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基因组最可能的4个供体的ITS1和ITS2序列及其亲缘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文驹 瞿礼嘉 +3 位作者 高巍 顾红雅 陈家宽 陈章良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11期994-1000,共7页
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基因组(AABBDD)最可能的供体———T.urartuThum.(AA)、T.monococumvar.boeoticum(Bois.)MK(AA)、Aegilop... 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基因组(AABBDD)最可能的供体———T.urartuThum.(AA)、T.monococumvar.boeoticum(Bois.)MK(AA)、AegilopsspeltoidesTausch.和Ae.tauschiCos.(DD)的核糖体RNA基因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克隆,并测定了ITS1和ITS2的DNA序列,讨论和纠正了前人的结论。四个种中,ITS1长221~223bp,ITS2长216~217bp。ITS1序列的种间分化距离范围为0.0290~0.0640,ITS2的为0.0093~0.0580。根据ITS1、ITS2以及ITS1+ITS2序列都得出相同的一个最大简约树,所揭示的亲缘关系与这些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相一致。在每一个分支树中,T.urartu和T.monococumvar.boeoticum构成一个单系类群,Ae.speltoides和Ae.tauschi构成另一个单系类群,前一分支的bootstrap值高于后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 小麦 基因组 its1序列 its2序列
下载PDF
喷气燃料中主要污染真菌的确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浩 熊云 +2 位作者 和倩倩 龙泉芝 朱奎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7-42,共6页
真菌污染是产生喷气燃料悬浮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喷气燃料中主要污染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喷气燃料作为唯一碳源对30种真菌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另外,从三个不同地区的6个油罐进行取样,并富集油样中的微生物,用Takara通... 真菌污染是产生喷气燃料悬浮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喷气燃料中主要污染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喷气燃料作为唯一碳源对30种真菌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另外,从三个不同地区的6个油罐进行取样,并富集油样中的微生物,用Takara通用提取试剂盒(Code No.9765)提取基因组DNA,Nanodrop2000c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然后将其寄往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ITS1测序。根据真菌培养和ITS1测序的结果确定喷气燃料中主要的污染真菌为枝孢霉(Cladosporium resinae)、青霉(Penicilli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Un-sHerpotrichiellaceae sp.以及Khuskia oryz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真菌 its1测序
下载PDF
三叶草斑潜蝇DNA条形码鉴定和ELISA检测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伟 赵伟春 +2 位作者 徐阳 金艳婷 祝丽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以COI和ITS1序列为条形码和间接ELISA方法鉴定三叶草斑潜蝇的可行性。[方法]①提取实验室饲养的三叶草斑潜蝇基因组DNA,扩增了三叶草斑潜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和内转录第一间隔区(ITS1)序列,经测序、拼接后,与Genbank... [目的]探讨以COI和ITS1序列为条形码和间接ELISA方法鉴定三叶草斑潜蝇的可行性。[方法]①提取实验室饲养的三叶草斑潜蝇基因组DNA,扩增了三叶草斑潜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和内转录第一间隔区(ITS1)序列,经测序、拼接后,与Genbank中三叶草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及豌豆彩潜蝇的COI及ITS1序列进行比对,并进行遗传分析。②基于本实验室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了三叶草斑潜蝇单克隆抗体与南美斑潜蝇及豌豆彩潜蝇的幼虫、蛹和成虫的交叉反应情况。[结果]①COI和ITS1序列均可以将三叶草斑潜蝇同其它3种近缘种区分开。对于COI序列,三叶草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相似度为68%,亲缘关系最近;对于ITS1序列,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相似度为88.5%,亲缘关系最近。②间接ELISA检测只有三叶草斑潜蝇呈阳性反应,与南美斑潜蝇及豌豆彩潜蝇幼虫、蛹和成虫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以COI或ITS1序列为条形码的DNA鉴定法和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ELISA检测均可区分三叶草斑潜蝇与其它3种近缘种。其中COI序列作为条形码鉴定可信度优于ITS1序列,ELISA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更适于田间大量样品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斑潜蝇 DNA条形码 ELISA its1序列 COI序列
下载PDF
南海长茎葡萄蕨藻共附生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庞美霞 金刚 +3 位作者 黄志立 李晓东 唐勇军 金元宝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71-2180,共10页
为了揭示南海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共附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并分析自来水清洗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收集于深圳南海各月份长茎葡萄蕨藻为材料,利用lllumina M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真菌ITS1扩增子测序,分析自来水... 为了揭示南海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共附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并分析自来水清洗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收集于深圳南海各月份长茎葡萄蕨藻为材料,利用lllumina M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真菌ITS1扩增子测序,分析自来水清洗前后真菌类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从所有18个样品中总共获得914个OTUs,检测出真菌3门12纲32目50科74属106种,其中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枝孢属Cladosporium、链座菌属Catenulostroma和茎点霉属Phoma;不同月份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南海长茎葡萄蕨藻共附生真菌丰度和多样性均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自来水清洗前后南海长茎葡萄蕨藻共附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清洗后真菌OTUs和Alpha多样性指数均有所降低,其中Chao1和Ace指数为显著性下降,表明自来水清洗对真菌群落组成丰度及多样性影响显著,这对长茎葡萄蕨藻的食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共附生真菌 多样性 its1 测序
原文传递
5科11种鱼类ITS1特征分析及其在系统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宝生 司李真 +2 位作者 孔晓瑜 时伟 杨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5,共11页
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 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变异位点数量、GC含量、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等遗传特征比较分析发现,11种鱼类ITS1序列无论是在种内还是在种间,长度和序列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别是在军曹鱼中,70条克隆的长度范围为648~661 bp,但有一条序列存在55 bp缺失,结合该序列的GC含量,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推断该序列为假基因。以鮣为外类群,基于核糖体ITS1序列构建的邻接树显示在物种种类水平上,不同个体的克隆都按种类聚支,ITS1可以用于该类群物种的区分;在属级水平上,ITS1将11属鱼类完全区分开,能够用于属级水平的区分;在科级水平上,虽然鲹科分为2支的分子结果和形态分类存在差异,但ITS1构建的系统关系与线粒体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相似。研究表明,核糖体ITS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研究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并且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解析能力不同,这将为鱼类核糖体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形目 鲹科 its1序列多态性 系统演化 假基因
下载PDF
凤鲚ITS1与Cyt b基因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超 刘洪波 +1 位作者 姜涛 杨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6-540,共5页
比较分析了分子标记核DNA ITS1序列和Cyt b基因序列在凤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凤鲚与其他鲚属鱼类(以刀鲚为例)间亲缘关系研究中的特征。研究发现凤鲚其ITS1序列的GC含量(71.19%)显著高于Cyt b基因序列(42.96%),ITS1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0.9... 比较分析了分子标记核DNA ITS1序列和Cyt b基因序列在凤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凤鲚与其他鲚属鱼类(以刀鲚为例)间亲缘关系研究中的特征。研究发现凤鲚其ITS1序列的GC含量(71.19%)显著高于Cyt b基因序列(42.96%),ITS1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0.900)和核苷酸多样性(0.00997±0.01116)也显著高于Cyt b基因序列(0.400/0.000369±0.000469)。基于ITS1序列所得的凤鲚与刀鲚间的MCL和K2P遗传距离可明确区两种鲚属鱼类,与Cyt b基因序列的结果相一致。通过ML和UPGMA系统树的构建发现,凤鲚和刀鲚分别形成独立的分支。本研究显示ITS1序列与Cyt b基因序列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可考虑将ITS1序列作为凤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其他鲚属鱼类间亲缘关系研究中有效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1序列 CYT B基因序列 遗传多样性 凤鲚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柱花草核rDNA的ITS1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昌顺 张新申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首次对42个柱花草种质的ITS1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2个炭疽病敏感与抗病柱花草种质的ITS1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302~314bp,G+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4%~45%;在它们的ITS1序列中,有8个插入位点,13个缺失位点,68个变异位点... 首次对42个柱花草种质的ITS1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2个炭疽病敏感与抗病柱花草种质的ITS1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302~314bp,G+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4%~45%;在它们的ITS1序列中,有8个插入位点,13个缺失位点,68个变异位点;并在15个限制性酶切位点上也存在差异;种质间的遗传分化距离变异范围为0.006~0.053,平均值为0.021。呆用非加权成对平均数法(UPGMA)构建了聚类树系图,42个柱花草种质可分为两大类、15个小类。该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这些种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its1序列分析 聚类分析 限制性酶切位点
下载PDF
毛蚶、泥蚶和魁蚶ITS1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桂金 潘杰 +4 位作者 刘可春 王雪 彭维兵 何秋霞 王思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120,共4页
对毛蚶、泥蚶和魁蚶3种贝类的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分析,并用M ega3.1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毛蚶、泥蚶和魁蚶的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424、456和431 bp,3种蚶的479个序列位点中,共有330个保守位点,98个变异位点,94个单突变位... 对毛蚶、泥蚶和魁蚶3种贝类的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分析,并用M ega3.1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毛蚶、泥蚶和魁蚶的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424、456和431 bp,3种蚶的479个序列位点中,共有330个保守位点,98个变异位点,94个单突变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蚶和泥蚶先聚为一支,而后与魁蚶聚为一支。ITS1分析结果显示毛蚶和泥蚶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毛蚶 魁蚶 its1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芒果食叶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DNA-ITS1序列特征分析
9
作者 杨翠凤 滕峥 +1 位作者 欧阳秋飞 苏仕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94-99,共6页
基于前期对百色地区芒果食叶象甲种类与为害调查的基础上,对为害指数较高的芒果切叶象甲、芒果蓝卷叶象和绿鳞象甲进行了生物学特征观察,通过掌握其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以期为百色地区芒果象甲为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对13头芒... 基于前期对百色地区芒果食叶象甲种类与为害调查的基础上,对为害指数较高的芒果切叶象甲、芒果蓝卷叶象和绿鳞象甲进行了生物学特征观察,通过掌握其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以期为百色地区芒果象甲为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对13头芒果食叶象甲rDNA-ITS1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13头象甲rDNA-ITS1序列长度为988~1240 bp,其中,A+T含量(64.37%~74.89%)显著高于G+C含量(25.11%~35.63%),表现出明显的A+T偏好性特点;NJ进化树将13头象甲分为2大类群,其中,象甲1-4、1-6与其他象甲的亲缘关系较远而聚类为1个分支,象甲1-2单独为1个亚类群,其余10头象甲的亲缘关系较近而聚类为另1个亚类群。rDNA-ITS1基因序列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芒果食叶象甲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分歧,适于今后开展芒果象甲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食叶象甲 rDNA-its1序列 系统发育树分析
下载PDF
3个地区西施舌的ITS-1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昕 梁君荣 +3 位作者 高亚辉 王鹏 杜琦 李振华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首次检测了西施舌的ITS-1基因序列片段.并利用ITS-1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来自3个不同地区(江苏、福建长乐、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的遗传变异情况.地理位置较近的福建长乐和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遗传距离较小,江苏和福建(长乐漳港和深沪)... 首次检测了西施舌的ITS-1基因序列片段.并利用ITS-1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来自3个不同地区(江苏、福建长乐、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的遗传变异情况.地理位置较近的福建长乐和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遗传距离较小,江苏和福建(长乐漳港和深沪)西施舌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ITS-1序列分析,作为品质突出的福建长乐西施舌和其他地区的西施舌相比,并未形成一个区别于其他地区西施舌的一个独特的种.还基于ITS-1序列分析了西施舌在蛤蜊科和双壳贝类中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its-1序列 基因差异 分子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rDNA ITS-1序列酿酒酵母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光惠 余华顺 +3 位作者 姚娟 陈明利 张执欣 郭蔼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1-195,共5页
为了准确快速地为酵母生产提供优良菌株,采用核糖体DNA 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序列分析法,对27株酵母菌(其中24株为酿酒酵母属中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其他3株分别为汉逊酵母属中的多形酵母(H.polymorph)、克鲁维酵... 为了准确快速地为酵母生产提供优良菌株,采用核糖体DNA 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序列分析法,对27株酵母菌(其中24株为酿酒酵母属中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其他3株分别为汉逊酵母属中的多形酵母(H.polymorph)、克鲁维酵母属中的乳清酵母(K.marxianus)和红酵母属中的粘质酵母(R.mucilaginosa))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提取这27株酵母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能将酵母菌株鉴定到属的水平;对PCR扩增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大多数酿酒酵母菌株之间的ITS-1序列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序列中的一段Ploy-T上,最少的有7个T,最多的有13个T。研究还用Phylip 3.6等DNA序列分析软件对不同ITS-1序列的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出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纠正了长期认为是酿酒酵母的两株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1序列 酿酒酵母菌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帘蛤科两种经济贝类种群的ITS-1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琪 潘鹤婷 潘宝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利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养殖群体和青蛤(Cyclinasinensis)的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经过PCR扩增、连接与测序后,得到硬壳蛤ITS-1的长度为718~724 bp,青蛤的为665~683 bp,序列用Clu... 利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养殖群体和青蛤(Cyclinasinensis)的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经过PCR扩增、连接与测序后,得到硬壳蛤ITS-1的长度为718~724 bp,青蛤的为665~683 bp,序列用ClustalX1.83多重比对后,在725 bp组成的同源片段中有714个碱基序列为保守位点,通过DNAsp软件分析,该种群的核酸多态性指数Pi为0.00302,每位点Eta为0.00304,并检测出4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青蛤在由695 bp组成的同源片段中有644个碱基序列为保守位点,该种群的Pi为0.03071,每位点Eta为0.0378,共测出6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利用PAUP4.10软件计算出每个种群内单倍型序列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其中,硬壳蛤的遗传距离仅为0.0014~0.0056,说明其DNA遗传多样性的丰度较低;而野生青蛤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0036~0.0105,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文章还初步讨论了双壳类遗传多样性变动的因素及种质保护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硬壳蛤 青蛤 its-1序列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基因
下载PDF
天麻ITS-1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位点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德信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选取天麻3种变型,测定ITS-1序列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变异信息位点,对不同变异类型亲缘关系作出判定。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ITS区进行扩增,并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ITS-1共计209bp,序列片段上有2... 目的:选取天麻3种变型,测定ITS-1序列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变异信息位点,对不同变异类型亲缘关系作出判定。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ITS区进行扩增,并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ITS-1共计209bp,序列片段上有27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ITS-1单核苷酸多态性以碱基转换为主,绿天麻最高达80.8%,乌天麻最低也达70%;黄天麻居中达71.4%。在多态性位点数及多态性频率上,绿天麻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26、8.04;黄天麻表现居中为21、9.95;乌天麻表现最低为20、10.45。结论:乌天麻是古老类型,绿天麻是较为进化的类型,黄、绿天麻是由乌天麻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its-1序列 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异位点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rDNA ITS 1基因序列的贵州山香圆平背粉虱遗传分化分析
14
作者 孟泽洪 王威锐 +5 位作者 罗林丽 李帅 张金峰 万圆虹 蒲运丹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59-65,共7页
【目的】探明茶树害虫山香圆平背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掌握其遗传分化现状,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贵州茶园山香圆平背粉虱10个地理种群的rDNA ITS1基因序列片段,采用MEGA-X、DnaSP 5.10、Arlequin 3.5.2.2及SAMOV... 【目的】探明茶树害虫山香圆平背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掌握其遗传分化现状,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贵州茶园山香圆平背粉虱10个地理种群的rDNA ITS1基因序列片段,采用MEGA-X、DnaSP 5.10、Arlequin 3.5.2.2及SAMOVA 2.0等研究其种群遗传分化、基因交流、分子变异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贵州茶园山香圆平背粉虱10个地理种群的rDNA ITS1基因序列共获得68条基因序列片段,其序列长度为434 bp,包含保守位点306个,变异位点78个,简约信息位点48个,其中9个位点发生转换,9个位点发生颠换,具有明显的G+C偏倚性;其共定义47个单倍型,包括5个共享单倍型和42个独享单倍型;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H_(d)=0.968)和高核苷酸多样性(P_(i)=0.03628);总群体遗传分化程度高(F_(st)=0.72460),基因交流水平低(N_(m)=0.1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间(F ct=0.64620);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香圆平背粉虱聚为两分支,MT、YQ、FG与SY种群聚成一类,MT、DZ、RH、HX、QX、JS与HHG种群聚成一类。【结论】贵州茶园山香圆平背粉虱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因交流水平较低,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香圆平背粉虱 its1基因序列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茶园 贵州
下载PDF
Intraspecific phylogeography of Carchesium polypinum (Peritrichia, Ciliophora) from China, inferred from 18S-ITS1-5.8S ribosomal DNA 被引量:2
15
作者 MIAO Wei, YU Yuhe, SHEN Yunfen & ZHANG XiyuanDonghu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Lake Ecosystem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11-17,共7页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site 34, 46, 241, 305 and 322 in the 18S-ITS1 rDNA sequence, 19 Carchesium polypinum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eight provinces of China were separated in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pulation a...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site 34, 46, 241, 305 and 322 in the 18S-ITS1 rDNA sequence, 19 Carchesium polypinum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eight provinces of China were separated in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pulation along the deline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Pearl River. Thi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archesium polypinum maybe results from two factors: the vicariance result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delineation between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accompanied with the uplif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 different dispersal paths of C. polypinum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hesium polypinum phylogeography 18S-its1 RDNA sequence population vicariance dispersal Quaternary.
原文传递
叶尔羌河土著鱼类寄生对盲囊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6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4 位作者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40~0.010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3~0.108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 its-1序列 COⅡ基因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