃疡直径和溃疡愈合率优于Hp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Hp阴性组溃疡直径和溃疡愈合率优于Hp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黏膜剥离术后人造医源性溃疡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医源性溃疡 溃疡直径 溃疡愈合率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治疗医源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虹 李晓沛 李福康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40例行EMR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23例,EMR术后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静滴,每天1次,持续8周。法莫替丁组给予法莫替丁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40例行EMR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23例,EMR术后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静滴,每天1次,持续8周。法莫替丁组给予法莫替丁40 mg静滴,每天1次,持续2周。分别于EMR后1天,2周,4周,8周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EMR后溃疡大小变化、愈合情况及有无出血。结果 EMR术后1天,埃索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溃疡面积分别为(21.10±3.46)mm2、(20.28±3.41)mm2(P=0.991);术后2周,两组溃疡面积分别为(4.52±1.62)mm2、(7.95±2.40)mm2(P=0.043);术后4周,两组溃疡面积分别为(0.80±0.65)mm2、(3.71±1.71)mm2(P=0.001)。术后1天,埃索美拉唑组创面出血发生率低于法莫替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埃索美拉唑对EMR术后医源性胃溃疡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医源性胃溃疡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下载PDF
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医源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伟铜 高艳芳 杜婉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4期2041-2042,共2页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确诊为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确诊为EMR后医源性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EMR后溃疡大小变化。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面积分别为(0.74±0.37)mm2、(1.38±0.69)mm2(P<0.01)。结论瑞巴派特联合雷贝拉唑对EMR术后医源性胃溃疡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巴派特 雷贝拉唑 医源性胃溃疡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